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多國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高溫天氣,國外民眾又有哪些降溫的方法呢?
日本:吃鰻魚飯
今年入夏以來,日本多次出現高溫天氣,多地創下高溫紀錄,已有數千人因為中暑被緊急送醫,並造成多人死亡。啤酒、清涼飲料、空調等暑期人氣商品的銷量直線上升。
日本人防暑降溫,習慣吃鰻魚飯,據說它補充體力的功效有助於改善夏季倦怠感。進入8月份,日本常常利用傍晚周末的閒暇時間舉辦煙花大會、納涼夜市等活動。
每年日本氣象廳和媒體都提醒人們注意高溫酷暑,並介紹一些防暑降溫的生活小常識,但還是會有很多人中暑。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很多中暑情況發生在室內。
日本人比較注重隱私,同時為了避免家裡的噪音幹擾到外界,很多家庭即便在高溫天葉門窗緊閉。有的日本房屋結構不利於散熱,有些人尤其是老人,由於怕得「空調病」,不管多熱也忍著不開空調。所以每到這個時候,日本媒體會頻頻提醒,「天熱千萬不能硬扛」。
印度:開「土空調」
印度4月就進入酷熱天氣,已經有數百人中暑身亡,各大醫院人滿為患。印度首都新德裡今年最高氣溫達45.7℃,創10年以來同期最高氣溫。
為了躲避酷熱,每天中午印度人都儘量避免外出。如需外出的話,也會把身體裹得嚴嚴實實,以免被曬傷。同時,印度的許多政府機構會在夏季縮短工作時長,學校提前停課放暑假,建築工地等室外工作的工人也是白天休息,晚上幹活。
在新德裡,政府辦公大樓和學校的每個房間必備一種「土空調」。它的工作原理類似空調扇,正面安裝風扇,其餘三面是百葉和稻草,底部是一個蓄水槽,蓄水槽內安放一個小水泵,通過三根小水管將百葉上的稻草打溼,再通過風扇吹出帶水汽的風。這種「土空調」降溫效果不錯,頗受普通家庭歡迎。
塞爾維亞: 街頭供水
最近一周,整個歐洲巴爾幹地區都被高溫天氣包裹著,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黑山、波赫等國家都出現超過40℃以上的高溫天氣。
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平時人流洶湧的市中心,行人寥寥無幾,而遊泳場所則熙熙攘攘、人滿為患。貝爾格勒政府出動多臺補水車停駐在各主要路段,為路人提供飲用水。專家建議為了防止中暑,市民應儘量多補充水分,在上午10時到下午5時之間儘量減少外出,同時呼籲裝有空調設施的場所允許市民、特別是老人、兒童、孕婦等進入避暑。(王洋 何星宇 趙洪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