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堅強的樹,三千年不毀,是我國阻止沙漠化最大功臣

2020-12-04 去驢行

十一月進入西北深處是一個極其考驗人的時節,晝夜溫差,惡劣氣候,讓每一位遠到此地的人真正感受到中國最艱難的地方。但這絕不是最苦的時候,進入深冬時節才是真正最難熬的時間。但無論條件再惡劣,胡楊林始終堅守在這裡。【攝影:黑馬(喬義恩)環球旅行攝影師|來源:去驢行】

一千年不死,一千年不倒,一千年不朽,三千年的不毀「神話」來形容胡楊林並沒有誇大的成分。在額濟納,北疆木壘和哈密三處,除了黃葉紛飛的胡楊林,在大地上還留著許多不朽的樹木。

起初我們以為這是被人為破壞,但了解後才知道這三處地方被列為保護地區,倒在地上的枯木是屬於正常死亡。

當地人告訴我們像這樣枯萎的胡楊林還會堅守數百年才能倒下,紮根在沙漠深處的樹根讓樹身能夠頑強地抵抗風沙肆虐。

即使是倒下的枯木,也需要漫長的時間才能逐步腐爛,最終化為沙漠中的一部分。而正是這一種頑強,胡楊林在我國有最堅強樹的樹木之稱。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胡楊林,但大部分集中在我國新疆地帶,上個世紀由於環保意識不強,胡楊林曾遭受到致命的破壞,不少原始胡楊林被砍去當柴火燒去,其面積迅速縮減,到今天已不足百年前的一半。

隨著一系列的保護政策以及人們逐步認知胡楊林對抵抗沙漠化的作用,再加上近幾年胡楊林成為當地旅遊特色,對胡楊林的破壞才得以緩解,如今這些堅守在我國戈壁沙漠地區的樹木才得以一息尚存,並慢慢恢復。

隨著西北旅遊大熱,再加上近幾年我國對西部開發,通往西北地區的基礎設施逐步完善,過去這片苦寒之地的頑強生命,也正在被慢慢被大眾所知。我們也希望遊客除了被胡楊林的美所吸引,也能夠帶著一種保護的心態去了解和保護胡楊林,要知道整個世界的胡楊林大部分就在我國境內。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堅強的樹,至今已有1500年,用鋼筋固定靠「輸液」活著
    對於2008年感動中國十大動物的「豬堅強」,大家可能並不會感到陌生,它是在汶川地震中挺過了36天,被救援人員所發現的一隻小豬,而在這件事情被大眾所熟知之後,也被一名網友給買了下來住進了博物館內,至今為止已經達到了13歲(人類86歲)的高齡,但是很多遊客卻希望它能夠再多活幾年,想讓它再看看中國的變化
  • 黃河,前來支援亞洲最大沙漠水庫,能阻止兩大沙漠嗎?
    「地大物博」形容中國最合適不過,中國的領土面積在全世界排名第三,同時有效的領土面積也排名第三,中國有大量的戈壁和沙漠,而這些當然不在有效領土面積之內,但是卻可以將沙漠進行改造。中國曾耗巨資建立了亞洲最大沙漠水庫,黃河前來支援,能阻止兩大沙漠會合嗎?
  • 英文版《中國沙漠與沙漠化》出版發行
    由《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規劃》(973)項目「中國北方沙漠化過程及其防治研究」首席科學家、國際沙漠研究協會(IDRA)主席、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所長王濤博士主編、組織數十位專家學者將《中國沙漠與沙漠化》縮編譯成的英文專著。據王濤介紹,本書是對過去50年我國沙漠與沙漠化研究和實踐的系統總結,其學術價值在於為今後沙漠與沙漠化科學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臺階。
  • 霍金曾阻止我國開啟「天眼」工程,原因為何?
    但是現在,一般說起天眼,我們都知道指的是FAST,這是我國位於貴州地區,一臺射電望遠鏡的名字,其中口徑破天荒的達到500米,是世界上目前第一大的望遠鏡,因為這一點,它被國內外人士視為「中國天眼」。那麼其真的有佛道教中的天眼那麼神奇嗎?或許有,而且可以說,有過之而不及。
  • 沙漠種植的梭梭樹, 原來作用這麼大!
    低調又不簡單的梭梭樹目前我國植樹造林的地點主要是選擇了西北地區的沙漠地區,這些沙漠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並非是由環境變化造成的沙漠但是沙漠化就不同了,沙漠化是由過度放牧、過度開墾等人為原因造成的,所以我們通過一定的保護措施,有可能能夠消滅沙漠化,所以真正的植樹造林選擇的大多是沙漠化的地區,比如:烏蘭布和沙漠,而不是沙漠地區,比如:塔克拉瑪幹沙漠。
  • 荷蘭媒體: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國花40年建造世界最大沙漠水庫
    科技的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我們的生活相比於之前已經是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回過頭來看之前的日子,總會覺得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我們從以前那個剛剛吃飽穿暖的國家,一躍成為現在這樣的超級大國,不僅經濟領先大部分國家,科技更是享譽全球。
  • 你在沙漠種植的梭梭樹,原來作用這麼大!
    低調又不簡單的梭梭樹 目前我國植樹造林的地點主要是選擇了西北地區的沙漠地區但是沙漠化就不同了,沙漠化是由過度放牧、過度開墾等人為原因造成的,所以我們通過一定的保護措施,有可能能夠消滅沙漠化,所以真正的植樹造林選擇的大多是沙漠化的地區,比如:烏蘭布和沙漠,而不是沙漠地區,比如:塔克拉瑪幹沙漠。
  • 用無人機和谷歌地球看到的中國大面積沙漠化
    用無人機和谷歌地球看到的中國大面積沙漠化) 摘要: 中國境內的沙漠面積以每年超過1350平方英裡的速度增長,很多綠洲都在消失。而沙漠本已佔據了中國境內領土的近20%。
  • 原來梭梭樹的作用這麼大,怪不得被當成沙漠植樹造林的先驅者
    低調又不簡單的梭梭樹目前我國植樹造林的地點主要是選擇了西北地區的沙漠地區,這些沙漠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並非是由環境變化造成的沙漠,而是人類活動造成的土壤沙漠化。要知道的是,沙漠是一種自然景觀,在人類出現之前就存在了,而且僅憑人類的力量根本無法消滅它們。
  • 被雷劈爛後依舊活了1500歲的「樹堅強」,內部早已中空
    在我國有很多不同類型的數,當然其中也包括一些年齡很大的樹。02在一些較好的生長環境條件下,有些樹甚至可以存活上千年,而在世界上年齡最大的數目已經達到了1500歲。也因為這棵樹木存活了如此長的時間,所以人們都把這棵樹叫做堅強樹。03這樣一棵樹,每天都會有上千名遊客前來參觀,也由於這棵樹的生長時間很長,樹木的直徑也很長,要10個人才能把這棵樹包圍起來。
  • 千年不朽的沙漠樹——新疆輪臺胡楊林,中國最美的秋天
    千年不朽的沙漠樹——新疆輪臺胡楊林,中國最美的秋天 2020-10-12 12: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界上最高的樹,高度超過50層樓,是中國明令禁止種植的樹種!
    世界上最高的樹,高度超過50層樓,是中國明令禁止種植的樹種!在今天在我開始這篇文章的講述時,我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朋友們你們喜歡大自然嘛?我相信大家給予的答案都是喜歡吧!因為大自然給予大家的東西是非常多的。
  • 從此不再看美國臉色,C919背後大功臣出現,搶走美國千億市場
    圖為國產航空發動機最近,C919客機背後最大的功臣終於悄然出現,這位功臣幫助中國C919客機狂賣上千架,搶走了美國千億市場,從此再也不用看美國的臉色,它就是長江2000渦扇發動機,有了這款發動機之後,能夠讓C919客機徹底擺脫對國外發動機的依賴,從而進一步實現國產化,面對C919的這一成功,即使波音羨慕也學不來。
  • 中國最堅強的航空公司
    中國最堅強的航空公司是誰?可能有人猜幸福航空,可能有人猜奧凱航空。都不對!——奧凱航空只是命運多舛,幸福航空只是臃腫低能,都跟「堅強」沾不上邊。所謂「堅強」,應該是遇到困難時能頂住。當別人都以為它不行的時候,它能生崽添丁!
  • 楊萍 等:西藏沙漠化研究進展與未來防沙治沙思路
    ,近 30 年西藏土地沙漠化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自 1989 年開始,中國科學院蘭州沙漠研究所(現「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等單位對西藏沙漠化的現狀與特徵、過程與成因、趨勢與防治策略及其技術體系等進行了長達 30 年的系統研究,創建了西藏土地沙漠化理論體系,首次得出「西藏是我國土地沙漠化的重要區域之一,沙漠化是西藏最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之一,不僅給西藏生態環境和人民生產生活造成嚴重損傷和危害,也對我國、東南亞乃至全球生態環境產生負面影響與作用
  • 世界上最大的樹是什麼樹?它叫雪曼將軍樹
    在這個地球上有很多很多的大樹,那麼你知道地球上最大的樹在哪裡,它叫什麼名字呢?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世界上最大的樹,雪曼將軍樹是世界上最大的樹,通常也被認為是最大的生物,這種樹相當的高,而且這種樹都是有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歷史了,不然不會有這麼誇張的腰圍。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雪曼將軍樹吧。
  • 最毀車漆的不是暴曬也不是酸雨,而是它!遇見躲著點,我們惹不起
    最毀車漆的不是暴曬也不是酸雨,而是它!遇見躲著點,我們惹不起車漆是影響車輛顏值的一大要素,當然款型、車標才是主要的。不過款型、車標都是不變的,但新車漆可能買回來開個一兩年的就會發烏髮暗。這是為什麼呢?有些車主說是因為暴曬讓陽光灼裂的,有些車主說是因為酸雨腐蝕了車漆,但小編要告訴大家:最毀車漆的不是暴曬也不是酸雨,而是它!遇見躲著點,我們惹不起。1.
  • 你在螞蟻森林中種植的梭梭樹,到底有什麼作用?
    這些梭梭樹基本上都是種植在了我國的西北的沙漠地區。梭梭樹種植的沙漠,基本都不是自然環境帶來的沙漠地區,都是人為破壞生態帶來的沙漠。自然形成的沙漠在沒有人類之前就已經存在了,而且人類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它們,去摧毀他們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 世界上最大的樹:重達2800噸,樹齡超過3200年,被稱為「世界爺」
    後來一位生物學家發現了一株特別的紅杉樹,便以他的名字命名,這株紅杉樹便是雪曼將軍樹,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樹,位於美國的紅杉國家公園。美國紅杉國家公園在美國加州的北部,是世界自然遺產。因為這裡靠近太平洋,氣候非常適合紅杉樹的生長。紅杉樹林的面積非常廣闊,近五十多公裡的海岸線都被紅杉樹佔滿。
  • 澳大利亞科考站升起中國國旗!最大的功臣是雪龍2號,給中國長臉了
    雪龍2號的設計和建造歷史3年。2019年7月11日,「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正式交付使用。雪龍2號是我國第4艘極地科考船,也是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考破冰船。該船船長達122.5米(和足球場長度相當),寬22.32米,吃水7.85米,排水量1.3996噸萬,航速12至15節。船上可搭載科考人員和船員共90人,續航力為2萬海裡,自持力在額定人員編制情況下可達6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