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颱風數量或超歷史紀錄 申城未來5天35℃

2020-12-08 東方網

原標題: 太平洋颱風或變身「超生遊擊隊」 8月份颱風數量可能打平甚至超過歷史紀錄,未來一周暫對華東沒影響

昨天的申城繼續以多云為主,全市最高氣溫普遍在33℃、34℃附近,在外灘濱江步道上,拍照留念的遊客們並沒有感到炙烤感。晨報記者 殷立勤

  12日,申城最高氣溫34.3℃,再次止步於高溫線之下。目前,西太平洋和南海進入了颱風多發期,而從目前的預計來看,未來一周這些颱風都對華東沒有影響,申城將維持在34℃-35℃。氣象專家表示,這波高溫結束後,8月下旬本市仍處於盛夏,仍可能出現35℃天氣。

  未來5天清一色35℃

  雖然副熱帶高壓西伸,但東風吹拂下的申城還是沒有完全熱起來,昨天全市最高氣溫普遍在33℃、34℃附近,中心城區徐家匯在34.3℃。

  這幾天申城的天氣格局都差不多,預計本周末到下周初,本市仍以晴熱、高溫、少雨天氣為主,預計最高氣溫穩定在34℃-35℃。由於處在副熱帶高壓南側,本市多吹東風或東南風,高溫強度明顯低於7月下旬,不易出現38℃以上的酷暑天氣; 同時,空氣來源潔淨,大氣能見度高。

  從氣象預報來看,未來5天上海最高氣溫清一色35℃,這波高溫什麼時候能結束?氣象部門表示,受海上偏東氣流的影響,本市的降水較前期有所增多,預計下周后期氣溫將有所下調。

  8月下旬本市仍處於盛夏,常年來看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對華東地區仍有影響,預計仍有可能出現35℃以上的高溫天氣。

  熱帶擾動組團來襲

  由於處在拉尼娜狀態下,目前西北太平洋沃克環流上升支已經恢復正常,這有利於對流雲團爆發。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分析師沈雨暘解釋說,由於目前副熱帶高壓位置偏北,副高南側的東風與西南季風氣流以及南半球越赤道氣流的偏西風相遇,不斷搓出擾動,從而使得低緯度地區成了颱風的天堂。未來隨著副高西伸,熱帶輻合帶將更加活躍,容易生成熱帶擾動,它們不一定都會加強為颱風,但是組團到來之後將給華南和東南沿海接連帶來比較強的降雨。

  上海市氣象局首席服務官孔春燕表示,常年來看,7-9月是上海主要的颱風影響期。目前,在西太平洋上有今年第六號颱風「康森」,8月12日14時為熱帶風暴級,逐漸趨向日本以東洋面。由於距離我國較遠,未來對我國沒有影響。目前,熱帶輻合帶較為活躍,有熱帶擾動在發展,未來有望生成颱風,並對我國產生影響。

  中國氣象愛好者科普微信表示,受拉尼娜狀態影響,接下來太平洋颱風可能從「難產戶」變為「超級遊擊隊」,一個月內可能會出現6個以上颱風,8月份的颱風數量還可能打平甚至超過歷史紀錄,目前已經有多個颱風和颱風胚胎在發展。

相關焦點

  • 颱風王來了!「海神」超越「美莎克」巔峰強度,未來10天還有……對...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從上海市氣象局了解到,「海神」在北上過程中與上海的距離較遠,基本不會造成明顯風雨影響,申城近期天氣平穩。申城今天晴到多雲,全天氣溫24℃至31℃,未來8天內,多雲天氣是「主角」,基本沒有降水。
  • 史上首次8月份無颱風 9月「秋颱風」或大爆發
    這個8月,天氣的一大特點就是雨多,今明兩天南京又將迎來陰雨天氣。但不知您是否注意到,這其中沒有一場雨是颱風雨。8月本該是西北太平洋及南海颱風生成最多的月份,但今年8月至今,沒有任何颱風在西北太平洋區域生成,為歷史首次。那麼颱風都去哪裡了?未來還會不會再度爆發呢?
  • 7月份颱風「缺席」,或將打破71年歷史紀錄!
    往年一到夏天就頻頻上熱搜的颱風,都去哪兒了?截至7月29日,距離上一個颱風「鸚鵡」生成後,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已經沉寂了超過40天。這個7月是否會成為有歷史記錄以來的首個「空臺」7月?造成颱風活動受抑制的主要原因是什麼?颱風會不會躲在哪裡「憋大招」呢,8月將有幾個颱風生成?藍藍天工作室請到了中國氣象局專家,為您解析颱風「缺席」的原因和未來趨勢。
  • 7月份颱風集體缺席,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8月份將是「颱風月」
    與此同時,你是否發現了今年出現的颱風數量減少了呢?2020年已經過去了一半,目前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區域只出現了兩個颱風,分別是今年5月份的「黃蜂」和六月份的「鸚鵡」。中國氣象局網站發布了一張歷年七月份出現颱風數量的圖片,從中可以看到自從建國以來,七月份沒有颱風出現,打破了這一紀錄。
  • 「雲雀」登陸上海 申城半月內遭颱風「兩連擊」
    供圖 申海 攝中新網上海8月3日電 (記者 李姝徵)今年第12號颱風「雲雀」在杭州灣內徘徊多時後,於3日10時30分在上海金山沿海登陸。「雲雀」也成為半月內「飛」抵滬上的第二個颱風。亭林一加油站大量積水,積水深度近30公分,消防官兵正在利用車載泵進行抽水排澇。
  • 颱風「天鴿」正面襲粵 多個站點超歷史實測最高潮位
    中國日報8月23日電 記者從廣東省防總獲悉,颱風「天鴿」於23日12時50分在珠海金灣區登陸,登錄時中心最大風力14級,並遭遇天文大潮不利組合,橫門、三灶、南沙、赤灣等多個珠三角潮位站超歷史實測最高潮位。省防總繼續維持防風Ⅱ級應急響應,防風抗災工作正有序進行。
  • 7月「空臺」成真,進入8月颱風高發期!
    一般來說,7月南海和西北太平洋上平均每年生成約4個颱風,最多的年份多達8個,相當於平均每4天冒出一個,而最少的年份,也有1個颱風生成。,7月零颱風不罕見  今年以來,登陸廣東的颱風只有寥寥1個「鸚鵡」,比常年同期(1.47個)偏少,翻看1951年以來的同期紀錄,最少登陸0個,最多有5個。
  • 2018年颱風最新消息 進入8月13號颱風就要生成了
    來源:天氣網   天氣網訊,自從12號生成之後,新一輪的颱風爆發季就算是結束,戰果還是相當豐富,7月生成了6個颱風。但是在短暫的修正之後,根據2018年颱風最新消息,未來10天內將會有1~2個颱風生成。進入8月13號颱風就要生成了,說不定還有第14號颱風會給我們驚喜。
  • 今年的颱風有點「亂來」,10月5個颱風扎堆,未來10天可能還有2個……
    最近的天氣舞臺有點兒熱鬧:北方冷空氣,南方又有颱風。從上周開始,颱風扎堆影響海南,帶來強風雨。10月以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已生成5個颱風,較常年同期偏多,據中期預報顯示,未來10天還將有2個颱風生成。已經深秋了,冷空氣勤奮一點可以理解,颱風來「衝業績」怎麼回事?
  • 8月颱風「組團」出現 今有「及時雨」給上海「退燒」
    原標題:丹丹看天氣|8月颱風「組團」出現 今有「及時雨」給上海「退燒」    「缺席」初夏的颱風最近組團現身。今年第7號颱風「韋帕」還在華南潑灑風雨,昨天上午8時今年第8號颱風「範斯高」又在太平洋深處形成,而今年第9號颱風很可能也正在醞釀雛形。如果說「韋帕」對上海沒有帶來直接影響,那麼,還在不斷發展壯大的「範斯高」則行蹤未定。
  • 今年登陸中國颱風數量、強度破歷史紀錄
    今年登陸中國颱風數量、強度破歷史紀錄   中新社北京8月22日電(記者劉辰瑤)記者22日從中央氣象臺獲悉,截至目前登陸中國的颱風已破多項歷史記錄,無論是從登陸數量、登陸時的強度以及對登陸地造成影響都可謂「史無前例」。
  • 7月份空臺期,8月份會有幾個颱風,看看1954年夏天發生了什麼
    7月份整整31天內,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沒有任何命名颱風形成。正常來說,通常在每年的7月,西北太平洋會進入到一個颱風鼎盛時期。但是,今年颱風的表現著實令人跌破眼鏡,連颱風胚胎也僅僅只有一個——91W。也就是說,在2號颱風鸚鵡之後,西北太平洋進入到一個漫長的「空臺期」(這邊小編和大家科普一個小知識,當熱帶氣旋達到熱帶風暴的強度時,才會由,區域專責氣象中心(RSMC)日本氣象廳會對其編號及命名)不僅如此,隨著江淮氣旋出動,原本已北拾的副高受到打壓,被一下子打壓回熱帶洋面,下沉氣流將再次籠罩軍颱風孕育的地方。
  • 周末颱風登陸,下周天氣……
    繼昨天氣溫刷新今年紀錄之後,今天申城氣溫氣勢如虹。上海中心氣象臺今天將拉響今夏第一個高溫預警信號。氣溫突破35℃的高溫線,上海今年首個高溫日現身在今天幾乎已成定局,變數在於會不會一鼓作氣再越過37℃的酷暑線呢(海岸君明兒個再告訴你)。
  • 颱風趕工完成「KPI」:10月份生成數已偏多,第18號颱風如何影響上海?
    上海中心氣象臺說,本周申城天氣很符合「霜降」特點,秋高氣爽,而且少雨。目前來看,只有周四前後有一場小雨。 不過和此前相比,冷空氣到訪的頻次變多了。本周二至周三,周四至周五,上海各迎一場冷空氣。雖然降溫幅度不大,但也預示著深秋的步伐越來越近。畢竟,「霜降」已經是農曆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 今年第9號颱風「美莎克」升級為颱風級,未來三天廈門多雷雨天氣
    2020年7月份,我國經歷了歷史上首次沒有颱風登陸的奇特情況,而到了8月份,颱風接踵而至,似乎要把往年七月份沒來的颱風都補上。9號颱風「美莎克」未來120小時路徑圖8月份眾多颱風接踵而至8月份進入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颱風活躍期,截止目前,已經生成了7個颱風,3號颱風「森拉克」,4號颱風「黑格比」,
  • 平歷史紀錄!今年10月有7個颱風生成
    平歷史紀錄!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懌韜2020年既有「空臺」的7月,也有颱風高產「平紀錄」的10月。記者從廣東省氣象臺獲悉,截至10月30日,2020年10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一共生成7個颱風,最新生成的颱風「艾莎尼」還因「秋臺多變」性質存在趨向華南沿海的可能。
  • 專家稱10天內3個颱風接踵而至與大氣環流有關
    天清晨,從沉睡中醒來的申城已現風雨欲來的氣息。昨天下午2時本市發布颱風藍色預警信號:今年第11號颱風「海葵」從「蘇拉」「達維」手中接過接力棒之後,拖著龐大的身軀、邁著緩慢而沉著的腳步逼近。  不過,李永平也表示,對於可能登陸浙江中北部的颱風要提高警惕。「因為登陸浙江中北部的颱風距離上海很近,多少都會產生一些風雨的影響。」  不排除二次登陸上海  據氣象部門監測,今年第11號熱帶風暴「海葵」已於昨天傍晚5時加強為颱風。
  • 颱風「鹿莎」明起影響申城 嚴重與否要看路徑
    颱風「鹿莎」明起影響申城 嚴重與否要看路徑 2002年8月29日23:32  東方網   東方網8月29日消息:今年第15號颱風「鹿莎」目前已經逼近東海
  • 福建氣象專家解讀7月福建颱風「零考勤」 預計8月份將陸續登場
    黃志剛介紹,7、8、9這三個月是颱風活動最為頻繁的時期。福建7月份沒有受到颱風影響,這並不少見,但是整個7月份,西太平洋和南海洋面上沒有颱風生成,比較異常。平均而言,7月西太平洋上會生成4個左右的颱風,最多的生成8個颱風,最少也有1個。所以,今年7月「空臺」實屬罕見。
  • ...申城提前進入「聽秋」時節-申城 上海 油葫蘆 蟲子 蟋蟀 殷海生...
    東方網8月18日消息:據《i時代報》報導,「唧唧……啾啾……」隨著天氣轉涼,藏在草叢下的昆蟲音樂家也開始賣力「演奏」,蟋蟀、油葫蘆成演出主角。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館長殷海生介紹,今年申城提前進入「聽秋」時節,35種蟲蟲音樂家開始年度「演出大戲」,市民可無門檻免門票聽「演出」。「早上醒來,就聽到蟲子在唱,太好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