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上海首個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帕金森一站式診療中心落戶新華醫院 採訪對象供圖
運動併發症是帕金森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甚至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為更好地規範和管理帕金森患者的治療效果,減小運動併發症對患者的影響,上海首個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帕金森一站式診療中心今天落戶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新華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劉振國說:「對帕金森患者而言,哪怕是多爭取一天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是一種勝利。」
76歲的李女士受帕金森疾病折磨將近8年,不僅逼迫她退出了廣場舞的舞臺,近段時間更是難以控制自己的軀體,常常不由自主地手舞足蹈,這種強烈的軀體羞恥感常常令她情緒崩潰。直到今年7月,她前往新華醫院看了神經內科劉振國主任的專家門診,為她制定了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案,一定程度減少了她的異動症狀。
對於帕金森病患者來說,在度過藥物治療效果的「蜜月期」後,發生運動併發症的機率非常高。帕金森病運動併發症出現的症狀複雜多樣,主要分為「症狀波動」和「異動症」兩大類。
「症狀波動」的典型症狀一個是「劑末現象」,每次用藥的有效作用時間縮短,症狀隨血液藥物濃度發生規律性波動;另一個是「開關現象」,身體活動「開關」開著,患者就能動,可一旦「關閉」,患者明顯無法運動,最關鍵的是,誰也不知道這身體的「開關」何時開何時關,開多久又關多久。
「異動症」則表現為運動過多,常見於面部肌肉、頸、背部、四肢簡單重複的不自主動作,或肢體像舞蹈樣擺動不受控制。這種不自主動作幅度可以很大,很容易造成受傷或殘疾。
劉振國說:「運動併發症的治療效果不佳,明智的選擇只有預防其發生。因此在這樣的情況,帕金森一站式診治的管理模式孕育而生,這令這一疾病的管理治療更加規範。」
今年7月,新華醫院牽頭出臺了《帕金森運動併發症中西醫結合診治專家共識(2020)》,專家共識指出,目前西醫對於運動併發症的治療優勢體現在臨床分型及循證證據較為充分明確,但缺乏對疾病整體治療的理念。而中醫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的理念正是對西醫治療不足的有效補充。中西醫結合治療帕金森運動併發症的啟動時機應貫穿疾病全程,既可加強西藥對運動症狀的改善作用,同時對運動併發症中的非運動症狀(如疼痛、感覺異常、抑鬱、焦慮、靜坐不能以及重複刻板動作等)改善更加顯著。
劉振國說,帕金森患者需要的是長期的管理體系。一方面需要長期的監測,不僅包括監測各項顱腦情況的指標,還有步態測試、色覺及嗅覺檢測等等,及時了解疾病的發展進度;另一方面還需要不斷調整治療方案,中西醫結合,藥物與運動康復結合等等,讓患者可以更長時間的保持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質量。
據了解,新華醫院帕金森病一站式診療中心設有:量表評估室,肌電圖/震顫肌電圖室,神經電生理檢查室,睡眠監測室,專家會診室,心理諮詢室等。配置有嗅覺檢測、色覺檢測,步態評估系統,多導睡眠分析儀,震顫分析儀,經顱磁刺激儀等,能夠一次性完成帕金森病的早期診斷和中晚期評估,開展運動、非運動症狀及運動併發症一體化幹預,針對不同患者進行個體化、精準化診療。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