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力觸摸科學前沿探究世界——記2016北大學生年度人物宋雪洋

2020-11-25 北大新聞網

編者按:去年年底,學校舉辦「北京大學學生年度人物•2016」評選活動,旨在樹立學生榜樣、明確價值導向和傳播正能量。活動受到廣大師生、校友和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經過評選,艾文(Cody·Abbey)、司龍龍、朱詩優、孫玉潔、李梓維、汪定、宋雪洋、張月苗、陳嘉傑、邵子劍(以姓名拼音為序)等10名同學成功當選。日前,學生工作部對年度人物進行了專訪,在新聞網上設置學生年度人物風採專欄,集中報導他們的事跡和成長心得,激勵廣大同學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各個領域奮發進取,努力為實現中國夢和北大夢貢獻力量。

宋雪洋,女,漢族,北京大學物理學院2013級本科生。她曾獲第14屆亞洲物理奧林匹克競賽金牌,被保送至北大攻讀物理學。在大學期間,她學習十分勤奮,成績特別優異,各科平均績點3.89,在強手如林的物理學院擔當學業領跑者,曾獲北京市大學生物理競賽一等獎;在本科生科研和赴海外參加科研訓練中,她也積極主動,接連取得優秀成果。她品行端正、全面發展,團結同學、熱心公益,擔任班級團支部書記和多個大型活動的志願者,曾獲評北京市三好學生、國家獎學金等,現已收穫美國斯坦福、哈佛、芝加哥等知名大學最高榮譽獎學金錄取通知。

熱愛源於興趣,努力造就傑出

宋雪洋自中學時代就對物理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喜歡讀物理書、樂於解物理題,在以優異的競賽成績被保送至北京大學後,她進一步加深了與物理學科的緣分和熱愛。她說,在中學只是初步了解物理學的基本規律,多停留在現象學的層面,而大學物理,特別是有著光榮傳統的北大物理學,讓她看到了天才大膽的構想假設與嚴謹抽象的數學論證相結合,產生的輝煌成果,解釋了與人類自身線度量級相差甚遠層次的物理現象,也創造出強大的事物、發明,深刻地影響改變了人類歷史文明進程。

在國際知名物理學期刊上發表多篇文章,是很多研究生都不敢奢望的事情,但是宋雪洋卻以本科生的身份做到了。她憑藉的是勤奮刻苦,付出了大量辛勞。她說:「成功的秘訣主要是大學提供的紮實學術訓練和國內外導師、師兄師姐的悉心指導。」她認為,北大和海外開展科研訓練時的導師和青年研究者給了自己精神和學術上的許多鼓勵和幫助。

她積極參與本科生科研項目,研究成果聚焦於凝聚態物理,曾在美國、德國參加科研訓練時在海外導師指導下開展深入研究,以本科生的身份發表了多篇高水平論文。在北大以及海外的多次科研歷練讓她明確了自己的學術道路。宋雪洋所研究的是一個活躍的前沿方向,理論凝聚態物理對學習者的理論基礎要求較高,且前沿發展日新月異,新概念、名詞和領域大量湧現,學術論文對初學者略顯艱深晦澀,入門壁壘高築,在北大的導師和師兄的指導下,她跌跌撞撞地摸索、學習,逐步找到感覺。

宋雪洋赴德國馬普所跟隨物理學專家參加科研項目留念

宋雪洋赴美參加boulder暑期學校科研訓練(前排左一)

2015年春天,一篇科普類型的文章將當時大熱的「外爾」半金屬中的物理深入淺出地透徹解釋,令她受益匪淺。進一步學習文章作者的其他工作後,宋雪洋被其到位的闡釋和獨特的角度深深吸引,鼓起勇氣給這位理論學家寫了信,教授出乎意料地回了信,於是催生了一趟美國科研之旅。導師毫無保留的知識傳授,以及在把握題目方向、遭遇研究瓶頸時曲徑通幽的開闊思路,讓她領略了大物理學家的風範和科研的樂趣。這期間,雪洋在參加組會及同其他教授、博士後研究員的交流請教中,接觸到凝聚態前沿的課題,初步體會到其中精妙的思想,出色的理論學家、青年研究者對科研的執著投入更深深感染激勵了她,回想起與教授、師兄討論,入迷地聽他們講解的一個個下午,歷歷在目,那是她最快樂難忘的時光,也承載印刻了她最多最快的進步。

宋雪洋赴美國kitp參加學術交流活動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不懈努力,宋雪洋在北大量子材料中心王垡研究員和張龍博士後研究員的指導下,輔助計算解釋了狄拉克半金屬和重費米子絕緣體在磁場下朗道能級量子化對電導等物理量的影響,並在《物理學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發表兩篇論文。隨後,她前往美國聖巴巴拉科維裡理論物理研究所,在該所永久成員Leon Balents教授和尤亦莊博士後研究員(現已獲UCSD教職)指導下,研究了Kitaev蜂窩模型的低能自旋動力學,成果再次刊登於《物理學評論快報》。2016年3月,她和張正興同學又在北大物理學院李智老師的指導下,研究表面等離激元單向激發裝置的性能,並在《納米尺度》(Nano Scale)雜誌中發表論文。同年暑假,她在德國斯圖加特馬克思-普朗克固體物理研究所進行科研實習,在該所研究員Andreas Schnyder博士指導下系統研究強電子相互作用對空間對稱性保護的拓撲絕緣體\超導體分類的影響,完成一篇論文並提交預印本網站(arXiv)。

生活豐富多彩,逐夢人生向前

生活中的宋雪洋,十分淡然低調。她說:「這些榮譽是對我的肯定和鼓勵,但說到底都是浮雲。最重要的是認真對待身邊的人,做好該做的事,懷著最大的感恩和善意去探索、回饋世界。」她喜歡羅曼·羅蘭的一句話:「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看清生活真相後仍熱愛它。」她說自己遠沒有達到這個境界,正身體力行地向之邁進,希望遇到的困難不會讓自己退縮或充滿抱怨,而是變得更強大、更柔和。

宋雪洋參觀古代學術聖地雅典衛城

在科研以外,宋雪洋還熱衷於參加各種志願服務活動。她曾參加2015年北京田徑世錦賽媒體中心接待服務工作;參加北京大學國際文化節中為牙買加大使的遊園導引活動。她說,在志願服務工作中,最大的收穫是同理心,服務別人是一種快樂。她願意用溫和的目光打量世界,用熱情的臂膀擁抱世界。

展望未來,宋雪洋希望自己能更加樂觀堅強。她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物理學的科研之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需要用一生去追求,這是她的夢想,也是北大學子的應有擔當。

專題連結:學生年度人物風採

編輯:山石

 

相關焦點

  • 【學生年度人物風採】為物理而生 用力觸摸科學前沿探究世界——記2016北大學生年度人物宋雪洋
    宋雪洋自中學時代就對物理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喜歡讀物理書、樂於解物理題,在以優異的競賽成績被保送至北京大學後,她進一步加深了與物理學科的緣分和熱愛。她說,在中學只是初步了解物理學的基本規律,多停留在現象學的層面,而大學物理,特別是有著光榮傳統的北大物理學,讓她看到了天才大膽的構想假設與嚴謹抽象的數學論證相結合,產生的輝煌成果,解釋了與人類自身線度量級相差甚遠層次的物理現象,也創造出強大的事物、發明,深刻地影響改變了人類歷史文明進程。
  • 8位北大學霸、校友分享:在北京大學物理專業就讀是種什麼體驗?
    曾耀萱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大氣與海洋科學專業2016級本科生在物理學院,老師和同學一對一交流的綜合指導課,各個專業和研究方向的講座,以及老師在授課過程中融入的自己在研究中的體會和理解,都能讓學生對學院裡不同系所的教授們在幹什麼
  • 世界頂級數學高手過招:四位金獎北大佔仨
    第二屆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今年4月試題公布時被評價為「世界頂級數學高手過招」,該項競賽面向全球數學愛好者,不受年齡、學歷、國籍等的限制。 在頒獎典禮上,馬雲時隔一年多再談數學,他強調,數學是所有科學的基礎,是推動整個社會進步的基礎,「數學的用處是無用之用,數學學的是不同之同。」
  • 「浙江學霸」吉如一:曾獲ACM金牌、北大年度人物,春節不忘學習
    不管是家長還是學生之間,總會流傳著一些「學霸」的故事,他們各方面都非常優異,能夠取得常人無法企及的好成績。然而能夠成為學霸也並不輕鬆,背後付出的努力往往也遠超常人。此次我們要說的這名學霸叫吉如一,他曾被保送北大,大二時就獲得了北大年度人物,更連續兩年代表北大參加AMC-ICPC全球總決賽並獲得一金一銀。即便是這樣優秀,他也沒有耽誤學業,還不忘在春節假期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為出國留學做準備。吉如一出生於杭州,從小學習成績就一直很優異,更能夠超前學習。
  • 【「北京大學學生年度人物•2017」候選人】數學科學學院2014級本科生張鉞
    「北京大學學生年度人物•2017」候選人數學科學學院2014級本科生張鉞張鉞,男,漢族,數學科學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2017年獲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高年級組一等獎(全國第一名)、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幾何個人賽銀牌和團體賽金牌、2016-2017學年度國家獎學金、2016-2017學年度北京大學創新獎(學術類)、2016-2017學年度北京大學三好學生標兵、2017年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H獎。張鉞對數學有著發自內心的喜愛,高三時就獲得了中國數學奧林匹克金牌。
  • ACCSI 2016公布2015科學儀器行業企業年度人物
    儀器信息網訊 2016年4月22日晚,中國科學儀器行業的「達沃斯論壇」——2016中國科學儀器發展年會(ACCSI 2016)於「儀器風雲榜頒獎盛典」上,公布了「2015科學儀器行業企業年度人物」獲獎名單,並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高級顧問王順昌先生為獲獎代表頒發了獎項。
  • 航天科技天宮二號神舟十一號團隊獲評2016年度科技人物
    12月8日,由《中國新聞周刊》評選的「影響中國」2016年度人物榮譽盛典在北京舉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航天任務研製團隊獲得年度科技人物,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為團隊頒獎。 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雷凡培出席頒獎典禮並為年度學者獲得者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李稻葵頒獎。 2016年,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航天任務研製團隊一次次圓滿地完成任務。
  • 寧波科學探索中心觸摸幾何展覽入選「典贊2020科普中國」十大年度...
    「典贊2020科普中國」分類評選結果日前出爐,寧波科學探索中心觸摸幾何展覽入選十大年度科普展覽展品。觸摸幾何展由寧波科學探索中心自主研發,將虛擬幾何實體化,從認識平面的無限世界開始探索三圍的異度空間,通過16個趣味互動展項深度解析幾何知識。
  • 2018北京大學年度人物出爐:共10人,都是學霸,太優秀了!
    在眾多優秀的北大學生中,每年會有十位脫穎而出,他們就是北京大學學生年度人物。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在國際舞臺扮演文化交流的使者、在遙遠的邊疆踐行立德樹人的理念、在各自的舞臺上發光發熱、孜孜以求……既有閃亮的個人成績,又有突出的北大特質他們是誰?2018北大學生年度人物群星閃耀,敬請關注!
  • 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潘建偉事跡及頒獎詞 簡介照片
    2月8日晚,《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中國科大常務副校長、中科院院士潘建偉作為「量子通訊的領跑者」成為「2016年感動中國的十大年度人物」之一。  頒獎典禮上播出了潘建偉院士為量子通訊事業奮鬥的經歷和故事,主持人對他進行了現場採訪。
  • 2016年度人物:巴拉克·歐巴馬
    往年在評選 ifanRank 年度人物的時候,愛範兒(微信號:ifanr)的參考維度有三個:業績、遠見和境界。2016 年度人物的有些特殊,他的當選並非因為他在 2016 做了什麼事,而是在 2016 年後,他將不再繼續做這件事。他叫巴拉克·歐巴馬 (Barack Obama),2016 年是他在美國總統的最後一年任期。
  • 北大教授易莉入選2020年度青年科學家榜單
    編者按 近日 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論壇) 發布2020年度青年科學家榜單 對推動科學發現前沿的 全球25位傑出青年研究人員進行表彰
  • 安徽女孩摘得北大學生最高榮譽!這個學霸不止學習好
    2020 年 12 月 31 日夜晚,新年與舊年交替之際,北京大學將第十二屆 " 學生五 · 四獎章 " 頒給了一群北大新青年,他們品學兼優,充滿活力,或在國際賽事上摘金奪銀,或在學術領域躬耕不輟,或以時代之需貢獻一己之力。
  • 科學的「赤子」北大的「霞光」——記「徐光憲、高小霞院士伉儷...
    在徐先生、高先生小女兒徐放女士的授權與支持下,從2016年開始,校史館掃描完成了徐光憲先生生前整理入冊的超過2.5萬張照片及部分書信、證書等,並留作展覽、研究之用。同樣,在院士伉儷結婚60周年的2016年,徐放女士代表徐先生、高先生的女兒們,秉承克己奉公、無私奉獻之家風,將二位先生生前遺存中的大部分捐贈給了北京大學,檔案館建立了徐光憲、高小霞人物檔案特藏。
  • [年報]北大醫藥:2016年年度報告- CFi.CN 中財網
    北大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年度報告 北大醫藥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年度報告2017年 04月北大醫藥股份有限公司2、出售重大股權情況□適用 √不適用北大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年度報告 七、主要控股參股公司分析√適用 □不適用主要子公司及對公司淨利潤影響達 10%以上的參股公司情況北大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年度報告 單位
  • 清華大學學生年度人物揭曉 他們說成功的秘訣只是厚積薄發
    導讀  在清華大學新年聯歡晚會上,清華大學2017年學生年度人物揭曉。他們成功的秘訣是什麼?答案你可能想不到!  據了解,2017年清華大學學生年度人物評選活動自11月13日正式啟動,經過前期推薦及評選委員會材料初篩,共產生20名「學生年度人物」提名候選人,經網絡投票後,在新年晚會上,清華大學校領導為2017清華大學學生年度人物頒獎。  清華年度學生人物都有誰?
  • 俞立:探究細胞自噬的奧秘
    他是我國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當選2015年度長江學者。他發現新細胞器遷移體(Migrasome),並對其功能和機制進行詳細系統的研究。在自噬的調控研究中,也有著突出的進展和貢獻。他就是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俞立。
  • 物理學家研究生命科學?來看這位北大男神獨特的「科學品味」
    在2019年11月舉行的CUSPEA(中美聯合培養物理類研究生計劃)40周年大會閉幕式上,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湯超教授在發言結尾拋出幾個引人深思的看似「無解」的問題。這是生命科學領域最前沿的問題之一,也是湯超從事交叉學科研究以來探索的主要方向。
  • 2018中南大學10大年度人物名單出爐,不僅僅是學霸,都非常優秀!
    中南大學3月20日下午,中南大學2018年優秀學生暨大學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在中南講堂隆重舉行。本次頒獎典禮是學生校級評優最高榮譽獎——大學生年度人物首屆頒獎典禮。朱學紅副校長宣讀了2017-2018學年優秀大學生和優秀大學生集體的表彰決定,安薩爾江艾尼瓦爾等10名同學獲中南大學2018 年大學生年度人物獎,陳杭等10名同學獲大學生年度人物提名獎,陳彥鈞等50名同學獲2017-2018學年優秀學生標兵、鍾乙源等3668 名同學獲優秀學生,楊禕璇等30名同學獲優秀學生幹部標兵、趙晗等1105名同學獲優秀學生幹部,地球物理1602
  • 2020版北大學霸上線!
    奔赴抗疫前線的白衣戰士發表SCI論文14篇的科研先鋒博學經世、習藝正心的文藝新星在音樂海洋中遨遊的化學學霸助力邊疆教育事業的學生黨員……近日,2020年度「北京大學學生年度人物」出爐十位優秀的北大學子脫穎而出他們立足於本學科專業心繫家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