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生時代,最害怕的莫過於數學考試,最難背的是數學公式,最不想看見的就是數學符號。
但在人們走出學校進入到社會的時候,開始懷念起青春,經常提起上學時期發生的趣事與糗事,每當說到學習的事情就會有說不完的話。
文言文真的難背,數學真是一大硬傷,體育課真的太少了等等的話語環繞在耳邊。但真的讓你回到學生時代,你還會記得哪些數學「符號」。
數學裡的「符號朋友」們,還記得哪些?
在學生時代,最頭疼的就是那些符號了,常用的加在一起有200多個,馬虎的同學在考試的時候也會因為符號寫錯丟過分,現在已經進入大學或社會的你是否只記得「+」「-」「/」「*」。
第一個:「Ω」歐米伽
相信很多朋友看到這個名字心裡的第一反應就是「手錶」,這個符號它有著跟手錶一樣的名字,但用途是不一樣的。
它應用在物理中,代表著「歐姆」,是「電的角度」的符號,回想起高中物理,那簡直就是跟數學一樣「低頭撿根筆的功夫就不會了」的存在。
第二個:「∩」「∪」交併集合
交併集合在數學的課本中雖然只出現了短短幾頁紙,但它的意思要理解個「三天三夜」才能搞明白,相信不少同學在交併集合方面栽過跟頭,現在的你看到這個符號還記得它的意思嗎?
第三個:「≌」 全等於
這個大家可能更熟悉一些,叫做全等於,這個符號經常運用到幾何圖形裡,是「值相等數據類型也要相等」的意思,當兩個不同的圖形值相等,那麼就代表這兩個圖形可以重合或相等。
第四個:「∫」積分
看到它大家會非常熟悉,但就是記不起它的名字,它叫做「積分」,在「微積分」的逆運算中充當著重要的角色,關於它的公式也是非常的多,像什麼求和,多邊形的面積等是經常用到它的。
第五個:「∞」無窮大
這個符號叫做「無窮大」,分為「正無窮大」與「負無窮大」,表示一個非常大的數和一個非常小的數,對於它大家也並不陌生,在各種情況下還是會出現過這個符號的,關於它的公式雖然沒有很多,但每個都是重點。
第六個:「α」阿爾法
阿爾法是學生時代最常用的數學符號之一,與它一起的還有「β」「γ」等符號,它們的名字也是非常的古怪,雖然跟阿爾法相似的符號有很多,但大家最熟悉的還是它,原因就是因為它很像A的小寫字母。
你知道這些數學「符號」怎麼來的嗎?
每個數學符號都有一段有趣的經歷和故事,然後由發現它們的數學家進行命名,它是一種濃縮的,抽象的語言。
它產生於科學家們在計算,概念和各種推理之間的過程中,俗話說「存在即合理」,於是科學家們根據推理的過程給它們命名。
為了使科學家們在演算過程中更加的方便,更加直觀的表示出推理後的數據而形成的語言叫做「數學符號」,像提到圓周率就會想到「π」,提到大於號小於號就會想到「>」「<」等特殊的語言。
數學符號也可以說是數學的歷史過程。人們常用的數學符號加在一起共有200多個,在初中的課本裡就大概有20多個。
符號的產生到演變再到確定,都是一段有趣的「故事」,科學家們的「奇妙旅行」,這些符號雖然大部分長得都很奇怪,但卻是學生們不可缺少的。
常見的數學思維方法有哪些?
第一種:形象思維法
形象思維法顧名思義就是通過把一個圖形在腦海展開再想像的過程,在小學學習圓柱體和圓錐體的時候利用的就是形象思維法,永遠保持直觀性是形象思維法的特點,它不僅可以解決問題,還能提高自身的思維想像能力。
第二種:抽象思維法
抽象思維也叫邏輯思維,是通過各種判斷,推理等方式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小學時期經常做的判斷題就是在從小培養我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在上了高中之後老師也會鼓勵學生參加辯論會來提升能力。
第三種:各項分類法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分類法就是將所有東西的共同點與差異點找出來,根據找出來的數據進行分類再計算的方法。具體做法就是先分一個大致的大類別,在按照大類別再找出相似點與共同點分別若干小類的過程。
小結:
學生要想學好數學與物理,除了記住各種符號外,還要記住各種公式並熟練運用,不要出現寫錯符號或不會寫符號的情況。
你還知道哪些奇怪的符號,評論區留言哦#教育分享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