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年前的古細菌,被復活

2020-08-17 L C A


LCA 的周末推薦


這個周末,不推薦音樂和電影,也不談藝術,聊一聊與你我息息相關的生活環境。



7 月 28 日,《自然》雜誌發表一遍文章,公布了一個驚人的發現——


10 年前,日本科學家從 5600 多米深的太平洋底挖取了一些沉積物樣本,這些樣本不是來自海床表面,而是取自其下深約 100 米的沉積層,內有大量遠古微生物。


根據地層沉積速度測算,此類微生物大致是在 1 億多年前被困在地下的。那個時候,統治地球的是恐龍,人類還不存在,隨著時間推移,海水淹沒了曾經繁盛的陸地區域,它們便永久的留在了大洋深處。


與科學家們想像的不同,極端環境沒有殺死這些遠古微生物,相反,它們之中的 99.1% 仍然活著,由於缺少各種養分,它們降低了新陳代謝速度,一直在沉睡。在實驗室裡,經過 3 周時間的培養,飢餓的生命被喚醒,它們開始瘋狂進食並快速繁殖,短時間內,數量多了近 4 倍。


古細菌


這些極小的個體是微生物中最堅韌的一類,叫好氧菌,長達億年的嚴酷考驗,竟依然存活,實在難以置信。


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人類對這顆星球、對生命,了解的還是太少。


我們曾經認為北極寒冷的生態系統是永恆的,但事實上,它正在人類活動及自然規律的雙重作用下發生著巨大變化。北極圈以內、世界最寒冷的地方之一俄羅斯維爾霍揚斯克( Verkhoyansk )每年 11 月末至次年 2 月末,晝夜平均氣溫都是低於 -40℃,絕對最低溫曾達 -70℃,夏季有短暫溫暖,7 月平均氣溫 16℃,但就在今年 6 月底,這裡竟出現了創紀錄的 38℃ 高溫。



與太平洋底難以觸及的遠古生物不同,北極永凍冰層裸露在地表,它們的消融,除了會引起海平面上升,還意味著沉睡的古細菌將會被自動釋放,被激活。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冰面減少,反射太陽熱量的面積越少,地球將會變得更暖,那些被冰封的看不見的「細小生命」將變得更活躍。而冰川的迅速融化,又不可避免的改變了海水的溫度和鹽度,如此,世界上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墨西哥灣流,則極有可能會災難性地轉向。



存在於地球上的一切,都處於一個相互影響的生態系統中,南極,當然也不會倖免。


本年 1 月,這裡出現了 20℃ 的高溫,打破了 100 多年來的最熱紀錄。受此影響,南極附近海底開始出現甲烷氣體洩漏,需要警惕的是,作為溫室氣體,甲烷導致的氣候變暖速度比二氧化碳高 25 倍。


實際上,世界很多地方都曾發生過甲烷洩漏事件,但因為可氧化甲烷細菌的存在,它們多數沒有進入到大氣中。但南極的這次洩漏,卻缺少了宿敵,它們直接奔向了大氣。


這些氣體,正是埋藏在海底或極地凍土層中古生物降解的產物。遺憾的是,在以往的氣候變暖速度測算中,我們並未考慮到這些意外,而南極到底有多少洩甲烷漏點,我們也不清楚。



毫無疑問,氣候已經開始發生變化。


許多科學家認為,過去 10 年中不可預測且越來越頻繁的極端天氣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極地防護網的衰退。當整個生態系統遭到破壞,氣候變化越來越劇烈,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古細菌甦醒...那時,恐怕將是一場難以預計的災難。


如何應對?人類並沒有做好準備。


未經授權,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

作者:莫一奧,文字工作者,長期從事中西藝術史和人文歷史等泛文化內容寫作,目前所有文章均發布在微信公眾號 LCA,如需閱讀更多精彩文章,可搜索關注。

相關焦點

  • 美日科學機構已復活太平洋深海細菌 可能有1億年歷史
    美日科學機構已復活太平洋深海細菌從恐龍時代以來,一直蟄伏在太平洋深處的微型生物現在已經在實驗室裡復活了。有些可能已經有一億年的歷史了,也許它們是地球上最長壽的生命形式。我們已經知道,儘管營養物質普遍匱乏,微生物可以在地球表面以下的深處生存。生物學家認為,微生物在這種極端環境下會進入最小活動模式以維持生命。但它們是否能安然無恙地復活,一直是一個疑問。
  • 1億年前!科學家復活最古老的微生物,餵食物讓其生長、繁殖!
    據發表在《自然通訊》科學期刊的一篇研究報告稱,日本科學家成功復活了自1億年前的恐龍時代以來沉睡在海底的微生物,並讓其生長、繁殖。我不知道自1億年前以來(收集的微生物)它們是否已經進化,我希望將來通過進行基因組分析來確認。」嚴格意義上,這不是復活。只能說是喚醒「休眠」中的生物,只不過這些微生物的休眠時間及休眠能力太過逆天了,完全沒有時間與空間觀念。02 復活古生物的魔盒會打開嗎?
  • 1億年前!科學家復活最古老的微生物,餵食物讓其生長、繁殖
    在大部分人看來,復活已滅絕的物種絕對是一個無法想像的壯舉。而事實上,科學界裡也有很多熱衷於復活遠古生物的科學家,他們藉助人工智慧 (AI)或其他先進技術或機器,進行各種復活生物的實驗。據發表在《自然通訊》科學期刊的一篇研究報告稱,日本科學家成功復活了自1億年前的恐龍時代以來沉睡在海底的微生物,並讓其生長、繁殖。
  • 古核細胞(古細菌):世界上最古老的細菌
    古細菌古細菌(archaeobacteria)(又可叫做古生菌、古菌、古核生物的結構核細胞或原細菌)是一類很特殊的細菌這兩組原核生物起初被定為、古細菌(Archaebacteria)和真細菌(Eubacteria)兩個界或亞界。70年代末,沃斯等人用他們獨創的技術分析了200多種細菌和真核生物(包括其中的某些細胞器)的16S(或18S)核糖體核糖核酸(rRNA)的寡核苷酸譜,結果將生物分為3大類群:真核生物、真細菌和古細菌。
  • 細菌與古細菌的基因組草圖
    細菌與古細菌的最大可能「進化樹」(族譜)示意圖。圖片來源:Christian Rinke et al. 2013微生物是這個星球上最豐富多樣的細胞生物。
  • RNA探針復活古DNA
  • 古細菌:生命世界裡的獨行者
    很幸運的是,也有很多物種在經歷億萬年的風雨洗禮之後,依然堅強的在大自然的舞臺上演繹著生命的讚歌。更為奇特的是,生命世界裡還有一群獨行者,它們億萬年來依然棲息在極端惡劣的生境下,默默無聞,而這種環境又極似地球形成早期的惡劣條件。他們就是生命世界裡最古老的生命體之一——古細菌。
  • 億年前兇猛古鳥類怎麼回事? 億年前兇猛古鳥類圖片
    10月30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在緬甸琥珀中發現一件非常特別的古鳥化石,其細節對人們理解古鳥類的多樣性和羽毛的演化有重要的意義。該研究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領銜,英良世界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執行館長鈕科程、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皇家博物館瑞安·麥凱勒教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美籍研究員鄒晶梅等學者共同研究。
  • 4萬年前古蠕蟲被復活,網友:一百年後,請將我復活!
    4萬年前古蠕蟲被復活,網友:一百年後,請將我復活!死而復生,這一直是小說和科幻片中的情節,現實生活中則是「人死如燈滅」,當生物死去後,軀體會慢慢冰冷,最後化為一捧塵土消散在時間,這是不可違背的自然規律,可偏偏就有這麼一群不信邪的科學家,他們竟然將4萬年前的蠕蟲給復活了,甚至有網友表示:一百年後,請將我復活!
  • 科學家復活億年前生物,顛覆對生命認知,最大威脅潛伏在地底下!
    科學家發現數萬年前依然存活的微生物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因為全球變暖,北極凍土帶消融,上一個冰河期封凍的微生物將逐漸被釋放!但在7月28日曝出一條新聞,日本海洋地球科學技術局的Yuki Morono博士,在太平洋底發現了一億年前的生物,並且被成功復活,實在被驚嚇到了!
  • 科學家復活億年前生物,顛覆對生命認知,最大威脅潛伏在地底下
    科學家發現數萬年前依然存活的微生物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因為全球變暖,北極凍土帶消融,上一個冰河期封凍的微生物將逐漸被釋放!在7月28日曝出一條新聞,日本海洋地球科學技術局的Yuki Morono博士,在太平洋底發現了一億年前的生物,並且被成功復活這條信息十分令科學家們激動!
  • 科學家「喚醒」一億年前深海細菌
    科學家在南太平洋海底的沉積物中發現了超過一億年歷史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最初包含多不同的主要細菌類型。隨著2010年的綜合大洋鑽探計劃進行,科研團隊在南太平洋環流的海底平原,距離海平面5.7公裡(3.5英裡的)水下的海床下將近80米處,發現了超過一億年歷史的微生物。
  • 科學家們復活了海底深處1億年前沉積物中發現的微生物
    科學家們復活了海底深處1億年前沉積物中發現的微生物,極大地擴展了我們對地球上生命存在地點和存在時間的看法。根據今天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最新研究,在經歷了數百萬年的低能環境後,這些微生物(細菌的一種類型)仍然設法「保留了它們的代謝潛力」。
  •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億年前兇猛古鳥類化石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億年前兇猛古鳥類化石時間:2019-10-31 10:4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億年前兇猛古鳥類化石 10月30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宣布在琥珀中發現一件非常特別的古鳥化石。這個化石來自 的琥珀產區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康河谷。
  • 中外科學家琥珀內發現億年前兇猛古鳥類
    原標題:中外科學家琥珀內發現一億年前兇猛古鳥類近年來,琥珀中發現的古生物吸引了不少網友的關注。30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再次宣布在琥珀中發現了一隻一億年前的袖珍猛禽的痕跡,為我們進一步了解古鳥類的演化提供了關鍵信息。
  • 21億年前的吃貨細菌,最終演化成人類
    一、21億年前的地球24-21億年前,地球經歷了地球歷史上第一次大冰期:「休倫冰期」。
  • 是人類消滅細菌?還是細菌奴役人類?6億年前空白文明誰來主宰?
    考古生物學給出的最早的答案也就是5億3000萬年到4千萬年前,那個時候生物大爆發,目前人類科學家給出的地球生物最早的時間也就5億年前,最多不會超過6億年前,那你知道人類誕生是在多少年嗎?人類誕生不過十幾萬年前,那麼問題來了,人類進化才這麼點時間,寒武紀到地球形成,40億年就什麼都沒有嗎?空白的?到底是誰在主宰那個空白時期?誰製造了生物文明?
  • 全新古細菌或可揭示生命起源:科學家研究了12年
    2010年,科學家在對北冰洋海底採集的沉積物巖心進行DNA分析時,他們發現了一些令人驚訝的東西。一種以前未知的屬於古細菌(Archaea)的微生物,而它的基因組特徵似乎與真核生物(Eukaryota)有關。
  • 日本科學家復活1億多年前的古細菌
    1億多年過去了,大陸發生了漂移,海水淹沒了它們所在的地區。海水退去後,猿類開始在此行走。最終,充滿了好奇心的新興生物——人類,把它們挖了出來,並在日本的一個實驗室中,喚醒了它們。日本科學家於10年前,從6000米深的太平洋底獲得了一批包含遠古微生物的沉積物樣本。當時它們深埋在海底以下的100米處。
  • 科學家為了研究永生,給自己注射了350億年前細菌,如今怎樣了?
    這種病毒來自3萬年前,當該病毒被解凍後,它們還能成功復活過來。所以,闊口罐病毒在永凍土內其實是處於長期休眠狀態的。3萬年前的病毒可以被成功復活,那麼,潛伏在永凍土中的生命是否可以幫助人類延長壽命,甚至實現永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