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大氣為什麼能夠環流,原因不僅僅是地球自轉引起的

2020-12-03 鶴男說百科
圖一 風暴

有太陽光的原因,有地球自轉的原因,也有地球水陸分布的原因,而把這些種種因素聯繫起來的是熱力學第零定律。

一、什麼是熱力學第零定律?

熱力學第零定律(Zeroth Law of Thermodynamics),指如果兩個熱力學系統中的每一個都與第三個熱力學系統處於熱平衡(溫度相同),則它們彼此也必定處於熱平衡。

熱平衡方程:Q放=Q吸。

熱力學第零定律揭示了世上一切東西都趨於溫度一致發展。

圖二、颱風

二、基於熱力學第零定律的冷熱空氣對流形成了大氣環流。

先舉一個日常的例子,一缸熱水浴洗著洗著就變涼了,於是你提來一壺100℃的開水從浴缸的一頭倒了進去,然後熱水猛衝進浴缸裡後,會慢慢往上層流動,原來的冷水會從下層對流,這就形成了水環流,目的是為了讓水溫達到新的熱平衡。

大氣環流也是這個原理,倒的哪壺熱水就是太陽光。由於地球旋轉軸傾斜的原因,太陽光只會直射赤道附近,在南北溫差線間徘徊。相當於一直使勁地往這個位置倒熱水。

大氣受到太陽光的加熱不均,大範圍來說,赤道熱兩極冷,就會在赤道與極地分別形成熱空氣與冷空氣。冷空氣重就會下沉,熱空氣輕就會上升。而它們之間的這個溫度差就是導致大氣環流的根本原因。

下圖(圖三)為大氣的循環方式。

圖三 大氣循環方式

赤道那一團雲代表了赤道雲帶,這是由於太陽加熱赤道的海洋與陸地,溫潤潮溼的水汽隨著低壓空氣上升形成的。而在兩極空氣乾冷下沉,形成一個降水很小的高壓區,稱為極低高壓區。

赤道和極地的空氣往中維度區域對流,因為有溫差,冷熱大軍交匯就會出現降雨、降雪、熱帶風暴等等天氣現象,整體上形成大氣環流。

圖四、大氣環流(白色)

三、氣候終結者:噴射氣流

除了大的冷熱循環,大氣中的風向就與地球的自轉有關係了。其中最有特點的就是噴射氣流。

1935年3月15日,世界環球飛行記錄保持者威利波斯特從加利福尼亞的伯班克起飛,開始了他又一輪的世界記錄挑戰,只是這一次他不是挑戰飛行速度,而是飛行高度。

當他飛到10公裡的高空時,第一次發現了一股非常奇怪的氣流,雖然他的飛機只有170邁,但他的地面速度卻是這個速度兩倍,這是人類第一次發現噴射氣流。

噴射氣流是低壓的溫潤熱帶空氣與高壓的寒冷寒帶空氣交匯形成的產物,而由於地球自轉的原因,它總是吹向東方。

圖五 噴射氣流

噴射氣流有兩種,一種是環繞極地的極地噴射氣流,一種是環繞亞熱帶的亞熱帶噴射氣流。而亞熱帶噴射氣流環繞的區域也叫做亞熱帶無風帶,也就是南北緯30°的地方。

噴射氣流就像是一個橡皮檫,可以直接把一切氣候抹除,所以在(圖三)中你會看見大氣循環斷成了幾個小循環。而南北亞熱帶無風帶到兩極之間的區域是天氣系統最為複雜的區域(∞形狀的區域)。

圖六 雲層

四、大氣環流中的「蝴蝶效應」

大氣環流會引發許多奇異的氣候現象,其中最有名的可能就是「蝴蝶效應」了。

在中國的一隻蝴蝶扇動幾下翅膀,就可以引起美國南卡羅來納洲的一場風暴,這是蝴蝶效應(The Butterfly Effect)要表達的本意。

由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Edward N.Lorenz)1963年在一篇提交給紐約科學院的論文中做出了詳細的介紹與分析。

蝴蝶效應看似很玄奧,實際是很正常的自然現象。就像在浴缸裡,你不經意的一個小腳趾運動,可能就會製造一條長長的足以影響冷熱水混合進度的水波。

地球上的基於大氣環流的各種天氣系統,最終目的都是試圖使赤道與兩極之間的溫差平衡。

「蝴蝶效應」常被解讀為生活中一些小細節、小意外,可能導致意想不到的嚴重結果,但其實這只是解讀了「蝴蝶效應」寓意的一半。而更深層的含義是在系統的終極目的面前,任何的小動作其實都是徒勞無益的。

蝴蝶效應的風暴,只是為了地球溫差平衡的一種結果,或早或晚都會發生,或者以另一種形式出現,但地球熱平衡的終極目的無法打破。

圖七 蝴蝶效應

五、總結

大氣環流就是大氣的循環,而我們地球之所以能適應生命生存及進化,就是因為有各種完備的循環系統,除了大氣,連巖石也是在循環。

大氣的循環與海洋的循環更是密不可分,最明顯的就是我們熟悉的厄爾尼諾現象,和與之對應的拉尼娜現象。

而所有的一切都是基於我們生活在一個熱平衡的宇宙之中。

相關焦點

  • 2.3大氣環流
    季風環流是一種特殊的大氣環流,它是各種季風氣候形成的重要原因。對於理解我國的氣候類型和特徵具有重要的作用。(微課來源:地理微課程學習)地球上的大氣運動很複雜,為了把事情分析清楚,我們採用假設的方法。根據熱力環流的知識我們得知,影響大氣運動就是兩個因素:地表冷熱不均和水平地轉偏向力。
  • 氣象科普|全球大氣環流
    地球表面的大氣,經常在廣闊的區域裡做相當穩定的氣流運行,有的規模較大,穩定運行的時間較長;有的規模較小,穩定運行時間較短。這種大範圍的大氣運行狀態,稱為大氣環流。全球大氣環流是全球性空氣水平運動,即風的直接主導因素。太陽每時每刻都把巨大的熱量投放到地球上。
  • 地球自轉方向 地球自轉方向是順時針還是逆時針
    導語:想必很多人都特別的想要知道地球自轉方向和地球自轉方向是順時針還是逆時針吧?相信這個話題是大家都特別關注的一個話題了,那既然大家都那麼的想要知道原因,下面就一起和小編去看看到底具體的情況是什麼吧,希望大家喜歡。
  • 大氣環流導圖
    大氣環流是指運動規模比較大、持續時間比較長、變化比較緩慢的大氣運動。大氣環流構成全球大氣運行的基本形勢,是全球氣候特徵和大範圍天氣形勢的原動力,並孕育和制約著較小規模的氣流運動,是各種規模系統形成和發展的基礎,是各地天氣、氣候形成、演變的背景。它使高低緯度之間和海陸之間的熱量和水汽得到交換,從而促進地球上的熱量平衡和水量平衡。那麼,地球上的空氣為什麼會流動呢?
  • 地球剛誕生時會自轉嗎?如果沒有自轉,它後來是怎麼轉起來的?
    地球的晝夜交換是自轉所帶來的,還有潮汐也需要地球自轉配合,大氣環流、洋流等等,簡單的說生命的誕生和地球自轉是脫不開干係的,聽上去是壞事?但其實地球自轉對人類是在太重要了,不過科學家想要告訴各位的是,地球一開始就是自轉的,而且轉得還相當快,正如大家所猜測的那樣,真是上帝推了它一把嗎?
  • 關於大氣環流知識的學習筆記
    大氣環流,指具有與地球大小可類比的大範圍的大氣運行現象。其水平尺度一般在數千公裡以上,垂直尺度在10千米以上,時間尺度在數天以上。大氣環流既是地-氣系統進行熱量、水分、角動量等物理量交換的重要機制,也是這些物理量的輸送、平衡和轉換的重要結果。太陽輻射在地球表面的非均勻分布是大氣環流的原動力。
  • 極冰在大氣環流中的作用
    大氣環流的動能主要來自熱量按緯度分布不均勻所產生的位能,故屬於熱力環流。熱力環流可以用鍋中燒水模擬。如果把火力集中在鍋底的中心(熱源),那麼中心的水就會受熱上升,鍋邊(冷源或熱匯)的水就會向中心流來,填補上升水流的空間。上升的水達到水面便向周邊流去,然後再在那裡下降,補充流向中心的水流。
  • 地球的自轉為什麼會變慢?
    地球的自轉動量繼承於形成太陽系的星雲(角動量守恆),這個星雲的名字也叫太陽星雲。圖:正在成形的行星地球的自轉是在不停的變慢的,目前的一個恆星日(地球相對於某個恆星連續兩次經過其上中天的時間間隔,有別於太陽日的24小時)是23時56分2.1秒。
  • 什麼是大氣環流
  • 世界上沒有永動機,地球卻自轉不停息,這是為什麼?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人耗費畢生的經歷去研究永動機呢?其實原因很好理解,因為這真的是一種不得不研究的東西,試想一個機器不需要外界輸入能量就能夠一直運動下去並且對外做功,如果人類有了這樣一臺機器,那麼就能夠實現很多難以實現的夢想,更能夠帶來重大的經濟效益,只可惜永動機的研究從本質上就錯了。
  • 地球自轉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地球在同時進行著自轉和公轉,公轉是由於萬有引力的存在,是由於太陽的吸引,這個可以理解;那麼,自轉的原因呢?
  • 感受不到地球自轉?認真觀察這4個現象,在日常生活就有
    我們知道了在這個宇宙中,基本上所有的天體都在旋轉,當然我們的地球也不例外。但是我們人類天天在地球上生活,卻對這種旋轉一點感覺都沒有。感受不到地球自轉?認真觀察這4個現象,在日常生活就有。觀察太陽太陽在夏季的時候,我們基本上每天都能夠清楚地觀察到。
  • 人教版高三地理教案:大氣運動與全球性大氣環流
    三圈環流與氣壓帶、風帶的形成。大氣環流與水熱輸送的關係。方法指導(1)複習本課內容要善於抓關鍵點。第一步:運用教材冷熱不均引起的熱力環流示意圖分析,說   【導學提示】  內容精析  大氣垂直運動和水平運動的成因。三圈環流與氣壓帶、風帶的形成。
  • 高一地理教案:《冷熱不均引起的大氣運動》教案一
    通過實驗說明熱力環流的形成原理,能夠用原理解釋自然界中的熱力環流。  3. 運用圖示解釋風的形成,學會分析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對風向和風力的具體影響。  4. 能夠在等壓線圖上確定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大小。
  • 大氣環流和氣候知識考點匯總
    來源:高考地理資訊今天給大家整理了大氣環流和氣候的考點,趕緊學起來吧!
  • 《流浪地球》裡的地球停止自轉的前因後果
    這部電影講述的就是太陽毀滅,從而人類傾其所有在地球上建立起了1萬臺行星發動機,想要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去太陽系之外尋找下一個適宜人類生存的恆星系,然而這一計劃的第一步就是讓地球停止自轉。我並不關心電影本身,我關心的還是熱點下的物理教學的變化。學生們看了電影後有一些疑問,地球為什麼自轉?
  • 地球為什麼會自轉?自轉靠的什麼力量?原來宇宙中有個奇妙的定律
    地球為什麼會自轉呢?感覺這個話題很籠統,確實也有點不好回答。據不可靠傳說,大物理學家牛頓,就是被「地球為什麼會自轉」給逼瘋的。其實,關於地球為什麼會自轉,可能是因為宇宙上的一切都在自轉吧,比如,太陽也自轉,月球、銀河、八大行星等也都有自轉,並且有人推測宇宙也在自轉呢,而這些都和天這和天體的形成過程有關。所以,由於宇宙中所有的天體都有自轉,那地球要是沒有自轉,反而會非常奇怪呢。
  • 為什麼人類無法感知到地球的自轉?生活中有6種現象可體現出來
    我們都知道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之一,也是唯一一顆智慧生命星球,對於地球,古代的人們由於科技的限制,無法理解為什麼每天有黑夜和白天,古人們認為太陽是圍繞著地球轉。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宇宙的認識也多了起來。
  • 因為潮汐鎖定,月球只有一面朝向地球,若地球被太陽鎖定會怎樣?
    「月球背面」或者「月球正面」,這樣的詞彙經常會在一些天文科普中被提及,月球作為一個可以自轉的球體,為什麼會有正面和背面之分呢?原因就在於月球自轉與公轉的方向和速度都相同,月球圍繞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也就是月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所以月球永遠都只有一面朝向地球,這一面就是月球正面,而另一面,大約有41%左右的區域永遠背對地球,在地球上無法直接觀測到,那就是月球背面。
  • 高中地理 | 大氣環流和氣候考點匯總
    1.三圈環流的形成(以北半球為例)①移動原因:太陽直射點隨季節變化而南北移動。②移動規律:就北半球而言,與二分日相比,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疑難辨析】氣壓帶的形成都是由氣溫高低造成的嗎?三圈環流的形成是建立在理想地球(球體、組成物質均一等)基礎之上的。但是,由於地球上海陸分布因素的影響,出現了海洋、陸地上高、低壓中心的季節變化。其影響有:①陸地高壓(冬季)切斷副極地低氣壓帶並在亞洲地區形成典型的冬季風。②陸地低壓(夏季)切斷副熱帶高氣壓帶並在亞洲地區形成典型的夏季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