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成因:龍門山地震帶【2】

2020-12-04 人民網

  變化多端的地形地貌是大地構造活動與地表共同孕育的結果。龍門山形成於中生代和早新生代。

  現今龍門山最顯著的地貌特徵就是南北分段性:北段海拔普遍處在1 000 m至2 000 m之間。沿北東方向,龍門山北段和四川盆地之間界限逐漸模糊;南段地形陡峭,盆山界限清楚。

  龍門山地區宏觀上看構造性質相似, 受力環境一致, 地質學家近年來進行了不少整體研究。汶川縣處於九頂山新華夏構造帶, 地質構造複雜, 斷層、褶皺發育, 構造對巖土體的改造強烈。同時, 區域構造運動應力場的作用使巖體節理裂隙發育, 巖性破碎, 結構面發育, 從而使巖體力學性質大為變化, 為地質災害的發育提供了條件。

  1610~1900年龍門山地震帶只有2次強震記載,而1900年後的階段較為活躍,1900年至2000年這100年間5級以上地震則比較完整, 共發生14次地震, 即1900年邛崍地震、1913年北川地震、1933年理縣和茂縣地震、1940年茂縣地震、1941年康定地震、1949年康定地震、1952年康定和汶川地震、1958年北川地震、1970年大邑地震和1999年綿竹地震等。

  四川省地震局成都基準臺江道崇曾詳細研究了龍門山地震帶地震活動特徵,他指出,1960年以來大於等於4.5級的地震有明顯「成組」發生特徵,可以把此間(1960~1994)14次地震劃分成7組, 除了第6組為次地震外, 其餘各組均成對出現。1995年,有研究表示,該帶強震頻度不高,中等地震相對活躍。強震活動的盛衰變化沒有明顯規律,其主體活動地段為汶川-茂縣一北川段和天全一寶興段,二者的強震具有交替發生的特點。

  不過汶川縣地震臺的陳曉華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研究發現了一些變化,龍門山地震帶(中南段)中強地震具有明顯的遷移特徵。即1900年前的中強地震的遷移規律是由北(北東)往南(南西)遷移;1900年以來的中強地震的遷移規律正好相反,即由南(南西)往北(北東)遷移。

  四川省地礦局攀西地質大隊胡炎認為:X形活動斷裂帶控制著川、滇兩省大多數主要地震的發生, 如「蹺蹺板」兩端之互動。(吳勁珉 綜合整理報導)

(來源:光明網)

相關焦點

  • 回顧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成因:龍門山地震帶
    光明網訊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13年4月20日8時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北緯30.3,東經103.0)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13公裡,成都市震感強烈。據重慶市民介紹,重慶震感十分強烈,可以聽見玻璃噼裡啪啦的響。從地震帶分布圖示資料了解到,今日四川雅安蘆山地震位於大陸斷裂地震帶。
  • 回顧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成因:位於龍門山地震帶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13年4月20日8時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北緯30.3,東經103.0)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13公裡,成都市震感強烈。據重慶市民介紹,重慶震感十分強烈,可以聽見玻璃噼裡啪啦的響。從地震帶分布圖示資料了解到,今日四川雅安蘆山地震位於大陸斷裂地震帶。
  • 科學網—汶川地震成因解析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發生在我國四川省汶川縣裡氏8.0級的大地震震驚世界。中外科學家及研究機構積極分析評價地震成因、震害、未來趨勢以及與三峽大壩有無關係等。本文為相關觀點的整理與歸納。
  • 專家詳解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特徵與成因
    新華社北京6月26日電(記者 張景勇 鄒聲文 周婷玉)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級強烈地震,造成了極其巨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這場特大地震具有哪些特徵?地表破裂帶在哪裡?大區域地表如何變形?地震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 揭示汶川地震震級大的構造原因
    2008年5月12日,發生在青藏高原東緣龍門山推覆構造帶中段的汶川地震是一次震驚世界的災難性地震,也是一次罕見的逆衝斜滑型特殊地震,發生在GPS監測到低應變速率的龍門山區,並出現了多條斷裂參與地震破裂和同震滑移分解現象;更為特殊的是,地震發生在下地殼流動增厚模型——國際地學界主流模型之一——認為的新生代以來地殼主要以垂直隆升為主、沒有強烈水平縮短的龍門山區,出現了多條以逆衝為主兼有右旋走滑的地表破裂帶
  • 汶川大地震的真正原因
    這次大地震是地處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交界處的龍門山斷層觸動的,該斷層屬中國南北地震帶中的川滇地震帶部分。這種逆衝斷層的特點是,上盤動而下盤不大動,因此位於上盤的汶川、茂縣受災遠比位於下盤的成都嚴重。這次淺源地震比深源地震威力更大,破壞力更強,而且震感能傳到十多個省市甚至數個鄰國,其強度之大為近60年來所罕見。「5·12」大地震發生前,不用說外省人,連大多數四川人都沒聽說過汶川這個地方。可是陳建剛對汶川卻很熟悉。「汶川是阿壩州離成都最近的一個縣。」這位四川一個馬場的老闆告訴作者。因工作需要,他經常往返於川內各地,每次到成都都必須經過汶川。
  • 龍門山斷裂帶最高地震預判7.5級(圖)
    A.蘆山地震因板塊擠壓產生  中國地震學會會員、湖南省地質學會理事肖和平認為,此次蘆山地震發生的動力來源是印度板塊向北推擠,造成了青藏高原在向東北方向運動的過程中在四川盆地一帶遭到華南活動地塊的強烈阻擋,使得應力在龍門山斷裂帶高度積累,突然發生錯動而產生了7.0級的強烈地震。
  • 汶川地震致四川盆地局部下降60釐米
    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級強烈地震,造成了極其巨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這場特大地震具有哪些特徵?地表破裂帶在哪裡?大區域地表如何變形?地震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就此,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所長、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南北帶地震構造研究組組長張培震26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作了詳細講解。
  • 陳運泰詳解汶川地震成因及成災機理
    今天,我以《汶川大地震成因:斷裂、破裂過程、成災機理》為題向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做一個簡要的匯報。汶川地震發生在龍門山斷裂帶,龍門山斷裂帶圖中這個位置。因此應變能就在龍門山斷裂帶就在每年以4-8毫米的速率積累,使得龍門山斷裂帶變成最具有地震危險性的活動構造。看歷史上的情況,跟這種情況形成強烈反差。龍門山斷裂帶在歷史上一直到發生這次地震之前,從來沒有發生過七級以上大地震的記錄。儘管龍門山斷裂帶的地震活動也是非常活躍的,但是沒有發生大地震的記錄。可是在龍門山斷裂帶的附近,在西南的仙水河斷裂帶歷史上一直到近年都發生過7級以上的大地震。
  • 四川汶川接連發生兩次地震 成都有明顯震感(圖)
    [提要] 3月23日23時52分許,在四川汶川發生4.0級地震。20多分鐘後,即24日00時20分許,該地又發生3.2級地震,目前尚無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報告,當地媒體的報導稱,地震發生時,成都有明顯震感。
  • 兩千年中發生400多次地震,四川地震何其多?這8條地震帶太活躍
    ;至於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更是舉世皆知了。龍門山斷裂帶是一條貫穿巖石圈的巨型地殼斷裂系統,地處巴顏喀拉地塊東邊界,東南方向是相對比較堅硬的四川盆地,沿著四川盆地西北緣底部切過,位置十分特殊,測量發現它南北延伸500公裡,寬達70公裡,不僅是範圍大,而且地震頻繁,強度也大,四川省的大多數破壞性地震都發生於這裡。
  • 汶川8.0級大地震的根源和成因
    汶川大地震的成因是:宇宙線環境增強使作用到地球的大量宇宙線在電離層產生電流系,再通過電磁感應在地球內部產生感應電流系,進而在地內鈾、釷元素富集區產生燃燒腔,進一步引起地下核裂變燃燒和地下氫聚變燃燒,燃燒腔裡面的高溫高壓最終把燃燒腔的圍巖炸裂,產生了大地震和大斷層。
  • 國新辦就四川汶川地震及災損評估情況舉行發布會
    2008-09-04 09:24:10馬宗晉: 女士們、先生們:2008年5月12日發生的汶川8.0級大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員傷亡、地質災害和經濟損失。作為科學工作者,我們深感痛惜,再次強烈地感受到沉重的防災減災責任。
  • 專家:定西地震是南北地震帶獨立地震
    許多網友討論地震是否和汶川地震有關,也有人提出定西地震就是汶川地震、蘆山地震的「餘震」。中國地震局專家表示,此次甘肅定西6.6級地震位於南北地震帶中的臨潭宕昌斷裂帶上,屬於這條斷裂帶的正常活動。該斷裂帶所在的南北地震帶,自2008年汶川地震後進入活躍期,隨後的玉樹地震和蘆山地震表明其活躍度一直不減,目前仍處於活躍期。
  • 為什麼四川總發生地震?四川發生地震的原因是什麼?
    地震分類:地震的發生是有原因的,一般劃分為:1、構造地震,2、火山地震,3、陷落地震,4、誘發地震,世界範圍內發生的地震絕大多數都屬於構造地震,發生這種地震的原因是由於巖層斷裂,發生變位錯動而產生的。四川分布著多個地震多髮帶,有龍門山地震帶、攀西地震帶、松潘地震帶、岷江斷裂帶等多條主要地震帶,因此四川發生強震的次數較多也就不奇怪了。當時九寨溝的7.0級地震,震中就發生在岷江斷裂帶附近。
  • 為什麼四川總是地震 四川老是地震的原因是什麼
    ,一般劃分為:1、構造地震,2、火山地震,3、陷落地震,4、誘發地震,世界範圍內發生的地震絕大多數都屬於構造地震,發生這種地震的原因是由於巖層斷裂,發生變位錯動而產生的。  四川分布著多個地震多髮帶,有龍門山地震帶、攀西地震帶、松潘地震帶、岷江斷裂帶等多條主要地震帶,因此四川發生強震的次數較多也就不奇怪了。當時九寨溝的7.0級地震,震中就發生在岷江斷裂帶附近。
  • 專家提出地震成因新觀點:與地球自轉有關
    陳學忠博士初步判斷玉樹地震的成因時說,此次青海玉樹地震屬於汶川地震後巴顏喀拉地塊的回彈,青海玉樹這次地震發生的斷裂帶屬於巴顏喀拉地塊南邊界,汶川地震屬於巴顏喀拉地塊東南邊界。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是青藏板塊衝擊揚子板塊,此次屬於該板塊的回彈,此次玉樹地震與汶川地震中心點的連線與地塊回彈反作用力的方向一致,這說明玉樹就是上次汶川地震板塊回彈的著力點。
  • 四川處於哪個地震帶上 四川哪些地區位於地震帶
    四川位於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上,四川省的地震大多分布在東經104度以西地區,主要集中在鮮水河地震帶、安寧河-則木河地震帶、金沙江地震帶、松潘-較場地震帶、龍門山地震帶、理塘地震帶、木裡-鹽源地震區、名山-馬邊-昭通地震帶等。  1、鮮水河地震帶。
  • 為什麼四川總是地震?地震真的無法預測?
    「2017年8月8日21時19分,中國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縣(北緯33.2度,東經103.82度)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一看到「四川」這兩個字,不由自主讓人想起2008年的那場至今牽動著每個中國人神經的汶川浩劫。
  • 陳運泰:汶川地震的成因斷層、破裂過程及成災機理
    今天,我以《汶川大地震成因:斷裂、破裂過程、成災機理》為題向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做一個簡要的匯報。   汶川地震發生在龍門山斷裂帶,龍門山斷裂帶在圖中這個位置。因此應變能就在龍門山斷裂帶就在每年以4-8毫米的速率積累,使得龍門山斷裂帶變成最具有地震危險性的活動構造。   看歷史上的情況,跟這種情況形成強烈反差。龍門山斷裂帶在歷史上一直到發生這次地震之前,從來沒有發生過七級以上大地震的記錄。儘管龍門山斷裂帶的地震活動也是非常活躍的,但是沒有發生大地震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