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人類製造出了一種神奇的光,從此它與陽光並列……

2020-12-08 騰訊網

60年前的7月7日,美國物理學家西奧多·梅曼宣布世界上第一臺雷射器誕生。這種顏色鮮亮、始終會聚在一起的光,成為人類在20世紀繼核能、電腦、半導體之後的又一重大發明。

60年來,雷射被廣泛用於各種領域,被稱為「最快的刀」「最準的尺」「最亮的光」,甚至有人將雷射與太陽光並列,認為它已成為人類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在人類走向未來世紀的路途中,雷射還將承擔起更多重任。

作為一門歷史悠久的學科,光學的最早出現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中國《墨經》中記載的小孔成像、古希臘歐幾裡德《反射光學》都對光學進行了原始探索。

1960年,美國休斯飛機公司工程師西奧多·梅曼發明了人類第一臺雷射器,這讓光學再次煥發青春活力。60年來,雷射科技經歷了一場飛躍式發展。

談起雷射,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科幻大片中的雷射武器,或是現代醫療中的雷射手術刀,工業體系中的雷射切割、焊接等。那麼,雷射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又有怎樣與眾不同的特點,使它在近代光學中引領風騷?

紀律嚴明的光子「軍隊」

雷射的英文叫LASER,而LASER實際上是「受激輻射光放大」這幾個英文詞的縮寫。在國內,雷射最早叫「受雷射發射」。1964年,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建議,將 「受雷射發射」按照中文意思的縮寫,改稱「雷射」。

雷射的問世,離不開物理學泰鬥愛因斯坦的貢獻。1917年,他發表了《關於輻射的量子理論》的論文,其中提出受激發射躍遷理論——普通光源自發輻射隨機產生的光子如同散漫的平民,而受激輻射發射的光子猶如一支紀律嚴明的「軍隊」,即光子的發射方向相同、波長相同,進而大幅度地提高光源的亮度和相干性,這就是雷射。

目前,雷射廣泛應用於軍事、科研、工業、醫學、航天信息以及娛樂生活中。因此,雷射與原子能、計算機、半導體並稱為「20世紀人類的四大發明」。

雷射由於其高能量、高方向性和單色性,在軍事領域常見的應用有雷射測距、雷射制導、雷射雷達等;在科學研究中,雷射的主要研究方向有超快雷射、高功率雷射、雷射與物質相互作用、雷射加速器、雷射材料、雷射化學等。

在工業界,雷射可用於加工、切割大部分傳統工藝方法無法加工的超硬材料和稀有金屬等,以及3D列印特殊材料物質——這些技術不僅適用於汽車、冶金、電氣儀表領域,在晶片刻蝕、製造中也有廣泛應用。

在醫學界,雷射技術同樣獲得了廣泛應用。1960年,世界上第一臺紅寶石雷射器研製成功。次年,紅寶石雷射視網膜凝固機在眼科獲得首次應用。到目前為止,臨床上使用的雷射醫療設備已有幾十個品種,橫跨基礎醫學、臨床診斷和治療等領域。

在航空航天、信息技術等領域,雷射基於其通信頻帶寬、光通容量大、成本低等優點,已經開始逐步替代無線電通信。

在娛樂生活中,同樣處處可見雷射的身影,如雷射投影、雷射音樂噴泉、雷射彩色內雕等。雷射已經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之一,為人類生產和文明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

緊跟世界腳步的中國雷射技術

早在1917年,雷射的物理原理就被愛因斯坦提出。然而,要實現這種受激輻射,必須將本來處在低能態的電子「運輸」到較高的能態,用專業術語描述就是需要泵浦源實現粒子數反轉。

1951年,美國物理學家珀塞爾和龐德在實驗中通過傳統光源泵浦實現了粒子數反轉,並獲得了每秒50千赫茲的受激輻射,成功驗證了愛因斯坦的理論。

隨後,美國物理學家查爾斯·湯斯提出了「利用受激輻射原理來製造釐米微波振蕩器」的設想。這一創造性想法成功開創了一條利用原子分子體系作為振蕩器的先河。

1954年,湯斯製成了世界首臺氨分子束微波激射器,並且輸出了單一頻率的、相干性非常好的微波。但這束微波功率太小、波長太長,缺點十分明顯。

1958年,湯斯與阿瑟·肖洛合作發表了名為《紅外與光學量子放大器》的論文。該文通過理論計算,給出了光學振蕩條件,並提出了提升輸出光功率的關鍵方法——採用開放諧振腔。

隨著該方案的提出,又過了兩年,也就是1960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休斯實驗室的西奧多·梅曼成功利用紅寶石作為增益介質,實現了世界上首臺雷射器的輸出(固體雷射器)。緊隨其後,首臺氣體雷射器氦氖雷射器、半導體雷射器、釹玻璃雷射器、化學雷射器、染料雷射器等相繼誕生。

▲目前,中國已建成世界最高峰值功率的羲和雷射裝置、神光項目等高功率大能量雷射器。 (上海光機所神光II裝置供圖)

在雷射器技術發展上,我國一直緊跟世界腳步。1961年,王之江院士團隊研製成功中國第一臺雷射器(紅寶石固體雷射器)。1962年至1963年間,我國首臺釹玻璃雷射器、氦氖雷射器、半導體雷射器相繼問世。

隨著雷射技術的快速發展及其展示出的強大應用前景,1964年,我國規模最大的雷射科學技術專業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成立。經過五十多年的發展,該所已成為以探索現代光學重大基礎及應用基礎前沿、發展大型雷射工程技術,並開拓雷射與光電子高技術應用為重點的綜合性研究所。

除了通過受激輻射產生雷射外,1971年,美國史丹福大學博士生約翰·馬代還提出了 「通過自由電子為增益媒質而產生,波長脈衝可自由調節」的新型雷射,並在1976年實現了10.6微米雷射放大。

自由電子雷射具有頻譜範圍廣、頻率連續可調等優點,目前已成為最新一代的光源。在自由電子雷射領域,我國於1993年完成了首臺自由電子雷射器的建設,又於2018年投資近百億元,在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硬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

雷射的下一個甲子更美好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雷射器的各項指標有了飛躍式的提升。

在峰值功率上,由上海光機所建造的「超強超短雷射實驗裝置」 (又稱「羲和雷射裝置」)已輸出10拍瓦雷射。這個功率相當於全球平均電網功率的4000倍。通過聚焦後,該裝置產生的雷射功率可達每平方釐米1022至1023瓦,其強度相當於將10個太陽發射的光聚集到一根頭髮絲上。

如此極端強度的雷射可用作加速器,幫助科學家獲取高能電子束、離子束,甚至還能產生X射線、γ光、正負電子對。相較於傳統加速器,雷射加速器的優勢在於加速梯度可提升一萬倍左右。這意味著,把電子加速到非常接近光速,只需幾個釐米的加速距離。

如此獲得的高能粒子束,不僅可用於開展核物理相關研究,還可用於醫學成像、放射化療等。此外,如此強的雷射還能用於引雷、誘導人工降雨降雪等。當雷射功率密度進一步提升到每平方釐米1024瓦,將可用於探索真空特性,包括真空雙折射、真空中產生正反物質等。

在雷射輸出能量上,目前最強的是美國加州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國家點火裝置,可以在一億分之一秒內釋放兩百萬焦耳的能量。該雷射器主要用來研究以雷射束作為驅動源的慣性約束可控聚變。此外,它還可用於研究實驗室天體物理相關過程、溫稠密物質特性等高能量密度物理相關課題。目前,與該裝置相當的雷射器還有中國的神光項目、日本大阪大學的LFEX、法國的兆焦雷射器LMJ等。

雷射技術不僅在高功率、大能量方面有了飛躍式發展,在製冷領域的發展也不容小覷。目前,雷射冷卻技術能夠達到的最低溫度可達10-9K(低於-273.14℃),比傳統的磁致冷和稀釋製冷的溫度低四個量級,已非常接近絕對零度。在這樣的極端低溫下,不僅可以探究物質的「第五狀態」——波色-愛因斯坦凝聚態,還可用作最精確的時鐘。我國2016年研製的天宮二號「空間冷原子鐘」,成為國際首臺空間在軌運行的超高精度冷原子鐘,比其他在軌運行的原子鐘精度提高兩個數量級。

此外,雷射還被廣泛應用於通訊領域。近年來,大家耳熟能詳的量子通訊和量子計算機領域都離不開雷射技術。目前,所有量子通信網絡中都必須依靠雷射通信作為載體來輔助產生、傳遞、發送信號。

雷射誕生60年來,已完全融入人類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任何一張圖表都很難將所有對雷射做出貢獻的人物逐一列出。或許正如諾貝爾獎得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教授艾哈邁德·澤韋爾所說:「沒有光就沒有文明,太陽光和雷射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重要部分。」雷射的發展還在繼續,我們有理由相信,下一個甲子,雷射會讓生活更美好。

>>>相關連結:

雷射的特性

高亮度

單位面積內,雷射中頻率相同的光子數目很多,因此可以達到很高的亮度。例如,普通紅寶石雷射器所產生的雷射亮度約為太陽表面亮度的10億倍。

方向性

雷射中的光子傳播方向基本一致。同樣一束初始光斑只有幾釐米的光,若將這樣一束普通光源從地球表面打到38萬千米外的月球上,其光圈直徑會擴大到1萬千米以上;而通過對實驗室中的氦氖雷射進行擴束後,照射到月球上的光圈直徑僅約2千米。

單色性

如果把雷射比作一支軍隊,那麼軍隊中的每個光子「士兵」的頻率幾乎完全一致,即光的波長近乎相同。就如國慶閱兵方陣,每位士兵的步伐頻率、步幅大小几乎完全相同。這就是雷射的單色性。

相干性

雷射的光強分布會出現穩定的強弱相間現象。這是因為雷射的頻率、振動方向、相位高度一致,使得雷射可以形成穩定的幹涉圖樣,可應用在全息攝影術、相干斷層掃描等領域。

作者:伍藝通

編輯:李晨琰

責任編輯:許琦敏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圖:視覺中國

相關焦點

  • 350年前,銀河系發生了一次星際災難,製造出一種罕見物質
    對於人類來說,這可能是一個王朝的興衰史,但對於宇宙來說,它只不過是一瞬間。天文學家最近對350年前發生的一次星際事件產生了濃厚興趣。公元1670年,當時的人們注意到了夜空中非常明亮的一顆「星星」,它就是狐狸座CK,它距離地球約為2000光年,但是現在科學家們才發現,它其實不是一顆恆星,而是超新星爆發的產物。現在的狐狸座CK已經變得十分黯淡,只剩下一顆黯然無光的中央暗星。
  • 如果能實現絕對零度,光會怎麼樣?它會被凍住呈現一種神奇的景象
    在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對溫度的探索研究也進入了新的階段,通過不斷的研究,我們發現了溫度的不少秘密。也知道了溫度有一個理論上的下限值,那就是絕對零度。我們都知道,物體的形態會隨著周轉環境溫度的變化而發生變化,當物體的溫度達到一定高度的時候會呈現出氣態,下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會變成液態或者固態。
  • 人類首次在室溫下造出「液態光」!科學家在物質第五態上再突破
    如果光變成和水一樣的液體,它會發生什麼?這並不是一個腦洞。近日,科學家們首次在室溫下製造出液態光,讓光像水一樣在某個物體周圍流動、彎曲和環繞。圖 | 藝術家對液態光的想像動畫此次突破由義大利CNR納米技術研究所和加拿大蒙特婁理工學院的科研人員共同完成,相關論文發表在 6 月 5 日的《自然·物理》上。
  • 人類幾十年前就能製造出原子彈,為何不能製造出一粒大米?
    不過,原子彈的製造原理並不複雜,而且原理早已公開化了。雖然知道製造原子彈的原理並不意味著一定能製造出來原子彈,但理論上只要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同時不受外界幹擾,世界上多數國家確實能製造出原子彈不過鑑於當今世界對原子彈管控很嚴格,而且原子彈不可能在實驗室裡製造出來,必須進行戶外實驗,很容易被聯合國盯上!而一粒大米看起來不起眼,其實大米的結構是非常複雜的,裡面含有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等多種成分,而僅僅是蛋白質就有很多種。目前人類僅僅能合成一些分子量較小的蛋白質,分子量較大的蛋白質科學家連結構都不清楚,更別談合成蛋白質了!
  • 克萊因瓶有多神奇?為何科學家直言,人類永遠也造不出它?
    地球上有很多神奇的物質,它們的出現原因,受到科學界的非議,早已超乎人類的認知範圍。大家聽說過克萊因瓶嗎?1、很多人認為克萊因瓶有邊也有面,這樣的理解其實是錯誤的它比我們想像中的複雜多了。市面上有許多賣家賣克萊因瓶,它們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克萊因瓶,真的克萊因瓶以人類的技術是難以製造出來的,因為它是一種超自然的物質,與球面是不同的,如果一隻蒼蠅從瓶子內部可以直接飛到外部,無需穿過表面,也就是說它並沒有內外之分,這就是它的神奇之處。克萊因瓶有多神奇?
  • 「光壓」是什麼?它能「驅動」未來人類的科技進程嗎?
    當光照到一個物體上時,它也會對它施加力,就像風吹帆一樣。光對被照射物體單位面積施加的壓力稱為光壓力,也稱為輻射壓力。根據量子理論,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它不僅是電磁波,而且是一個粒子,即光子。
  • 《神奇寶貝圖鑑》No.137:傳說中被封印起來的神奇寶貝——多邊獸
    hallo小夥伴們,這裡是哆啦百寶袋本期帶來的神奇寶貝是圖鑑編號137的多邊獸,虛擬神奇寶貝的多邊獸是現代社會中第一個被人類製造出來的人工神奇寶貝,根據西爾佛公司的報告顯示,多邊獸是由寶可夢研究所製造的,此外在火紅版與葉綠版的遊戲中多邊獸是火箭隊遊戲城中的獎品神奇寶貝,推測出火箭隊可能也參與了多邊獸的創造
  • 人類的科技如此發達,為什麼無法製造出一個細胞?比想像的要複雜
    核能領域,我們可以製造原子彈,製造氫彈,甚至在不久的未來,我們可以完全掌握可控核聚變技術,那個時候人類就相當於掌握了恆星內部的奧秘,我們也可以製造出人造太陽。另外在晶片方面,進步更是非常大的,相信每一個人對於晶片都不陌生,現在很多的電子類產品,核心都是晶片。
  • 科學家製造出了一種晶片大小的粒子加速器
    位於史丹福大學的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原名斯坦福直線加速器中心,運行著近2英裡長的巨大的加速器中,電子流流過真空管,隨著微波輻射的爆發將粒子向前推動得越來越快,直到它們的速度接近光速,從而產生了強大的光束,世界各地的科學家都可以使用它探測無機和生物材料的原子和分子結構。
  • 神奇的量子懸浮,未來人類有可能製造《阿凡達》中的懸浮山嗎?
    「Unobtanium」的神奇室溫超導礦石,它藉助母樹附近的強大磁場懸託起了哈利路亞山。為了掠奪這種礦石,人類和那威人發生了激烈的戰爭。,它沒有所謂的平衡點,而是磁體和超導體之間有一種「維持現狀」的特點。
  • 一種神奇材料無視普朗克定律的限制 加熱時表現出類似LED光
    一種神奇材料無視普朗克定律的限制 加熱時表現出類似LED光  Emma Chou • 2020-03-24 15:00:25
  • 外星人製造人類的目的是什麼?人類是不是外星人製造的!
    導語:達爾文提出了進化論,很多人都認為人類是通過進化而來的,但是近些年來有的人有了不同的觀點,他們認為人類是外星人製造的,下面和探秘志一起了解下。 人類是不是外星人製造的 很久之前有人提出人類不是進化來的,甚至於有人表示人類殺死了地球原住民
  • 海底神奇的發光魚,它們發光的原理是什麼?
    海洋是藍色的主旋律,生命就從其中誕生而出。它的面積比人類生活的陸地面積還要大,裡面孕育著形形色色的神奇生命,在黑暗的深海裡,不時地閃爍著點點亮光,仿若深海裡的珍寶,這就是各種會發光的魚類,它們點綴著神秘的海底世界。
  • 神奇的光 神奇的筆
    我們底下鴉雀無聲,說時遲,那時快,一名同學舉起了手,說到:「紅外光、紫外光和可見光,紅外光是一種發熱的光,達到很高的溫度,就可以非常非常的熱,而紫外光就是一種可以殺死病毒的一種光,但是它可以直接射瞎一個人的眼睛,而可見光就是普通光。」頓時掌聲四起,而且還得到了老師的肯定,就去領獎了。我心裡也想去領獎,心想:「我也一定要發言,去領獎。」
  • 光具有無窮的能量,利用它做推進力,能否實現光速飛行?
    引言:光是宇宙中最神奇的存在,它不僅照亮了黑暗,還為寒冷的地區帶去溫暖。由此可見光同時也是具有能量的存在,而且它所含有的能量超乎人類的想像。既然如此,我們是否能夠利用光能來推進呢?如果可以的話,人類是否能達到光速呢?
  • 50年前提出的光回流現象首次「現形」
    科技日報北京2月9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以色列研究人員首次演示了向前傳播的光的回流。這一現象是量子物理學家50年前提出的,直到現在才得以證實。這有助科學家利用雷射束探測大氣,研製出性能更好的光學顯微鏡、光鑷等。
  • 莫比烏斯帶好比宇宙,它是無限循環的,人類或永遠造不出!
    據科學家稱,克萊因瓶永遠無法造出,很多人感到奇怪,市面上有這麼多人賣克萊因瓶,怎麼會說它永遠無法造出呢?主要是克萊因瓶的結構複雜,與宇宙有很多的相似之處,沒有盡頭,人類現有的技術難以將其製造出來。莫比烏斯帶好比宇宙,它是無限循環的,人類或永遠造不出!什麼是莫比烏斯帶?
  • 結構色:無需色素的神奇呈現
    原標題:國防科技大學文理學院教授楊俊波為您講述——結構色:無需色素的神奇呈現    ●它是一種無需色素的色彩表達方式 ●它具有飽和度高、永不褪色、顏色可控等神奇特性 ●它在軍事偽裝、軍事隱身等方面具有廣闊應用前景
  • 美科學家在陽光照射月球表面發現水,澳媒:有利於建立人類基地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26日報導,一群科學家利用美國NASA的望遠鏡在月球受陽光照射的部分發現了水的存在。與此同時,另一群科學家計算出,冷阱(冷到足以使水凍結數十億年的區域)比此前認為的要豐富得多。這些發現發表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為未來的月球任務提供了巨大的推動力。
  • 美科學家用碳酸鈣研發出能反射95.5%陽光的超白塗料
    年中國非金屬礦產業高峰論壇暨非金屬礦綠色礦山評價交流會將於11月27-29日在河南鄭州舉辦,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粉體技術網」 日前,來自美國普渡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白色塗料,可以反射95%以上的陽光,使表面的溫度甚至低於環境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