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黎曼猜想「證明者」Atiyah:這不可能是一個巧合

2021-01-11 DeepTech深科技

9 月 24 日的海森堡論壇備受矚目,因為著名數學家 Michael Francis Atiyah 爵士在會議上公開了他「證明黎曼猜想」的方法。證明過程只有短短 45 分鐘,而最精華的部分僅有一頁 ppt。這與 Atiyah 爵士在會前的摘要描述相符:用一個十分簡單的過程對黎曼猜想進行證明。

圖 | 證明黎曼猜想最重要的一頁 ppt

但是,即使到了會後,學界對這次證明過程依然存疑。對於證明過程,DT 君也有一些好奇的地方。證明過程中所提到的 Todd 函數十分有趣,該函數正是由 Atiyah 爵士的導師一手開創的,而 Todd 函數在 Atiyah 爵士的黎曼猜想證明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此外,Atiyah 爵士在證明過程中提到的精細結構常數也是物理學界的一大未解之謎。雖然精細結構常數可以通過測量獲得數值,但關於為什麼精細結構常數的數值是 1/137,學界仍未獲得答案。而此次 Atiyah 爵士證明黎曼猜想的過程中,也提到了對精細結構常數推導的相關內容,並且 Atiyah 爵士在會上表示,解釋精細結構常數是重頭戲,而證明黎曼猜想是意外之喜(bonus)!

對於這些問題,DT君向 Atiyah 爵士提問,並獲得了爵士的一些回答。

Q:我們了解到您關於精細結構常數的論文已投至 Journal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A 雜誌,論文中提到一些與證明黎曼猜想相關的重要內容。您認為您的文章將在什麼時候發表?

我希望我的論文在 2018 年就發表。

Q:您在證明過程中提到了 Todd 函數。您是否可以對 Todd 函數的結構和特徵進行解釋?

Todd 函數是由偉大的德國數學家 Friedrich Hirzebruch 發揚光大的。對這一函數目前有許多解釋。其中最基礎的是,Todd 函數衡量了四元數的非交換性,同時 Todd 函數也與物理學中的重整化有關。

Q:Todd 函數和黎曼 zeta 函數之間有怎樣的聯繫?

這兩個函數之間並沒有直接的聯繫,但它們都屬於一類函數,我把這類函數稱為弱解析函數(weakly analytic functions)。通過 Todd 函數我們可以將黎曼 zeta 函數轉換成一個更簡單的方程並利用它證明黎曼猜想。

Q:精細結構常數和黎曼 zeta 函數之間是怎樣的關係?

第一張圖:zeta 函數需要乘以一個係數才能滿足一些泛函方程,而這也是與質數有關聯的地方。對於黎曼 zeta 函數來說,這個係數就是 π。那麼如果我們用四元數來取代複數(黎曼猜想中涉及到了複平面的解析延拓),這個係數就正好是精細結構常數。而 Todd 函數就正好將這個係數從 π 變到了精細結構常數,對物理學家來說,這是經典情況的量子類比。

Q:精細結構常數真的是一個定值嗎?它是否會隨時間變化?

精細結構常數 α 是從理想環境中假定的常數,也就是說在不考慮物理環境背景的情況下。這時 α 就是一個純數學結構,和 π 類似。π 是不會變的。當然物理環境是可能變化的。例如在地球的實驗室裡,兩個電子之間的引力與電磁相互作用相比實在太弱,可以忽略不計。但如果我們來到黑洞附近,引力比電磁相互作用就大得多了。

但 α 僅僅與電子的電磁自相互作用有關,因此數值不會變化。但精細結構常數還有一個「兄弟」,與萬有引力常數 G 有關,而這一組合 {α,G} 又是一組新的純數學結構。我計劃在另一篇論文中解釋這件事,文中會用到八元數,以及一些基於愛因斯坦、狄拉克和羅傑·彭羅斯爵士的想法。

Q:您對 Todd 函數的評價是怎樣的?是否 Todd 函數還可以用作其他猜想的證明工具?

是的。我認為 Todd 函數是打開許多大門的金鑰匙,我期待著用 Todd 函數解決許多著名的問題。

Q:您什麼時候開始考慮證明黎曼猜想?是什麼事情激發了您?

我在幾年前就對證明黎曼猜想有一個模糊的想法,但我並不是一個數理論專家。在過去一年左右我一直專注於嘗試理解精細結構常數,這一常數是研究電子的基礎。最終我在 2018 年夏季裡約熱內盧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上講到了這一點。會後從裡約熱內盧到法蘭克福的飛機上,我意識到理解電子可以直接聯繫到證明黎曼猜想。

我最開始被這一想法震驚了,但在進一步思考後,我理解了為什麼電子可以直接聯繫到黎曼猜想。電子是基本粒子,而有理數定義了基本域。在英語中代數的數域與物理的場用的是同一個單詞「 field 」,這是一個令人開心的巧合。對精細結構常數的最好定義是,它是電子與自己交談的聲音(it is the sound of the electron talking to itself)。用不那麼詩意的語言來說,電子就是在電磁場的自我相互作用的帶電粒子。但自證一般都很難證明,並且這個課題還充斥著無窮和邏輯陷阱。

Q:如您在會議中提到,目前完全證明黎曼猜想還需要更多工作。那麼,您在此次研究主要在證明黎曼猜想中作出哪些貢獻?

黎曼猜想中有許多推廣,因此證明黎曼猜想將提高我們對不同質數分布的理解。我的證明可以很容易的擴展到這其中的任意一個推廣,但這裡可能還存在與哥德爾不完備定理類似的複雜哲學議題。也許這些更深的問題需要年輕數學家進一步探索。

Q:如果您最終未能獲得千禧年大獎難題的獎金,您是否還會繼續探索其他問題?

我並不缺錢,我研究數學只是因為我熱愛數學,而因研究獲得的錢我還將進一步用於探索更多的數學問題上。但我可以肯定的是,我還將挑戰另外的千禧年大獎難題,我希望我還能持續獲得新的想法。

最後,DT 君還是大膽的問出了最讓人費解的問題:「您所提到的 π 轉化成精細結構常數的部分,這是否可能只是一個巧合?您如何確定結論中的物理意義?」

Atiyah 對此回應說:「不,這不可能是一個巧合。我的證明方法是依賴於數學理論的,這並不是什麼數秘術。這就像阿基米德的 π,或歐拉的 eiπ。數學是物理學的理想化,並在物理學有許多應用。我的工作與其他數學的應用研究沒有什麼不同,只是這一應用是在非常基礎層面上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 Atiyah 爵士的海森堡論壇演講中,也提到了對未來學者的一些期望。他希望未來年輕科學家能夠判斷黎曼猜想中的哪些方面是可以完成的,一旦做出決定就無悔地去探索。

相關焦點

  • 證明黎曼猜想到底有多難?如果說難度是10,哥德巴赫猜想就是6!
    前幾日,菲爾茲獎和阿貝爾獎的雙料得主atiyah,宣稱他證明了黎曼猜想,並於9月24日公布證明過程。至於atiyah是否真的證明了黎曼猜想,目前下結論還太早,也讓我們拭目以待吧!在結果出來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黎曼猜想到底有多難?1859年,德國大數學家黎曼(1826~1866),在他的的論文《論小於給定數的素數個數》中,提到了一個假設,並以此假設為基礎,得到了很多關於素數分布的重要性質。
  • Atiyah證明黎曼猜想的基本思想與價值
    他又說T(s)把直線Im(s)=1/2映射到自己,可是又說T(s)在這條直線上的極限為137.035999... 他說T(s)在這條直線上是單調增,可是他明明剛說過T(s)在凸區域1/4 更加致命的錯誤可能是用T(s)來證明黎曼猜想。老先生用T(s)和黎曼zeta函數 zeta(s)=1/1^s+1/2^s+1/3^s+...
  • 82歲北大教授作「黎曼猜想證明」報告,或成Atiyah有力補充丨獨家
    但事實上,到了10 月 12 日,李忠教授出現在中科院數學所,並在當天的小範圍報告中公布了自己對黎曼猜想證明的思路。在當天題為「黎曼猜想的證明——從 Atiyah 的證明講起」的報告中,李忠教授給出了一個和此前英國「數學教父」 Atiyah 爵士思路不同但含有更多推導過程的證明。
  • 89歲的Atiyah和159歲的黎曼猜想
    (關於黎曼猜想的詳細內容,請看據說黎曼猜想被證明了)159歲的黎曼猜想看起來還很年輕,如果Atiyah能夠揭開黎曼猜想的謎底,把黎曼猜想變成黎曼定理,或者證明黎曼猜想是一個不真的命題,那麼這個工作所費的時間,比起費馬猜想得到證明時所花費的300多年的時間而言,少了很多。數學界面對黎曼猜想將被證明,可以說五味雜陳。
  • 等了159年,Atiyah今天宣布他證實了黎曼猜想
    黎曼猜想的起源黎曼猜想的證明如此重要,不是因為它是數學史上僅有的價值「100萬美元」獎金的幾個難題之一,而是它的成果已經滲入幾何、代數、空間物理等眾多基礎科學研究中,從而足以撼動密碼體系、信號分析等諸多工程的基礎。
  • 丘成桐評論阿蒂亞爵士的黎曼猜想證明:沒看到啟發意義
    丘成桐主要從事分析幾何領域的研究,他對卡拉比猜想和正能定理的證明,對數學和物理學都影響深遠。1982 年,丘成桐與阿蒂亞在 Durham 參加微分幾何的會議。Dirk Ferus 圖首先說明,我不是數論或是黎曼函數的專家。我只能從我自己的經驗來回答你的問題。我問過一批專家,大家都說這篇文章[1]沒有提供一般數學家要求的嚴格性的定理證明。
  • 數學家為什麼揪住質數幾千年不放手?黎曼猜想被證明了又如何?
    一個大於1的自然數,除了1和它本身外,不能被其他自然數整除。換句話說就是該數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的因素,否則稱為合數。沒有接觸過高數的人可能很難理解,就是這個看似簡單的素數,幾千年來被無數的數學家揪住不放手,更有一些著名的大數學家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我國數學家陳景潤就是一個例證。那麼,看似簡單的素數到底有何魔力?
  • 黎曼猜想證明了?Michael Atiyah的愚人節難道在9月嗎……
    它彎彎曲曲無數次穿過了函數值為 0 的點 —— 通過圖像我們也可以直觀猜測黎曼函數有無窮多個非平凡零點在 Re(ρ)=1/2 的直線上。圖源 3blue1brown大家應該還聽說過黎曼函數揭示了素數的精細分布規律,限於本文作者學識有限這裡暫不介紹,有興趣的同學歡迎自行百度盧昌海的《黎曼猜想漫談》。
  • 黎曼猜想真被證明了?今日見分曉!你還不知道它是啥
    黎曼猜想由德國著名數學家波恩哈德·黎曼在1859年提出,在此後的159年裡,不少數學家為證明它而嘔心瀝血,但迄今並沒有令人信服的結果。據說,美國數學家蒙哥馬利曾有這番肺腑之言:「如果有魔鬼答應讓數學家們用自己的靈魂來換取一個數學命題的證明,多數數學家想要換取的將會是黎曼猜想的證明。」 2000年,美國克萊數學研究所將黎曼猜想列為千禧年七大數學難題之一。
  • 黎曼猜想被證明了?很可能只是逗大家玩-數學,黎曼猜想 ——快科技...
    圖源3blue1brown大家應該還聽說過黎曼函數揭示了素數的精細分布規律,限於本文作者學識有限這裡暫不介紹,有興趣的同學歡迎自行百度盧昌海的《黎曼猜想漫談》。黎曼猜想證明的進度黎曼的這篇論文發表於1859年。當時的數學家不怎麼喜歡發論文,他們發表的成果只是自己所有研究中的經過深思熟慮、有充足的論據支撐的一小部分。
  • 黎曼猜想將揭謎底 又一個見證歷史的時刻?黎曼猜想是什麼?
    「最難賺到100萬美元的方式」,這是世界範圍內的數學家們對證明「黎曼猜想」的戲稱,100萬美元則是美國克雷數學研究所在2000年為解出問題者開出的獎金價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數學教授愛德華⋅弗倫克爾在一個科普視頻的開頭說:(賺100萬美元)最難的方式之一是解決「千禧難題」,這是2000年美國克雷數學研究所提出的,其中一個問題正是黎曼猜想。
  • 著名數學家 Michael Atiyah去世,去年九月聲稱證明黎曼猜想
    他用一篇簡潔的 5 頁論文闡述了證明的過程,他認為證明的核心在於一個新的函數 T(s),這是根據他的老師 J.A.Todd 的名字 取名的一個函數。在論文中,Atiyah 對該函數進行了解讀和澄清,隨後他通過 T(s) 證明了 RH,解釋了這一簡單證明 RH 的神秘之處,最後表達了從 Arithmetic Physics 這個更廣的背景下如何看待這篇論文。
  • 年近90的他,宣布證明了的黎曼猜想能有多困難?
    雖然不像哥德巴赫猜想和費馬猜想(如今已得到證明成為費馬大定理)那樣家喻戶曉,但黎曼猜想在數學中的地位更為重要。可以說,它是當今最為重要的數學猜想,也是數學家最希望能證明或證偽的一個猜想。當代最重要的猜想黎曼猜想源自德國天才數學家波恩哈德·黎曼在1859年提交的一篇8頁的論文,論文題目為《論小於已知數的質數的個數》。
  • 82歲北大教授作「黎曼猜想證明」報告,或成Atiyah有力補充
    但事實上,到了10 月 12 日,李忠教授出現在中科院數學所,並在當天的小範圍報告中公布了自己對黎曼猜想證明的思路。   在當天題為「黎曼猜想的證明——從 Atiyah 的證明講起」的報告中,李忠教授給出了一個和此前英國「數學教父」 Atiyah 爵士思路不同但含有更多推導過程的證明。
  • ...82歲北大教授已作「黎曼猜想證明」報告,新度量或成Atiyah強有...
    他提出了一個與黎曼猜想等價的猜想,並對這一猜想進行證明。此次證明主要從他自己的一項創新:Reich 度量出發,通過這種新的度量,黎曼猜想可以用純數學的方式進行證明,而不需要像之前海德堡論壇上 Atiyah 爵士那樣借用物理學常數。此前,Atiyah 爵士在海德堡論壇上宣稱的證明方法,則更多只是提出一個大致思路,缺乏細節。
  • 黎曼猜想被證明了?很可能只是逗大家玩
    >大家這幾天應該被動惡補了不少黎曼函數和黎曼猜想的介紹了,這裡還是不厭其煩地再簡單說下。160年過去了,數學家們幾乎都相信黎曼猜想是正確的,但還沒有人拿出嚴格的證明。對於黎曼猜想,數學界有兩句調侃:「如果魔鬼與一位數學家做交易,允許他用靈魂交換一個命題的證明,那他大概率會選擇黎曼猜想的證明」,以及「如果500年後黎曼活過來了,他要問的第一件事就是黎曼猜想證明了嗎?」足見黎曼猜想的崇高地位。
  • 黎曼猜想的重要意義
    提起「黎曼猜想」,大家可能僅僅是聽說過,或者僅僅知道這個難題的名稱而已,至於它究竟是什麼問題,為什麼如此重要,大多數人可能是一無所知。1859年黎曼發表一篇關於素數分布的論文,這篇論文中他研究了黎曼ζ函數,提出了著名的黎曼猜想。我們無法完全用初等的數學來描述黎曼猜想的內容,概略地講,它是關於對一個名叫黎曼ζ函數的復變量函數(也就是變量和函數值均在複數域中取值的函數)的猜想。與其他很多函數一樣,黎曼ζ函數在某些點上的取值為0,這些點被稱之為黎曼ζ函數的0點。在這些0點當中,特別重要的一部分稱為黎曼 ζ函數的非平凡0點。
  • 菲爾茲、阿貝爾獎雙料得主Michael Atiyah宣稱將證明黎曼猜想
    在下周的 2018 年度海德堡獲獎者論壇(Heidelberg Laureate Forum),菲爾茲獎、阿貝爾獎得主麥可·阿蒂亞爵士(Sir Michael Atiyah)將展示黎曼猜想的證明圖片來源:Quanta Magazine撰文 戚譯引黎曼猜想是數學王冠上的一顆明珠,1859 年由年僅 33 歲的波恩哈德·黎曼(Bernhard Riemann)提出;而阿蒂亞爵士是當代最著名的數學家之一,曾獲得 1966 年的菲爾茲獎和
  • 黎曼猜想被證明了嗎
    黎曼猜想真的被證明了嗎?這些日子,關於一個重大數學猜想的疑惑成了縈繞在很多人心頭的猜想。令人心跳加快的9月24日終於到來。宣稱已用「簡單」而「全新」的方法證明黎曼猜想的英國著名數學家麥可·阿蒂亞,在2018年度海德堡獲獎者論壇上宣講了他的相關證明。但據此下結論,黎曼猜想已被證明,恐怕為時尚早。「證明太短,直覺告訴我可能不嚴謹。」
  • 黎曼猜想將揭謎底 黎曼猜想是什麼 黎曼猜想揭開後是史詩級災難?
    他表示,自己基於馮⋅諾依曼、希策布魯赫和狄拉克等人的成果,使用一種「簡單而全新」的方法證明了黎曼猜想。這場被安排在德國當地時間9月24號上午9:45-10:30的演講也因此引起全世界數學家們的關注。「黎曼猜想」的證明到底有何重要性?為什麼最接近證明黎曼猜想的人是阿蒂亞爵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