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曼猜想被證明了?很可能只是逗大家玩-數學,黎曼猜想 ——快科技...

2021-01-08 快科技

這個中秋,關心學術的小夥伴們看到的最多的消息大概就是英國數學家Michael Atiyah爵士宣布自己證明了黎曼猜想。

如果這是真的,Atiyah爵士將不僅獲得由克雷數學研究所懸賞的一百萬美金獎勵,更是他個人的至高榮譽和整個數學界的狂歡。

然而,根據我們目前的了解,Atiyah爵士極有可能是在自娛自樂逗大家玩……

黎曼函數和黎曼猜想簡介

大家這幾天應該被動惡補了不少黎曼函數和黎曼猜想的介紹了,這裡還是不厭其煩地再簡單說下。

首先有無窮級數 ζ(s) :

當s取1時,它就是調和級數1+1/2+1/3+1/4+...,算數意義上不收斂。s=2時,級數收斂於π2/6。等等。當s的取值為複數s=x+iy時,它會把複平面上的點s(x,iy)映射到另一點s'(x',iy')。

我們注意到這個級數要求s的實部大於1(x>1),否則這個級數不收斂,也就沒有我們熟悉的數值和結果。

 ζ(s)在複平面上的圖像,Re(s)>1,此時圖像全部分布在Re(ρ)=1/2線的右側。圖源3blue1brown

黎曼函數是ζ(s)在整個複平面的解析延拓,將s的定義域擴展到整個複平面。(值得說明的是,解析延拓是一種非常強的約束。如果一個函數存在解析延拓,那麼解析延拓的結果是唯一的。

在這裡 ζ(s)的解析延拓剛好展現出了仿佛對稱的樣式,而不是先做了一個對稱然後把它稱為解析延拓)


黎曼函數在整個複平面上的圖像。圖源3blue1brown

黎曼在提出黎曼函數時輕鬆地發現,當s取負偶數整數時,函數值為零,那麼s=-2n(n為自然數)就被稱為黎曼函數的平凡零點(平凡表示沒什麼難度的、很容易理解的)。

同時,在解析延拓後的方程中帶入s=-1,得到1+2+3+4+...=-1/12;帶入s=-3,得到1+23+33+43+...=1/120。這樣的結果並不是我們熟悉的1+1=2那樣的算數和,它只是揭示了等號左邊和右邊的式子有某種我們還不完全理解聯繫。

另一些零點就沒那麼普通了(非平凡零點),它們是複數,而且有耐人尋味的分布規律。黎曼在1859年《論小於給定數值的素數個數》論文中提出了三個命題:

命題一,認為非平凡零點都位於Re(ρ)=0到Re(ρ)=1的條狀區間內

命題二,認為幾乎所有非平凡零點都位於 Re(ρ)=1/2的直線上,這條線也被稱為臨界線

命題三,黎曼謹慎地猜測有可能所有非平凡零點都位於 Re(ρ)=1/2的直線上

Re(ρ)=1/2經黎曼函數變換後的曲線的一部分。它彎彎曲曲無數次穿過了函數值為0的點——通過圖像我們也可以直觀猜測黎曼函數有無窮多個非平凡零點在Re(ρ)=1/2的直線上。圖源3blue1brown

大家應該還聽說過黎曼函數揭示了素數的精細分布規律,限於本文作者學識有限這裡暫不介紹,有興趣的同學歡迎自行百度盧昌海的《黎曼猜想漫談》。

黎曼猜想證明的進度

黎曼的這篇論文發表於1859年。當時的數學家不怎麼喜歡發論文,他們發表的成果只是自己所有研究中的經過深思熟慮、有充足的論據支撐的一小部分。黎曼在當時也是領先於時代的數學家,以致於他的論文發表後,當時的許多數學家連他提出的命題一和二都認為只是黎曼的單方面幻想(黎曼在文中則是由非常肯定的語氣提出的)。

由於黎曼猜想的難度之高,數學界做出進展的速度極為遲緩,甚至有觀點認為「如果黎曼是錯的,我們的日子反倒會好過一些」。

論文發表46年後,數學界終於證明了命題一;73年後,另一位德國數學家Siegel整理黎曼僅存的手稿,讓黎曼當時演算零點所用的公式重見天日(並命名為Riemann-Siegel公式),同時震驚了整個數學界,因為這一公式比73年後數學家們所用的公式還要先進;數學界也更加為黎曼的思想以及猜想的前瞻性所折服。

借著這一公式,後來的數學家與計算機科學家們用計算的方法加以驗證,已經驗證了超過前200億個非平凡零點都在臨界線上——但數學畢竟不是經驗科學,這並不能證明第三個命題正確。

第二個命題(幾乎都位於臨界線上)的證明則推進到「至少有40%的非平凡零點在臨界線上」,就再也沒有新的進展了。黎曼猜想,尤其是命題三,仍未得到證明。


一窺前15個非平凡零點

回過頭來想想黎曼給出三個命題時的態度,對命題一、二,是十分肯定的預期;而命題三,他也只敢謹慎地猜測。

160年過去了,數學家們幾乎都相信黎曼猜想是正確的,但還沒有人拿出嚴格的證明。

對於黎曼猜想,數學界有兩句調侃:「如果魔鬼與一位數學家做交易,允許他用靈魂交換一個命題的證明,那他大概率會選擇黎曼猜想的證明」,以及「如果500年後黎曼活過來了,他要問的第一件事就是黎曼猜想證明了嗎?」足見黎曼猜想的崇高地位。

實際上,數學界已經有許多新的理論和公式是建立在假設黎曼猜想正確的基礎上的,黎曼猜想一旦證明也是對他們的莫大的鼓舞。

當今的數學家們直覺上就不相信Atiyah爵士

經過剛才的背景介紹,大家想必對黎曼猜想證明的難度已經有所感受。簡單明了的證明方法如果存在,之前一百多年中的數學家,包括極具遠見的黎曼本人都有極大的可能直接發現它。

以近幾十年來證明的重要數學猜想而言,Perelman證明Poincare猜想,三篇論文用了將近70頁,而張益唐在給出孿生質數猜想的估計時也寫了將近60頁。

而Atiyah爵士展現出來的是:一篇長度為5頁的論文預印本,其中引用的介紹Todd函數的論文也只有17頁。以及,介紹自己證明過程的演講中,關於證明過程本身的PPT只有一頁。


Atiyah爵士演講中用到的一頁PPT

只憑證明長度, Atiyah爵士就收穫了大多數數學家的質疑。

另一點也引起了直覺上的質疑的是,出生於1929年的Atiyah爵士如今已經89歲高齡。縱觀整個數學史,尚無一位數學家在如此高齡做出這種級別的成果。

Atiyah爵士雖然證明了Atiyah-Singer指標定理(被譽為上個世紀微分幾何中最重要的定理)並獲得了菲爾茲獎與阿貝爾獎,但一方面他是研究幾何/解析幾何的,黎曼猜想則屬於複分析與數論,處於不同的數學領域。

另一方面,據數學博士、前浙大物理學博士後@賊叉(新浪微博)回憶,「老頭在幾年前嚷嚷著自己證明了6維球面上沒有復結構最後卻不了了之」,他認為這次宣告的大新聞可能仍然是鬧笑話。

宣告大新聞在如今的數學界也不是稀罕事,前幾日奈及利亞一位數學教授也宣布證明了黎曼猜想,浙江大學一位YinYueSha發布了一份一頁長度的黎曼猜想證明,而日本數學教授望月新一宣告證明ABC猜想直到現在也尚未令人信服。

這不是一份嚴謹的證明

除了直覺上對「Atiyah爵士證明了黎曼猜想」的質疑,針對證明過程本身合理性的質疑也已經出現——這才是真正致命的。

根據@賊叉介紹,閱讀5頁的預印本以及17頁的介紹Todd函數的引用論文後,他表示:

事實上,老頭證明的關鍵就是在於使用了一個他稱之為弱解析函數的Todd函數。

我們follow了他參考文獻中的第二篇論文:THE FINE STRUCTURE CONSTANT,粗粗讀完論文之後,我感覺:

這哪兒是論文啊,這就是一部數學史啊!

在整個17頁的論文中,涉及到Todd映射的核心內容在3.4。從Todd映射的構造來看,這是一個從複數到複數的映射,並且是個高度的非線性映射。

他給出了一個希爾伯特空間上的Clifford代數的無限張量積的弱閉包,這個弱閉包取自兩個希爾伯特空間的張量積。這個希爾伯特空間上的Clifford代數的跡誘導出了閉包上的跡,這個閉包的中心通過兩個同構映射的複合能和複數域同構,這樣就完成了Todd映射的構造。

後面又介紹了Todd多項式的構造。

但是怎麼利用Todd映射和Todd多項式呢?

反正我是沒找到。

看到前面這一堆術語,估計已經有人想打我了,我就打個比方吧。

說:理論上青銅能做工藝品,你給我做個后母戊方鼎。

工具?略

怎麼做?略

。。。

老頭大概就是玩了這麼個把戲。

他把為什麼Todd映射能夠用於黎曼猜想的證明給。。。略了,我只能表示哭笑不得。

數學是一門及其注重嚴謹性的學科,推理過程的每一步都要給出嚴謹的證明,尤其不能越重要的地方越略過。在 @賊叉看來,這個證明九成九是不行的……

另一位科學松鼠會的@科普君XueShu(新浪微博)也給出了自己的意見。根據他的解讀,Atiyah爵士假定他提出的這個弱解析函數Todd函數的某種極限等同於物理學中精細結構常數 α的倒數,相當於嘗試用這一描述光速、單個電子攜帶電荷數量、普朗克常數之間關係的物理學常數的取值解釋復解析函數的非平凡零點的存在規律。

雖然精細結構常數 α確實有奇妙的性質,比如它的取值不依賴基本單位大小的選取,而且目前也沒有找到對它的取值 1/137.03599913的好的理論解釋,另一方面之前也在其他問題中存在物理學方法和純數學方法存在聯繫的例子,但這種跨領域的強加聯繫,未免帶來一種「用量子糾纏得出小孩感冒了可以針灸扎他媽媽」的民科感。

@科普君XueShu還補充道:

「(精細物理常數)上個世紀剛發現的時候,很多物理學家都想從數學角度給出一個解釋和推導,但後來種種證據表明這個想法完全不靠譜,早已經被扔進了歷史的垃圾堆,雖然目前依然是民科們放飛自我的重災區。

沒想到這次又被Atiyah給翻出來了,還作為一個著名數學猜想證明的重要基礎。 

其實這也倒不奇怪,因為Atiyah本人是晚年才開始正式學習物理的,他的物理直覺是臭名昭著得差。他經常突發奇想自以為發現了解決某個物理學問題的關鍵,從物理學家的角度看,跟網上常見的民科言論基本沒什麼差別。但凡有點物理學素養的人都能看出其中的荒謬。不過作為他的學生的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兼數學家愛德華威騰倒是每次都細心地列出一堆理由告訴他為什麼這些想法行不通。每條理由都直擊要害,奈何Atiyah至今仍執迷不悟。」

「數學大帝」丘成桐今天也在「數理人文」公眾號發表原創文章表示:「我問過一批專家,大家都說這篇文章沒有提供一般數學家要求的嚴格性的定理證明……阿蒂亞教授的論點極為牽強,看不到它的物理或數學上的意義。……有時候不完備的證明也會帶有啟發能力,但是我還沒有看到這篇文章的啟發能力。」

幾乎確定的鬧劇

說到這裡,我們幾乎已經可以確定 Atiyah爵士並沒能證明黎曼猜想,還惦記著那一百萬美金獎勵的同學可以先喘口氣了。但除了吃瓜和感到滑稽之外,相信很多同學都藉機重新溫習了複分析和級數的知識(比如雷鋒網AI科技評論的編輯們自己),也對數學領域內許多有趣的方法和猜想有了新的認識;最棒的情況當然是重新發現學習數學的樂趣了。

Atiyah爵士的名譽倒是不需要我們擔憂,他憑現有的成果和獎項就可以繼續名垂青史。而我們繼續一邊重新學習數學,一邊期待真正嚴謹的、經得起檢驗的黎曼猜想證明出現。

文末推薦兩個關於黎曼函數的科普讀物:

數學科普媒體3Blue1Brown的黎曼猜想介紹視頻: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8726217

盧昌海《黎曼猜想漫談》系列博客。

相關焦點

  • 黎曼猜想被證明了?很可能只是逗大家玩
    然而,根據我們目前的了解,Atiyah爵士極有可能是在自娛自樂逗大家玩……黎曼函數和黎曼猜想簡介>大家這幾天應該被動惡補了不少黎曼函數和黎曼猜想的介紹了,這裡還是不厭其煩地再簡單說下。黎曼猜想證明的進度黎曼的這篇論文發表於1859年。當時的數學家不怎麼喜歡發論文,他們發表的成果只是自己所有研究中的經過深思熟慮、有充足的論據支撐的一小部分。黎曼在當時也是領先於時代的數學家,以致於他的論文發表後,當時的許多數學家連他提出的命題一和二都認為只是黎曼的單方面幻想(黎曼在文中則是由非常肯定的語氣提出的)。
  • 黎曼猜想被證明了嗎
    黎曼猜想真的被證明了嗎?這些日子,關於一個重大數學猜想的疑惑成了縈繞在很多人心頭的猜想。令人心跳加快的9月24日終於到來。宣稱已用「簡單」而「全新」的方法證明黎曼猜想的英國著名數學家麥可·阿蒂亞,在2018年度海德堡獲獎者論壇上宣講了他的相關證明。但據此下結論,黎曼猜想已被證明,恐怕為時尚早。「證明太短,直覺告訴我可能不嚴謹。」
  • 黎曼猜想被證明了!
    AI WORLD 2018世界人工智慧峰會開場視頻黎曼猜想被證明了!黎曼猜想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為在現代數學中,有很多深入和重要的數學、物理結果都能在它成立的前提下得到證明。如今,大部分的數學家都傾向於相信黎曼猜想是正確的。
  • 黎曼猜想被證明了嗎?
    消息傳出,數學物理計算機各路豪傑,紛紛炸了鍋。困擾人類 159 年的最重要數學猜想真的要被證明了?震撼!AI WORLD 2018世界人工智慧峰會開場視頻困擾人類 159 年的最重要數學猜想被證明了?(論壇官網一直到今天下午才能訪問,可能是全球數學愛好者聽說消息紛紛趕來圍觀,伺服器都被拖垮了)
  • 一場天才的證明遊戲:「黎曼猜想」被證明了嗎
    黎曼猜想真的被證明了嗎?這些日子,關於一個重大數學猜想的疑惑成了縈繞在很多人心頭的猜想。令人心跳加快的9月24日終於到來。宣稱已用「簡單」而「全新」的方法證明黎曼猜想的英國著名數學家麥可·阿蒂亞,在2018年度海德堡獲獎者論壇上宣講了他的相關證明。
  • 難以證明又無法推翻的黎曼猜想被證明了嗎?
    難以證明又無法推翻的黎曼猜想被證明了嗎? 李倩 發表於 2018-09-25 09:47:07 困擾人類 159 年的最重要數學猜想被證明了?
  • 黎曼猜想的重要意義
    提起「黎曼猜想」,大家可能僅僅是聽說過,或者僅僅知道這個難題的名稱而已,至於它究竟是什麼問題,為什麼如此重要,大多數人可能是一無所知。這兩次數學會議均在巴黎召開,遙相呼應,但最為引人矚目的共同之處是,兩次會議所列出的最為重要的數學難題當中,只有一個是相同的,那就是黎曼猜想,這足以說明它的重要性是許多科學家所公認的,而且它已被克雷數學研究所列為世界黃金問題之一。 為什麼黎曼猜想如此重要? 黎曼猜想在數學界如此重要,是因為它很艱深嗎?
  • 黎曼猜想將揭謎底 黎曼猜想是什麼 黎曼猜想揭開後是史詩級災難?
    159年前,德國數學家黎曼在題為《論小於給定數值的素數個數》的論文中提出的「黎曼猜想」 ,一直以來被視作「純數學領域最重要的問題之一」,是一千多條數學命題成立的前提條件。「最難賺到100萬美元的方式」,這是世界範圍內的數學家們對證明「黎曼猜想」的戲稱,100萬美元則是美國克雷數學研究所在2000年為解出問題者開出的獎金價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數學教授愛德華⋅弗倫克爾在一個科普視頻的開頭說:(賺100萬美元)最難的方式之一是解決「千禧難題」,這是2000年美國克雷數學研究所提出的,其中一個問題正是黎曼猜想。
  • 有人號稱證明了黎曼猜想
    歷史上也有著名數學家宣傳證明了黎曼猜想的玩笑。哈代每次訪問丹麥數學家玻爾後,要乘船渡過波濤洶湧的北海回國。每次登舟前,哈代都會給玻爾寄個明信片,上面寫道:「我已經證明了黎曼猜想。」明信片的空白當然太小,證明過程自然寫不下了,因為哈代和玻爾都在求證黎曼猜想的前沿。以哈代的數學功力真有可能證出黎曼猜想。
  • 一文讀懂「黎曼猜想」
    黎曼的三個命題 短短八頁的論文裡,黎曼給後人留下了卓絕非凡的智慧和思想,也為後世留下了魅力無窮的謎團。文章裡的證明因為篇幅限制而多被省略,吝惜筆墨的黎曼卻讓身後數百年的數學大家費盡心思、相形見絀。
  • 黎曼猜想真被證明了?今日見分曉!你還不知道它是啥
    他是否真的證明了屹立159年之久的黎曼猜想?有人相信,有人懷疑,有人說24日之後再做論斷也不遲。無論如何,黎曼猜想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猜想?為何會讓眾多數學家為它痴狂?科技日報記者獨家專訪了曾著有《黎曼猜想漫談》的知名科普作家盧昌海先生,和大家一起聊聊這個著名的數學難題。科技日報:您可否用儘量簡單易懂的語言介紹一下黎曼猜想?
  • 黎曼猜想將揭謎底 又一個見證歷史的時刻?黎曼猜想是什麼?
    物理學博士、科普作家盧昌海告訴中國之聲記者,黎曼Zeta函數跟許多其它函數一樣,在某些點上取值為零,那些點被稱為黎曼Zeta函數的零點,而其中特別重要的一部分零點被稱為非平凡零點。盧昌海:黎曼當年提出一個猜想,就是黎曼Zeta函數的所有的非平凡零點都正好排在複平面上的一條直線上,那麼這條直線被稱為臨界線。雖然表面上看只是關於一個複平面函數的猜想,實際上它是跟素數分布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 數學家麥可·阿蒂亞資料經歷 黎曼猜想真的被證明了嗎?
    耄耋之年挑戰高峰的勇士  一個是89歲高齡的麥可·阿蒂亞,一個是屹立了159年之久的黎曼猜想。這場對決本身就充滿懸念。  阿蒂亞在數學領域成就卓著。上世紀60年代,阿蒂亞與另一位著名數學家伊薩多·辛格合作,證明了阿蒂亞—辛格指標定理。1966年阿蒂亞榮獲菲爾茲獎,2004年他與辛格共同摘得阿貝爾獎。
  • 「破解」黎曼猜想:數學中沒有「不可知」
    因為在此之前的幾天,有消息傳出,英國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和阿貝爾獎雙料得主麥可·阿蒂亞爵士(Michael Atiyah),將於 9月 24日在「海德堡獲獎者」論壇上宣布他證明了「黎曼猜想」。  消息首先發布於海德堡論壇公布的議程,以 「黎曼猜想」為題,阿蒂亞報告的摘要是:黎曼猜想是自1859年來著名的未被解決的問題,我將用完全不同的新方法給出一個簡潔的證明。
  • 證明「黎曼猜想」?再等等
    「用我的方法,『黎曼猜想』已經被證明了。」9月24日,89歲的英國皇家學會前主席麥可·阿蒂亞在2018海德堡獲獎者論壇上展示了他對「黎曼猜想」難題的證明結果。  結果有待商榷  阿蒂亞用「簡單」的5頁紙敘述了他的研究內容。
  • 簡潔粗暴解讀黎曼猜想,及它的實用意義 說它被證明了是真的嗎?
    為什麼大家這兩天都在關注黎曼猜想被證明這件事?因為黎曼猜想很重要。具體重要到什麼程度呢?因為有1000多個數學命題是以黎曼猜想及其推廣形式的成立為前提的。這意味著,一旦黎曼猜想被證明,那麼這些數學命題都會榮升成定理。
  • 黎曼猜想證明現場怎麼回事?黎曼猜想是什麼解答出來了嗎揭秘
    黎曼猜想是什麼?這個堪稱世紀難題的數學猜想,在昨日再次引起全世界關注,因為有人要直播「解題」。如果黎曼猜想被證明是正確的,那麼它就表明素數沒有什麼突出的規律,也就是說它們幾乎具有均勻的隨機性。如果黎曼猜想得到證明,它可以說是驗證了從1到n中平均有N/ln(N)個素數,因此素數基本上是按照N/ln(N)的均勻分布。注意這裡的N/ln(N)只是代表我們機器學習中常見的數學期望,並不能說確切地等於N/ln(N)個素數。
  • 「黎曼猜想」|攸關數字未來
    ——「解決黎曼假設,你就會變得聲名顯赫。但如果你已經聲名顯赫,你就有可能變得臭名昭著。」德國柏林時間9月24日上午9點45分,菲爾茲獎與阿貝爾獎雙料得主、英國皇家學會院士麥可·阿蒂亞爵士在德國海德堡舉行的海德堡獎諾貝爾獎獲得者論壇上,講述了他對黎曼猜想的證明。而在演講之前,阿蒂亞爵士就已經意識到了自己公布此次證明的風險。
  • 黎曼猜想被證明了,一分鐘來了解下……
    AI WORLD 2018世界人工智慧峰會開場視頻「黎曼猜想」 是數學界迄今最重要的猜想之一,被克雷數學研究所列為 「有待解決的七大千禧問題」,並懸賞100萬美元給第一個提供證明或證偽的人。黎曼猜想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為在現代數學中,有很多深入和重要的數學、物理結果都能在它成立的前提下得到證明。如今,大部分的數學家都傾向於相信黎曼猜想是正確的。
  • 世紀難題「黎曼猜想」被證明了?它究竟說了個啥?
    新華社記者羅歡歡攝讓數學家們魂牽夢縈的「黎曼猜想」美國數學家蒙哥馬利曾說,如果有魔鬼答應讓數學家們用自己的靈魂來換取一個數學命題的證明,多數數學家想要換取的將會是黎曼猜想的證明。這個由德國數學家黎曼於1859提出的難題,已經困擾世人一個半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