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轉基因是怎麼轉入的?

2021-01-07 大河網

  

  □記者 楊青平

  

  基因是DNA的一個小小的片段,DNA就是脫氧核糖核酸,是一個很大的有機分子,一個DNA包含著幾萬個基因。DNA存在於每個細胞的細胞核裡。轉基因就是把一種生物的一個或幾個基因轉入另一種生物的細胞核裡,並且連接到DNA上。這是一種細微的「外科手術」。

  植物轉基因的常用方法有三種:

  一、農桿菌轉入法。農桿菌普遍存在於土壤之中,土壤中有很多種細菌,農桿菌只是其中一種。植物的根系植於土壤之中,難免被耕作損傷、被昆蟲損傷,如果是雙子葉植物,比如大豆,根系損傷後就容易感染農桿菌。其實是農桿菌主動感染雙子葉植物根系的傷口,因為傷口會分泌出酚類化合物,而農桿菌喜歡酚類化合物。感染之後,農桿菌的「質粒」的DNA進入植物根系細胞,這好比細胞裡的領導班子增加了新成員。新成員是要表達政見的,領導班子也會通過的,這個新的政見就是讓細胞合成一種生物鹼,這種生物鹼就在根系形成大大小小疙疙瘩瘩的瘤。遺傳學家們不看中這些瘤,看中的是農桿菌質粒DNA的特性:它是質粒DNA,它不是染色體DNA,它不連接到植物的DNA上,它不會遺傳給植物的下一代。於是,就用農桿菌質粒DNA作為轉基因的載體。方法是:在實驗室裡,用一種酶把想要轉入的基因從其DNA上「切割」下來,再用一種酶把「切割」下來的基因連接在農桿菌質粒的DNA上;然後讓質粒DNA進入植物的細胞,質粒DNA帶的新基因可以連接在植物的DNA上,可以遺傳給植物的下一代。好了,轉基因成功。然後,在培養基上將植物細胞培養成植株,就是轉基因植株了。這轉的是雙子葉植物,還有單子葉植物怎麼轉呢?還是利用農桿菌的特性。它主動感染雙子葉植物根系的傷口,不是因為它喜歡傷口分泌的酚類化合物嗎?那麼就用酚類化合物做誘餌,誘導它進入單子葉植物的細胞。最後需要解釋名詞:種子發芽時是一片葉子,就是單子葉植物,如小麥、水稻;種子發芽時是兩片葉子,就是雙子葉植物,如花生、大豆,豆芽就是兩片葉子。

  二、花粉管通道法。花粉裡包著精子。花粉落到雌蕊的花柱的柱頭上,立即萌發出花粉管,花粉管像一根注射針頭,扎入柱頭,縱穿花柱,刺入子房(植物的子房相當於人的子宮),進入胚珠,胚珠裡有卵子,這時,精子從花粉管裡脫落出來,與卵子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發育成種子。這就是植物的受粉過程。受粉過程中的花粉管,其實也好比一根鑽井的鑽杆,鑽出的「井」,就叫花粉管通道。把別的物種的DNA片段(基因),通過花粉管通道,送入子房的胚珠裡,這個DNA片段就可以連接在正在發育的受精卵的DNA上。好了,轉基因成功。為什麼轉基因可以如此輕鬆地成功呢?這是因為:1.正在發育的受精卵還沒有形成細胞壁,少了一層阻隔,外來的DNA片段容易進入受精卵細胞。2.受精卵的DNA的複製與分裂很活躍,這時候就容易接受外來的DNA片段的連接。3.在分子遺傳學看來,兩個物種的DNA差別較大,不可能親和,不可能結合;但是一個物種的DNA的片段,與另一個物種的DNA的片段,差別相對較小,就有可能親和,進而結合;那麼一個物種的DNA的片段,就有可能與另一個物種的DNA的某一處相連接;這好比兩個不同專業的公司,合併的可能性較小,而一個公司的一個員工加入另一個公司,可能性則較大。花粉管通道法及其理論,是中科院已故生物化學家周光宇發現的,她因此享譽世界。周光宇教授認為,經典遺傳學(孟德爾—摩爾根遺傳學)指導下的植物遠緣雜交,往往就是父本的DNA的片段連接到母本的DNA上,她稱之為「DNA片段雜交」。其他科學家也稱之為「分子育種」。後來普遍稱之為基因工程,現在普遍叫轉基因。

  三、基因槍轉入法。基因槍其實是一臺昂貴的設備,美國發明的,我國中科院遺傳所、北京大學有這種設備。既然是「槍」,就有「子彈」,「子彈」就是包裹著的基因;既然是「槍」,就有高壓氣體作為推力。高壓氣體把基因射入植物的細胞裡,根據「DNA片段雜交」理論,基因會連接在植物細胞的DNA上。好了,轉基因成功。可是,成功的概率最高只有百分之一,最低才有千分之一。但是,它可以不停地射擊,所以效率也不低。

  以上是植物轉基因常用的三種方法,還有不常用的若干種方法不再贅述。

相關焦點

  • 轉基因的來源基因有哪些?安全嗎?
    作者:朱鵬宇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提到轉基因,不少人都比較關注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問題。可是,到底什麼是轉基因?轉的是哪些基因?科學家們是怎麼將基因轉進去的?轉基因能達成什麼的效果?比如,將抗蟲基因轉入棉花中,那麼就可以培育出對棉鈴蟲等害蟲具有抗性的轉基因棉花。
  • 不敢吃轉基因食品?其實天然「轉基因作物」人類已吃了幾千年
    自然界外源「轉基因」作物2015年5月《美國國家科學院刊》上發表了一項研究,它表明人類作為主要作物之一的紅薯,其實是在自然條件下轉了基因的食品,且轉入的還是一種叫做「農桿菌」的細菌強行植入的外源基因。他認為,轉入到紅薯體內的農桿菌基因幫助植物產生了兩種激素,從而使植物的根部發生變化並產生了一些可食用的物質。遺憾的是,這一推測無法證實或證偽。因為他們在來自美國、印度尼西亞、中國、南美部分地區及非洲等地的291種紅薯品種中,根本找不到不含農桿菌DNA的「非轉基因紅薯」品種來做對比試驗。所有品種的紅薯的基因庫都含有農桿菌(一種在土壤裡很常見的細菌)的基因。
  • 用幾分鐘了解什麼是轉基因植物,基因看不見,是怎麼弄進去的?
    含苞待放的植物可以說,大家幾乎每天都會聽到或見到轉基因這幾個字,甚至很多人對轉基因會有相當大的排斥情緒。誰也不知道所吃的、用的、穿的這些產品是否是轉基因產品,因為你無法檢測,但這一點無需太擔心,國家對轉基因產品的管理還是非常嚴格的,不會隨意讓它們進入市場。
  • 用幾分鐘了解什麼是轉基因植物,基因看不見,是怎麼轉進去的?
    ,發現這個新植物能表現出轉進去的這個基因控制的性狀,那它就是轉基因植物了。二、基因到底怎麼轉到細胞裡去的?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轉基因細胞了。四、轉基因植物又是怎樣形成的?,經過一段時間後可以重新長成一個個的小植物,如果這些植物正好是轉基因細胞長成的,那就是轉基因植物了。
  • 轉基因問答大全
    這些方法用以產生轉基因植物——然後將它們用於培植轉基因糧食作物。 Q: 為什麼要生產/如何生產轉基因食品? 世界衛生組織:轉基因食品得以開發和銷售是因為對這些食品的生產者或消費者存在著某些感知的好處。這是指將其轉變為一種價格較低、利益更大(在耐用或營養價值方面)或二者兼具的產品。
  • 關於轉基因,這十個知識點你需要知道
    轉基因食品中的基因和其他食品中的一樣,進入人體以後,被消化分解為各種核苷酸、磷酸、鹼基等小分子,不再是完整的基因,已經變成能被人體吸收的營養成分。因此,不會整合到人的基因組中,遺傳給下一代。吃植物和動物基因,不會把植物和動物基因整合到人的基因組中。人們吃一口水果,會吃進成千上萬個基因,沒有發生過吃水果把水果的基因整合到人身上的情況。所以吃基因不可能把基因轉到自己的身上,已經過無數代的驗證。
  • 吃了轉基因食物,會被「轉基因」嗎?
    因為轉基因(也稱為轉基因技術,Transgenic Technology),是一項可以將不同生物體的基因結合到一起、獲得具有新性狀生物的技術,它就是一項需要科學家們將其他物種的優質基因「轉入」到待優化物種的基因組裡的技術。這一過程與我們熟知的雜交技術還不太相同,轉基因技術及產品比雜交的人為色彩更濃重一點。
  • 轉基因科普:直面問題才有說服力
    長久以來,轉基因在國內被「妖魔化」,讓從事轉基因技術研究的科學家發聲,分享「第一手資料」便有了必要性。於是,在中國農學會、山東農學會邀請下,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委員、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基因安全評價與應用團隊首席科學家金蕪軍研究員,科普作家、基因農業網主編方玄昌在濟南做了兩場報告,分別從不同的角度闡述轉基因技術及其安全性。
  • 張宗毅:轉基因食品安全嗎?
    絕大多數種類的幼蟲為害各類栽培植物,體形較大者常食盡葉片或鑽蛀枝幹;體形較小者往往卷葉、綴葉、結鞘、吐絲結網或鑽入植物組織取食為害。鱗翅目昆蟲是作物生產的第一大類害蟲。常見的有:菜青蟲、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紋夜蛾、甘藍夜蛾、煙青蟲、玉米螟、稻縱卷葉螟、二化螟、松毛蟲、茶毛蟲、茶尺蠖、玉米粘蟲、豆莢螟、銀紋夜蛾等。
  • 轉基因技術給人類帶來的益處巨大,你現在吃的某些產品是這樣來的
    說起轉基因技術,你一定會首先想到克隆羊多利,然而轉基因的運用不僅僅是在動物上,而且還運用於植物上,造就了轉基因植物。所謂的轉基因植物,就是將其它的物種的基因轉入植物。如今利用轉基因技術培育出來的品種有很多,我們經常可以見到的就是大豆、玉米、馬鈴薯以及油菜了。
  • 用化學常識解釋轉基因
    農桿菌的基因插入植物根系細胞的DNA之中,根系就會長出根瘤,根瘤越長越大,消耗營養,那麼就影響植物生長。科學家研究農桿菌,本來是為了防止根瘤的,然而思路一轉換,發現可以利用農桿菌進行人工轉基因。(顯微鏡下的農桿菌)人工轉基因人工轉基因,就是把A物種的基因轉入B物種的基因組中。
  • 馬妍:話說轉基因
    四、植物轉基因方法植物轉基因技術的內容包括:目的基因的分離和鑑定;植物表達載體的構建;植物細胞的遺傳轉化;轉化細胞的篩選;轉基因植物的鑑定;外源基因表達的檢測。植物轉基因方法可分為生物學、化學和物理學方法三大類。
  • 從進化論看轉基因
    在基因技術半蒙半猜的今天,當然還是能找到理由反對部分轉基因「食品」,但必須毫不動搖、旗幟鮮明地堅持轉基因「研究」!未來的事情就不說了,更多人關心的是今天該怎麼反對轉基因?反轉是個技術活,得先學習。從本質來說,轉基因、誘變育種、雜交都改變了原有基因,若基因不變,種子怎麼可能會更好呢?要麼咱們一起反了?
  • 被「妖魔」的轉基因|什麼是轉基因作物?能靠外觀判斷嗎?
    【編者按】自從1983年第一株轉基因植物問世以來,轉基因技術的前行就伴隨著巨大的爭議。如今已有數十種乃至上百種轉基因植物在世界各地的實驗室中誕生,涉及作物種類包括木瓜、大豆、玉米、茄子等。然而在全球範圍內,公眾對轉基因技術的概念認識卻廣泛受到陰謀論和政治群體的影響。與所有技術一樣,轉基因技術在應用時需要嚴格的論證和政府的監管。儘管各國政府的監管方式有所不同,對轉基因的科學理解卻早已達成共識。澎湃新聞整理了國內相關學者的科普演講,為公眾簡述轉基因是什麼、研究的必要性,並對轉基因常見誤解進行解答。本篇為該系列的第1篇。
  • 用轉基因動物還能獲取治療人類疾病的重要蛋白質
    與噬菌體P22DNA在體外重組成功,轉化大腸桿菌,使本來在真核功能中合成的蛋白質能在細菌中合成,打破了種屬界限;1977年Boyer等首先將人工合成的生長激素釋放抑制因子14肽的基因重組入質粒,成功地在大腸桿菌中合成得到這14肽;1978年Itakura(板倉)等使人生長激素191肽在大腸桿菌中表達成功;1979年美國基因技術公司用人工合成的人胰島素基因重組轉入大腸桿菌中合成人胰島素
  • 什麼是轉基因食品?
    以轉基因生物為直接食品或為原料加工生產的食品就是「轉基因食品」,包括轉基因植物食品、轉基因動物食品和轉基因微生物食品。轉基因技術可用來改變植物的某些遺傳特性,培育高產、優質、抗病毒、抗蟲、抗寒、抗旱、抗澇、抗鹽鹼、抗除草劑等的作物新品種; 可用轉基因植物或離體培養的細胞來生產外源基因的表達產物,如人的生長素、胰島素、幹擾素、白介素2、表皮生長因子、B型肝炎疫苗等基因已在轉基因植物中得到表達。
  • 淺談轉基因
    轉基因技術的有關應用目前已經出現在了在人類社會多個領域中,較為常見的包括了利用轉基因技術進行農作物的育種,利用轉基因技術生產疫苗,甚至是利用轉基因技術進行基因缺陷型遺傳病的治療等。現代的轉基因技術的發展史可以簡單概括一下。從1953年,沃森和克裡克提出DNA的雙螺旋結構與半保留複製起,到1966年尼倫伯格等人破譯了遺傳密碼從此分子生物學橫空出世。
  • 觀賞植物轉基因研究進展
    由於花卉產業的市場競爭非常激烈,育種者希望通過轉基因將具有商業價值的性狀導入觀賞植物中,用以定向改良花形、花色、花期、花香、貨架期及生物/非生物抗性等性狀。該論文總結並列舉了全球近年來觀賞植物轉基因研究的相關文獻,並試圖確定這些轉基因材料是否能被實驗室常用的分子生物學工具進行檢測。
  • 從轉基因到基因編輯,未來它們將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基因編
    隨後,該基因又被相繼導入玉米、大豆、棉花等農作物中,形成相應的商業化轉基因抗蟲品種。轉入Bt基因而獲得抗蟲性的作物品種一般會被稱為Bt XX,如Bt玉米。  常見的轉基因農作物,圖源Organic Lifestyle mag   轉基因作物怎麼轉,轉什麼?
  • 轉基因概念股有哪些? 轉基因概念股一覽
    轉基因的概念:  轉基因是指運用科學手段從某種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將其轉入另一種生物中,使與另一種生物的基因進行重組。目前轉基因技術應用於農業生物工程領域的上市公司主要包括轉基因動物、轉基因植物、轉基因種子、轉基因飼料/化肥領域。目前我國還沒有開放轉基因農作物商業化(轉基因棉花開放目前種植絕大多數棉花為轉基因棉花),轉基因技術是一個中性技術,技術本身沒有錯,人們擔心的是技術被濫用和監管的缺失,一旦政策與監管跟上,有相關技術儲備的上市公司或率先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