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常數之以多勝少

2020-12-03 嚮往財富

自然界有中有多種常數,經歷過無數次證明是正確的事情,在相同條件下,拿來使用即可,不需要反覆論證的真理。 這些自然界中的常數,即是常識,常識才是人們真正需要掌握的工具,以此來判斷做決定。

常數之一,以多勝少,以量取勝。 歷史上勝率最大的就是在在數量上戰絕對優勢,當然一定不能忽略是在相同的條件下。忽略這個前提條件,就是產生致命的錯誤。 為什麼是以多勝少?而不是以少勝多?這是個力量對比的問題, 數量上的優勢不僅僅是在力量上,同時也會帶來心理上的優勢。 打架,競爭,寫作,人生的方方面面都是以量取勝的例子。 在蘭徹斯特方程式中,對於在規模上佔據絕對優勢的個人或者公司做了詳細的說明研究,相同條件下的兩軍對壘,如果硬碰硬的來,就是人數多的戰勝人數少的。 競爭也是一樣,佔數據資源數量的多少,決定在同一維度競爭中的勝負。 因為資源就那麼多,除非可以開闢另外一塊戰場,或者在另外一個維度展開競爭,否則是不可能贏的,或者除非對手自己失誤,這也是一種策略,誤導別人失誤,從而產生對自己有利的局勢。

二戰時開闢第二戰場也是應用的這個原理,在原有戰場優勢盡失的情況下,開闢另外一個新的戰場,就等於布一個新局,在新的局裡,按對自己有利的規則來進行戰鬥,贏的機會面當然大,這也是一個新的打法。

生活中儘是以多勝少的例子,只是可能有些不符合主流價值觀,很少被報導。同樣追一個女生,富人比普通人更有優勢,有錢憑性並不是貶義詞,而是一種社會現象,說的就是對資源的佔有,使用資源的隨意性比沒有資源的人要多得多。從而獲得在競爭中的勝出的機會。

寫文章賺錢,相同條件下,如果寫的文章質量又高,數量又多,那麼賺到的錢就更多,這個沒有什麼可懷疑的,如果有人說,這個是不可能的,那麼就是對自然常數的懷疑。從反面看,無論任何平臺寫作的目的就是為傳播,傳播才會帶來價值,人工算法再發達,如果文章不具有傳播性,那麼自然而且傳播的就少,傳播的少價值自然就低。 就是這個簡單的邏輯,沒有什麼高深的理論。

大部分人都沒有佔據很多資源,如何在沒有很多資源的情況下取勝,答案就是開闢新的戰場,在這個新的局部戰場上以優勢取勝。在這個局部戰場上,就是要使用以多勝少進行戰鬥,取勝是必然的。如果在局部戰場上,力量也不佔優勢,那麼還有可以使用的辦法就是靈活,靈活也一種維度,也是一種優勢,利用製造假象,迷惑對方也會產生相同的效果。

在體育場上,少1人並不是少1人那麼簡單,少1人實際產生的心理影響比真正少1人更加具有影響,特別是如果這個人是非常重要靈魂人物的時候,少1人所帶來的心理影響是巨大的。

氣勢也是一種資源,氣勢高的可以勝氣勢低的,所遵循以多生少的法則,氣勢就是人所表現的取勝的意志,誰的氣勢高,誰的鬥志就高,鬥志高就會迸發不可思議的力量。

任何事情的成立都有前提條件,當這些條件變化,或者如果能夠引導這些前提條件轉化,轉向對自己有利的一面,則會產生非常好的效果。 戰場上的順久萬變是就是條件不斷變化的中,找到戰機。 不要 被表面的現象嚇倒, 要會拆解,進行力量轉化,就會成為戰場上的真正贏家。

相關焦點

  • 數學常數e
    自然常數e和圓周率π、黃金分割數φ一起被稱為「三大數學常數」。e作為重要數學常數之一,常出現於數學和物理學之中。
  • 【物理探索】精細結構常數,一個讓無數物理學家為之痴迷的數。
    原標題:【物理探索】精細結構常數,一個讓無數物理學家為之痴迷的數。 這個數有什麼奇妙之處呢?讓我來細細解釋。科學家測量任何物理量時,都要明確它們的單位是什麼,例如光速是300000千米每秒,但如果用英裡每秒作為單位的話就是186000英裡每秒。你的體重可以是120斤,也可以是60公斤。如果你不知道一個量的單位,知道它的大小就毫無意義——除非它是個純數字,壓根就沒有單位。
  • 「精細結構常數」實為變數
    在宇宙學理論裡,一項最有爭議的問題是:為何自然界基本常數就像是為我們特別設計好的一樣?據物理學家組織網9月6日(北京時間)報導,這些基本常數之一的「精細結構常數」,現在被科學家以確鑿的證據表明其實為變數。假如結果得到公認,那麼物理學家必然要重新思考許多他們所珍視的物理定律,甚至包括曾備受推崇的愛因斯坦的核心理論。
  • 「百獸之王」老虎,在自然界有天敵嗎?動物學家的一語道破真相
    一聽到「森林之王」這個詞,我們不由自主的會聯想到老虎。老虎對人類來說可謂是一種異常兇猛的危險動物,它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一些弱小的動物聽到虎聲甚至會嚇得四處飛竄,它們可不想變成老虎的食物。不過在大自然的法則中,總是一物降一物,那麼兇猛危險的老虎在自然界到底有天敵嗎?它的天敵是誰?
  • 太陽常數之謎和日珥的介紹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小車看科技,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太陽常數之謎和日珥的介紹。太陽常數之謎太陽每時每刻都在釋放著巨大的能量,而地球接受到的僅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二十二億分之一。太陽對地球的影響之大,由此可以想見。「太陽打個噴嚏,地球就得感冒。」這話一點兒也不過分。因此,精確地測量出「太陽常數」即地球接受的太陽能量,是十分重要的。20世紀50年代,美國的天文學家艾博特經50年的測算,得到的太陽常數是2卡/釐米2·分,並為其他科學家廣泛應用。現在的測定值更精確一點是1.97卡/釐米2·分。說它是個常數,但沒有多少人相信它是個不變量。
  • 千克定義將改用普朗克常數
    現在所有測量單位將全部由自然界的常數去定義。千克在 130 年來一直是使用銥合金鑄造的國際千克原器定義,但即便鉑銥合金有膨脹率低、不易氧化等特點,它的質量仍然會隨著時間而發生變化,最新的定義將使用普朗克常數。重新定義影響 7 個基本單位中的四個:千克將由普朗克常數(h)定義,安培將由基本電荷定義(e),開爾文將由玻爾茲曼常數(k)定義,摩爾將由阿伏加德羅常數(NA)定義。
  • 13個宇宙常數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數學教授詹姆士·斯坦因介紹了13個宇宙常數,包括萬有引力常數、光速、絕對零度、哈勃常數、普朗克常數等。
  • 物理學中的常數都是「常數」嗎?
    部分原因在於,各界普遍認為這些常數不會隨環境、時間改變,比傳統的公斤及公尺原器更加可靠,同時也反映量子力學之於普朗克常數及相對論之於光速的概念,足足影響了科學界一個世紀以上,這些常數也早就透過電子儀器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 量子序曲之普朗克常數
    但仔細想想,我們會對「自然界有三套基本法則」感到很不舒服,最好在它們的背後有個共同基礎,這才讓我們心安。再者,對機械運動、電磁運動和熱運動的劃分,僅僅是我們人類的主觀界定,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簡化問題,而在現實世界中我們終將遭遇某個問題,它會同時牽涉不止一個領域,此時我們至少應該期待現象能夠被這三套法則以不互相矛盾的方式得到解釋。
  • 怎麼證明圓的周長和直徑之比是個常數?
    圓的周長和直徑之比是圓周率π,怎麼能證明π是一個常數,不會隨著圓的大小而改變?用簡單的物理知識就能證明π是常數。高等數學的「極限」概念也能證明,圓就是一個正多邊形,邊數無窮多,但」極限「概念沒有物理定律簡單明了。
  • 哈勃常數之謎
    有了有效的數字和巨大的分母,這使得這一常數極為精確。但是準確嗎?使用不同方法的其他度量得出74.03、71.9、69.8甚至67.4。哈勃常數的奧秘在於,為什麼不同的天文學家和不同的方法得出不同的數字?
  • 物理學中的基本常數有多基本?
    在現有的物理體系中,光速以及其他幾十個所謂的宇宙基本常數一樣,它們都是物理學家理解宇宙的關鍵。這些常數甚至還能被用於定義度量單位,比如米、秒以及千克。然而,對於為什麼基本常數必須是常數的問題,物理學界還沒有達成共識。
  • 新研究支持「宇宙常數」
    科學家說,一項對宇宙基本常數之一的新研究使人們對一種流行的暗能量理論產生了懷疑。暗能量是任何賦予宇宙膨脹加速作用的名稱。一種理論預測,最初由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提出的,遍布宇宙的不變實體是暗能量的背後。
  • 除了值的大小,我們對常數e到底知道多少?
    · 對於e,我們似乎所知不多 在數學中,常數e一直是一個神奇的存在,似乎很常見,可我們對其又知道多少呢? · e不僅僅是一個數字 如果,僅僅簡單的把e描述為「一個常數,大約為2.71828…」,這就好比,把Pi描述為「一個無理數,大約等於3.1415…」。當然,這確實沒什麼不對,但就像之前所說,這樣的描述似乎可用之處也少得可憐。比起「他是多少」,我們更感興趣的是「他怎麼是的」。
  • 新國際單位制啟用常數定義
    據新華社北京5月20日電 5月20日起,全世界將採用新的國際單位制,時間單位「秒」、長度單位「米」等7個基本單位全部從實物原器改為常數定義。這是國際單位制(SI)自1960年創立以來最重大的變革,標誌著其定義不再與實物關聯,而是根據定義復現單位量值。
  • 中國科學家測出最高精度萬有引力常數
    引力是自然界4種基本力之一。由於引力相互作用極其微弱且不可屏蔽,因此,萬有引力常數G是最難測定的物理常數之一。多年來,各國科學家—直在追逐該常數的精確測量。  近日,權威學術雜誌《自然》刊發了中國科學院院士羅俊團隊最新測G結果——該團隊歷經艱辛30年,測出了截至目前常數G的最精確值。
  • 美公布普朗克常數最精確測量結果
    CIPM計劃在2018年11月召開大會,對質量單位「千克」進行重新定義,改用普朗克常數測量值為基準。  在國際單位制的7個基本單位中,只有質量單位「千克」用實際物體定義,其他單位都是以自然常數定義。定義「千克」的實物,是一塊用90%鉑和10%銥打造的標準砝碼,即存放在法國國際標準局保險箱內的國際千克原器(IPK)。
  • 普朗克常數
    那就是普朗克常數。在物理學的基本常數中,有些是通過實驗觀測發現的,如真空中的光速 、基本電荷、磁常數 、電常數 等。也有一些是在建立相關定律、定理時被引入或間接導出的,如牛頓引力常數、阿伏伽德羅常數 、玻耳茲曼常數 等。而普朗克常數則是完全憑著普朗克的創造性智慧發現的。然而,它卻是物理學中一個實實在在的、具有重要意義的、神奇的自然常數。
  • 在宇宙的不同方向上,這個基本常數會有所不同?
    科學家發現在宇宙的某些區域,精細結構常數存在差異,它不僅是時間上的函數,而且也是方向上的函數。精細結構常數(α)是自然界的一個具有深刻內涵的常數,它是一個無量綱常數,與光速、普朗克常數以及電子電荷有關,約等於1/137。
  • 在宇宙的不同方向上,這個基本常數會有所不同?
    α)是自然界的一個具有深刻內涵的常數,它是一個無量綱常數,與光速、普朗克常數以及電子電荷有關,約等於1/137。精細結構常數是對自然界中的基本力之一——電磁力(另外三種為引力、弱核力和強核力)的一種度量,在電磁力的作用下,電子繞著原子中的原子核旋轉,如果沒有電磁力,所有的物質都會分崩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