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專家何永年介紹汶川地震造成重大災害原因

2020-12-04 搜狐網

  新華網消息中國地震局原副局長、地震專家何永年5月26日下午走進新華網演播室,就地震預報的有關話題與網民進行了在線交流。何永年在訪談中介紹了汶川地震危害很大的幾個原因。以下是答問實錄。

  網友我愛新農村:以前沒聽說汶川這個地方有地震,為什麼四川會發生如此大的地震?地震的破壞程度是由哪些因素決定的?這次的危害為什麼會如此之大?

  何永年:汶川地震發生在龍門山地震帶,它主要由三條斷裂組成,幾乎是平行的。

這次震源發生在中間那條斷裂,在地質學上叫做映秀—北川地震帶。1976年9月的松潘地震是在稍微偏北一點,在茂汶1973年發生過7.5級地震,山倒下來使泯江斷流,形成了堰塞湖。

  這次汶川地震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它的震級高,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由於當地民眾,尤其是羌族同胞建築多用石頭和夯土,本身抗震能力比較差。另外這個地方是個山區,山體滑坡加重了震情。現在還有很多山體滑下來使河水斷流形成的堰塞湖,也對下遊形成了很大威脅。我知道水利部、國土部有很多專家在那兒幫助民眾躲避威脅,同時在抓緊消除隱患。

(責任編輯:趙健)

相關焦點

  • 「5·12」汶川地震12周年,這些謠言別再傳了!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張掖網 >> 科普張掖 「5·12」汶川地震
  • 汶川地震為何會波及北京 專家詳解強震深層原因
    汶川地震為何會波及北京 專家詳解強震深層原因 2008年05月13日 15:26 來源:北京晚報 發生這場地震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麼?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災害史專業委員會主任高建國在接受採訪時,詳細解釋了這些市民普遍關注的問題。  問:此次汶川地震波面很廣,十幾個省都有不同程度的震感,這樣大範圍影響的地震罕見嗎?  答:比此次地震影響更大的地震還有不少。根據史料記載,1920年12月16日寧夏海原曾發生8.5級地震,上海徐家匯天主教堂上的十字架都被震了下來。
  • 專家認為:汶川地震發生屬淺源地震破壞力度較大
    新華社北京5月12日電(記者 楊維漢、譚浩、隋笑飛)5月12日下午,四川省汶川縣發生7.8級地震,上海、寧夏、雲南、重慶等10多個省區市均有震感。有關專家對此次地震形成的原因、進一步發展趨勢和今後應注意的問題作出了初步分析。
  • 專刊徵稿:重大地震災害與減災
    地震災害不僅會造成生命和財產的直接損失,而且能引起一系列次生自然災害及社會災害。中國是地震多發地區,中國大陸及其鄰近地區發育著眾多具有發生破壞性地震能力的不同類型活動構造,面臨著極高的地震災害風險。對重大地震災害案例進行詳細科學的研究,可以為地震災害預測與防治積累寶貴的經驗。
  • 汶川震級同唐山大地震 能量堪比400顆廣島原子彈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芮氏7.8級地震。震級與32年前唐山大地震相同。2006年7月28日,中國地震局原副局長、中國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副會長、地震分會會長何永年曾做客新華網與廣大網友30年後共同回顧唐山大地震時。
  • 全世界地震預報水平都一樣低 地震預測很難
    只發現一兩個比較大的地震,就說活躍期來了,或者說,長期很平靜,就說平靜期很快過去,這些結論都不是太有道理。有些人跟公眾介紹帶有偏向性,容易造成誤解。  所以,綜合地說,很有可能進入頻發期,但也沒充分根據。希望大家認識到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實際上,地震學研究的,大眾關心的很多問題都沒有結論。  馬瑾:從歷史上來說,地震有活躍期,有平靜期。
  • 國新辦就四川汶川地震及災損評估情況舉行發布會
    四川汶川地震發生後,為了更好地調、評估汶川地震的原因、規律和趨勢,為今後的防震減災工作提供科學意見,制定災後重建規劃提供科學根據,國家成立了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今天我們特地請來了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主任馬宗晉先生、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史培軍先生、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委員董樹文先生和其他6位專家一起出席發布會,向大家介紹他們工作的情況,介紹四川汶川地震及其災損評估的有關情況。
  • 科學網—汶川地震成因解析
    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帶結構專家塔波尼耶指出,西藏在被往東推擠,跨在中國南部和四川盆地之上。該研究所的構造室主任拉卡桑表示,西藏高原邊陲的龍門山地帶所發生的地震,在地質上非常複雜,有許多重大的斷層線,有些從古時候就存在,可能造成這次地震。 根據各國12日透過網絡公布的觀測數據分析,四川強震震源區應位於從四川綿延到雲南,再延伸到中南半島的南北向地震構造帶上。
  • 專家詳解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特徵與成因
    新華社北京6月26日電(記者 張景勇 鄒聲文 周婷玉)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級強烈地震,造成了極其巨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這場特大地震具有哪些特徵?地表破裂帶在哪裡?大區域地表如何變形?地震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 專家:汶川大地震斷裂、破裂過程、成災機理(圖)
    主席,尊敬的各位領導、尊敬的各位專家,大家上午好!汶川大地震從發生到現在已經有4個多月的時間了,4個多月來,災區、各族人民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汶川大地震是繼1976年唐山發生7.6級大地震以來,在我國大地上發生的災情最為嚴重,傷亡最為巨大,社會經濟影響最為重大的一次地震。
  • 九寨溝地震原因分析 大陸板塊擠壓造成走滑型地震
    就在2017年8月8日21時19分,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截至9日凌晨5時,經初步核查,地震已造成9人死亡、164人受傷。那麼這次地震原因到底是什麼?科學家分析這次地震與汶川地震成因大致相同,但此次地震並不是汶川地震的餘震期。所以兩者並不相關,這次造成地震的最主要原因是印度板塊向亞洲板塊的俯衝,造成青藏高原的快速隆起,導致地震。此次地震發震區域構造複雜,為走滑型地震,所謂走滑型地震就是發生在走滑型斷裂上的地震。
  • 地震為何波及近半中國 專家認為淺源地震危害大
    5月12日下午,四川省汶川縣發生7.8級地震,上海、寧夏、雲南、重慶等10多個省區市均有震感。有關專家對此次地震形成的原因、進一步發展趨勢和今後應注意的問題作出了初步分析。  據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研究員張國民介紹,這次汶川發生地震是我國大陸內部地震,屬於淺源地震,其破壞力度較大。
  • 古代地震情況以及災害地區地震帶(紀念5.12汶川大地震)
    這一年北京奧運成功舉辦,這一年百年難遇的汶川大地震奪取了數萬同胞的生命,這一年,南方發生了建國以來最大的雪災……陝西華縣地震陝西華縣地震所處區域即為我國現陝西省渭南市華州區。此次地震的震級為八級特大地震。發生地震的時間是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即公曆1556年。此次發生地震的區域屬於我國明朝時期人口高度密集的區域,因此造成的災難極為沉重。陝西華縣八級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八十三萬餘人,是地震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
  • 專家:定西地震是南北地震帶獨立地震
    許多網友討論地震是否和汶川地震有關,也有人提出定西地震就是汶川地震、蘆山地震的「餘震」。中國地震局專家表示,此次甘肅定西6.6級地震位於南北地震帶中的臨潭宕昌斷裂帶上,屬於這條斷裂帶的正常活動。該斷裂帶所在的南北地震帶,自2008年汶川地震後進入活躍期,隨後的玉樹地震和蘆山地震表明其活躍度一直不減,目前仍處於活躍期。
  • 陳運泰詳解汶川地震成因及成災機理
    汶川大地震從發生到現在已經有4個多月的時間了,4個多月來,災區、各族人民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汶川大地震是繼1976年唐山發生7.6級大地震以來,在我國大地上發生的災情最為嚴重,傷亡最為巨大,社會經濟影響最為重大的一次地震。地震以來,圍繞著這次地震發生的原因,圍繞這這次地震為什麼會給我們造成如此重大的災害,社會各界人士提出了許多問題。
  • 汶川地震後災害治理的十年演進:四川經驗與中國模式
    在這裡,既要在新北川共同回顧一些難忘的時光,也要共同規劃、共同展望北川、汶川震區乃至中國的防災減災救災未來。汶川震後十年的回望,怎麼樣去構建中國的應急管理體系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作為參與者,我們今天既是回望自身,也是回望來自全世界千千萬萬的人共同參與的一場「戰鬥」。十年前,我們第一時間成立了「汶川地震應對政策專家行動組(WET)」,今天和李京老師一起回到現場,一切恍惚歷歷在目。
  • 汶川地震
    2008年汶川地震後,每年5月12日被定為全國防災減災日。2008年5月12日14時27分59.5秒,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發生芮氏8.0級地震,地震造成69227人遇難,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後傷亡最慘重的一次。由於2008年5月12日,我國四川汶川發生8.0級特大地震災害,損失影響之大,舉世震驚。
  • 汶川地震十周年遙感監測結果:地質災害活躍度降低
    原標題:汶川地震十周年遙感監測結果發布:地質災害活躍度降低 有潛在風險近日,中科院地球大數據專項發布「汶川地震十周年遙感動態監測」情況。遙感監測顯示,到2018年,汶川震區堰塞湖風險已基本消除,生態恢復、災區城鎮重建等方面也取得很大進展。
  • 專家:九寨溝強震與汶川地震成因相同 但無實際聯繫
    中新網北京8月8日電(記者 張尼)8日晚,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引發社會關注。專家分析稱,此次地震和2008年發生的汶川地震沒有實際聯繫,但兩次地震成因相同。圖為九寨溝縣城。圖片來源:中國地震臺網速報據中國地震臺網官微消息,8月8日21時19分,在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北緯33.20度,東經103.82度)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對於此次強震,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孫士鋐向中新網記者分析稱,這次地震並不在汶川地震的餘震期,所以兩次地震沒有實際的聯繫。但孫士鋐強調,這一地區在歷史上地震比較多。
  • 專家:江蘇地震與汶川大地震沒有必然聯繫
    7月6日18時43分,在南京市棲霞區與句容市交界處發生3.6級地震,南京市及鎮江市震感較明顯。    從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0級大地震後,江蘇濱海、青海海西唐古拉山、福建廈門以及臺灣金門等地相繼發生3.0級以上地震,日本東北部6月14日還發生了7.2級強震。這些地震與汶川大地震是否有關聯,近期地震走勢究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