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隻蝴蝶標本 幫斷翅的帝王蝶「嫁接」了翅膀

2020-11-26 和訊

一名美國野生動物志願者為堪薩斯動物園一隻受傷的帝王蝶進行了一次翅膀「嫁接」,讓這隻蝴蝶重新飛了起來。

36歲的凱蒂·范布拉利庫姆在當地的動物園工作,她發現一隻漂亮的帝王蝶翅膀上少了一塊。

她用了玻璃板、膠帶和別針,成功地將蝴蝶固定住足夠久的時間,並將一塊從其他蝴蝶標本上取下來的翅膀粘在了帝王蝶身上。「我當時正在幫助動物園給蝴蝶貼標籤。這時一位女士走過來跟我說,有一隻帝王蝶的翅膀斷了,可能需要被做成標本。」

但是凱蒂覺得這並非不可挽救,「我找到了一隻大小和形狀都一樣的蝴蝶標本。」她將一塊葡萄蝶標本上的翅膀剪下,然後將帝王蝶翅膀上受損的部分剪掉後,將葡萄蝶的翅膀粘上去。隨後,她將帝王蝶的翅膀用手捏住了幾秒,讓黏合的部分能夠更快結合。

手術很成功,這隻帝王蝶已經能夠飛回樹上。

(責任編輯:何一華 HN110)

相關焦點

  • 「中國蝶王」展出金蝴蝶標本 價值百萬美元(圖)
    蝴蝶標本的收藏者叫王寶安,是陝西鹹陽人,被譽為「中國蝶王」。2003年9月,王寶安獲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頒發的「收藏蝴蝶標本品種之最」證書,他收藏的蝴蝶標本有5000多種,近6萬隻。此次在合肥展出的蝴蝶有相當一部分屬珍稀品種。
  • 帝王蝶的傳奇
    清晨散步,我在繡球花叢裡發現一隻美麗的蝴蝶。
  • 放飛帝王蝶
    黑脈金斑蝶,別名帝王蝶等,喜歡用帝王蝶,好記。 六月養了燕尾蝶,帝王蝶之後,六月底和七月初,兩次種了一小片帝王蝶幼蟲吃的馬利筋種馬利筋時就想想著今年可能還會有養帝王蝶的機會,果不其然,八月二十一日在開白色花的馬利筋上發現了兩個帝王蝶幼蟲,正好上次剩下一盆從外面移植的馬利筋給毛毛蟲吃,
  • 《蝶旅花香》,一場帝王蝶跨越數千公裡的奇蹟之旅
    「每年春天,數百萬的帝王蝶會離開墨西哥遷徙到整個北美洲的東部。每年秋天,又會有數百萬的帝王蝶返回墨西哥。但沒有一隻蝴蝶能夠完成往返全程。」這就是《蝶旅花香》的遊戲背景,這個「旅」字用的是不是很妙?這「帝王蝶」聽起來就有一種王霸之氣附體的感覺,其實卻只是個江湖諢號,和什麼玉面崑崙小諸葛、踏雪無痕草上飛之類一個意思,人家身份證上的名字叫「黑脈金斑蝶」(Danaus plexippus),什麼帝王蝶、美洲王蝶 之類,都算外號。而從動輒幾百萬幾百萬遷徙這個數量上就能想到帝王蝶的數量,事實上從每年10月到來年3月,進行大遷徙的帝王蝶數量能達到過億的規模。
  • ...廣闊郊野求真知-陳志兵 蝴蝶 新品種 毛毛蟲 上海 幼蟲 成蝶 蝶...
    蝴蝶飛舞的姿勢中藏著它的語言。」陳志兵可以讀懂這種特殊的語言:眼前掠過一隻黑色翅膀、帶有橘色斑紋的蝴蝶,正在追逐其它蝴蝶。陳志兵說:「那是三斑鳳蝶在婚飛」。婚飛,指的是雄蝶尋找飛翔中的配偶。不過,這隻三斑鳳蝶正在追逐一隻枯葉蝶,陳志兵笑稱「上錯花轎」。   蝴蝶看多了,目光也變得敏銳。
  • 湖南婁底有蝶痴 愛蝶養蝶欲建蝴蝶博物館
    蝶舞婁底有蝶痴●教師張春和家藏近萬隻蝴蝶標本●想在婁底建蝴蝶園和蝴蝶博物館 靠窗外是一排盛放著泥土的木柜子,裡面栽種著樟樹、椿樹、柑橘等,再用鐵絲網一擋,便成了一個研究蝴蝶的簡易實驗室。張春和的蝴蝶標本有數百個品種的蝴蝶,其中青鳳蝶,碧鳳蝶,金鳳蝶,麝鳳蝶,黃鳳蝶等十多個品種約7000隻蝶都是他自己培養出來的。有些標本,如日本國蝶,虎斑蝶,大紫蛺蝶,枯葉蛺蝶,金帶喙鳳蝶等稀有品種是利用出差的機會購買或與蝴蝶愛好者交換來的。還有相當一部分則是到野外採集來的。
  • 攝影師見證帝王斑蝶破繭成蝶
    Joe來自美國明尼蘇達州,今年65歲了,他從兒童時期便迷上了帝王斑蝶,10歲那年,他帶了一隻帝王斑蝶蛹到學校,想在課堂上展示它從醜陋蟲子蛻變成美麗蝴蝶的過程,但是令人失望的是,他並沒有成功。自此以後,Joe便暗下決心,決定追尋帝王斑蝶,在有生之年親眼見證一次他破繭成蝶的瞬間。不久前,Joe長達55年的心願終於得以實現,他見證了一隻帝王斑蝶蛹蛻變的過程,並用鏡頭將其記錄了下來。
  • 冬天裡飛來一隻「枯葉蝶」(圖)
    枯葉蝶   浙江在線12月25日訊前天晚上7時許,溫州僑業公司的保安王先生向《溫州晚報》報料,說值班室裡飛來一隻奇怪的蝴蝶。
  • 十二星座的守護蝴蝶,雙子座彩蝶,水瓶座帝王蝶
    巨蟹座:枯葉蝶 巨蟹座較大的夢想就是守護一個人,枯葉蝶也是喜歡守護一個人的,因此在一定水平上這兩種東西是擁有相互契合的關係的。巨蟹座的守護蝴蝶必然是枯葉蝶。
  • 攝影師痴迷制蝴蝶標本 家裡放不下想建博物館
    魏華展示他的蝴蝶標本  記者 竇翊明 攝  「我想辦個蝴蝶博物館,一來解決了存放問題,二來能讓孩子們見到他們平時看不到的蝴蝶品種。」家住南郊恆瑞家園小區的魏華從小喜歡蝴蝶,20多年前他開始收集蝴蝶標本,如今他家儼然成了一個小型博物館。36歲的魏華說,他希望能給孩子們保留一個純美的自然世界,讓更多人分享自己的快樂。  魏華喜歡蝴蝶,親朋好友都知道。而喜歡的原因是小時候和夥伴們一起捕蝴蝶的經歷,「那時候只覺得蝴蝶好看,抓到了之後就直接夾在字典裡。」魏華說,那時候只覺得漂亮,並沒有標本的概念。
  • 旅遊:米卻肯蝴蝶谷,去看帝王蝶,去山頂拍攝唯美照片
    米卻肯蝴蝶谷通常稱為」蝴蝶谷」,位於墨西哥米卻肯州中部山區,是美洲王蝶的棲息地。蝴蝶谷的主體為阿爾塔米拉諾帝王蝶保護區,海拔3200米,總面積約562平方千米。帝王蝶保護區於1986年設立,有包括阿爾塔米拉諾山區在內的5個山區。每年11月初,上億隻帝王蝶從美國和加拿大千裡迢迢趕來過冬,場景極其壯觀。
  • 最美的蝴蝶——光明女神蝶
    光明女神蝶(學名:Morpho Helena),閃蝶屬的一種蝴蝶。
  • 一些叫做蝴蝶的傢伙—化蛹成蝶 | 蘢騰生態館
    每個人都喜歡蝴蝶五彩斑斕的羽翼,翩翩起舞的蝶影,卻未曾感受過化蛹成蝶的喜悅。我們團隊裡年紀最輕的Donger,從大學開始就非常喜歡蝴蝶,她對蝴蝶的鐘愛不僅僅停留在書本上,更是自己養起蝴蝶,把蝴蝶幼蟲養在寄主植物上,親眼見證化蛹成蝶,她興奮地跟我們分享她養的第一隻蝴蝶破繭的晚上。我想我永遠都會記得我養的第一隻蝴蝶,記得它羽化那天晚上的寂靜。
  • 可知道梁山伯和祝英臺羽化成什麼蝶?這本著作記述了144種上海蝴蝶
    它的翅膀斑紋美麗,還有長長的尾突,是上海較常見的品種。」  《上海蝴蝶》的作者是上海動物園的兩名工程師,45歲的陳志兵和32歲的朱建青,他們都從事了多年昆蟲分類學、生態學和野生動物保護研究。  這本書首次對擁有160餘年蝴蝶研究歷史的上海蝶類的詮釋,是我國地區性蝶類書籍中的首創,突破過去國內蝶類著作多以標本展示及分類特徵描述的現狀。
  • 帝王蝶生存訓練營(人生需要一次真正意義的生存考驗)
    「每一個不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帝王蝶,學名黑脈金斑蝶,又名大樺斑蝶。前後雙翅正面上有顯眼的橙色及黑色斑紋,翅膀主體呈黃褐橙色,翅脈及邊緣黑色,邊緣有兩串細白點。這些風度翩翩的蝴蝶每年要在墨西哥、美國和加拿大之間上演頗為壯觀的長途大遷徙。
  • 首批進入太空帝王斑蝶破蛹而出翩翩起舞
    帝王斑蝶幼蟲變成蛹以後,於2009年11月30日在國際空間站上變成蝴蝶。這是為教師和學生準備的一系列結合課堂試驗的教育性試驗。帝王斑蝶幼蟲登上空間站時,它們還都呆在繭裡,這是2009年11月開展的一項實驗的一部分。
  • 與滅絕抗爭的帝王蝶:20年內,又一種將在地球上消失的美麗生物
    每年秋冬季到來,北美大陸西海岸會上演一幕壯觀的場景——成千上萬的蝴蝶在墨西哥、美國和加拿大之前長途遷徙,跨度高達6000多公裡。這種壯觀的遷徙活動的主角是帝王蝶。每年,都有數百萬帝王蝶在美洲大陸上遷徙,是昆蟲界最著名的自然奇觀之一。
  • 蝴蝶:大自然的舞姬
    將一隻孔雀蛺蝶放到光學顯微鏡下放大100倍時,可以看到這隻蝴蝶翅膀上的美麗花紋,是由覆蓋在無色半透明翅膜表面的黃色鱗片一片片拼出來的;每片鱗片都有自己獨特的顏色,各色鱗片像瓦片一樣彼此重疊,拼湊出眼點、條紋和漸變色等圖案。但在蝴蝶死亡後,色素會逐漸分解消失,這也是蝴蝶標本的顏色會慢慢不再豔麗的原因。
  • 他用蝴蝶翅膀經30餘道工序作畫(圖)
    51歲的單子喜歡蝴蝶,更喜歡用蝴蝶作畫,他擅長用蝶片製作水墨畫、油畫還有立體畫,栩栩如生。  北國網、遼瀋晚報記者 溫雨佳 攝  51歲的單子從小喜蝶愛蝶,研究蝶翅畫10年,可將美術理論和蝴蝶翅膀顏色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自創多種技法,臨摹創作多幅油畫和水墨畫,展現了平面和立體的獨特視角。
  • 高黎貢山,世界珍稀蝴蝶的伊甸園:上帝眷顧的蝴蝶基因庫(上)
    我對探究蝶種類的興趣更濃厚了,我決定按海拔高度對高黎貢山的蝴蝶進行一次抽樣調查。第三天,我先順著山路向下,沿著一條溝谷採集標本。一路上,不時見到紅緣斑粉蝶、奧古斑粉蝶、報喜斑粉蝶、紅腋斑粉蝶等熱帶地區標誌性的蝶種,雖然它們的族群密度不是很高,但這已經足夠說明南北走向的大河谷使一些原本生活在熱帶的蝴蝶,沿著它分布到了高黎貢山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