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12月中旬,國家語言檢測局發布了一個新詞語,在其中一個大家一定非常的熟悉,就是「5G元年」,回顧2019年年末,5G橫空出世,國內智慧型手機霎時間掀起了一波5G熱潮。國內知名手機廠商華為、小米、VIVO、OPPO,國外知名手機廠商三星等一些大廠迅速推出5G手機,想在這個5G初期佔領5G市場。然而讓大家沒有想到的是,國內的第一款5G手機不是華為小米等手機廠商,而是中興天機,開售價格直接飆升4999元。
隨後,緊接著華為等手機廠商迅速跟進。發布了自家的5G手機,從而讓中國正式的邁進了5G的商用元年。而在2019年發布的大大小小5G手機中,少說也有10部以上,其中,華為自家的麒麟處理器是使用的集成5G晶片,還有高通的驍龍765G也是集成晶片,剩下的基本就是外掛X50的5G晶片,並且5G晶片還分為雙模、單模、也就是支持SN與NSA的區別。通俗一點來講,就是支持網絡格式多少的問題。那麼就有人問了,支持SN與NSA有什麼區別?
其實對於5G手機來說,支持5G手機並不代表就是支持5G的全頻段,就與手機支持電信運營商是一個道理,支持移動不代表支持電信,支持電信也不代表就支持聯通,但是全網通手機確支持三家運營商,5G雙模基帶就是像是全網通一樣,而支持SN的5G手機遇到了沒有SN數據的時候就會跳轉到4G網絡,只有支持SN與NSA的5G手機才會在5G覆蓋區域通行流暢。那麼外掛基帶又是什麼意思?
其實這就要從基本概念來說起了,首先,手機的處理器晶片有兩個重要的模塊,一個是負責進程的AP,他也叫應用處理器。而另一個則叫基帶,他是負責通信的,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了基帶,那麼手機將無法連接網絡,無法撥打電話等等。只有這兩個集成在一起才叫集成晶片。外掛則是將這兩套晶片獨立地安裝在手機上。通俗點來說就是一個是娘胎裡面帶的,一個是領養的孩子,但是領養的能夠讓手機媽媽更省心,也就是更省電一點。
並且外掛的5G晶片在手機平時運行的功耗上可以說是遠高於5G SoC。再從處理起來看,由於5G宣布商用的時間有點尷尬。各大手機廠商年度旗艦手機均已經發布完畢,並且高通的處理器只能外掛5G基帶,也就是說各手機廠商只能再次發布自家的手機外掛5G基帶。比如驍龍855Plus、驍龍855等等,都是外掛的5G基帶。雖然性能上去了,但是由於是外掛的5G基帶,網絡速度肯定是不如集成的,比如華為自家處理器就是集成的5G晶片。
但是由於5G時代,各手機廠商都想分一杯羹,所以說目前只能依靠外掛X50的5G基帶。雖然說此款X50基帶年代確實是有些久遠了,在基帶的功耗與運行速度上都有些落後,但是畢竟人家是5G基帶。而且此款基帶並不是5G雙模基帶,也就是說X50基帶並不支持SA,同樣也不支持2G、3G、4G,並且外掛5G還會徒增手機重量。但是價格上肯定會有一定的優勢。
其實2020年,作為5G爆發式增長的一年,5G不光為手機帶來了急速的體驗,同時在智能互聯上面也會慢慢地進行應用。這就要歸功於5G的超低延遲,這也就意味著未來手機,乃至電腦的所有應用都可以直接從雲端直接運行,可以大幅度地減少設備的成本。而且5G會把我們的距離變短,關係也在慢慢地發生變化。從遠程手術到無人駕駛就可以看出,5G正在慢慢地改變人類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