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技巧可讓海洋石油開採更經濟環保

2020-12-04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7月6日電 英國科學家提出,對現有的海洋石油開採方法稍做調整,提高灌注的海水溫度,就有可能減少石油中硫化物的含量,從而降低成本、減少工作人員所受的健康威脅。

  在海洋石油開採中,硫酸鹽還原菌帶來的損失是一個重要問題。硫酸鹽還原菌是一種厭氧微生物,生存在土壤、海水、油氣井等缺氧並富含水分的環境中,會把硫酸鹽還原成硫化氫。大量的硫化氫會降低石油品質、腐蝕管道,而且對人體有劇毒。

  為了降低溫度、維持壓力以方便開採,人們會向海洋油井底部灌注海水。英國工程學和物理學研究理事會日前發布新聞公報說,他們資助的一項研究發現,把灌注的海水溫度稍微調高,使油井溫度降到70攝氏度而不是通常情況下的50攝氏度,就能有效抑制硫酸鹽還原菌的活動。

  這項研究由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科學家主導。研究團隊還發現,向油井中灌注硝酸鹽以刺激另一類細菌生長,幫助它們在生存競爭中「打壓」硫酸鹽還原菌,也是一種有潛力的做法。

  研究人員還說,他們正在靠近加拿大的大西洋海域進行探查,研究寒冷的海底出現嗜熱菌是不是下面有石油儲藏的標誌。嗜熱菌是一類能在較高溫度下生存的微生物,在寒冷環境中會休眠,海底有嗜熱菌活動可能意味著下面有來自石油儲藏地的熱量滲出。

相關焦點

  • 海洋石油合作開採模式待完善
    由國家海洋局等部委組成的聯合調查組11日發布調查報告稱,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下稱「康菲公司」)在蓬萊19-3油田生產作業過程中違反總體開發方案,明顯出現事故徵兆後,沒有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由此導致一起造成重大海洋溢油汙染的責任事故。但是,康菲公司和中海油對事故所造成的後果應承擔哪些責任,該報告並沒有指出。
  • 文明6石油怎麼開採 文明6石油開採方法
    文明6石油怎麼開採?相信是有不少玩家還不清楚文明6石油是怎麼開採的吧,下面就一起來看看石油開採方法吧!  文明6石油怎麼開採   文明6石油開採方法  石油開採不僅僅能夠在地面開採
  • 「十三五」期間海洋開採石油(天然氣)進口物資稅收政策明確
    原標題:「十三五」期間海洋開採石油(天然氣)進口物資稅收政策明確 摘要 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日前發布通知明確了「十三五」期間在我國海洋開採石油(天然氣
  • 海洋開採「攔路虎」:技術屏障還是管理壁壘?
    英國石油公司「深水地平線」鑽井平臺發生爆炸並導致原油洩漏後,美國政府將墨西哥灣海面500英尺(約合150米)以下的深海石油開採暫停了6個月。在我國海洋石油開採多次發生安全事故之際,相關企業和政府機構卻對深海石油開採仍抱有巨大的雄心壯志。
  • 財經觀察:川普政府擴大海洋油氣開採計劃惹爭議
    新華社休斯敦1月21日電財經觀察:川普政府擴大海洋油氣開採計劃惹爭議  新華社記者高路 劉立偉  美國內政部本月初公布2019年至2024年外大陸架油氣發展計劃,建議向油氣開採行業開放美國超過90%的外大陸架區域。這份計劃一經公布便在美國國內引發爭議。
  • 經濟參考報:治理各種海洋汙染刻不容緩
    目前,全球海洋汙染主要有以下幾種途徑:工業廢水汙染、海水養殖汙染、各類船隻汙染、海洋石油開採汙染以及核輻射汙染。我國海洋汙染主要來源於陸地排汙,排入中國海域的汙水和各種有毒物質80%來自陸地。海洋汙染造成魚類減少、海洋物種瀕危等直接影響,還會產生厄爾尼諾、海岸侵蝕、海平升降等次生災害,治理海洋汙染已刻不容緩。
  • 地球上石油可供人類開採多少年?中石油發布數據,網友:出乎意料
    地球上石油可供人類開採多少年?中石油發布權威數據,網友:出乎意料!石油和天然氣的出現給許多冷冰冰機器帶來了動力的活力和進步,石油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的方式,然而我們都知道石油的形成需要很長時間,總會有人擔心有一天油的使用?
  • 石油開採完會怎麼樣?來西瓜視頻,看看沒有石油的世界是怎麼樣的
    我們現在的生活真是離不開石油,因為石油的存在,我們才能出行,才能有各種科學成果。但是小夥伴們有沒有想過地球上的的石油會不會開採完呢?如果石油被開採完了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呢?我從西瓜視頻創作人「知識TNT」的視頻中看到了石油的重要性。
  • 中國海洋礦產資源分布、深海開採最新情況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採「冰」——5月18日,我國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試採實現連續187個小時的穩定產氣。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也是全球首次對資源量佔比90%以上、開發難度最大的泥質粉砂型儲層可燃冰成功實現試採。「海洋是人類巨大的資源寶庫,蘊藏著極為豐富的礦產資源。
  • 俄羅斯能源部介紹俄羅斯石油開採成本
    人民網莫斯科10月3日電 (記者 華迪) 據俄羅斯紐帶網今日援引俄新網消息,俄羅斯能源部副部長安東·伊紐岑日前透露了俄羅斯石油開採的成本價格。 伊紐岑在「2017俄羅斯能源周」上表示,3-8美元/桶的低石油開採價格使得俄羅斯始終位於世界最有競爭力的能源供應商之列。
  • 石油到底還能再開採多少年?為何專家放口直言:石油還可再用43年
    現在,2019年已經過去大半年,30年已經過去了,石油消費也一直在增長,但石油資源卻並沒有枯竭。石油能開採多久?現在人們普遍認為石油屬於化石燃料,是在古代由植物和動物對地殼進行壓縮和加熱後形成的。在數百萬年的時間裡,它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按照目前的開採速度,石油還可以再使用43年。43年是人類可以預見的未來,不是很遙遠的事情。
  • 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提出破解可燃冰開採難題的中國方案
    據了解,目前國際公認的可燃冰開採方法是原位分解法,通過外力改變可燃冰穩定存在條件而使其在地層原位分解,生成可流動的氣體和水,再採用如同石油、天然氣的開採方法,將這些流體採集到地面上。但由於水合物分解過程中,管外地層空間逐漸變大,礫石充填層發生蠕動和虧空,導致產出流體直接衝擊篩網,防砂失效,開採活動被迫終止。能不能在降壓開採中向儲層中注入其他的高滲透物質,以此置換水合物及近井的泥質、細粉砂呢?李彥龍為此查閱了大量常規石油天然氣行業中關於稠油和油砂開採的相關材料,並進行了建模分析。
  • 中國成功開採海底可燃冰:可淘汰石油天然氣
    可燃冰燃燒後只會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汙染比煤、石油、天然氣小很多,但能量高出10倍,而且儲量巨大,所含有機碳資源總量相當於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氣總量的兩倍,被國際公認為石油、天然氣的替代能源。通過勘查,2016年在我國海域圈定了6個可燃冰成礦遠景區,在青南藏北優選了9個有利區塊。
  • 石油屬於易燃物品,但為什麼開採石油的時候,需要點燃一把火?
    大家應該都知道,石油是每個國家非常珍貴的資源,並且人們在生活中都離不開它。石油不僅可以製成塑料,還能製作家具等一些物品。最主要的是石油還可以作為燃料,供汽車加油。相信很多人都見過石油的開採,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石油在開採前都需要在上面點一把火,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圓30年石油夢,柬埔寨開採出第一滴石油,會像非洲一樣陷入石油詛咒?
    在12月29日發表電視直播講話時,柬埔寨首相洪森披露,柬埔寨早在30年前,便嘗試開採岸外石油,先後授權予三家石油公司對A區塊油田進行勘探和開採,即英國石油企業(Enterprise Oil)、美國雪佛龍(Chevron)和新加坡克裡斯能源(Kris Energy)。
  • 石油是如何形成的,為什麼開採了這麼多年,還沒有被全部開採完?
    導語:石油是如何形成的,為什麼開採了這麼多年,還沒有被全部開採完?對於化石的形成是需要經歷一番變化的,經過長年累月的與泥沙混合,慢慢的再經過沉澱之後也就形成了沉積巖,其實這也就是最早時期的石油了,那麼在這時候可能也就有些人會好奇了,我們印象當中的石油是液體的,但是這些可是固體呀,其實這樣的想法一點也沒有錯,知識說這些化石、巖石最後都是會慢慢的變成液體的,那麼對於海洋當中的生物是可以降解成為沉積巖的,
  • 開採海洋礦產資源的可持續之道
    如果以環境可持續的方式開採,那麼深海海底發現的金屬(例如鎳、銅、錳、鈷)有可能幫助我們實現全球清潔能源目標的潛力。但是為了要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需要進行深海研究,以確定避免和減少潛在環境影響的必要措施。同時深海研究也能夠加深我們對海洋生物多樣性和海洋生態過程的認識。深海研究與創新是實現可持續開發海洋的關鍵。
  • 可以替代石油的這項能源,我國已經成功開採,而且是世界第一
    可能當時大家只是覺得這是咱們中國一個挺不錯的海洋勘測成就,但是,這個好消息很快就被其他領域獲得的突破性的消息給淹沒了可燃冰就是在海底的巨大壓力之下,甲烷和水就結合成了那種從微觀上去看就像是那種 「籠形」 的固態的結晶水合物,特點就是一見火就能燃燒,而且可燃冰的燃燒是非常環保的,因為絕大部分都是甲烷嘛!這樣可燃冰燃燒完之後就是水和二氧化碳了。
  • 王宜林:海洋石油工業助推海洋強國建設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這是黨中央準確把握時代發展趨勢、深刻分析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作出的重要戰略決策,為我國海洋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油」)作為海洋資源開發的排頭兵和維護國家海洋權益的重要力量,肩負著建設海洋強國的重要使命。
  • 開採了這麼多年的石油,是如何形成的,會不會被全部開採完呢?
    開採了這麼多年的石油,是如何形成的,會不會被全部開採完呢?石油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其實這個問題許多網友都表是很好奇,但是迄今為止依然沒有一個人可以給出明確的答案,只有一些猜測。因為海洋裡面的生物是可以降解沉積巖的,這樣石油就產生了。不過這也只是科學家們的推論,依照現在人類的技術,我們還不能證明它。再有一種與此完全相反的說法就是石油是由碳形成的。確實地球地底下是存在著許多我們未開採掘出來的化石,但是與此同時,我們的地底下也存在許多碳元素。同樣這些碳元素在地球內部高溫高壓的環境下,它們慢慢改變形態,最終有了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