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所有恐龍小讀者最好的新年禮物,《戰鬥的恐龍》作者,又一力作

2021-01-15 在讀書的安之騰

1.黑川光廣:恐龍繪本界的NO1.

但凡有喜歡恐龍的小朋友的家庭中,一定不乏恐龍相關的繪本吧。而日本的繪本作家黑川光廣,他可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在整個日本的恐龍繪本界,他有著很重要的地位。這不僅僅是源於他30多部恐龍主題繪本的出版,同時,還源於他對於古生物學的發自內心的熱愛。

我想,除了熱愛,再沒有什麼理由,可以用來解釋黑川光廣的優秀了。他的恐龍繪本,多是大開本,這不僅有利於承載更多的故事內容和細節,同時也能夠讓人更近距離地感受恐龍那個時代的恢弘。

就和很多汽車迷喜歡收集汽車一樣,很多恐龍迷也會特意收集黑川光廣的恐龍繪本。新近出版的《戰鬥的恐龍》第二輯,就是我買來,打算送給兒子的新年禮物。

2.《戰鬥的恐龍》第二輯:三角龍的故事還在繼續

那段遙遠的歷史,已如沉跡,卻依然吸引著一大批人,如此痴迷。黑川光廣在平時的創作間隙,會利用各種機會去參觀歷史博物館,不管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只要有古生物相關遺蹟陳列的地方,我們就總能找到他的身影。

相比於3D動畫的還原,黑川光廣對各種恐龍的熟悉程度,可以說是如數家珍了。正是因為他在此領域的專業,才從最根本上保障了繪本本身的科學屬性。一切多是有根由的,儘管這些故事情節,都是基由作者最大合理化的考量,但從體驗上來說,我們不能不說,作者是善解人意的。

《戰鬥的恐龍》第二輯,它們的故事,發生在距離今天已經有7000萬年前的美洲大陸。三角龍的冒險故事在繼續進行著。這套書籍中,新增了很多角色,比如說,似鱷龍,它本是生活在非洲的,與繪本中的三角龍所生活的北美洲,相隔甚遠。但作者通過自己的想像力,創設了它們相遇的可能。這樣的「順理成章」不止出現了一次。

這種猜想自有其大膽,也從中透著無盡的趣味。那個時代的恐龍,它們的生活環境到底是怎麼樣的,說實話,我們一無所知。這些年來的科學,也多是基於各種合理性的猜測。但世界不合理的地方,實在是太多,倒也未必不會出現這樣的遷移。

也因此,故事的豐富性得以保障。我們不必苛求,只看故事的話,會收穫很多意想不到的感動。

3.燃燒吧,恐龍!

3-1 :角色的增添

相比於第一輯的《戰鬥的恐龍》,黑川光廣為恐龍家族增添了很多新鮮的角色。比如小小角,他是小角的堂弟,小翼龍、尼歐、布雷等等。

我們都知道,要想讓故事的情節更加豐富,人物的多樣性是其最基礎的保障。更難得的是,這些恐龍雖然是植食性恐龍和肉食性恐龍兩個對應的物種,但他們的關係並非是一成不變的。雖然他們有時對抗,但他們也常常彼此合作。

我想,作者正是基於大自然界「適者生存」的思考,來建立恐龍之間的聯結的吧。

《戰鬥的恐龍》一套書還是七冊,講述了五個驚心動魄的戰鬥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險象恒生,但三角龍們總能夠化險為夷。期間還有非常感人的親情和友情,給每一個閱讀故事的你,帶來最樸素的感動和思考。

在日本,這套書籍常常作為小學一二年級讀後感作文比賽的閱讀材料,其好處在於內容的生動性和趣味性,孩子們好理解,且故事講述的主題,都是和孩子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

黑川光廣利用繪本的形式,把這些深層次的哲學思考孕育到了繪本故事中,化繁為簡的功力,可見一斑。

3-2:趣味迷宮&找一找

承接上一套書籍的原有特色,第二輯的《戰鬥的恐龍》依然會有兩本是專門的迷宮繪本。孩子們常常會很喜歡迷宮這種遊戲,尤其是這種有故事情節的迷宮,更是能讓孩子們沉浸在其中。

更寶貴的一個變化,是黑川光廣在兩冊迷宮繪本中,又增添了34個「找一找」的任務。這讓繪本的任務更加豐富了,也讓孩子們更多了一些新的體驗。從迷宮中遇見喜愛的三角龍,這會是一個精彩的奇遇。

用遊戲的方式,開啟孩子的沉浸式閱讀,這是很多家長們期盼的,也是孩子們喜愛的。想要讓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就要先從孩子的興趣入手,選一些孩子們喜歡的主題,讀書自然就變成了一件幸福的事情。

3-3:詳實的科普知識,拓展視野

閱讀就是為了拓展視野。《戰鬥的恐龍》黑川光廣是個嚴謹的作家。他在5本故事繪本後面,都增添了8頁相應的恐龍科普解讀。圖文結合的方式,讓科學走進了孩子的心中。

單純的科普書籍,總是容易陷入為了科普而科普的境地,但結合繪本的科普,就有了新的出路。孩子們通過故事,了解了恐龍的品質,然後,又通過科普知識,讓孩子們更深層次地了解了,這些恐龍之所以站在對立面的原因,從根本上來說,是因為生存。

每種恐龍,他們之所以有不同的體態,也是多年來環境塑造的結果。為了適應環境,他們付出了很多,當賴以為生的領地遭到侵佔,他們必然要反抗。

小小科普,卻像是一粒種子,種在了孩子的心間。

如今恐龍已不再,但對於恐龍時代的思考,依然是有意義的。

思維的廣度,決定了一個人未來的高度。在幼年時候,以故事的形式,來了解恐龍曾經的歷史,這是這個時代孩子們的幸運。

《戰鬥的恐龍》第二輯,我願意讓我的孩子們去讀它,收穫快樂的同時,也多了一個思考問題的維度。

4.成長的力量

孩子的成長,必然要經歷很多的挫折。就像《戰鬥的恐龍》中,我們熟悉的小角那樣,他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冒險,那些經歷,就是寶貴的財富。

成長的力量,不僅僅源於歷練,同時也源於愛。恐龍家族之間彼此的關愛,同一族群的互幫互助,也是溫暖我們的存在。

當孩子的心中充滿力量,他們會生出很多的自我鞭策。不再需要父母的耳提面命,他們會自己奔向那個理想的方向。

最好的教育,大概就是心中這種力量的開啟吧。用黑川光廣的繪本,配合上勇氣與力量的感染,在心中升華,成為我們努力向前的動力。

相關焦點

  • 《戰鬥的恐龍》又來了,它給我們帶來什麼不一樣的驚喜?
    繼黑川光廣力的第一輯《戰鬥的恐龍》被我們家兩隻男娃狂熱著迷之後,第二輯一出,我便毫不猶豫地入手了,哎……又給自己挖了一個心甘情願的「坑」。第二輯《戰鬥的恐龍》(簡稱《戰鬥的恐龍2》)依然延續著第一輯的風格和水準,只是比第一輯增添了新角色,故事內容更加豐富多樣,情節更加驚心動魄!而且在益智遊戲的設計上,除了保留原有的恐龍迷宮,還增加了「找一找」遊戲。
  • 《戰鬥的恐龍》:給小恐龍迷的三位一體繪本,殘酷的戰鬥中有溫情
    看著沮喪的布雷,躲在一邊觀察的三角龍小角出聲安慰,但好心沒好報,布雷看到小角後,反而把小角當成了它的獵物。但沒想到的是狩獵不成反被小角打了一頓。最後兩個小傢伙不打不相識,對於捕獵這件事,小角給布雷出主意讓它去抓魚。兩個小傢伙來到湖邊,布雷練習捕魚技巧,小角在一旁出謀劃策,功夫不負有心人,多次練習後,布雷終於抓到了魚。
  • 《戰鬥的恐龍》:3到10歲兒童必讀的恐龍科普繪本
    「媽媽,恐龍的前肢為什麼那麼短?後腿卻那麼強壯?」我們家的佐姐和佑弟追著媽媽問。「額,請原諒媽媽的無知。不過好在我們有《戰鬥的恐龍》第一輯。裡邊講述了恐龍們的故事。讓我們一起去書裡尋找答案!」說著我們娘仨一起拿起《戰鬥的恐龍》第一輯(還有第二輯哦)套盒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此套書共2輯14冊。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第一輯的主要內容。
  • 寓教於樂、寓學於趣——《戰鬥的恐龍》是一套不一樣的恐龍繪本
    講述的是主人公小角和他爸爸大角、妹妹微微角來到新天地後,面對重重困難和挑戰,運用勇氣和智慧化險為夷的故事。每個故事的結尾都把故事中出現的恐龍進行講解,聽完驚心動魄的故事,學完科普知識,我們還可以玩一玩與故事相結合的趣味迷宮遊戲。那麼,讓我們一起打開這套神奇的恐龍繪本—《戰鬥的恐龍》吧!
  • 5歲男孩發現恐龍足跡震驚專家:恐龍迷娃的世界,由恐龍繪本開啟
    之前介紹過日本恐龍繪本大師,黑川光廣的恐龍書,是《戰鬥的恐龍》系列,萌萌的畫風及豐富的科普知識,受到特別多小朋友的喜愛。最近又出了一本《ABC恐龍圖冊》,是專門針對英語的恐龍科普,是家有恐龍迷娃的佳選。以恐龍的英文名稱首字母A開始,一直介紹到Z,共有26種不同的恐龍,孩子們可以一邊學英語,一邊認識各種各樣的恐龍。
  • 電影級別的寫實恐龍史詩級戰鬥動畫
    這次繼續分享動物寫實動畫教學機構Creature animation workshop的學員製作的電影級別的寫實恐龍戰鬥。分為四個鏡頭部分,第一個部分是霸王龍(明橙色)衝向目標恐龍並利用自身的力量優勢將其甩到了地上,動作方面先是頭部和脖子引領著身體先是有一個下壓的動作,抗住了目標然後背部發力,以左腳為圓心一個甩尾將目標掀翻在地。
  • 電影《恐龍世界》獲贊「國產恐龍題材突破之作」
    電影《恐龍世界》獲贊「國產恐龍題材突破之作」 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恐龍題材作品,影片在特效製作、動作場面設計、音效打造、氛圍營造、劇情節奏安排方面,都花費不少心力。觀眾稱其是「國產恐龍題材影片的突破之作」。 恐龍視效精湛獲突破 重磅動作場面驚豔觀眾作為怪獸題材的電影,想要徵服觀眾,特效製作首當其衝。
  • 喜歡恐龍是孩子身份敏感期到了
    我給他入手了《戰鬥的恐龍:第一輯》,他很喜歡,喜歡的三角龍經歷各種冒險,不懼困難,樂於幫助朋友,正確的導向的故事情節也給了孩子正面的教育,專業的科普給孩子增加了知識寬度。現在黑川光廣的恐龍書又出第二輯了《戰鬥的恐龍:第二輯》,必須給孩子入手。說起黑川光廣,喜歡恐龍的朋友一定不陌生,在日本,有很多人都是看著他的恐龍長大的。黑川光廣是日本著名的恐龍繪本作家。
  • "迄今最小恐龍"其實是蜥蜴? 第一作者邢立達回應
    中新網北京3月13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外科學家合作發現迄今最小恐龍的研究成果,12日在國際權威科技期刊《自然》以封面文章發表後引發學界爭議,多位學術同行13日聯合發表《琥珀中的「史上最小恐龍」,也許是史上最大烏龍》質疑文章提出十大疑點,認為斷定「最小恐龍」證據不足,很可能是蜥蜴。
  • 科普天地丨角龍:恐龍家族的末代驕子
    ▲三角龍骨骼第二年,在白堊紀地層中發現的部分化石證明,地球上竟然存在過有角恐龍,古生物學家由此建立了角龍這一嶄新的恐龍類別。不久,又發現了完整的角龍頭骨。角龍雖然是食草恐龍,卻擁有齊全的戰鬥武器,它碩大的頭部把防禦的「盾」和進攻的「矛」和諧地統一在了一起。在肉食恐龍橫行霸道的白堊紀晚期,角龍能在很短的時間裡演化出這麼多類型,成為恐龍家族的末代驕子,頸盾和角的完美結合當然功不可沒。
  • 《戰鬥的恐龍》:讓孩子在故事中,體會成長的力量
    」最近我家兩娃的心頭好《戰鬥的恐龍》,百看不厭,老二更是一天要聽好幾遍。《戰鬥的恐龍》由日本恐龍繪本大師黑川光廣所著,這套《戰鬥的恐龍》講述三角龍大角、小角、微微角的故事。在故事中體會成長的力量對孩子,其實有時候不需要太多的說教,在故事中,孩子自己會領悟到。
  • 我整理了一份恐龍繪本書單,送給所有喜歡恐龍的孩子們
    『這裡有每個家庭需要的內容,點藍字關注↑』文|大道 圖|網絡一、《大牙恐龍和小牙恐龍》適合年齡:0-2歲適合低幼寶寶的一本書,屬於生活習慣類的繪本,以大牙恐龍和小牙恐龍為主角,將保護牙齒和不保護牙齒的結果以有趣的形式,展現在畫面中,讓寶寶通過閱讀輕鬆理解故事主題
  • JOJO:力速雙A的大總統,為何被力速雙B的恐龍Dio完虐?
    這一能力乍看之下是個輔助能力,可如果應用得當,依舊能夠發出極為恐怖的戰力。大總統便是依靠這種能力,站穩了自己第7部boss的位置。除此之外,D4C的面板參數也無可匹敵,和白金之星一樣是5A屬性,甚至於唯一不是A的射程距離也達到了C級,在表面上已經凌駕於白金之星之上。
  • 「迄今最小恐龍」引發質疑 第一作者稱「期待在討論中進步」
    「迄今最小恐龍」引發質疑 第一作者稱「期待在討論中進步」 2020-03-13 14:34:08   「迄今最小恐龍」引發同行質疑 第一作者稱「期待在討論中進步」  中新網北京3月13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外科學家合作發現迄今最小恐龍的研究成果,12日在國際權威科技期刊《自然》以封面文章發表後引發學界爭議,多位學術同行13日聯合發表《琥珀中的「史上最小恐龍」,也許是史上最大烏龍》質疑文章提出十大疑點,認為斷定「最小恐龍」證據不足
  • 霸王龍的新年
    它遇到了一隻小一點的鯊齒龍,前腳收緊,緊張試探對方,隨時準備投入戰鬥。兩隻恐龍短兵相接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打來打去不分勝負。這時,新年的鐘聲響起,新的時間開始了!霸王龍想了想便對鯊齒龍說:「咱們可以從此假裝戰鬥或者假裝停戰。」
  • 《假如你是恐龍》:帶你發現不一樣的恐龍世界
    二十多種恐龍類型倒背如流,睡覺要抱著,去哪兒也忘不了帶上他的恐龍。看到他這麼喜歡恐龍,我也想趁機讓他了解一些恐龍的知識,這樣就可以一邊玩耍一邊學習了,還有什麼比寓教於樂更好的事呢?而超級夢想家系列中的這本《假如你是恐龍》正好符合我了我的想法。《假如你是恐龍》作者卡米拉·德·拉·貝杜瓦耶, 畢業於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動物專業,做過十年教師,然後成為一位全職的科普書作家。
  • 禮物|亡命侏羅紀,發現與恐龍有關的一切
    禮物|亡命侏羅紀,發現與恐龍有關的一切時間:2015-06-20 13:59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據悉《侏羅紀世界》已經創造了全球票房紀錄,這也在世界上掀起了一股恐龍的熱潮。這種從沒有人親眼見過的古代生物如今已經變得和飛鳥爬蟲一樣深入人心。
  • Nature撤稿 | 作者撤回「史上最小恐龍」論文
    O』Connor)、美國洛杉磯自然史博物館拉爾斯·施米茨(Lars Schmitz)博士、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黎剛研究員,以及美國洛杉磯自然史博物館恐龍研究院院長路易斯·恰普(Luis M.McKellar)、中國科學院北京綜合研究中心易棲如博士等學者合作在Nature雜誌上發表了文章Hummingbird-sized dinosaur from the Cretaceous period of Myanmar(緬甸白堊紀蜂鳥大的恐龍)。
  • 《我的恐龍》馴龍手冊 藍色品級恐龍的使用攻略
    《我的恐龍》是一款現實地圖探索並通過AR攝像頭抓龍的手遊。在以往的馴龍手冊中,已經講述了他的基本玩法與機制。在了解如何抓龍和基本策略之後,便需要進一步知曉各個恐龍的特性與常規使用套路。逐漸深入後便會接觸藍色品級的恐龍。
  • 史上最小恐龍成學術烏龍?「恐龍獵人」邢立達的琥珀、論文和爭議
    此後,在眾多有關邢立達的說法中,一個著名的「梗」便是「一己之力」——以一己之力提高了地大排名。 早在1998年,讀高中的邢立達就創建了中國大陸的第一個恐龍網站,到現在,他已翻譯並出版了近百本古生物科普書籍,每年多達數十場的科普講座與日常社交媒體上數不清的相關科普信息,讓他成為大眾心中的「恐龍達人」「恐龍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