洛陽師院等製備出五氧化二釩鋰離子正極材料—新聞—科學網

2020-12-01 科學網

 

本報訊 日前,洛陽師範學院化學化工學院毋乃騰與合作者一起,利用嵌段共聚物為形貌控制劑,通過對五氧化二釩晶面取向的控制以及誘導,實現了五氧化二釩循環穩定性的提升。相關成果在線發表於《應用材料與界面》。

常見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放電克容量一般為120~180毫安時,難以達到未來能量存儲轉換的要求。五氧化二釩是一種典型的層狀氧化物,其理論克容量可達294毫安時,還擁有成本低和易製備的優勢,是高性能電池潛在的正極選擇之一。但是,五氧化二釩的應用常常受到其本身導電性和循環性能差的限制。

研究人員通過在水熱反應中添加長鏈的嵌段共聚物,可控合成了具有一維結構的低價釩自摻雜的釩酸銨前驅體,再通過熱處理,得到了劍麻狀的五氧化二釩正極材料。該材料可以有效降低充放電過程中的副反應,其穩定的晶面暴露、四價釩的自摻雜和一維片狀結構協同作用,實現了五氧化二釩倍率性能和循環穩定性的極大提升,所製備的五氧化二釩在電流密度為300毫安每克時,循環400周後,克容量還保持在187毫安時,容量衰減僅為每周期0.06%;3000毫安每克的放電電流下,克容量可達105毫安時;1500毫安每克的電流密度下循環300次,容量衰減為每周期0.1%,展現出良好的電化學性能。(史俊庭)

《中國科學報》 (2018-01-31 第4版 綜合)

相關焦點

  • 科學網—製備出五氧化二釩鋰離子正極材料
    本報訊 日前,洛陽師範學院化學化工學院毋乃騰與合作者一起,利用嵌段共聚物為形貌控制劑,通過對五氧化二釩晶面取向的控制以及誘導
  • 強耦合效應二維異質結材料成功用於鋅離子電池—新聞—科學網
    V2O5/石墨烯異質結新材料,實現了對釩基正極材料的有效保護,極大緩解了釩溶解問題,獲得了高安全、低成本、長壽命水系鋅離子電池。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能源存儲材料》上。 近年來,水系二次鋅離子電池憑藉其安全性能高、成本低、環境友好和鋅儲量豐富等優勢,在儲能設備中展現出巨大的應用前景。釩基材料是一種典型的高容量鋅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但存在溶解、體積膨脹、電子導電性差等問題,導致器件循環性能差。因此,亟待開發長壽命、高容量、高導電的釩基正極材料。
  • 科學家首次成功製備新型半導體異質結材料—新聞—科學網
    上海科技大學物質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於奕課題組與美國普渡大學研究團隊合作,在新型半導體異質結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首次成功製備並表徵了二維滷化物鈣鈦礦橫向外延異質結
  • 鋰電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的製備方法簡述
    二、磷酸鐵鋰作鋰電正極材料與其他鋰電池正極材料相比,橄欖石結構的磷酸鐵鋰更具有安全、環保、廉價、循環壽命長、高溫性能好等優點,是最具潛力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之一。安全性能高磷酸鐵鋰晶體中有穩固的P-O鍵,難以分解,在過充和高溫時不會結構崩塌發熱或生成強氧化物,過充安全性較高。
  • 大連化物所鈉離子電池聚陰離子型正極材料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 科學網—發明包裹鋰硫電池正極材料新技術
    常規的包覆策略是在硫正極材料顆粒外製備一個包覆層,然後將此材料製備成正極並與電解液等搭配組裝成電池。但常規包覆策略存在一個難以克服的矛盾:如果材料顆粒在組裝電池之前已覆有完美包覆層,則電解液難以擴散進材料內部,導致內部的硫無法參與充放電過程;如果材料未被完美包覆,則充放電過程中的中間產物多硫化物仍將從正極材料中擴散出來,造成穿梭效應。
  • 暨南大學本科生成功製備出具有穀氨酸修飾二硫化鉬正極材料
    該論文利用了胺基酸修飾的方法,成功製備出具有穀氨酸修飾二硫化鉬正極材料該材料通過引發界面極化來加速鋅離子電池中水合鋅離子的脫水,鋅離子更加容易嵌入到正極材料,使得比容量大大提升。該研究所使用的胺基酸表面修飾方法不會改變被修飾材料的結構,這就意味著別的材料也可以採用胺基酸進行表面修飾來提高相應的性能。該方法對於材料的調控有著很好的啟發性,是鋅離子電池研究領域發展進程中的重要成果。
  • 我國首次製備出單層石墨烯納米帶 其作為原電池正極材料能量密度較...
    打開APP 我國首次製備出單層石墨烯納米帶 其作為原電池正極材料能量密度較進口產品可提升30% 發表於 2019-03-29 16:21:46
  • 鈉離子電池高電壓正極材料低能耗規模化製備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在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綠色化工研究部和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清潔能源團隊多年來持續不斷的合作及共同努力下,鈉離子電池用聚陰離子型高電壓正極材料的低能耗規模化製備取得了重要進展最近,在針對NVPFs進行了一系列水熱/溶劑熱合成方法系統研究之後,她們進一步提出以萃取分離為前提直接製備功能材料,即萃取分離製備一體化的概念,並以Na3(VOPO4)2F(NVPOF)為例,開發了一步便利的室溫可控制備技術,闡述了這一概念的具體應用。NVPFs自1999年由法國科學家J.-M.
  • 製備黑磷納米材料有了高效新方法—新聞—科學網
    由於太陽能成本低廉,將太陽能轉換為產物化學能的光催化合成氨技術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方式,而實現高效的光催化固氮的材料基礎是半導體光催化劑。黑磷是一種新型非金屬層狀直接帶隙半導體材料,具有高載流子遷移率、覆蓋從可見到中紅外的可調帶隙等獨特性質。
  • 武鳴鋰電池正極材料二硫化鐵怎麼製備
    武鳴鋰電池正極材料二硫化鐵怎麼製備欒川亨凱冶金材料有限公司鋰電池正極材料二硫化鐵,我公司主要生產和出口高品位硫鐵礦和硫鐵礦粉,產品遠銷日本、澳大利亞、阿根廷、歐洲和等市場,廣泛應用於鋼鐵冶煉和特種鑄造爐料、磨料磨具
  • 低成本、高性能鈉離子電池技術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低成本、高性能鈉離子電池技術獲進展
  • 留壩鋰電池正極材料二硫化鐵製備方法
    留壩鋰電池正極材料二硫化鐵製備方法鋰電池正極材料二硫化鐵硫化鐵是由鐵和硫高溫冷卻時分解的,它的性質與鐵或硫的性質截然不同對於鋰電池正極材料二硫化鐵來說,硫化鐵因為具有較強的還原性,非常容易變質,因為一水的硫化鐵含水較少,因此相對較為穩定,在使用完以後進行密封保存,在不收到水和空氣的直接接觸時
  • 碳氮化物2D材料合成有新法—新聞—科學網
    相關研究成果於近日在線發表於《自然—材料》。 碳氮化物(MXenes)是2D材料系列的最新成員之一,具有獨特的2D層狀結構,親水性表面和金屬導電性,在諸多領域尤其是電化學儲能領域顯示出獨特的優勢。已有研究表明高導電MXene具有很強的吸波能力,在5G網絡中的抗電磁幹擾有潛在的應用。
  • 中山大學製備出國際上最亮的軌道角動量單光子源—新聞—科學網
    記者從中山大學獲悉,該校物理學院教授王雪華、劉進團隊製備出國際上最亮的軌道角動量單光子源。
  • 高效量子點上轉換探測器製備成功—新聞—科學網
    高效量子點上轉換探測器製備成功
  • 環己六酮刷新鋰離子電池有機正極容量世界紀錄—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化學學院教授陳軍團隊設計合成了一種具有超高容量的鋰離子電池有機正極材料——環己六酮,刷新了鋰離子電池有機正極材料容量的世界紀錄。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德國應用化學》。因此,如何設計合成具有超高容量的有機正極材料,並解決其在電解液中的溶解問題是鋰離子電池的一項挑戰。 研究人員把目標鎖定在環己六酮。該材料只由六個羰基構成,不存在任何非電化學活性的結構單元,且每一個羰基都能參與電化學反應,因此,環己六酮在眾多有機羰基正極材料中體現出目前最高的理論比容量(957 mAh/g)。
  • 科研人員研發出汙水處理新材料—新聞—科學網
    製備高滲透性能且高截留率的氧化石墨烯膜一直是難題和研究熱門 他們製備得到的石墨烯膜展示了出色的親水性、超高滲透性能和穩定性能,為選擇性去除基團類型以及石墨烯膜在汙水處理等應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和實驗基礎。 在該研究中,陳亮團隊通過理論計算分析,發現利用氫自由基和環氧基團反應,能產生新的羥基基團,這使得去除環氧、保留羥基成為可能。
  • 非線性光學材料研究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是滿足全固態雷射器實現多波段雷射輸出的關鍵核心材料,但目前仍缺乏性能優異的非線性光學晶體。
  • 多功能黑色生物活性陶瓷材料問世—新聞—科學網
    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先進材料》。 生物陶瓷材料用於修復人體硬組織歷史悠久,從生物惰性材料(如氧化鋁和氧化鋯等)發展到既具有生物活性又可降解的生物材料(如磷酸鹽和矽酸鹽生物陶瓷、矽基生物玻璃等),其生理功能要求不再是簡單的組織填充替代物,而是能誘導組織再生、調節細胞生長和功能分化的組織工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