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猶太人,他們最無法磨滅的痛就是二戰時期看著自己的600多萬同胞被殺,世界上人種那麼多,為什麼德國人卻「偏愛」他們?什麼原因讓猶太人如此遭人恨?今天就讓小編來告訴你。
一:歷史淵源
由於饑荒,猶太人曾逃到了埃及,並受到埃及國王的優待,就這樣相安無事地過了幾百年,變成了農業民族。但是公元前八世紀,努比亞人佔領這個地區,並把他們趕出了埃及。沒有了大佬的庇護,又不甘心為奴,他們就逃到了巴勒斯坦。猶太人想要自己建國保護自己得了。但是建國沒多少年,就因為統治者的苛政,國家又開始分崩離析,最後被人打敗,開始了悽慘的奴隸生活。
波斯國佔領這個地區後,他們回到了猶太區,也就是如今的中東地區,變成他國子民。但是猶太人骨子有不安分基因,多次反抗羅馬帝國。羅馬人也不服,心想:我打不服你,我還殺不了你嗎?於是在多次的鎮壓中有150多萬猶太人喪命。隨著羅馬帝國日益強大,猶太人的處境也更為艱難。猶太人的命運和他們沒有獨立國,總是附屬於別人也是有關的。
二:宗教
隨著羅馬在歐洲的擴張,基督教成為歐洲主流宗教。在聖經裡,耶穌有個猶太人門徒為了錢而違反意願,耶穌受到牽連被釘死。所以的歐洲人從內心就很難接受猶太人。再加上猶太教認為耶穌耶穌讓民族受難,自己才是神的「優選子民」,並一直等待彌賽亞的到來。猶太教憧憬未來,而基督教認為上帝與他們同在,這更加激化兩者矛盾。13世紀末,英王下令將一萬猶太人趕出英國,而且下令若兩教之間有交流,基督教徒也將處於死刑。到了15世紀末,華沙開始全國大範圍沒收猶太人財產,造成1000多人流離失所,整個歐洲都掀起了反猶熱潮。其實兩個信仰都沒有錯,宗教是用來約束自己,而不是強加於人的枷鎖。
三:猶太人的聰慧
猶太人逃到西歐,土地主不準他們從事農業,只能依靠當時看來十分下作的商業。歷史磨礪了他們的意志,猶太人積累了自己的從商經驗。歐洲進入資本主義後,當地的資本家和猶太人因為金錢問題就有了矛盾,成為爆發點,猶太人不得不又進行大逃難。猶太人很善於把握商機,很有商業頭腦,一戰後依靠高利貸逐漸積累了一大筆財富。
上世紀30年代,德國在這場經濟大蕭條中不得不選擇資本擴張挽救自己,邪惡的雙手伸向了資本掠奪。猶太人所操縱的德國銀行產生了貨幣貶值,直接讓德國的經濟總量倒退幾十年。每天的貨幣價值都在暴跌,一個麵包就得1000億馬克幣。工人拿到工資必須花出去,卻依然難以果腹。大量的德國人一夜淪為貧民,更加推動了納粹的上臺。德國人和猶太人積怨頗深,可是發動戰爭需要資本支持,於是猶太人變成為他們的目標。二戰中,為了掠奪資本,有600多萬的猶太人在德意志日耳曼帝國計劃中命喪黃泉。猶太人靠智慧發家,卻又因為財富讓他們遭難。所以凡事都要看全面,在追求利益的同時,也要給自己留後路。
所以小編認為猶太人的命運和天時地利不湊巧有關,但是猶太人依然不斷和命運抗爭,從不屈服。了解到這些,你是不是也和小編一樣覺得猶太人時運不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