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探索】精細結構常數,一個讓無數物理學家為之痴迷的數。

2020-11-23 搜狐網

原標題:【物理探索】精細結構常數,一個讓無數物理學家為之痴迷的數。

精細結構常數,可能是物理學中最讓人感興趣的常數。

英國天文學家詹姆斯·金斯爵士(Sir James Jeans,瑞利-金斯公式的提出者)曾斷言:「上帝是個純粹數學家!」我們的宇宙看起來也的確是圍繞著優美的數學關係式而構建的,而讓物理學家們最為著迷的那個數,則是137.03599913。

這個數有什麼奇妙之處呢?讓我來細細解釋。科學家測量任何物理量時,都要明確它們的單位是什麼,例如光速是300000千米每秒,但如果用英裡每秒作為單位的話就是186000英裡每秒。你的體重可以是120斤,也可以是60公斤。如果你不知道一個量的單位,知道它的大小就毫無意義——除非它是個純數字,壓根就沒有單位。

最著名的純數字,來自自然界的三個最基本的物理量:光速c、單電子電荷e和量子力學的普朗克常數h的組合,如果我們計算hc/2πe2,就會發現三個常量的單位恰好抵消,只剩下一個純數:137.03599913。換句話說,如果瓦肯星(《星球大戰》系列中一個存在智慧生命的外星)的科學家使用瓦肯星的單位計算這個量,他們仍然會得到137.03599913。因此,這個奇妙的數字就被看作是自然界的普適常數,金斯爵士可能會把它稱為「上帝的產物」。

既然他這麼重要,它自然應該有自己的名字和符號。出於歷史原因,人們使用了它的倒數:2πe2/hc = 1/137.03599913,稱它為「精細結構常數」(fine-structure constant),並用希臘字母α來表示。

α可以用來幹嘛呢?它可以用來度量帶電粒子(如電子)與電磁場的作用強度,例如,受激發的原子發射光子的速度就由它決定。如果α擴大一倍,原子衰變的速度也會增加一倍。α也決定了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運動的軌跡,這是老式電視陰極射線管顯示器的基礎。

α在原子發射光的細節過程中也起著重要作用。電子在原子核周圍運動時會產生磁場,磁場又會與同一原子中別的電子發生相互作用,使原子能級發生細微的變化。能級的變化會通過原子發射光的波長變化體現出來,在光譜中產生「劈裂現象」,即原來的一條吸收線劈裂成相距很近的兩條。這就是所謂的「精細結構」(fine structure),在太陽和恆星光譜中都存在。能級劈裂的寬度正比於α,這就是「精細結構常數」之名的來源。

α也引起了一些深奧的理論問題。物理學中引人注目的無單位常量,除了精細結構常數以外,還有電磁力與引力強度的比值:1040(沒錯,引力就是這麼弱)。長久以來,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一直在想,像1/137.03599913和10^40這樣的數字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它們是碰巧取了這個值呢,還是來自宇宙更深層的理論?

物理學家多次嘗試從物理學理論導出α,或編造出一個含有α的數學公式,然而都沒有成功。在20世紀20年代,對物理學常量的測量還不那麼精確,以至於科學家認為α就是1/137。天文學家亞瑟·愛丁頓(Arthur Eddington)曾專門尋找一個可以同時導出137和1040的理論,當然是一無所獲。後來在1969年,瑞士一位年輕的數學家阿爾芒·維勒(Armand Wyler)發現(9/16π3)(π/5!)¼的結果約為1/137.036,與當時測得的α值相符合,然而,他的公式背後沒有任何可信的理論作為支撐,只能作為一種數字遊戲。此後,還有一些類似的嘗試,但都沒有獲得物理學界的承認。

所以,從1/137.03599913這個數中我們能得到什麼呢?α非得是這個數,我們的世界才能正常運轉嗎?假若我們明天一早醒來α變成了1/138,會有多大的影響?

這個思路,給一個老問題打開了全新的研究角度。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約翰·韋伯(John Webb)對遙遠天體發出的光譜中的精細結構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這些天體距離我們有幾十億光年,因此它們發出的光也來自於幾十億年前,對它們光譜的研究,有助於我們了解在宇宙早期,精細結構常數的值是否與現在相同。

他們的發現震驚了整個理論物理學界:在宇宙的不同部位,α的值的確有細微的差別,這意味著所謂的精細結構「常數」根本就不是一個不變的常數,而是會隨著時間地點的變化而變化。

雖然要寫入教科書還為時尚早,大自然最重要的純數字之一可能是個變量這一發現已經引起了相當大的爭議。如果金斯爵士還在世,他可能會覺得上帝不僅是個純數學家,還是個性情反覆無常的純數學家。

文章來源:環球科學美國人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科學網—透過石墨烯一瞥精細結構常數
    本報訊 英國科學家最近利用可見光線射過單層的石墨烯,瞥見一個重要但神秘的宇宙基本常數——精細結構常數。相關論文在線發表於《科學》雜誌上。 宇宙萬物和地球生命實際上受到一些精確數字的控制,這些常數包括光速、一個電子電荷等。
  • 《科學》:透過石墨烯一瞥精細結構常數
    英國科學家最近利用可見光線射過單層的石墨烯(graphene),瞥到一個重要但神秘的宇宙基本常數——精細結構常數(fine structure constant)。相關論文在線發表於《科學》雜誌上。
  • 「精細結構常數」實為變數
    在宇宙學理論裡,一項最有爭議的問題是:為何自然界基本常數就像是為我們特別設計好的一樣?據物理學家組織網9月6日(北京時間)報導,這些基本常數之一的「精細結構常數」,現在被科學家以確鑿的證據表明其實為變數。假如結果得到公認,那麼物理學家必然要重新思考許多他們所珍視的物理定律,甚至包括曾備受推崇的愛因斯坦的核心理論。
  • 物理定律或被改寫?Webb團隊發現宇宙中精細結構常數的非對稱性
    通過天文觀測對於遙遠類星體的分析,Webb團隊發現:理論物理學家最信任的常數「精細結構常數」,竟然不是各向同性。廣義相對論,都是假設精細結構闡述是個各向不同性的標準模型,如果精細結構被發現不是常數,即使是有微小不對稱性或者隨時間變化,理論物理體系都將需要被改寫。
  • 萬有引力常數G是有理數還是無理數?
    鑑於萬有引力常數是一個小數,那麼,它究竟是有理數還是無理數呢?事實上,萬有引力常數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常數,它可以是一個有理數,也可以是一個無理數。原因在於萬有引力常數是有量綱的,它的大小會隨著單位制的變化而改變,可以變成任意數值。在國際單位制下,萬有引力常數與米、千克和秒有關,而這些單位都是人為定義的。
  • 精細結構常數或隨空間變化
    常數,就是在任何情況下都穩定不變的數值。發現任何物理常數的變化,都可能對基本物理理論帶來巨大的影響。一份新研究發現,宇宙精細結構常數或隨空間變化,但不隨時間變化。基本常數是構成現代物理理論的重要基石。因此這些常數哪怕只是發生任何一點點變化,都可能對物理認知形成很大的挑戰,正如人們所說的失之毫釐,差之千裡。精細結構常數是科學家們驗證的熱點。因為,精細結構常數與光速、電子所帶的電荷、普朗克常數和電容率四個常數相關。只要其中任何一個常數出現偏差,都會影響到精細結構常數的結果。除非,這些基礎常數出現的偏差出現互補的情況,可是這樣的可能性太小了。
  • 物理學家查明了塑造宇宙的數字,精度為萬億分之81
    在科幻小說《銀河系漫遊指南》中,人類向銀河系最大的超級計算機提出了一個有深度的問題:宇宙的意義是什麼?這個超級計算機在經過750萬年的處理後,給出了一個答案:42。但是,物理學家不同意這個觀點,他們認為宇宙的意義應該是精細結構常數,這個常數用希臘字母α來表示。
  • 比π更加神奇的1/137,位於物理學的中心,物理定律隨它而變
    ,他說這句話也沒什麼問題,因為我們的宇宙之中充滿著無數的數學公式,人類一直在這些數學公式中徘徊,而在這些和公式中存在著一個特別的數——常數,也就是宇宙中的固定數字。   說起常數最著名的就是Π了,人類一直堅持不懈的在算Π,但是真正讓物理學家痴迷的卻不是π,而是1/137
  • 宇宙精細結構常數是什麼?為什麼它很重要?
    只有三件事情如此:自然規律本身,現實的基本常數,以及宇宙誕生的初始條件。如果基本常數具有顯著不同的值,則不可能形成甚至簡單的結構,如原子,分子,行星或恆星。然而,在我們的宇宙中,常數具有他們所做的明確價值,而這種特定的組合產生了我們所居住的生命友好的宇宙。其中一個基本常數被稱為精細結構常數。
  • 我國精細結構常數測量水平成國際先進
    精確測量精細結構常數是確立新的國際單位制的重要一步,近日,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承擔完成的「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課題「精細結構常數測量關鍵技術及電容基準的研究」順利通過由金國藩院士為組長的專家組驗收。
  • 我國精細結構常數測量水平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精確測量精細結構常數是確立新的國際單位制的重要一步,近日,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承擔完成的「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課題「精細結構常數測量關鍵技術及電容基準的研究」順利通過由金國藩院士為組長的專家組驗收。
  • 桃李滿天下為大師之師 無緣於諾獎成無冕之王
    精細結構常數,意義非凡 磁量子數可以解釋正常塞曼效應,自旋量子數則可用於解釋反常塞曼效應。從索末菲的原子模型可知:不同角動量量子數的軌道之間的能級差正比於某個無量綱常數的平方。索末菲在解釋光譜的精細結構時引入了這個常數,即現在所說的「精細結構常數」。
  • 精細結構常數是什麼?蘊藏宇宙的奧秘?物理學中最大的迷之一
    媽咪說:知識就是力量上期視頻當中咱們介紹了量綱在物理學中的重要性,今天咱們來說說精細結構常數α,精細結構常數是物理學中為數不多的無量綱的常數之一
  • 在宇宙最極端的環境裡,這個基本常數依然保持不變!
    儘管它們極其成功,但一些物理學家預期它們會在某些條件下失效。物理學家提出了許多試圖超越它們的理論,一些替代理論預言那些被認為在宇宙中任何地方都應該保持的不變的自然常數(比如光速或萬有引力常數等)或許會隨著時間和空間發生輕微的改變。最近,一個國際合作的物理學家團隊選擇在宇宙中最極端的環境中,檢驗一個非常重要的常數——精細結構常數是否會發生變化。
  • 物理常數會改變嗎?最新研究表明可能會,也可能不會!
    比如光速是宇宙的極限速度,人類定義的單位光速為299792458米每秒,我們認為,光速在宇宙中是不變的,基本物理定律在宇宙的各個角落都適用,無論是地球上,還是幾十億光年外的星系中,光速都是299792458米每秒,當然這只是人類科學中的一個假設而已。
  • 宇宙精細結構常數最精確測量結果出現,精度提升3倍
    ·物理學·宇宙精細結構常數精度提升3倍圖片來源:Pierre Cladé, Sada Guellati-Khélifa et Tatsumi Aoyama物理理論的驗證和應用需要測量精確的基本物理常量,精細結構常數用於表徵光和帶電基本粒子(如電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強度。
  • 137到底有什麼魔力,使得眾多科學家都為之著迷
    精細結構常數 對於物理學家來說,137是精細結構常數(1/137.03599913)的近似分母。精細結構常數是宇宙的關鍵物理常數之一。「這個不變的數字決定了恆星如何燃燒,化學反應如何發生,甚至原子是否存在。」麥可·布魯克斯最近在《新科學家》的一篇文章中解釋道。
  • 獨家專訪黎曼猜想「證明者」Atiyah:這不可能是一個巧合
    此外,Atiyah 爵士在證明過程中提到的精細結構常數也是物理學界的一大未解之謎。雖然精細結構常數可以通過測量獲得數值,但關於為什麼精細結構常數的數值是 1/137,學界仍未獲得答案。而此次 Atiyah 爵士證明黎曼猜想的過程中,也提到了對精細結構常數推導的相關內容,並且 Atiyah 爵士在會上表示,解釋精細結構常數是重頭戲,而證明黎曼猜想是意外之喜(bonus)!
  • 該星系物理常數被「修改」,人類或發現可操控物理定律的神級文明
    因為宇宙精細結構常數α並非一個普通的數字,它關係到物質能否組成、星球能否凝聚、你我能否出現。宇宙精細結構常數在自然科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用來度量電磁力的強度,即它可以用來度量帶電粒子(如電子)與電磁場的作用強度。
  • 物理定理全宇宙通用嗎?120億光年外的古老天體似乎電磁常數更大
    電磁力強度跟一個物理常數有關——精細結構常數(α),它是一個無量綱常數,約等於1/137,它與圓周率、光速、電子電荷這些常數一樣,是個數字不變的常量。這些地球上的物理常識都經過了無數次檢驗,但是,宇宙這麼大,這麼古老,有無數形形色色的天體,地球上總結出來的物理定律全宇宙通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