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海軍發布視頻,展示戰鬥能力,專家:無法改變中印兩國實力對比
另外,在10月30日的時候,印度空軍在孟加拉灣,使用蘇-30MKI戰鬥機成功試射了一枚「布拉莫斯」巡航飛彈,印媒還刻意強調,這是在中印邊境局勢緊張的背景下進行的飛彈試射,以展示日益強大的戰鬥能力。眾所周知,由於印度國防工業基礎薄弱,技術能力有所不足,其自主研發生產的飛航式飛彈毫無進展。
-
中印人民智商對比,英國教授:中國人平均智商105,印度人只有82
作者:滕飛編輯:淺夢說起印度,似乎總給人一種一直在與中國比較的感覺。其實,中印兩國有著很多相似之處,兩者幾乎在同一個時間起步,所以印度才一直拿中國當成對比目標。二戰之後,英國從印度撤離,但殖民期間,也給印度創下了一套完整的工業體系,這點看來,印度也有著不低的起點。可如今,印度的現狀卻有點不盡人意,這又是為何呢?現在的印度,總給人們一種髒亂差,摳門的感覺,在人們看來,相比於中國印度可以說是有點失敗。對於印度現狀,部分人們覺得,究其原因為印度人們有著盲目的自信以及智商上的不足。
-
印度崛起對比中國崛起——一文了解兩國崛起的差異性
近些年來,一直有國際聲音指出,印度是最有機會挑戰中國的國家之一。「印度趕超中國論」也是頻繁出現在歐美學者和新聞報刊上,為什麼世界上會有這樣的「聲音」出現呢?印度自1991年實行全面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綜合經濟實力不斷上升,在世界上的影響越來越大,成為當今世界新興國家和「金磚國家」的代表之一,確實發展實力不容低估,這一「聲音」理論主要是基於印度快超過中國的人口和年輕的勞動力。
-
從洞朗到加勒萬河谷:警惕中印邊界問題的三個改變
洞朗地區和東拉達克地區的邊界對峙事件,本質上反映出中印邊界問題正在經歷的三個變化,這些變化對中印邊界問題的「現狀」乃至中印關係的發展都有重大影響。中印雙方在邊界地區的實際力量對比可能會發生變化在加勒萬地區發生暴力衝突之後,中國外交部指出印方「蓄意挑起事端,試圖單方面改變邊境管控現狀」。
-
大使三人談(三):中印對比,印度有哪些優勢?
有報導稱,IMF預測2016年印度GDP增速將超中國;而在與美國、俄羅斯、日本、歐洲等國外交上,印度也以「平衡外交」獲各方好感,儼然成了「世界的寵兒」。那麼,印度與各大國的關係究竟如何?中國和印度有哪些矛盾?中國應向印度學習什麼?中印關係的未來如何?為此,環球網評論頻道特邀請到三位前資深外交官,進行深入探討,為我們了解「一個真實的印度」提供途徑。座談會系列文章分四期推出,敬請關注!
-
事關中印邊境,中國專家給出說法,不能慣印度的壞毛病
而如今,在面對我們的時候,印度又想故技重施,所以,劉友法認為,印度這個壞習慣,絕對不能再慣下去了。要知道,中印邊境問題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解決的,所以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印度可能隔三差五就會搞一些小動作,逼著中國做出動作。
-
中國、印度和美國曆年勞動人口規模對比
中國、印度和美國曆年勞動人口規模對比:2000年,中國勞動人口規模約為8.64億人,印度約為6.44億人,美國約為1.86億人。2010年,中國勞動力人口規模約為9.8億人,印度為7.91億人,美國為2.07億人。
-
印度「矽谷」與中國「矽谷」的對比,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而中國經濟的不斷提高,其實和中國許多成功的措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對於科技產業來說,中國在亞洲是非常有發言權的,這些年不但中國的許多科技企業走出了國門,成為了國際性企業,還有這非常強大的科研實力。最能體現中國科技實力的,就要數中國的「矽谷」深圳了。深圳的科技實力冠絕全國,華為、中興、大疆、騰訊等等知名的科技企業在此創業。
-
中國和印度實力對比 經濟誰更強大一目了然
中國和印度,這兩個國家同樣是人口大國,唯獨這一點是相同的,但是在其他方面是大有不同。經濟方面兩個國家如何?我們可以通過數據可了解到,關於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想知道,一起看一下中國和印度實力對比。比較多人關注到經濟方面,中國和印度經濟實力對比怎麼樣?有國家對中國和印度給出了中肯的評價,這個國家就是日本了,說出了中國和印度兩國經濟之間的差距,中國遠遠超過印度。還有就是醫療水平比中國差。
-
中國與印度雙邊關係
印度是第一個同中國建交的非社會主義國家。1954年,中印兩國總理實現互訪,兩國領導人共同倡導了著名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6年周總理再次訪印。 1959年,印支持和收容西藏叛亂分子並在中印邊境製造流血事件。1960年,周總理親赴新德裡就邊界問題同尼赫魯會談。1962年,印在中印邊境向中國發動全面武裝進攻,中國被迫進行自衛反擊。此後,兩國關係冷淡。
-
中國駐印度大使:把握世界變局 實現龍象共舞
兩國領導人將就事關中印關係發展的全局性、長期性和戰略性問題進行深入溝通,為下一階段中印關係發展確定基調、指明方向,推動兩國各領域交流合作取得新的積極進展。10多年前我第一次到印度工作,當時兩國交往尚不如今天密切。這次重返印度兩個多月來,我深切感受到兩國合作發生的變化:新德裡隨處可見中國公司的廣告牌,在商場、公園時常能聽到鄉音。
-
事關中印邊境,美大使親口承認:美國參與了印度與中國的對峙
近段時間以來,隨著印度軍方頻繁出現的單方面行動,導致如今中印兩國邊境地區的局勢變得有些緊張,而且在此之後其他領域也受到了這一方面的影響,對於中國和印度來講,這樣的局面並不符合雙方的利益,針對存在的分歧和矛盾已經展開了數次溝通。
-
關於中印談判,印度外長有個暗示
印度外長暗示:中印談判可能會持續數年,「複雜問題需要時間來解決」 「我正在(與中方)進行談判。這已經持續一段時間了……」據《印度教徒報》2日報導,印度外長蘇傑生日前在接受該媒體採訪時表示,印度與中方的談判正在進行中,他還暗示談判可能會持續數年。
-
研究印度傳統醫藥專家:中印可共建「植物來源提取物產業群」
繆超 攝中新網昆明7月18日電(繆超 李曉琳)第七屆中醫西學國際論壇18日在雲南中醫藥大學舉行,成都中醫藥大學印度傳統醫藥研究所所長王張在論壇上表示,中國與印度傳統醫學在資源、技術、市場等方面互補強,兩國可共同打造「植物來源提取物產業群」。
-
樹欲靜而大風不止:中印邊境和臺灣問題高度聯動,考驗中國定力!
統一前,臺灣是減項,統一後,臺灣是加項,中華民族的整體力量增強了。三、除收益不同外,東西線戰事的特點有很大不同。最大的不同,臺海戰爭是有句號的,中印爭端是沒有句號的。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中國收復臺灣符合國際法,是國家統一而非對外侵略。臺灣一旦被收復,就是中國的了,沒有任何其他國家會幻想從中國手中拿走,臺灣不是我們同其他國家的領土爭端。
-
印度租借美制「捕食者」無人機到貨 印媒炒:可部署到中印邊境
來源:環球網印度從美國租借的兩架「捕食者」無人機近日到貨,印度媒體稱,這款無人機可部署在中印邊境進行監視。印媒報導截圖據印度新聞與評論網站「opindia」11月25日報導,印度從美國租借的兩架「捕食者」無人機(應為「捕食者」無人機的改進型號MQ-9B)已於近期到貨並投入使用。這種無人機以其出色的空中偵察能力而聞名,可通過其配備的攝像機和其他傳感器提供有關敵人行動的實時信息,不僅可以用在印度洋進行監視,也可以部署在中印邊境。
-
NASA全球夜間燈光地圖上,為何印度燈光比歐美中國還亮?!
也有小夥伴從文中發現了驚天秘密:莫非印度真的開掛了?埋頭發展,經濟和電力水平已經超過中國和歐美了?或者NASA被操控了……朋友們,腦洞這麼大啊~既然你們真心誠意地發問了,我們就繼續來嘮嘮這個話題。中印經濟和電力發展水平到底怎樣?來!數據可不會騙人。
-
印度為什麼不如中國?因為它失去了「新疆」、「寧夏」和「緬甸」!
其實自1962年中印戰爭之後,兩國在邊境線上的小規模衝突可以說一直就沒有斷過,只不過不一定都見諸媒體罷了。然而這一次的衝突,倒的確有些不同。原因在於,中印兩軍對峙的那片面積約1000平方公裡的土地(洞朗地區),印度本身並不是當事方。 真正的爭議雙方,是中國和不丹兩國。
-
中印五款武器對決,印度被徹底碾壓,想稱霸印度洋問過中國嗎?
還列舉出了五款號稱會在2021年裝備印度軍隊的武器,並指出它們將是對付中國的利器。那我們今天就來一一對比下,看看印度滿載厚望的「寶貝」在中國面前究竟什麼水平? 2019年川普還在任的時候,就和印度籤署了一項價值26個億的軍事協議,內容包括向印度海軍提供24架MH-60R「海鷹」直升機並於2021年交付。屆時這批「海鷹」將替代印度目前正裝備著的上世紀70年代的「海王」反潛直升機。
-
印度租借兩架美制「捕食者」無人機到貨 印媒速炒:可部署到中印邊境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印度從美國租借的兩架「捕食者」無人機近日到貨,印度媒體稱,這款無人機可部署在中印邊境進行監視。據印度新聞與評論網站「opindia」11月25日報導,印度從美國租借的兩架「捕食者」無人機已於近期到貨並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