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紛飛是冷,烈日炎炎是熱。自然界中的溫度似乎總可以更高,也總可以更低。
但實際上,宇宙中的溫度確實有冷與熱的「極致」。本文主要著眼於溫度的下限,即低溫的極值—— -273.15℃。
在冷熱王國裡,人們在兩個方向上進行著執著的探索,一方面人們向高溫進軍,希望能製造和控制越來越高的溫度,去實現受控熱核反應和模擬宇宙誕生初期的情景;而在另一個方面,人們努力向絕對零度逼近,希望揭示低溫世界的秘密。
宇宙中存在著溫度的下限:-273.15℃。物理研究中的熱力學溫度就是以這個下限為起點的,用T表示,單位是K(開爾文)。-273.15℃也叫做熱力學零度或絕對零度(absolute zero),即T=0K。熱力學溫度與攝氏溫度的溫度間隔相同,故熱力學溫度T與攝氏溫度t的關係是:T(K)=273.15+t(℃)。(eg.20℃=293.15K)
我們已經了解和能夠達到的一些低溫:
地球上出現的最低溫度(南極) 185K
月球的背陰面 90K
氮的沸點 77 K
氦的沸點 4.2K
實驗室內已經獲得的最低溫度(雷射冷卻法) 2.4×10-11K
百度百科:在此溫度下,物體分子沒有動能和勢能,動勢能為0,故此時物體內能為0。
什麼意思?
先來看看分子熱運動。任何物質的每一個分子(或原子)每時每刻都在運動,並且是無規則的運動,這種微觀現象稱為分子熱運動。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與溫度相關,溫度越高,物質的分子熱運動越劇烈。有分子熱運動,就有分子動能,物體內能就不為零。分子熱運動存在於一切物質,發生在一切情況下——
除了絕對零度。在絕對零度的條件下,分子絕對不運動。在沒有外力的作用下,物質絕對靜止,沒有任何量或者質的改變。
只要是個分子(原子)就會運動
因為在低溫領域,物質呈現出超導超流等許多新奇的特性,為新材料研製、磁懸浮、直流輸電以及生物技術等高科技拓展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然而人們發現,溫度越低,降溫越困難。在眾多科學家的工作基礎上,人們在20世紀初總結出了一條新的規律:不可能通過有限的過程,把一個物體冷卻到絕對0度,這個規律叫做熱力學第三定律。
其實通過上文內容可以看出,實驗室中的低溫已經非常接近熱力學0度了,但永遠不會達到。因為內能為分子動能和勢能之和,而分子勢能是始終存在的,所以就算分子熱運動停止導致分子動能為零,只要分子勢能依舊存在,分子內能就不為零,絕對零度也就不會達到。
所以絕對零度只是一個理論狀態,實際上是不可能達到的,只能無限接近。
看來最令人開心的冷還是冰淇淋的溫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