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是怎麼形成的 地震形成原因

2020-11-23 天氣網

  最近幾個月四川的地震頻繁出現,就連重慶都有震感,相信大家對地震的形成原因都很感興趣,是什麼樣的威力讓整個大地都晃動起來。那麼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分享下地震是怎麼形成的。

  地震是怎麼形成的

  地震的形成的是因為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地震又被稱作地動或者是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

  發生地震的原因很多,根據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為以下幾種:

  1.構造地震

  由於地下深處巖層錯動、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稱為構造地震。這類地震發生的次數最多,破壞力也最大,約佔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2.火山地震

  由於火山作用,如巖漿活動等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動區才可能發生火山地震,這類地震只佔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塌陷地震

  由於地下巖洞或礦井頂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稱為塌陷地震。這類地震的規模比較小,次數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發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巖地區或大規模地下開採的礦區。

  4.誘發地震

  由於水庫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動而引發的地震稱為誘發地震。這類地震僅僅在某些特定的水庫庫區或油田地區發生。

  5.人工地震

  地下核爆炸、炸藥爆破等人為引起的地面振動稱為人工地震。 人工地震是由人為活動引起的地震。如工業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動;在深井中進行高壓注水以及大水庫蓄水後增加了地殼的壓力,有時也會誘發地震。

相關焦點

  • 地震是怎麼形成的
    地震一直是人類恐懼又無法攻克的難題,難於預測、難以防範、難以救援、災後難以恢復。種種難題一直困擾著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對於地震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地震是怎麼形成的?
  • 地震小知識:地震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地震小知識:地震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來源:東方天氣網 發布時間:2018-09-30 15:00:01 地球表層的巖石圈稱作地殼。地殼巖層受力後快速破裂錯動引起地表振動或破壞就叫地震。
  • 按地震形成的原因分類
    按地震形成的原因分類構造地震:是由於巖層斷裂,發生變位錯動,在地質構造上發生巨大變化而產生的地震,所以叫做構造地震,也叫斷裂地震。板塊構造與地震、火山的關係火山地震:是由火山爆發時所引起的能量衝擊,而產生的地殼振動。火山地震有時也相當強烈。
  • 地震到底是怎麼形成的?目前關於地震成因的主要觀點
    地球內部是一個閉合的電路,地球在圍繞太陽公轉或者自轉時,會與星際磁場發生相對運動,在地球內部產生微弱電流,以地球自轉的方式輸往地核,形成熱能;太陽輻射匯聚地核形成熱能。由於地球的特性,太陽輻射到地球上的熱能大多數被地球吸收,儲集起來,匯聚到地核內部,形成熱能;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人類日常所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氣、電等能量被地球所吸收,形成熱能。其中前兩點是形成地核熱能的主要原因。
  • 地震是因為地殼運動,那為什麼地殼會運動?地震又是怎麼形成的?
    我們常常說地震是由地殼運動引起的,也知道位於板塊交界地帶容易發生地震,但是我們不知道地殼究竟是怎麼運動的?也不知道地殼為什麼要運動。關於這點,我們要知其然還要知所以然,今天就好好了解一下,地殼究竟是怎麼運動的。地殼是怎麼運動的?地殼之所以會運動,和地球的構造有關。
  • 地震的形成或許還有我們人類不知原因
    地震簡單的來講就是地球內部活動或者地殼板塊活動所形成的!根據發生原因的不同,天然地震主要有三種類型:火山地震、陷落地震,構造地震。地震按震級大小的劃分大致如下:弱震 震級小於3級。如果震源不是很淺,這種地震人們一般不易覺察。有感地震 震級大於或等於3級、小於或等於4.5級。這種地震人們能夠感覺到,但一般不會造成破壞。
  • 科普:地震形成原因及中國地震分布區域
    由於地質構造活動引發的地震叫構造地震;由於火山活動造成的地震叫火山地震;固巖層(特別是石灰巖)塌陷引起的地震叫塌陷地震。關於地殼構造和海陸變遷,科學家們經歷了漫長的觀察、描述和分析,先後形成了不同的假說、構想和學說。板塊構造學說又稱新全球構造學說,則是形成較晚(上世紀60年代),已為廣大地學工作者所接受的一個關於地殼構造運動的學說。
  • 地震是怎麼形成的?揭秘火山、地震的深部成因
    這一理論是由德國地球物理學家魏格納率先提出的,他認為今天的各大洲形成於一個超級大陸——盤古古陸,它在兩億年前分裂並開始漂移。魏格納的理論最初被人嘲笑,但逐漸增多的證據表明地球表面確實在變化。到20世紀60年代,科學界開始接受板塊構造論,認為它不僅能解釋地球的多樣化地貌,而且能說明為什麼地球的大多數地震和火山活動沿著地表的一些帶狀地帶——板塊邊緣——集中。
  • 汶川大地震形成機理
    汶川大地震形成機理  專訪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首席預報員孫士?  作者: 南方周末記者 張 哲 發自北京  中國地震預報工作現狀;此次地震為什麼波圍如此之大;此次大地震的發展趨勢;反常的自然想像在地震中意味著什麼?
  • 地震是怎麼形成的?科學了解一下!
    5月28日在河北省唐山市市轄區、灤縣交界發生的4.8級地震。 下面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地震的有關知識吧! 1 地震是如何形成的? 還記得我們在「人能夠穿過地心,到達地球另一頭嗎?」裡面講過,地球從外到裡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個部分嗎?
  • 地震來臨前出現的地光形成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地光的出現就代表著有地震將要降臨。1976年我國唐山大地震發生前就有很多人都看到地光,地光形成的原因是什麼?小編來為你解答。地光是什麼?地光指的是在地震發生時人們可以用肉眼觀察到的天空發光現象,地震前地光現象會非常突出,地光出現的時間大多與地震同時。
  • 月球是不是跟地球一樣會發生地震,它們的形成原因有何不同?
    生活中也有不少人也將地震稱為地動,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地殼在快速釋放能量的時候所造成的劇烈震動。雖然,地震可以發生在軟流層和地殼中,但大多數破壞性較大的地震都發生在地殼內。而關於地球發生地震的主要原因,目前則將其認定為板塊之間相互擠壓,造成板塊的內部或邊沿發生破裂和錯動。從統計數據來看,每年在我們的地球上所發生的地震,幾乎都可以達到500萬次以上。
  • 地球迷你地震形成誘因三部曲
    第一步,關鍵性外來天體愛情式碰擦地球唯一蝌蚪型超級古陸(6500萬年前的天震),超級古陸沉降、解體,稱霸超級古陸1.6億年的恐龍家族滅亡,古陸板塊群形成; 第三步,古陸板塊群漂移速度,由內而外形成慢、中、快三級梯度分布。
  • 地震是如何形成的,地震來臨之前都有些什麼預兆?
    每個人都生活在這個地球上,所以說對於地球的運行節奏我們有必要去了解一下,科普一下地球的相關知識,我們都知道地震都是由於板塊的移動而形成,由內部板塊的演化推進,地球的分布結構分為好幾個層次!地震是可以提前預知,在地震還沒來臨之前會出現一種奇怪的現象,各類動物的行為非常的詭異,如果即將出現地震,那麼池塘裡面的魚全部會浮出水面,山林中的小鳥全部成群結隊的遠離自己的棲息地,因為動物的嗅覺是非常靈敏,可以察覺到自然現象的來臨!
  • 世界上主要的火山地震帶分布在哪裡?如何形成的?
    世界上最主要的火山地震帶有兩個,一個是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一個是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這兩個地方在哪裡?我們可以通過地圖看出來。為什麼主要在這兩個地方?我們來具體說一說原因。這要從板塊構造學說說起。
  • 汶川地震還在人心裡,北川又地震,地震是如何形成的?
    但是,現代地殼在升降方向上的運動卻顯露得相當劇烈,這種劇烈最明顯表象是頻繁發生高級別地震。重心影響地殼運動是自地殼形成以來地殼物質所受到的地球中心的持續作用。2019年,已有足夠的理由表明,自地殼形成以來,地殼的運行方向受北半球重心作用發生了明顯的規律性變化。
  • 汶川地震還在人心裡,北川又發地震,地震是如何形成的?
    但是,現代地殼在升降方向上的運動卻顯露得相當劇烈,這種劇烈最明顯表象是頻繁發生高級別地震。 重心影響 地殼運動是自地殼形成以來地殼物質所受到的地球中心的持續作用。所謂的板塊漂移,地幔熱對流,地球自轉速度變化,洋底擴張等解說都是不符合地球起源和演變的歷史的規則的。
  • 地震火災產生的原因及地震火災應對之策
    地震火災產生的原因及地震火災應對之策2010/3/9/09:02來源:慧聰消防網作者:張建華    【慧聰消防網】近期短時間內,世界各地地震頻發;所造成的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特別巨大,當地震來臨時,很多人逃過了地震本身所帶來的傷害,但是在這些人中卻又有很多人在地震所帶來的次生災害面前倒下了,例如地震火災。
  • 威海又地震了!威海地區地震原因解析
    威海地震最新消息,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5月22日00時05分在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市(北緯36.9度,東經121.9度)發生4.6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煙臺青島等地有震感。圖為煙臺網友剛睡時感到有震感,網友稱有人在樓下大喊地震了,也有人沒穿衣服就往樓下跑。
  • Kīlauea火山發生地震:一新熔巖湖形成
    據外媒報導,繼熔巖出現後,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夏威夷火山觀測站(HVO)宣布在Kīlauea火山南側探測了4.4級的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