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動物冬至吃水果「湯圓」 已開啟「暖冬」模式

2021-01-07 金臺資訊

12月21日是中國傳統節日冬至,吃湯圓是很多南方地區的習俗,而這一天,廈門靈玲國際馬戲城的動物們也吃上了由動物保育員準備的水果「湯圓」。

記者在熊貓館看到,大熊貓「思念」和「思筠筠」正享受著水果「湯圓」,只見大熊貓「思筠筠」直徑走向美食,聞了聞便一把掀翻果盤咬起一粒小湯圓,慢條斯理地品嘗著。然而在另一邊的大熊貓「思念」面對新鮮出爐的美味,不緊不慢地埋頭在竹盤中尋找好吃的食物。

據熊貓保育員介紹,大熊貓「思念」又名「湯圓」,這也是它們在廈門過的第三個冬至了。大熊貓食用的冬至「湯圓」由蘋果、胡蘿蔔、南瓜、火龍果、窩窩頭等食物製作而成。

當天,園區內的節尾狐猴、小熊貓、巨嘴鳥等動物也紛紛吃上了水果「湯圓」。

冬至一到意味著進入了數九寒冬,園區的動物們是如何禦寒過冬?記者從動物園了解到,園區的動物們早已開啟「暖冬」模式,暖氣、暖燈、稻草、空調一應俱全,飼料方面也做了相應的調整。其中,在靈玲的蜿龍密境館內,30臺暖燈、浴霸讓室溫持續控制在28℃左右,為館內的鱷魚、黃金蟒、象龜和蜥蜴等40種上百隻的兩棲爬行類動物提供一個舒適的過冬環境。

據了解,為了讓園區的動物安全過冬,動物保育員早在入冬前就開始著手準備,根據各種動物的不同生活習性,科學制定各種保溫措施,除了進行物理保暖外,還通過增加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對動物的飲食方式進行調配,增加機體抵抗力。(記者 沈偉彬)

相關焦點

  • 今日冬至:你吃了湯圓還是水餃?
    【江蘇重啟溼冷"陰雨模式" 慢性病患者需小心】 冬至過後,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區將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時間,是真正的"數九寒天"。   氣象部門介紹,近期冷暖氣流活躍,我省或將重啟相對溼冷的"陰雨模式"。
  • 廈門熱暈→速凍模式已開啟_政務_澎湃...
    廈門熱暈→速凍模式已開啟 2019-12-24 19: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南百景圖冬至燈會活動玩法介紹 已經在12月21日正式開啟了
    江南百景圖冬至燈會活動玩法介紹 已經在12月21日正式開啟了時間:2020-12-21 17:49   來源: MyPrice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江南百景圖冬至燈會活動玩法介紹 已經在12月21日正式開啟了 江南百景圖遊戲中的冬至燈會已經在12月21日正式開啟了,這次活動也是玩家們期待已久的,今天就是冬至了
  • 冬至節氣到,為什麼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
    冬至節氣到,為什麼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轉眼之間就到了2018年的最後一個節氣——冬至,一年的時光總是過得那麼快,冬至節氣到,為什麼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我們知道,每年的冬至節氣,太陽在南回歸線,對於我們居住在北半球的人們來說,是距離太陽最遠的一天,同時也預示著到了每年的數九隆冬的日子。每到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吃餃子......
  • 講述冬至民俗的來歷 為何北吃混沌南吃湯圓
    這是一年最後一個月份裡的特殊日子,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  這個「大如年」的日子,承載著民間「吃了湯圓、長一歲」的傳統習俗;  這個意味著冬天到了的日子,在撥開塵封之後發現其中蘊藏的智慧多多……  本期《地理》,我們講述「冬至」的來龍去脈及其民俗意蘊……  ■蔡榆 文/圖  一、曆法中的冬至
  • 冬至「大如年」:北吃餛飩南吃湯圓 一衰復一榮
    隨著時光的流逝,社會的發展,對於既為節氣又為節俗的這個「冬至」,為何有「大如年」一說?為何有「吃了冬至湯圓長一歲」的說法?當年的賀冬、祭祖之禮還在嗎?北方過節以食餛飩為主,南方則食湯圓,這是為何呢?這個節日的背後,還有多少涉及民俗的細節在流失?
  • 2020冬至是哪一天的什麼時候 人們會吃餃子或者是湯圓
    2020冬至是哪一天的什麼時候 人們會吃餃子或者是湯圓時間:2020-12-16 17:23   來源:中華網娛樂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冬至是哪一天的什麼時候 人們會吃餃子或者是湯圓 冬至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在冬至的時候,人們會吃餃子或者是湯圓,那麼今年冬至是幾月幾日呢?
  • 關於冬至的小知識,北餃子,南湯圓,今天你吃的是什麼?
    隨著2019年的腳步越來越近,又到了冬至我們該吃餃子的日子,不過有些地方的風俗不同,簡單來說就是「北餃子,南湯圓」。今天小編我就為大家談談這「冬至」還有「吃餃子」的一些有趣的知識。冬至起源於春秋時期,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中國古人們使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時間在每年公曆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間。冬至日時,太陽直射地面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南緯23°26');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少,比南半球少50%;北半球白晝達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晝越短。
  • 深圳人民的吐槽:冬至過得像夏至,請尊重下冬天好嗎?
    今天是陽曆12月22日,農曆二十四節氣的「冬至」,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廣東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廣東人特別重視冬至。今年的冬至都有哪些特點?要是冬至穿了秋褲,今天非得中暑不可。「請尊重下冬天好嗎?」長居深圳的廣東人還是比較適應如夏天般的冬至了,反正深圳的冬天就是這樣子的,暖冬是深圳的特點,幾乎每年都是在夏天中度過冬天,過去不久的立冬也是在如同立夏般的炎熱。吐槽冬天已經成了深圳人的一種娛樂方式。不知道他到底是真的吐槽還是真的炫耀!
  • 冬至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是真的嗎
    IT之家12月22日消息,今天是二十四節氣的冬至,這一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南緯23°26')。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晝越短。
  • 喜迎冬至的朋友圈優美句子2020 冬至節氣到了唯美語錄大全
    喜迎冬至,用吃餃子或者是吃湯圓來迎接屬於冬天的儀式感。祝大家大家過一個熱鬧、溫暖的傳統節日。願大家都順意平安 喜迎假期。喜迎冬至的朋友圈優美句子2020 冬至節氣到了唯美語錄大全。  喜迎冬至的朋友圈優美句子2020  吃了冬至的餃子 遛了兩天的娃子 周末終於倒計時 喜迎周一上班日  又是一年冬至到,各家悲歡喜迎年!願平安,喜樂甚好!
  • 今天冬至,我們多數吃餃子、湯圓,外國人這一天怎麼慶祝呢?
    冬至,俗稱「冬節」,它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在這一天由於太陽直射點直射南回歸線,因此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而過了冬至,北半球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黑夜會慢慢變短。在古代,國人就有「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的說法。
  • 時令熱詞:「冬至」英語怎麼說?冬至冬至,幸福必至
    這些都是我們在地理課本上學到過的 那麼,「冬至」的英語該怎麼說呢? 冬至是家族團聚的一天。在這天,中國南方的家庭會包湯圓、吃湯圓,以象徵團圓的意思。不過在中國北方,似乎更多的人會吃餃子。比如說會有「冬至到,吃水餃」這樣的諺語。
  • 冬至是什麼意思?冬至是幾月幾日?冬至的由來
    「冬至大如年」一是說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僅次於過年。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時間最短的一天,「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過了冬至以後白天逐漸變長。冬至三候一候蚯蚓結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之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都蜷縮著身體
  • 2020年冬至是幾月幾號?冬至習俗是什麼?
    湯圓江南一些地區,則比較盛行吃湯圓,取其團圓的意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戶磨糯米粉,並用糖、肉、菜、果、蘿蔔絲等做餡,包成冬至團,不但自家人吃,也會贈送親友以表祝福之意。實際上,冬至吃湯圓,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間也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
  • 冬至已到,新年也不遠了!
    本文來源:重慶日報微信公眾號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今日18時02分我們迎來冬至節氣「至」有極致的意思冰益壯,地始坼隆冬時節到了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今日以後太陽直射點開始向北移動正午太陽高度會逐漸升高北半球的白天也將慢慢變長自冬至開始我們正式進入「數九」天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各地有不同版本的
  • 廈門熱暈→速凍模式已開啟 - 廈門日報
    生活在廈門小夥伴們對於颱風這個傢伙早都見怪不怪啦~但是冬至都過完了颱風不會正面登陸廈門它將與冷空氣共同作用給廈門帶來一次明顯的降水過程26日晚間到27日清道光年間的《廈門志》說:「海中之颶,四時皆發,夏秋為多」。
  • 冬至溫醫,我們陪你度過2020最長的夜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陰氣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or 水餃南湯圓北餃子,一個是珠圓玉潤,一個是皮薄陷大,冬至既有了我,為何偏偏又生它?食堂昨天推出的「食在暖冬,情滿溫醫」活動,WMUers有沒有吃到呢?
  • 冬至具體時間是幾時幾分?冬至起源由來習俗盤點
    湯圓     江南一些地區,則比較盛行吃湯圓,取其團圓的意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戶磨糯米粉,並用糖、肉、菜、果、蘿蔔絲等做餡,包成冬至團,不但自家人吃,也會贈送親友以表祝福之意.實際上,冬至吃湯圓,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間也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
  • 冬至大陽,都說今年是暖冬,那對地裡油菜生長有什麼影響嗎?
    冬至之後,臘月也就到了,大家都說今年是暖冬,那暖冬的出現,對於今年大旱出苗的油菜生長有什麼影響嗎?前天冬至剛過,這也就意味著日照開始拉長,地裡的油菜也進入到年前越冬的管理階段,好不容易熬過了播種時期的旱情問題,抗旱播種出苗了,如今有遇見暖冬了,那今年的暖冬對油菜的生長是好還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