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人造衛星搭載攝影機,未來人們可當「雲太空人」探索宇宙奇景

2020-12-06 十輪網

拜科技進步所賜,從地面遠程操控衛星上的攝影機即時拍攝或直播外太空圖片,或許不再那麼遙不可及。由Sony和日本東京大學、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共同開發的超小型獨立人造衛星,未來有望開放一般人們預約拍攝,有如太空人般觀察與探索宇宙壯麗景觀。

Sony與日本東大、JAXA合作的開發計劃於8月5日正式宣布後,近日又在日本CEATEC電子展中披露更多相關信息。三方合作計劃以「釋放宇宙」為主題,目的是為人們打造獨特的宇宙感動體驗,所開發的人造衛星能從地面即時遠程操控,通過衛星上的攝影鏡頭捕捉外太空圖片並傳輸回地球,帶人們實際觀察地球與其他星體,探索宇宙奧秘。

該人造衛星由日本東大負責開發其電力、通信等基礎功能及推進系統;JAXA則通過本身開發運行人造衛星的經驗,以及在國際空間站設置「希望號」實驗艙所累計的技術能力,為該計劃提供技術支持,並協助Sony制訂與研究開發計劃。

Sony主要是為人造衛星提供成像、傳感與通信等技術,負責開發攝影設備及構建系統。搭載Sony攝影機的人造衛星可拍攝4K視頻與高解析靜止圖片,通過遠程操控能以水平或垂直運鏡、伸縮變焦、滾轉等不同運鏡角度拍攝地球、地平線和太空圖片。

(Source:Sony)

不僅如此,這項計劃未來更有望進一步發展為前所沒有的服務模式,讓一般人們也能以智慧型手機或PC預約拍攝,還可指定拍攝日期、地點及攝影方式,甚至還能在外太空即時線上直播。三方共同表示,未來將與更多創作者和夥伴一起探尋更多應用可能,藉由人造衛星所捕捉的宇宙圖片,在媒體藝術、記錄片製作、科學館或公共設施展示、廣告與宣傳、教育、觀光、金融保險等領域,探索並開創宇宙娛樂新體驗。

「Sony Space Entertainment Project」コンセプト動畫完成!今まで宇宙飛行士だけに許されていた、宇宙から地球や無數の星を眺める「宇宙感動體験」の提供を目指します。▼webサイトもリニューアル https://t.co/FrrS7DQosN@SpaceENTbySonyをフォローして最新情報をGETしよう! #ミライSonypic.twitter.com/HmShvMArfM—Sony–Stories(Japan) (@storiesbySonyJP)October 22, 2020

Sony與日本東大、JAXA聯手開發的人造衛星,預計將於2022年發射升空。三方期望在共同合作下,持續為現實社會做出貢獻,讓人們對宇宙能有更深的認知與理解,也能更珍視地球。

(首圖來源:NASA,圖僅為示意。)

相關焦點

  • Sony 推出全新手持 4K 攝影機 FDR-AX43,拍 Vlog 的另一種選擇
    Sony 在昨天(3/10)號推出了一款全新的手持數位攝影機「FDR-AX43」,重量輕巧、配備蔡司鏡頭、全方位的防手震,可以讓使用者拍出高畫質且平穩流暢的畫面,對於拍影片的創作者也是另一種拍攝器材的選擇喔!
  • SpaceX載人飛船搭載四位太空人再次升空
    四位太空人三位來自美國,一位來自日本,順利對接後,他們將在空間站進行6個月的太空探索。此次載人龍飛船的發射,也標誌著SpaceX與NASA的商業載人航天計劃正式開啟。「龍」號太空艙成功進行了試飛,沒有出現任何重大問題,成為美國自2011年以來首次發射載人航天飛船,也是美國進入由商業主導太空探索的歷史性時刻。
  • 搭載兩名美國太空人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龍」飛船返回地球
    新華社快訊:搭載兩名美國太空人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龍」飛船2日返回地球,濺落在美國佛羅裡達州海岸附近,完成首次載人試飛任務。責任編輯: 徐海知
  • 《星際探索》曝特輯 布拉德·皮特逃離海王星
    影片12月13日曝光「逃離海王星」版特輯,揭秘皮特飾演的天才太空人羅伊經歷九死一生的太空冒險之後,如何衝破隕石帶返回太空艙。全程高能操作配合海王星醉人心脾的幽藍美景,竟營造出一種險絕又美極的獨特觀感,令人過目難忘印象深刻!與此同時,羅伊和父親相處的瞬間不斷閃回,人們經常因為走得太遠而忘卻了最初為什麼出發,探索的終極意義究竟為何,相信每個人都會在看後找到自己的答案。
  • 搭載NASA太空人的「龍」飛船返回地球
    新華社北京8月3日新媒體專電 據路透社消息,搭載兩名美國太空人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龍」飛船美國東部時間2日14時48分落入佛羅裡達州附近的墨西哥灣海域。太空人鮑勃·本肯和道格·赫爾利的此次太空之旅歷時64天。他們是在8月1日離開國際空間站的。這是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九年來本土首次載人航天任務。
  • 外媒:搭載NASA太空人的「龍」飛船返回地球
    新華社北京8月3日新媒體專電 據路透社消息,搭載兩名美國太空人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龍」飛船美國東部時間2日14時48分落入佛羅裡達州附近的墨西哥灣海域。太空人鮑勃·本肯和道格·赫爾利的此次太空之旅歷時64天。
  • 外媒:搭載NASA太空人的「龍」飛船返回地球
    新華社北京8月3日新媒體專電 據路透社消息,搭載兩名美國太空人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龍」飛船美國東部時間2日14時48分落入佛羅裡達州附近的墨西哥灣海域。太空人鮑勃·本肯和道格·赫爾利的此次太空之旅歷時64天。他們是在8月1日離開國際空間站的。這是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九年來本土首次載人航天任務。
  • 參考快訊:搭載NASA太空人的「龍」飛船返回地球
    參考消息網8月3日報導 據路透社消息,搭載兩名美國太空人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龍」飛船美國東部時間2日14時48分落入佛羅裡達州附近的墨西哥灣海域。太空人鮑勃·本肯和道格·赫爾利的此次太空之旅歷時64天。他們是在8月1日離開國際空間站的。這是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九年來本土首次載人航天任務。
  • 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獲重要突破,「這是未來航天事業的一個方向」
    「可重複使用,這是未來航天事業的一個方向。」陶建中說,可重複使用將會大幅度降低航天成本,當下國內外商業航天蓬勃發展, 民營企業為實現盈利更加講究成本。目前「可重複使用」航天技術做得最成功的是美國,中國正在朝這個方向努力。1981年美國的太空梭首次發射成功,其可反覆使用,30年間,數架太空梭一共執行了135次任務。
  • 參考快訊:搭載NASA太空人的「龍」飛船返回地球
    參考消息網8月3日報導據路透社消息,搭載兩名美國太空人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龍」飛船美國東部時間2日14時48分落入佛羅裡達州附近的墨西哥灣海域。太空人鮑勃·本肯和道格·赫爾利的此次太空之旅歷時64天。他們是在8月1日離開國際空間站的。這是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九年來本土首次載人航天任務。
  • 搭載英特爾技術的首顆AI人造衛星被送入太空軌道
    PhiSat-1搭載了新款高光譜熱像儀,具備機載AI處理能力,這要歸功於英特爾®Movidius™Myriad™ 2 VPU.如今,從手機上顯示的娛樂視頻到激發人們對宇宙的探索了解PhiSat-1搭載了新款高光譜熱像儀,具備機載AI處理能力,這要歸功於英特爾® Movidius™ Myriad™ 2 VPU,這種晶片與許多智能攝像頭中的晶片,甚至售價99美元的地球自拍無人機的晶片相同。
  • 探索太空丨長駐空間站的太空人如何解決飲水問題?
    嫦娥五號不僅帶回了月球土壤,為探秘月球提供了極大的科研價值,也為我國未來實施載人登月積累了不少經驗。不過,此次嫦娥五號長達23天的地月往返也讓不少人好奇,如果將來我們的太空人成功登陸月球,在這近一個月的時間裡,太空人的日常生活問題要如何解決?我們的飛船能攜帶多少食物和水飛上月球?  眾所周知,發射火箭上太空的費用極高,每增加一公斤重量動輒就要多出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成本。
  • 搭載4名太空人的美國「龍」飛船15日發射升空
    【搭載4名太空人的美國「龍」飛船15日發射升空】美國航天局直播畫面顯示,搭載4名太空人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龍」飛船15日由一枚「獵鷹9」火箭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
  • 科學探索:我們是如何與太空中的太空人溝通的?
    這是1957年由蘇聯發射的人類首顆人造衛星「史普尼克」發出的聲音 目前在軌運行且仍和我們保持通訊的人造衛星共有1700多顆,但我們究竟是如何與它們通訊的呢?在這段視頻裡,我們將探究和這些衛星保持通訊的不同方式,從環繞近地軌道的衛星,一直到太陽系邊緣的深空探索。我們也將探究它們所使用的通訊設備,以及為滿足日益增長的數據通訊需求,這些設備所走過的技術進步歷程。
  • 人造衛星也有「公墓」?帶你逛逛傳說中的「墳場軌道」
    斯普特尼克1號是蘇聯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目前為止,全世界有至少七個國家掌握著獨立發射人造衛星的技術,一共向太空發射了近四千顆人造衛星。這些衛星環繞在地球周圍,有的在正常運行工作,但大部分已經達到了壽命。
  • 人造衛星也有「公墓」?帶你逛逛傳說中的「墳場軌道」
    ,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目前為止,全世界有至少七個國家掌握著獨立發射人造衛星的技術,一共向太空發射了近四千顆人造衛星。,遇到俄羅斯發射飛彈擊毀其一顆廢棄間諜衛星,爆炸產生的碎片擊毀大量太空飛行器並衝向「探索者」號,將其與哈勃望遠鏡一同撞毀,導致船艙裡的太空人全部遇難。
  • 與天空星象約會的宇宙奇景,稍縱即逝的驚豔世紀秀,一覽無遺
    可以提供豐富的文字與影音資訊,供民眾探索穹蒼的秘密。這裡是與天空星象約會、不論是千載難逢的宇宙奇景,或是稍縱即逝的驚豔世紀秀,皆可躬逢盛會,一覽無遺。張大千紀念館,這裡原稱「摩耶精舍」,始建於1976年,張大千先生於1983年完成一副著作《廬山圖》後童年4月病逝,張大千先生病逝後,後代子孫將摩耶精舍與其繪畫收藏品等全部捐出,由國立故宮博物院規劃成立張大千紀念館並管理。
  • 2015年全球微型攝影機十大品牌全新排名!
    微型攝影機,是一種小體積、個性化的機器,主要包含運動攝影機、數碼攝影機、監控攝影機、行車記錄儀幾大類,作為一種全新影像語言,不用依靠複雜的器材隨時能將身邊的精彩記錄下來,越來越多的人將微型攝像機從極限運動應用到普通的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