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網·最新報導】申城近期氣溫持續較高,除了「一夜入夏」,惱人的蚊子似乎也一下子多起來了。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從上海市疾控中心獲悉,目前早春蚊蟲開始進入活躍期,蚊子的活躍程度和溫度、降水等因素密切相關。從監測來看,蚊蟲密度與往年差不多,疾控專家建議市民勤除周邊積水。
氣溫升高越冬蚊在活躍
「蚊子在耳邊嗡嗡叫了一夜,寶寶臉上、手上被咬了好幾個蚊子塊。」市民萬女士說,氣溫一高,蚊子好像一夜之間就出來了,不止是自家寶寶,小區裡好多孩子也都被蚊子咬了。一時間,今年蚊子會不會多,來得是不是比往年更兇猛,成了不少媽媽們關注的問題。
上海市疾控中心病媒防制科主任冷培恩介紹說,本月起全市啟動蚊蟲監測,截至目前各監測點報告情況來看,蚊蟲密度與往年差不多。蚊蟲的活躍程度與氣溫、降水等因素密切相關。近期市民感覺蚊蟲突然多起來,就與溫度突然升高有關。專家解釋說,蚊子是變溫動物,16℃以上開始活動,20℃左右即可吸血,在適宜的氣候條件下,溫度越高,蚊蟲就越活躍。「現在活躍的蚊子大多是去年的越冬蚊,它們之前隱匿在相對潮溼和溫暖地下空間等場所,近期氣溫升高,就開始活躍起來。「冷培恩說,氣溫較高的情況下,蚊蟲的繁殖生長期也會相應縮短。
專家表示,從以往總體的監測來看,在上海,每年4月份,早春蚊蟲進入活躍期,6月份以後,溫度、溼度及環境適宜蚊子繁殖,到7月份,蚊子將達到繁殖最高峰。
滅蚊除積水 這些地方不要忘
要滅蚊,市民們應該做些什麼?冷培恩說,積水是蚊子前期生長的重要環境。監測顯示,蚊蟲孳生在各種小容器積水中和公共區域的雨水井、地下室的集水井,包括單位、家中的水生植物容器、花盆託盤、一次性杯碗、廢舊輪胎、泡菜罈封水、竹節、樹洞、缸、罐、瓶、屋簷排水溝。
專家建議居民及時「翻缸倒罐」,徹底清除花盆底碟、瓶子、冰箱接水處、空調託盤積水;家庭種養的水生植物要勤換水;居民儲存的長期靜止的水一定要全部傾倒。對於不能清除的積水,首選生物防治的方法,如在積水中投放柳條魚、放養觀賞魚等。既不能清除又不能養魚的積水,則推薦使用安全的藥物。
孩子被蚊子咬了,家長該怎麼做?靜安區市北醫院兒科主任許秀荷說,不要讓孩子抓身上的蚊子塊,抓破了有感染的風險,同時也不能用熱水去洗,那樣會更癢。「以前的經驗是噴花露水,但現在提倡用花露水起預防作用,一但被咬,特別是皮膚有破損以後就不要用花露水了。」此外,醫生提醒,也不要用含酒精的產品,容易刺激皮膚,可以用艾葉煮水或金銀花煮水塗搽。(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李若楠)
圖說:蚊蟲易孳生環境圖示。來源:上海疾控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