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計算地球有多少空氣?一個簡便的算法

2021-01-15 治國評天下

地球有多少空氣

地球的空氣品質是多少呢?這裡有一個簡單的算法。

地球表面積是5.1億平方千米,海平面大氣壓約一個大氣壓,約1.01*10的5次方帕斯卡。1帕斯卡是一牛的力,壓在一平方米的面積上,產生壓強值的大小。5.1億平方千米等於500萬億平方米。空氣共形成了多少牛的重力,500萬億乘以10.1萬等於5050億億牛的力。9.8牛的重力對應著1千克的質量,因此,地球的空氣品質是5050億億除以9.8約等於500億億千克。0.5億億噸等於5000萬億噸,地球空氣的質量約5000萬億噸。

對二氧化碳的估計。

二氧化碳佔近地面空氣大約0.03%的質量比例,地球近地面空氣佔地球空氣總量的50%左右。4000米以下的空氣佔地球空氣品質的50%左右。如果,4000米以下的空氣中有0.03%是二氧化碳,將有數量巨大的二氧化碳。5000萬億噸除二等於2500萬億噸,乘以0.03%等於0.75萬億噸,即7500億噸。估計,人類現在每年平均排放100億噸的二氧化碳。如果不考慮二氧化碳的溶解等各種消耗,可以使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增加1.3%。10年就可以使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增加13%左右。

地下的煤炭含量,估計可以多達10萬億噸。如果全部燃燒,估計可以放出二氧化碳約10萬億噸。如果這些二氧化碳全部分布在空氣中,可以使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增加13倍。可以使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比例增加到0.4%。如果增加到這個比例,只從呼吸角度看,不考慮氣候變化等情況,不知道對人類生命有危害嗎?

相關焦點

  • 小學數學簡便計算總出錯,沒想到記住這幾點,能這麼快解決問題!
    2 簡便計算 錯誤問題的分析 錯誤類型一:當學生學完「從一個數裡連續減去兩個數,可以減去這兩個數的和」之後,學生腦海中自然就有了這樣一種意識。
  • 假如地球空氣裡的氧氣含量從21%提高到90%會怎樣?後果很嚴重
    假如地球空氣裡的氧氣含量從21%提高到90%,地球會怎樣?很顯然會「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在初中的時候,化學課上我們可能都做過一個實驗,至少應該看化學老師做過吧,就是鐵在純氧中燃燒。90%的氧氣已經跟純氧相差無幾了,可以讓很多原本無法燃燒的物品燃燒起來,甚至不太粗的鐵絲都可以持續燃燒了……所以,如果空氣中的氧氣濃度達到90%會怎樣?一點火星便能引燃整個森林,甚至是整個大陸,甚至石頭都可以燒起來……那麼會不會產生這個火星?一定會!
  • 趣味速算 個位是1的兩個兩位數相乘的簡便算法
    計算方法是:把十位上的兩個數相乘的積放在第一個因數的前面,把後面那個乘數的十位上的數字加在十位上,結果就是這個兩位數的乘積。例【1】:51×31計算過程:第二步,把第二個乘數「31」中的「3」加在1551的十位上,就變成1581,這就是乘積(最終計算結果)。所以:51×31=1581例【2】:71×61計算思維過程:
  • 看不見也摸不著的空氣,但它有重量,那地球上所有的空氣重多少?
    可以明確地回答這個問題:空氣是混合氣體,因此,它不可能是失重的。大約98%的空氣是由氮氣和氧氣組成的,剩下的2%則是其他氣體。反過來,空氣中的每一個組成部分都是由原子和分子組成的——最小的粒子。我們能證明空氣有重量嗎?為此,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只需進行一個簡單的實驗。
  • 地球一共孕育出多少人?科學家初步計算,得出一個龐大數字!
    地球一共孕育出多少人?科學家初步計算,得出一個龐大數字!從地球的時間上來看,人類在地球上出現的時間實在是太短了,地球已經有46億年的壽命了,而人類的出現不過區區10萬年而已,而人類文明的發展是僅僅只有幾千年。
  • 吐司模具怎樣計算麵團重量
    經常有朋友問我:「用250克吐司模具要放多少克麵團?和450克吐司模具怎樣換算?新入手一個奇形怪狀的模具要放多少克麵團?」這就涉及到一個做麵包的知識點:模具之間換算方法和比容積。今天我就來給大家總結幾個比較常用和簡便的換算方法。比容積=模具容積(體積)÷麵團重量在實際應用中,我們一般是用已知比容積和模具體積來計算麵團重量。
  • 你買的熱交換有用嗎?熱交換效率到底有多高?教你一個算法
    新風系統的熱交換有用嗎?很多消費者有這樣的疑問,新風系統的熱交換真的有節能作用嗎?還是只不過是一個噱頭?自己購買的新風機具體的熱交換效率能算出來嗎?今天小編給你一個簡單的算法。如果你已經購買了雙向流新風系統,你可以自己簡單計算一下實際的熱交換效率。很多中央式和壁掛式新風系統廠家在宣傳自己產品的時候,會提供熱交換芯的熱回收效率。最常見的宣傳語裡,熱交換效率在70-80%的範圍內,甚至可以看到90%以上的熱回收效率。那麼,你家裡的新風系統熱回收效率怎麼樣?你只需要一個溫度感應器就可以算出來。
  • 如何計算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用世界上一個很古老的算法就可以
    90=2·3·3·5, 50=2·5·5二者相同的質因數有2和5,因此它們的最大公約數就是2·5=10.上面介紹的是我們傳統的方法,好像也沒什麼問題,操作起來也簡單。但這隻適用於比較小的數字,如果數字很大,那麼用這種方法就會費時又費力。這時,就需要用到一個世界上最古老的算法——歐幾裡得算法了。
  • 空氣中氧氣含量 空氣中氧氣的濃度是多少
    氧氣是空氣的成分之一,也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氣體,那麼你知道空氣中氧氣含量是怎樣的嗎?它佔空氣的百分之多少呢?  空氣中氧氣含量  氧氣在空氣中的含量約佔21%,這個是在大氣層比較穩定的情況下的佔比。
  • 我們的地球有多少歲了?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歡迎大家收看鵬揚科普,今天我們來聊聊我們的地球有多少歲了?如何計算地球的年齡這就要從地球誕生的那一刻開始說起,我們的星球在最初的幾百萬年裡是太陽系當中的一片混沌,小到如同顆粒般大小,這些塵土顆粒滾雪球般的逐漸變大,當我們的星球質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就開始有了引力,這些小星球開始相互吸引相互碰撞,這就是我們世界最初的模樣。
  • 跳出局限的力量,量子計算有多少種可能?
    20世紀40年代,圖靈精確定義了算法的含義,並描述了我們現在所稱的圖靈機(Turing machine):可以執行任何算法的單一通用可編程計算設備。此後,計算機逐漸發展成為了一個產業,並深刻改變了我們的生活。1981 年,著名物理學家費曼觀察到基於圖靈模型的普通計算機在模擬量子力學系統時遇到的諸多困難,進而提出了經典計算機模擬量子系統的設想。
  • 跳出局限的力量,量子計算有多少種可能?
    20世紀40年代,圖靈精確定義了算法的含義,並描述了我們現在所稱的圖靈機(Turing machine):可以執行任何算法的單一通用可編程計算設備。此後,計算機逐漸發展成為了一個產業,並深刻改變了我們的生活。1981 年,著名物理學家費曼觀察到基於圖靈模型的普通計算機在模擬量子力學系統時遇到的諸多困難,進而提出了經典計算機模擬量子系統的設想。
  • 這道小升初數學簡便計算題,分子都是1,解題的突破口全在分母上
    對於這類型的試題,由於他們的分子都是相同的1,解題的突破口就全在分母上了,一般情況下,要求我們進行簡便計算,其分母就一定存在某種規律,從而使我們能夠進行簡便計算。這道題的分母有什麼規律呢?看了半天,也沒有發現有什麼規律可言啊。當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們又該怎麼辦呢?此時,我們就要對每一項進行簡單的變換,從而使他們的分母存在某種可以讓我們進行簡便計算的規律。如下圖所示:
  • 視同繳費年限出現10個月的零頭應該怎樣計算,是算一年嗎?
    題主談到的是視同繳費,實際上是在問城鎮職工社會保險裡的社保繳費年限(工齡)的零頭如何計算的問題。我認為應該分退休時和退休後兩個時間段來說,因為結論不同。概括說來,目前辦理退休計算養老金時,不滿一年的月數零頭各地都不會按一年算,全國都一樣。
  • 什麼是遺傳算法?怎樣繪製遺傳算法流程圖
    遺傳算法是一種通過模擬自然進化過程搜索最優解的操作方法,遺傳算法有三個基本算子選擇、交叉和變異。對於遺傳算法我們也可以使用流程圖對其整個過程進行總結歸納,那要怎樣繪製遺傳算法流程圖呢?下面是分享的簡單操作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 陳根:跳出局限的力量,量子計算有多少種可能?
    20世紀40年代,圖靈精確定義了算法的含義,並描述了我們現在所稱的圖靈機(Turing machine):可以執行任何算法的單一通用可編程計算設備。此後,計算機逐漸發展成為了一個產業,並深刻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 地球中的空氣特徵有哪些?
    氣體也就是我們所謂的空氣,它的組成成分非常的複雜,我們大概可以把它劃分為幾類,我是按其中成分含量多少進行對比的話,那麼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氮氣,對於氮氣而言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氮氣可以作為我們的保護器,在很多食品的包裝袋裡,比如薯片以及一些膨化物品的保存都需要用到氮氣,除此以外氮氣的液體還可以用作我們的手術治療,比如在我們切割腫瘤的時候可以用到液氮!
  • 算法文化與勞動分工:啟蒙運動中的計算
    這一切都逼著我們追問:何為算法。而什麼又是算法依仗、導致、又交織在一起的社會要素。何為算法?這篇譯介並不會給我們任何答案。它所討論的「計算」的歷史甚至遠在算法成為一個普遍使用的概念之前,儘管我們並不難將算法和自動化的歷史與文章中的主角們聯繫起來。
  • 並行算法計算微波電路的
    二、Diakoptics的概念Diakoptics定義為:將一個電路分解為若干個較為簡單的子電路,獨立計算子電路的特性,通過連接條件將子電路耦合連接.線性電路理論中子電路的特性用衝擊響應函數表示;子電路間的耦合通過串行和並行兩種算法完成.串行算法是從電路首尾中的任一端開始向另一端連接,依次將從參考面看入的子電路視為前一級子電路的負載,求出等效的子電路的輸入特性
  • 從硬體提升到算法迭代,正在發生的量子計算革命
    從理論到實踐當被問到量子計算的改變時,Hensinger 說:「這曾經是一個物理問題。而現在,它是一個工程問題。」儘管在量子計算機的可能工作方式上,我們已經有了清楚的理論理解。但要把它造出來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困難是多方面的,而且研究者在量子計算的基礎應該是怎樣上還沒有達成一致。但是,這方面目前有兩種並列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