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學時,學校組織外出郊遊的時候,我們總喜歡成群結隊地,到處尋找摘取各種各樣的花朵。那時候正值春天,會看到一隻只小蜜蜂在花叢中來回穿梭,顯得非常忙碌繁忙。此時,老師往往會藉此教導我們,做人要像蜜蜂那般勤勞,不可以做一隻大懶蟲。因而,在我們的腦海中,蜜蜂就是勤勞的象徵。
蜜蜂主要的工作就是在採蜜的過程中,傳播花粉,幫助果樹開花結果。熊喜歡吃蜂蜜,人類也不例外,蜂蜜有著許多藥效益處,可潤喉降火、清熱解毒,在市場上,蜂蜜的價格是比較高的。因而一些人專門在家養殖蜜蜂,然後刮取蜂蜜,用作買賣。但是所有的蜜蜂都會採蜜產密嗎?並不是的。其實,我們經常所說的蜜蜂只不過是一種統稱而已,是對狩蜂和蜂族的統稱。其實所有的蜂類生物都以花蜜和花粉為食,所以為了方便,人們便將之統稱為蜜蜂,這種說法並沒有很大的毛病。
可是很大一部分蜜蜂都屬於「敗家子」,吃蜜不代表能夠產蜜,能夠產密的蜜蜂主要有一下幾種:獨棲蜂屬、熊蜂屬、蜜蜂屬、無蟄蜂屬。這些可以作為常識記錄,不然的話日後答錯了,會出現貽笑大方的尷尬情況。接下來我們再來探討下蜜蜂的生育問題。總體而言,蜜蜂是一種群居性動物,其內部有一定的架構,類似螞蟻群體中存在蟻王、蟻后似的。一個蜂巢中一般是由一隻蜂后、少量的雄蜂和大量的工蜂組成。
蜂巢中的蜜蜂是角色分明,各司其職。蜂后和雄蜂負責繁衍生息,工蜂則負責採蜜產密。所以我們平時所見的蜜蜂都屬於工蜂。蜂后的地位雖然比較高貴,但是它的命運亦是比較悲慘的。它的一生只有一次婚飛的機會,它會飛出蜂巢,吸引大量雄蜂前來,然後與之交配。雄蜂的精液能夠在蜂后的體內存活數年之久,蜂后會慢慢地孕育出工蜂和雄蜂。從某些角度看來,蜂后充當著生殖機器的悲慘角色。
另外,我們試想一下,假如某一天,蜜蜂完全從世界上消失了,會帶來哪些影響?首先,我們會失去蜂蜜這些美味食物,再也無法品嘗到如此美味的東西。第二,失去了這位勤勞的「工人」,果樹花粉傳遞過程亦會被中斷,屆時世界上各類果實將會大幅度下降,在失去花蜜的同時,我們亦會失去各類果實。第三,這是最致命性的打擊。要知道,大自然中的食物鏈是一扣緊扣著一環,一旦某一環出現了問題,那麼大自然的平衡將會失調,到時會出現何種災難,那真的預料不及。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近年來菜農和果農們不顧後果,大肆使用各類農藥,導致蜜蜂大量死亡。假如你耐心觀測的話,你會發現現在所看到蜜蜂的數量確實比小時候要少很多了。這是人類不正當行為的後果,會不會還有更為嚴重的後果等待著人類呢?這一點就不得而知了,希望能夠及時止損。
在真實世界中,蜜蜂充當著比較重要的角色,對於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它們是大自然中的一份子,我們要重視它們,要認清它們,同時亦要恰當地保護它們。人類與大自然中任何生物都是同一條線上的螞蟻,要學會互相尊重生存。朋友們,你們對此有什麼看法呢?不妨留言一起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