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清晨,從沉睡中醒來的申城已現風雨欲來的氣息。昨天下午2時本市發布颱風藍色預警信號:今年第11號颱風「海葵」從「蘇拉」「達維」手中接過接力棒之後,拖著龐大的身軀、邁著緩慢而沉著的腳步逼近。
市氣象部門預測,「海葵」將於今天夜裡到明天上午襲擊浙江中北部,登陸後極有可能經杭嘉湖地區越過上海同緯度,逐漸轉向東北方向,並將給申城帶來狂風驟雨,今天到明天,過程雨量普遍可達暴雨。氣象專家表明,這極有可能是近幾年來影響申城較為明顯的颱風。
63年來最嚴重威脅?
昨天,網上一條「上海將面臨1949年以來最嚴重颱風威脅」的消息被廣泛傳播。這則首先出現在微博上的消息稱:「颱風級別的熱帶氣旋直接登陸上海的很少,約50年一次。上一次登陸的是4906號颱風(1949年第6號颱風),上海持續狂風,市區氣壓968百帕,造成上海1670人死亡。『海葵』可能以同樣方式登陸,這將是4906以來首次。」
對此,上海颱風研究所研究員李永平說,目前下此結論為時過早。「『海葵』對上海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得看其實際登陸地點與強度。『海葵』與4906號颱風的路徑確實有相似之處,我們在做預測的時候也將其作為相似的例子考慮,同樣的還有2005年第9號颱風『麥莎』(近10年來影響上海最嚴重的颱風)。但有相似之處,並不代表『海葵』一定能達到這兩個颱風的強度。」
不過,李永平也表示,對於可能登陸浙江中北部的颱風要提高警惕。「因為登陸浙江中北部的颱風距離上海很近,多少都會產生一些風雨的影響。」
不排除二次登陸上海
據氣象部門監測,今年第11號熱帶風暴「海葵」已於昨天傍晚5時加強為颱風。上海中心氣象臺副臺長姚建群昨天下午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隨著海上引導氣流的變化,「海葵」的未來移動路徑及登陸地點存在多種可能性。「根據目前的預測,如果『海葵』在浙江中北部登陸,也不排除其穿過杭州灣,在金山二次登陸。」
「海葵」在不同地點登陸,對上海的影響也會不同。姚建群說,如果「海葵」登陸地點在浙江中北部,將給申城帶來明顯的風雨,但如果其登陸地點為浙江南部,那麼風雨影響程度將有所減小。「不過,颱風預測有一定的難度,很多因素都給最終的風雨影響帶來不確定性,比如,預測會因為颱風前進路徑和結構變化隨時變化,有時候登陸地點離上海近不一定影響就很大。」
登陸後有可能「滯留」
除了剛生成時移動很快,「海葵」是個「慢性子」——8月5日白天起移動明顯減慢,6個小時才向西移動了40公裡,每小時速度只有五六公裡,跟人步行的速度差不多;6日下午甚至有一段時間一動不動。姚建群說,「海葵」腳步慢並不是好事,反而給了它充足時間積蓄能量,目前,海表溫度、海洋熱容量和高空風切變都有利於「海葵」繼續加強,預計登陸時風力可達33米/秒(12級)。據預測,隨著「海葵」強度還在不斷增強,它可能將在其鼎盛時期登陸。姚建群說,「海葵」移動速度緩慢,加上環境場對它的影響較弱,還有可能導致它在登陸後不願「挪窩」,「滯留」華東地區,或者稍向偏北方向移動。「那麼,它對上海的風雨影響就會持續2到3天左右。」
颱風頻發還將延續
「蘇拉」「達維」剛離去,「海葵」又逼近,10天內為何連續出現了三個颱風?李永平說,歷史上也曾有過三個颱風先後誕生的記錄。「近日颱風頻發與整個大氣環流形勢有關。近半個月,赤道輻合帶(生成颱風的基本條件)的位置偏北,因此生成的颱風位置也偏北。隨著副熱帶高壓引導氣流往西移動,颱風就比較容易在華東沿海地區登陸。目前來看這一形勢可能將繼續維持,直至8月中旬。」
「海葵」的英文名為(HaiKui),於8月3日8時在日本衝繩東偏南1360公裡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今年其實是「海葵」頭一次亮相,它的前身「龍王」曾在2005年登陸福建,導致15人死亡,370萬人受災。(記者 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