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汶川地震已過去多年,北川中學地震遺址為什麼不讓挖?
汶川地震已過去多年,北川中學地震遺址為什麼不讓挖?首先申明一點,汶川國殤,舉國哀悼。先說下事情的經過。2008年5月12日下午汶川地震發生後,兩棟五層教學樓垮塌。在這場巨變中,有1000多師生不幸遇難。隨後1300餘名倖存師生被轉移到綿陽安置。總理先後七次看望北川中學師生,並親臨受震後的北川中學。
-
汶川地震還在人心裡,北川又發地震,地震是如何形成的?
但是,現代地殼在升降方向上的運動卻顯露得相當劇烈,這種劇烈最明顯表象是頻繁發生高級別地震。 重心影響 地殼運動是自地殼形成以來地殼物質所受到的地球中心的持續作用。所謂的板塊漂移,地幔熱對流,地球自轉速度變化,洋底擴張等解說都是不符合地球起源和演變的歷史的規則的。
-
北川3次地震為汶川地震餘震 強度小仍需要防範
北川3次地震為汶川地震餘震 強度小仍需要防範 源 / 新財網 文 / 新財網 2020年10月23日 18時03分
-
汶川地震百日祭 北川縣城開禁
據新華社報導,8月19日,是汶川大地震第100天,地震中被震毀的北川縣城在當天,2萬多北川人回家為遇難親人舉行了百日大
-
北川今日凌晨再連發3次地震,四川地震局:均為汶川地震餘震
北川今日凌晨再連發3次地震,四川地震局:均為汶川地震餘震 川觀新聞10月23日消息,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0月23日凌晨,在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連續發生兩次3.0級和一次2.8級地震。
-
在北川「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感受大愛文化
在北川「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感受大愛文化 發布時間:2020-02-01 23:14:21 來源:貴州網 時有朋友問,來四川旅遊去哪裡
-
汶川地震十周年 數萬人進入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祭奠
5月12日,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的日子。從早上6點開始,北川人及各地前來的參觀者湧向北川老縣城。對於北川人來說,因為那裡有他們牽掛的親人,長眠在那裡。為防止大堵車,警察將車從縣城兩側分流,一側停於任家坪,另一側止於沙壩的老縣城門外。
-
汶川地震10周年:盤點五部有關汶川地震的電影,北川救援真實再現
大型文獻紀錄電影《人民至上》全景式地記錄了在這場特大地震中,黨和政府以及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奮起抗震救災的全過程,許多畫面和聲音的片段為首次公開。《5·12:汶川不相信眼淚》:北川救援,真實再現。這也是一部高度記實的電影,可謂一部專門表現北川救援的電影力作。
-
2億建新北川中學,可抗八級地震,美麗北川新城已難覓地震傷痕
「512」汶川特大地震給北川以毀滅性打擊,北川縣城老城區80%的房屋、新城區60%的房屋倒塌。3年後,在距離老縣城23公裡的安昌河畔,一座新城拔地而起。10年後,時值初夏季節,空中俯瞰新北川縣城,依山傍水,綠意盎然。
-
汶川大地震十周年 那些地震遺址 依然震撼震驚心碎
2018年5月,汶川大地震十周年,重返五一二地震區。 與朋友從成都出發,經都江堰一路向北,汶川、茂縣、北川、平武、青川,一個個熟悉的地名躍入眼帘。 十年前的那次災難,山河破碎,大地同悲。 如今,撕裂的傷口已慢慢結痂癒合,刻骨的傷痛或許已被歲月撫平,但那份記憶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
汶川地震致四川盆地局部下降60釐米
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級強烈地震,造成了極其巨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這場特大地震具有哪些特徵?地表破裂帶在哪裡?大區域地表如何變形?地震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就此,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所長、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南北帶地震構造研究組組長張培震26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作了詳細講解。
-
專家詳解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特徵與成因
新華社北京6月26日電(記者 張景勇 鄒聲文 周婷玉)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級強烈地震,造成了極其巨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這場特大地震具有哪些特徵?地表破裂帶在哪裡?大區域地表如何變形?地震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
地震專家何永年介紹汶川地震造成重大災害原因
新華網消息中國地震局原副局長、地震專家何永年5月26日下午走進新華網演播室,就地震預報的有關話題與網民進行了在線交流。何永年在訪談中介紹了汶川地震危害很大的幾個原因。以下是答問實錄。 網友我愛新農村:以前沒聽說汶川這個地方有地震,為什麼四川會發生如此大的地震?地震的破壞程度是由哪些因素決定的?
-
汶川地震遺址數億投資去哪了
近日有網文稱,由於四川北川地區持續降雨,「地震遺址不見蹤影,至少幾億人民幣打了水漂」。對此,唐家山堰塞湖治理暨北川老縣城保護工作指揮部稱,「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及遺址保護工程,總投資為4.7億元,工程包括一座地震紀念館、一個地震遺址保護區和曲山鎮災後重建的集鎮任家坪。
-
汶川地震十周年將近 家屬前往地震遺址祭祀
2018年4月5日,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紀念日將近,清明節當日,很多民眾來到北川地震遺址,為親人祭祀,追思緬懷地震遇難者。北川遺址,一名老人在廢墟前為逝者祭祀念經。圖/視覺中國2018年4月5日,北川遺址,民眾燃香祭祀地震中遇難的親屬。2018年4月5日,北川遺址,市民燒紙燃香祭拜遇難親屬。
-
回顧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成因:龍門山地震帶【2】
龍門山形成於中生代和早新生代。 現今龍門山最顯著的地貌特徵就是南北分段性:北段海拔普遍處在1 000 m至2 000 m之間。沿北東方向,龍門山北段和四川盆地之間界限逐漸模糊;南段地形陡峭,盆山界限清楚。 龍門山地區宏觀上看構造性質相似, 受力環境一致, 地質學家近年來進行了不少整體研究。
-
揭示汶川地震震級大的構造原因
研究者發現,汶川地震使北東向龍門山推覆構造帶中央中段北川斷裂、前山彭灌斷裂等兩條疊瓦狀逆斷層和一條北西向小魚洞斷裂同時發生破裂;而龍門山推覆構造帶後山斷裂,即汶川—茂汶斷裂,在本次地震中沒有發震同震地表破裂。
-
【汶川地震10周年】重走北川老縣城遺址 當年的逃生床單還系在窗上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2008年5月12日,汶川、北川等地發生芮氏8.0級特大地震,近2萬人在北川老縣城遇難。
-
汶川地震10年了,那些讓人潸然淚下的畫面依舊觸目驚心!
地震導致該校900多名學生被埋。△2008年5月15日 地震過後的四川漢旺鎮東汽中學,一個遇難女生手上仍緊緊攥著筆。△ 2008年5月15日 四川省什邡市紅白鎮中心小學,書包整體地擺放在廢墟之上,仿佛學生們還在排隊等待回家。
-
駕尋川西(2)探訪北川地震遺址
說起2008年的那場地震,大家印象深刻的更多是汶川,而北川縣、映秀鎮同樣是受災最嚴重的地區。汶川採取原址重建,唯獨保留下來的是那座時間永遠停留在14:28分的鐘,而北川則更好地保留著老縣城震後遺址。抵達北川時間尚早,繞過曲山鎮徑直拐入了地震遺址方向。路上的車本不多,也時不時能看到地震墜落到路面上的巨石,路旁的標語也能依稀感到危險並不遙遠,幾個掉頭彎後,破壁殘垣映入眼帘。相比於之前在國家地震培訓中心看到模擬出來的建築,現實感讓我有些毛骨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