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市青年就業創業孵化基地(廣州市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服務中心...
下面我來介紹一下廣州市支持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工作的情況。 2020年,我市高度重視港澳臺青年來穗發展工作,加大力度推進落實,發揮廣州國家中心城市優勢作用,支持港澳青年來穗發展行動計劃,發揮廣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作用,創新支持港澳臺青年來穗發展體制機制,著力打造港澳臺青年發展工作平臺取得顯著成效。 一、加強組織統籌。
-
上地系列人才培育計劃打造首都國際人才社區建設新樣板
活動當天,中關村科學城國際人才交流中心正式揭牌,《未來青年人才培育計劃》《未來青年創業領袖(潛力獨角獸企業)培育計劃》《中關村科學城(上地)國際人才社區建設共建聯盟倡議》正式發布,主辦方還舉行了上地學區第三屆科技節啟動暨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實踐基地授牌儀式。引智聚才突出國際人才社區建設「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
-
校企合作,產學共贏 山東煎餅控股集團聯合山東高校深耕文娛人才孵化
集團將持續加強與學校的溝通和交流,通過直播微專業,建立教科研活動及直播實訓基地等一系列規劃,充分發揮學校自身的育人優勢,以及煎餅控股集團的資源優勢和市場優勢,培養出符合時代需求的高素質專業人才,助力網際網路文娛方向優秀人才孵化。」
-
慧智創新激情創業 | 武漢晴川學院獲批「湖北省大學生創業示範基地」
武漢晴川學院獲批「湖北省大學生創業示範基地」在創業基礎課的基礎上,組織開辦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營、創業沙龍、晴川創業青年說等活動,努力培養創新人才;組建優秀創業教師團隊優秀團隊如雨後春筍目前,學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在孵大學生創業團隊共60餘個,註冊營業執照的創業實體27個,創業人數近500餘人,涵蓋了文化創意、教育培訓、服務諮詢、影視製作等領域。
-
集美區:匯聚高校「智能庫」 蓄積人才「強磁場」
2.6億元;創新推出「集美人才節」,打造校企對接、人才交流、政策推介等10大類共43場活動……今年來,集美區以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為抓手,依託獨一無二的學村人才優勢,創新打造「高校產業技術聯盟」、「集美人才節」兩大品牌,進一步蓄積引才、聚才、留才的「強磁場」,為建設高素質高顏值跨島發展最美新市區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
高新區(濱江)海創基地:打造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集聚地
為什麼將地理位置如此優越的地方作為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對此,高新區(濱江)有自己的考量:一流的辦公環境給一流的人才來入駐,同時要將其打造成海外高層次人才在杭州創新創業的首選地和集聚地。 最近,高新區(濱江)還準備採取園中園的模式,在海創基地內設立「5050計劃」加速器、海邦創業園、海邦創新工場,形成「孵化器」+「加速器」的一條龍的服務模式。
-
重慶空港創業孵化基地將打造國際聯合孵化平臺
(原標題:重慶空港創業孵化基地將打造國際聯合孵化平臺)
-
2020全國主流融媒體山東高校採風走進威海海洋職業學院
海院成為團中央「『青年之聲』國學教育示範基地」。積極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雙創精神」等四種精神,23名學生被認定為第一批山東省「齊魯工匠後備人才」。積極發揮作為「全國水產科普教育示範基地」「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實用人才培訓基地」「山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基地」「山東省服務外包人才培訓機構」「山東省遠洋漁業船員培訓基地」「青年之聲國學教育示範基地」等各類基地和機構的作用,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就業指導、基層漁業、創新創業、船員、基層社會服務人員等培訓,2019年培訓人員10259人次。
-
遼寧舉行人才服務全面振興三年行動計劃和「興遼英才計劃」發布會
《三年行動計劃》結合遼寧實際,提出26個方面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分量很重、含金量很高。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突出高精尖缺導向,實施高層次人才培養引進工程。重點是實施高層次人才培養支持計劃、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引進集聚計劃、高水平創新創業團隊培養引進計劃、外國人才引進計劃、青年英才儲備計劃,著力培養引進一批傑出人才、領軍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創業團隊,儲備一批優秀後備人才。
-
建鄴迎來青年音樂人孵化基地
11月30日,由建鄴區打造的「八度空間」音樂孵化基地正式啟動,「八度•青年音樂人扶持計劃」同步官宣,四位愛樂青年入圍首批扶持計劃。文藝範「城市客廳」再添新動作,更多青年音樂人才將被集中孵化培養。」「八度空間」音樂孵化基地主理人翁大涵表示,希望青年音樂人更加關注本土文化,通過基地孵化將其轉換為「最建鄴」的音樂IP,用音樂書寫「建鄴故事」,不斷擴大建鄴乃至南京的影響力。現場,「八度•青年音樂人扶持計劃」同步啟動,為有潛力的青年音樂人提供前期音樂製作、包裝到後期音色資源發行、宣傳等服務,助力他們在建鄴紮根成長。
-
事關湖北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立足本地資源優勢,創建各具特色的眾創空間,積極與國內外先進創業孵化機構開展對接合作。加快雙創服務模式創新,實現傳統孵化模式的提檔升級。搭建創業創新人才超市,為各類創業創新人才提供「全過程、全要素、全方位」的服務。加速發展「網際網路+創業」網絡體系,推進科研資源共享,促進創業與創新、創業與就業、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積極開放政府資源,建設區域性、行業性雙創公共雲服務平臺。
-
"築巢引鳳"打造人才高地 "聚才引智"助力追趕超越
2016年,學校組建了人才引進宣講小組,有計劃的對中科院、「985」「211」高校等全國重點院、所進行走訪、招聘,與相關院、所密切學術交流合作關係,積極引進合作院校推介的優秀博士畢業生和博士後研究人員。學校還利用教師參加學術會議、科研合作等途徑,開展高端人才引薦工作。2016年,學校採取「走出去」戰略,「面對面」組團招攬人才。
-
2019「地質+」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聯盟年會暨第二屆「地質+...
通過「地質+」,搭建自然資源領域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平臺,充分交流創新創業教育經驗,探討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思路與舉措,激勵廣大青年紮根中國大地,成長為堪當時代大任的卓越拔尖人才;突出「市場」,以創新創業助力社會發展。
-
「激電商能量、揚青春風採」 四川青年電商直播大賽啟動儀式在蓉舉行
四川青年電商直播大賽是2020年四川省首屆面向全省青年發起的電商直播大賽,大賽報名通道僅開啟10天,報名人數已突破2萬人,涵蓋西南交大、成都理工大學、西華師範大學、四川傳媒學院、成都文理學院、成都中醫藥大學等60餘所高校,並吸引新華社、四川在線、成都日報等60餘家媒體競相報導。
-
國內知名創業咖啡入駐西安創業咖啡特色街區
首先,這裡將堅持最新的理念,打造創新創業國際時尚引領區,在國際層面打造世界級時尚街區新地標,在國內層面打造中國創新創業街區時尚新標杆,同時成為大西安的時尚名片;這裡還要構建最全的創業生態圈;建設最大的創業孵化平臺;高新區還將出臺完善最優的政策,扶持創新創業;同時,這裡還將通過創業文化營造、硬體環境改造、藝術時尚融入,打造最美環境。
-
李民斌委員:鼓勵港澳青年人才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全國政協委員、東亞銀行執行董事及副行政總裁李民斌建議,要通過積極創造就業創業條件,加強學習交流深度廣度,打造安居工程,設立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人才服務中心等舉措,鼓勵港澳青年人才到內地創業就業,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
多彩魔方攪動深圳青年創業潮
深圳團組織在長期服務青年創業的過程中發現,資金是創新創業的「血液」,政策、科技、人才、智力支持是創新創業的「大腦」,面對時代發展的機遇,「融資」與「融智」並舉方能融天下。 此前,深圳的青年創業行動主要是通過該市的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審核的最高3萬元的小額貸款,服務對象主要是深圳戶籍,而且審核非常嚴格。
-
第一屆「京津冀-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創業大賽中學生精品雙創...
中國青年網北京6月27日電 (見習記者 葉婉瑩) 近日,第一屆「京津冀-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創業大賽中學生精品雙創項目展評活動全面啟動,即日起開始接受報名。作為第一屆「京津冀-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展評活動由清華大學、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主辦,中國青年網承辦,中國老教授協會創新創業教育研究院、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大學生創業分會、亞太青少年可持續發展學習中心合作支持。
-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關於大眾創業
目前,已與浙江投融資協會、投融界籤訂合作協議,共建中航聯創投資基金平臺,引入浙商民營資本定向投資優質孵化項目,基金池總額計劃200億元;與中信國安、浦江正宜等大型國有投資公司建立專項產業基金,聚焦中航聯創無人機、機器人、智能硬體等核心發展領域,基金池總額近80億元;並推動中航聯創平臺與集團下屬金融板塊中航資本建立內部協同機制,建設創業金融服務平臺,定向扶持中航聯創孵化項目。
-
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發出「十年倡議」
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廣大青年,要在創新創業中增長智慧才幹,用青春書寫無愧於時代、無愧於歷史的華彩篇章。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創計劃」)秉持「興趣驅動、自主實踐、重在過程」的理念,促進高校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強化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訓練,培養適應創新型國家建設需要的創新創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