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在巨磁阻抗基礎上製造出掃描磁性顯微鏡

2020-11-28 每日經濟..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羅斯國家研究型工藝技術大學MISIS的學者們在新型傳感器的基礎上製造出了掃描磁性顯微鏡的實驗室模型。

學者們說,藉助這種裝置可以看到被研究物體的磁場影像。所得結果發表在《磁學和磁性材料雜誌》(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雜誌上。

首批掃描磁性系統在30多年前就已經製造出來。這種裝置被用來發現各種材料和結構中的缺陷,也用於在生物醫學附件中測量生物體的弱磁場。

這種裝置中的磁場敏感度和空間磁解析度是由磁性傳感器決定的。通常來說,掃描磁性系統中使用的是霍爾傳感器或者超導量子幹涉儀(SQUID)。相對不久前出現了新型高敏感巨磁阻抗(GMI)傳感器。

「巨磁阻抗傳感器是直徑在10-20微米(具有獨特軟磁性和機械性能的新型磁材料)、帶有微型線圈的無定形強磁性微型導線小切片(4毫米)。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建立在巨磁阻抗效應的基礎之上。這種效應是在外部磁場的作用下,測量高頻微型導線的阻抗。」——俄羅斯國家研究型工藝技術大學MISIS高級科研員謝爾蓋·古多什尼科夫介紹說。

在俄羅斯國家研究型工藝技術大學MISIS所研發出的掃描磁性顯微鏡中,機械部分的結構與標準的3D印表機的結構類似。其中使用了新型巨磁阻抗傳感器。在測量傳感器時在靠近所研究物體的表面逐步運動,在運動過程中測量磁場垂直部件的局部值。爾後藉助電腦按照這些數據製作所研究物體的磁場影像。所用傳感器的尺寸越小,傳感器越靠近樣品表面,那麼越可能在磁性影像中表現出更多的磁性。

專家們指出,磁性顯微鏡的新品質將吸引俄羅斯國內外潛在用戶的關注:非侵襲性(對所研究物體的影響小)、高空間解析度結合良好的磁性敏感度、結構簡單、可以製造多渠道掃描測量系統。

未來計劃把掃描磁性顯微鏡的空間解析度增加到20微米,這將有助於對薄膜磁性微觀結構、磁性納米粒子群和生物物體群的弱磁場進行仔細研究。


 

相關焦點

  • 俄學者在巨磁阻抗基礎上製造出掃描磁性顯微鏡
    俄羅斯國家研究型工藝技術大學MISIS的學者們在新型傳感器的基礎上製造出了掃描磁性顯微鏡的實驗室模型。學者們說,藉助這種裝置可以看到被研究物體的磁場影像。所得結果發表在《磁學和磁性材料雜誌》(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雜誌上。
  • 俄用巨磁阻抗研發掃描磁性顯微鏡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莫斯科8月25日電 (記者董映璧)俄羅斯國家研究型工藝技術大學利用巨磁阻抗傳感器研發出掃描磁性顯微鏡。藉助這種顯微鏡可以看到被研究對象表面附近的局部磁場的圖像。新設備的優點是無創性、高解析度和良好的磁靈敏度以及簡單的設計。相關研究成果近日刊登在《磁學和磁性材料》雜誌上。
  • Science: 掃描探針顯微鏡控制器在二維磁性材料研究中的突破性應用...
    然而,堆疊方式與磁耦合間的關聯機制仍不甚明晰,需要藉助先進的掃描探針技術才能實現在原子級層面的直接實驗觀測。  美國RHK公司所提供的先進R9plus掃描探針顯微鏡控制器可以有效結合課題組自主研發的掃描探針設備,同時給予高效率的掃描控制,從而可以針對二維磁性材料應用領域展開更為深入的研究。
  • ...研究所|俄羅斯|射電望遠鏡|基礎研究|馬克斯·普朗克|俄羅斯...
    門捷列夫化工大學、俄羅斯科學院金物理化學與電化學研究所和國家科學中心庫爾恰託夫研究所合作,利用電化學原理從鎝化合物溶液中製備出鎝,可廣泛應用於核工業與醫學領域。放射性元素鎝由鈾和釷礦石自然衰變形成,自然界沒有天然鎝。俄羅斯國家研究型工藝技術大學利用巨磁阻抗傳感器研發出掃描磁性顯微鏡,可看到研究對象表面附近的磁場局限圖像。
  • 八年磨一劍 北大研製出國內較快掃描隧道顯微鏡
    但自從發明出顯微鏡以後,顯微鏡把一個全新的世界展現在人類的視野裡,人們第一次看到了微觀世界,這對於科學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  隨著顯微鏡的發展越來越深入,人們對顯微鏡的劃分也有了許多種類,按著類型劃分的話,顯微鏡可以分為生物顯微鏡、金相顯微鏡、體視顯微鏡(解剖鏡)、偏光顯微鏡、相差顯微鏡、螢光顯微鏡、工具測量顯微鏡等。
  • 澳大利亞研製出使用條形碼雷射掃描技術的新型顯微鏡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23日宣布,該校研究人員製造出一臺新型顯微鏡,能夠使用條形碼雷射掃描技術拍攝活體動物血管內的血細胞和腦神經元的動態影像。   領銜研究的史蒂夫·李博士是澳國立大學生物醫學光學工程專家。
  • 「科學島」團隊成功研製國際首個混合磁體掃描隧道顯微鏡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6月16日,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獲悉,該院強磁場中心陸輕鈾課題組,在國際上首次研製成功混合磁體極端條件下原子分辨掃描隧道顯微鏡(STM),為利用混合磁體搭配STM開展原子分辨成像研究鋪平了道路,對於突破當前超強磁場下只能開展輸運等宏觀平均效果測量之瓶頸
  • 走進863: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FESEM)的原理及應用
    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FESEM)是電子顯微鏡的一種,掃描電鏡(SEM)是介於透射電鏡和光學顯微鏡之間的一種微觀形貌觀察手段
  • 東京大學採用磁性材料研發電子顯微鏡 實現原子解析度成像
    透射電子顯微鏡可以看到在光學顯微鏡下無法看清的小於0.2um的細微結構,這些結構稱為亞顯微結構或超微結構。要想看清這些結構,就必須選擇波長更短的光源,以提高顯微鏡的解析度。1932年Ruska發明了以電子束為光源的透射電子顯微鏡,電子束的波長要比可見光和紫外光短得多,並且電子束的波長與發射電子束的電壓平方根成反比,也就是說電壓越高波長越短。傳統的透射電子顯微鏡的分辨力限制在0.2nm。
  • 掃描探針顯微鏡(Scanning Probe Microscope--SP
    SPM是一個大的種類,目前,SPM家族中已經產生了二三十種顯微鏡,如掃描隧道顯微鏡STM)、原子 (力顯微鏡(AFM)、磁力顯微鏡(MFM)、靜電力顯微鏡(EFM)、近場光學顯微鏡(SNOM)等等。磁力顯微鏡(Magnetic Force Microscope -- MFM):控制磁性 探針在磁性樣品表面進行逐行掃描,利用抬起模式進行二次成像,獲得樣 品納米尺度局域上磁疇結構及分布圖。
  • 掃描隧道顯微鏡
    它作為一種掃描探針顯微術工具,掃描隧道顯微鏡可以讓科學家觀察和定位單個原子,它具有比它的同類原子力顯微鏡更加高的解析度。此外,掃描隧道顯微鏡在低溫下(4K)可以利用探針尖端精確操縱原子,因此它在納米科技既是重要的測量工具又是加工工具。
  • 掃描電子顯微鏡被廣泛應用,工業製造難以得到實質性發展
    打開APP 掃描電子顯微鏡被廣泛應用,工業製造難以得到實質性發展 工程師青青 發表於 2018-08-10 17:38:14
  • 全球首個混合磁體掃描隧道顯微鏡「中國造」—新聞—科學網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中心陸輕鈾課題組在國際上首次研製成功混合磁體極端條件下原子分辨掃描隧道顯微鏡(STM),為利用混合磁體搭配STM開展原子分辨成像研究鋪平道路
  • 研究人員開發出單個銅原子磁性內存技術
    在最近發布於《自然納米科技》(Nature Nanotechnology)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IBM Research科學家Christopher Lutz和Kai Yang描述如何透過逐一的原子執行核磁共振(NMR),從而控制單個原子核的磁性。核磁共振是確定分子結構的重要工具,而Lutz和Yang的研究成就在於首次使用掃描穿隧顯微鏡(STM)實現核磁共振。
  • 掃描隧道顯微鏡應用前景丨WALINOVA顯微鏡丨北京永盛華遠商貿中心
    原子力顯微鏡可應用於研究的領域,包括高分子材料、光電材料、奈米材料、生物材料等,除此之外,其探針還可作為操縱表面原子或分子的工具,提供了更寬廣的科學研究及想像空間。WALINOVA顯微鏡據報導,康奈爾大學物理學家基思·斯瓦伯利用現在納米電子學的一種測量方法,製造出了掃描隧道顯微鏡,可以拍攝表面單個原子圖像,它速度至少比現有顯微鏡的速度快100倍。
  • 掃描電子顯微鏡原理
    導讀:本文主要介紹掃描電子顯微鏡原理,想知道掃描電子顯微鏡是如何工作的童鞋們快來看一下吧。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1346.htm  掃描電子顯微鏡,英文名稱為SEM,是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的簡寫。掃描電子顯微鏡主要是利用二次電子信號成像來觀察樣品的表面形態,即用極狹窄的電子束去掃描樣品,通過電子束與樣品的相互作用產生各種效應,其中主要是樣品的二次電子發射。
  • IBM百年回顧:掃描式隧道顯微鏡
    概述  自從第一臺顯微鏡被發明以來,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和科學家不斷尋找新的方式,力求進一步加深對於微觀世界的了解。1981年,IBM 公司的兩位研究人員Gerd Binnig 和Heinrich Rohrer 發明了掃描式隧道顯微鏡 (STM),開闢了微觀科學的新天地。
  • 掃描電子顯微鏡
    1)產生高能電子束的鏡筒,包括:電子槍、電磁透鏡和掃描線圈;2)接收並處理各種電子信號的成像系統:掃描信號發生器、探測器、掃描放大器
  • 掃描電子顯微鏡(SEM)的功能
    動物細毛及其損傷分析是TESTEX眾多服務中的一部分,通過採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和能量色散X射線光譜(EDX)進行測試以提供優質檢測服務。   掃描電子顯微鏡(SEM)測試法   掃描電子顯微鏡首先使用密集電子束對樣品表面進行掃描,再將接收到的信號轉換為灰度值數據並顯示在屏幕上。掃描電子顯微鏡在TESTEX的一項重要功能是對紗線、機織或針織面料及服裝上不同類別的動物細毛進行鑑定及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