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的秘密爆出!看呆了!附各器官最愛的食譜,值得收藏~

2020-12-06 齊魯壹點

你知道你的身體有多值錢嗎?專家用淺顯的比喻告訴你———光是保養好幾個器官,就相當於「賺下」一百多萬。

肝:

約35萬

養肝第一守則是不熬夜

有新聞報導,移植肝臟的手術費用約為35萬~40萬元。

養肝的第一守則是不熬夜,即使睡不著也要到點就躺下。躺下休息時,進入肝臟的血流量比站立時多數倍,有利於增強肝細胞功能,提高解毒能力。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吃肝補不了肝。動物肝臟膽固醇含量較高,還可能含有毒素,肝病患者本就有肝損傷,如吃動物肝臟過多,不能護肝反而傷肝。

日常飲食要控制肉食攝入,多吃能增強肝臟解毒功能的食物,如花菜、西紅柿、黃瓜、苦瓜、胡蘿蔔等。

心臟:

約28萬

60 歲以後寫好心臟日記

有新聞報導,心臟移植手術平均費用約 28 萬元。

想要很好地養護心臟,建議60 歲後做好心臟日記,包括記錄全天血壓平均值、做了多少運動、吃下的食物及其數量;另外要對心臟健康狀況做跟蹤記錄。

快樂瑜伽學習營送你一份免費中老年養生瑜伽指南,70歲都能學!速搶,僅剩69份!小程序

如果你存在患上心臟病的某些風險因素,就先記錄下來。在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和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3個月之後,再看看這些指標 (如心率、血壓、膽固醇)的變化。

建議

40歲以上的人群最好每年都能進行動態心電圖、心臟超聲等相關的心臟體檢。

養護方法

1、控制體重

體重超標會影響代謝水平,影響心血管健康。因此要減少高脂高糖飲食,多吃新鮮果蔬,每日保持適度的運動。

2、補充鉀元素

鉀能夠調節心律、神經傳導和肌肉收縮;還能促進鈉離子的排出,幫助降低血壓,並防止膽固醇沉積。

牙齒:

一顆1萬多

飯後是護牙黃金時間

種一顆牙齒,在國內口腔醫院或門診報價差不多都是1萬多元。理論上成年人的一口牙齒價值三四十萬。

大多數人都認為,只要正確刷牙,就可以擁有一口健康的牙齒,其實不然,究其原因就是沒有掌握護牙的黃金時間。

飯後是養護牙齒的黃金時間。因為人們吃完東西以後,口腔中的 PH值會下降,酸性成分則會升高,如果不在一定時間內清除這些酸性物質,食物殘渣就會在牙齒中發酵,腐蝕牙齒,時間長了,牙齒就會出現脫鈣現象。牙齒長期脫鈣,就會導致齲齒或其他牙病的發生。

最科學合理的護牙方法是一天刷三次牙,建議在早中晚飯後 10 分鐘,並且用溫水刷牙。

肺:

約40萬

把水「喝」進呼吸道潤肺

接受肺移植手術在住院期間的總費用為35萬~40萬元。

養肺不難,只需堅持一些好習慣。分享幾個小方法。

1

把水「喝」進呼吸道

除了多喝水外,還可直接將水「攝」入呼吸道,方法是將熱水倒入杯中,用鼻子對準杯口吸入熱氣,每次 10 分鐘,每日 2~3 次即可。

2

練練腹式呼吸

每個人可以在步行或靜止狀態下,根據自己的健康狀況,慢慢地吸氣,然後收縮嘴唇作吹喇叭狀呼氣,可明顯改善呼吸功能。

3

開懷一笑

多笑能消除疲勞、解除抑鬱,還可使胸廓擴張、肺活量增大,有助於宣發肺氣,利於人體氣機升降。

在「保質期」內保養器官

大腦:保質期約30年

我們的腦細胞約有1000億個,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腦中的神經細胞數量會逐漸減少,相應的就會出現記憶力下降、大腦功能減退的症狀。

大腦的衰老是「滑鐵盧式」,不可抗拒的,但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激發神經元間聯繫的活性,就能延緩衰老進程。

養護方法

①補充營養素,蛋白質提供的胺基酸影響神經傳導物質的製造;據試驗表明,卵磷脂可使人的智力提高25%;維生素A、B、C對抽象思維和良好的記憶很有幫助。

②保持良好睡眠大腦沒有專門的代謝系統,只有在熟睡時,才能依靠腦脊液將廢棄物質排出去。因此,保持良好的睡眠能維持神經細胞活力。

③鍛鍊每天保持合理適度的鍛鍊,有助於刺激大腦中兩個主要區域(支配我們嗅覺的嗅球和用於學習、記憶的下丘腦)的神經元產生,讓你的大腦更年輕。

眼睛:保質期約40年

隨著年齡的增長,眼內晶狀體開始硬化,聚焦能力也下降。45歲左右,就會出現近距離看東西模糊的現象;之後幾年,眼睛會越來越容易疲勞,對光的亮度也變敏感。

養護方法

①常吃三色食物。黃色食物如玉米、蛋黃等,主要提供葉黃素和玉米黃素,能增加黃斑色素密度,預防黃斑性病變;紫色食物如紫甘藍、藍莓等,其含有的花青素能有效清除自由基,對預防白內障等眼病有作用;深綠色食物如菠菜、西蘭花等含有大量維生素、葉黃素及微量元素,能幫助保持眼部肌肉彈性,減少眼病發生。

②眼保健操。眼珠上下左右轉動畫十字,每天做5次,每次做10遍,能緩解眼疲勞。

心臟:保質期約40年

據紐約醫學院的一項研究發現,心臟上面布滿的幹細胞每隔20年左右也會更新一次。提供足夠的優質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心臟就有自我修復功能。

但隨著年紀的增長,營養攝入不足、吸收率差,在40歲後,心臟會開始衰老,向全身輸送血液的效率逐漸降低。因此,此時血管壁的彈性降低,動脈開始硬化,很容易造成脂肪堆積,各種心血管疾病也就隨之而來了。

建議:

40歲以上的人群最好每年都能進行動態心電圖、心臟超聲等相關的心臟體檢。

養護方法

①控制體重體重超標會影響代謝水平,影響心血管健康。因此要減少高脂高糖飲食,多吃新鮮果蔬,每日保持適度的運動。

②補充鉀元素鉀能夠調節心律、神經傳導和肌肉收縮;還能促進鈉離子的排出,幫助降低血壓,並防止膽固醇沉積。

肺:保質期約20年

從20歲開始,人體的肺活量開始下降,與此同時,人體供氧量也會隨之減少,器官的各種功能也會開始退化。

肺不僅主管呼吸,還是重要的造血器官。雖然每隔2-3周,肺就會自主「更新」,可它也很「嬌嫩」,空氣汙染、廚房油煙、抽菸等都會加重肺臟負擔,破壞其自我修復功能。

養護方法

①呼吸操:首先立位吸氣,前傾吐氣;然後單舉上肢吸氣,手放下吐氣;最後雙手平舉吸氣,雙手壓腹吐氣。

②吃「白色」食物:銀耳、雪梨、百合、蓮藕等都有一定的滋陰潤肺的功效,平常可以多吃。

附各器官最愛的「食譜」

適合貼到廚房裡!

1.心:海魚

目前的研究公認,吃魚可預防冠心病和腦卒中,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目前大多數膳食和心血管病預防指南建議,每周至少吃2次魚,每次112克,最好是富含脂質的深海魚。

2. 肝:枸杞

枸杞子含有甜菜鹼、胡蘿蔔素、多種不飽和脂肪酸、胺基酸和多種維生素等。甜菜鹼可抑制脂肪在肝內沉積,防止肝硬化,對保護正常肝細胞有作用。直接嚼著吃更有利於發揮保健效果。

3. 脾:薏苡仁

薏苡仁可以藥食兩用,家裡最好常備常食。薏苡仁主要功效是健脾利溼、排膿消腫和止瀉。長期服用薏苡仁可以美容、抗衰老,還可提高免疫力。

4. 肺:銀耳

銀耳的功效堪比燕窩,很多人吃它是為了滋陰潤肺、美容養顏。一年四季都比較適合食用,尤其是乾燥的秋冬。

5. 腎:山藥

山藥不熱不燥,性味平和,食用後,不用擔心腹脹、便秘等困擾,適合各種體質的人。腎虛和脾胃虛弱的人可以把山藥作為調補身體的常用食物。

6. 腸:白蘿蔔

蘿蔔有下氣和消滯的作用,利於清腸。蘿蔔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所含的芥子油和澱粉酶能促進新陳代謝,增進食慾,幫助消化。

7. 膽:橄欖油

有的醫生建議膽結石患者食用橄欖油,有的結石較小的患者食用一段時間後,檢查發現結石已消失。還要勤飲水,早起一杯水、睡前一杯水、每兩小時一杯水,有利於稀釋膽汁、促排石。

8. 胃:捲心菜

捲心菜含有保護胃腸黏膜的物質,是「廚房的天然胃藥」,對於腸胃蠕動與吸收有加分效果,可以有效的預防改善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

9. 膀胱:水

多喝水可以防膀胱癌。飲水少了,膀胱中的尿液就會減少,致癌物質在尿液中濃度較高,從而會對膀胱黏膜造成刺激。每半個小時提醒自己喝些水,不要因為忙顧不上喝水,為患癌埋下風險。

10. 大腦:巧克力

日本一項研究發現,常吃可可成分超過70%的巧克力可能有助於增加大腦皮質的量,這意味著腦部變「年輕」,學習能力有可能隨之提高。

11. 眼睛:胡蘿蔔

胡蘿蔔最主要的營養成分是β-胡蘿蔔素,它在體內可以轉化為維生素A。人在暗光下的視力和從強光轉到暗光時眼睛的適應能力,都離不開維生素A。作為維生素A良好的植物性食物來源,胡蘿蔔對於明亮雙眼確實有好處。

12. 耳朵:黑芝麻

有些老人會有耳鳴的問題,總感覺耳朵裡有蟬鳴聲、嗡嗡聲等。耳鳴常常是耳聾的先兆,出現耳鳴,除積極就醫外,還可多吃些黑芝麻來輔助調理。

13. 血管:芹菜

芹菜含有多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P可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管彈性,具有降血壓、防止動脈硬化和毛細血管破裂等功能,是高血壓患者和中老年人保健的佳品。

14. 皮膚:西紅柿

西紅柿是最好的防曬食物,號稱「食物防曬霜」,富含抗氧化劑番茄紅素和維生素C,提高肌膚對陽光的抵抗力。熟番茄比生吃效果更好。

15. 肌肉:菠菜

長時間高強度的運動,會大量消耗體內的鎂,從而降低肌肉的運動能力,使運動耐力下降,甚至造成抽搐、痙攣等情況。因此,運動前適量吃些富含鎂的菠菜,能提高運動期間的心肺功能,耐力也會增加。

相關焦點

  • 身體各個器官愛吃啥?這些才是它們最愛的「食譜」!
    身體各個器官愛吃啥?這些才是它們最愛的「食譜」!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吃的食物,身體各器官也不例外
  • 身體各個器官愛吃啥?原來這些才是它們最愛的「食譜」!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吃的食物身體各器官也不例外從飲食上加強對身體各器官的保護才能增強它們的「生命動力」↓↓↓心臟最容易受傷心臟,維繫著身體血液的運轉,高鹽、高糖、高反式脂肪酸的食物都會對它帶來傷害,出現胸悶、胸痛、氣短、下肢浮腫等症狀。
  • 被保留的名人器官:愛因斯坦的大腦和眼球,愛迪生的「最特殊」!
    因此即使很多科學家在離開人世後,他們的遺體和器官也成為了收藏的對象。在許多的國家博物館中收藏著淋漓盡致的寶貴文物,其中也不乏科學家們的器官,比如伽利略的中指,愛因斯坦的大腦,但是最令人驚訝的還屬愛迪生。
  • 一圖讀懂人體各器官對應的腫瘤標誌物,趕快收藏起來
  • 科學家發現人類新器官 發現了一個未知新器官人體秘密還有很多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科學家發現人類新器官 發現了一個未知新器官人體秘密還有很多 在生物學如此發達的今天,雖然我們已經攻克了很多疾病,可以在細胞甚至是分子的層面上對人體進行研究,甚至能夠利用基因編輯的手段來改變一個生物體的性狀,但是對於人體來說依舊有很多的未解之謎.
  • 身體各器官的更新時間表
    中醫總結了身體各器官的更新時間表。胃黏膜:5天特殊細胞產生的酸和毒素會導致你的胃黏膜呈酸性。同時,這些細胞還會分泌具有保護性的黏液,以防止酸性侵蝕。通常,這些細胞完成一次周期性分泌大約需將近一周。味蕾:10天身體裡有1萬種微小味蕾,這些味蕾上包含的微絨毛有傳遞食物味道的作用。
  • 十大病態"名人器官"收藏:拿破崙命根子成傳家寶
    美國醫生萊蒂默的女兒埃文拿著裝有「拿破崙命根子」的小盒子   古往今來,許多收藏家都愛收藏名人使用過的物品,然而鮮為人知的是,一些收藏家甚至「瘋狂」到了嗜   好收藏名人死後留下的身體部件和器官!
  • 盤點人類竟然有20個器官毫無用處 人身體各器官的排毒功能
    盤點人類竟然有20個器官毫無用處 人身體各器官的排毒功能時間:2015-12-07 18:48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盤點人類竟然有20個器官毫無用處 人身體各器官的排毒功能 對於我們所有人來說器官是非常重要,因為它們維持我們的生命,所以大部分人對於器官還是比較敏感的
  • 被博物館收藏的名人器官:從愛因斯坦大腦,到愛迪生的最後一口氣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這個世界上,許多人都有自己的收藏愛好,比如收藏古董字畫,比如收藏限量球鞋,比如收藏明星的籤名照,但無論如何,這些都還挺正常的。然而世界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的喜好是收藏「名人器官」,你沒看錯,是器官,今天,筆者就給大家介紹介紹這些「收藏品」。
  • 肢體、血液、器官的醫事法律定位思考
    而忻州本地部分微信群傳播一段小視頻並附聊天記錄稱:「過去拍一拍。殺人拋屍。」後經查明,是患者呂某近日在忻州市人民醫院做截肢手術後,其親屬將截肢後的右腳丟棄到醫院附近垃圾桶內。目前,公安直屬分局已對呂某親屬及相關責任人依法處理,忻州市人民醫院已將肢體回收做進一步處理。
  • 推動130多起器官捐獻,用愛堅守生命「重生」,走進器官捐獻協調員的...
    見有人來,一位瘦瘦高高的小夥子站起來,「我叫米梓鑫,是一名器官捐獻協調員。」他貼心地解釋,「器官捐獻成功完成,經常要爭分奪秒,所以我們將器官捐獻辦公室設在急診搶救區,為的就是能第一時間發現潛在的器官捐獻者。」器官捐獻協調員,又被稱為生命的「接力人」。他們奔走在生死與悲歡離合間,為一些患者送去「新生」的希望。
  • 收藏至今的名人器官有哪些?從愛因斯坦眼睛再到愛迪生最後一口氣
    然而對比收藏界,這類「名人效應」只是小兒科罷了。世界範圍內有不少家喻戶曉的名人,他們因為生前取得卓越成就而被後人敬仰崇拜。大部分人的崇拜放在心裡,小部分人的崇拜表現在行動上:他們熱衷於收藏名人器官。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這些器官到底是怎麼被留到今天的。先說愛因斯坦的眼睛。作為享譽全球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將現代科學技術拉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他也因此與大名鼎鼎的伽利略並稱。
  • 如何進行器官捐獻?
    9月20日左右突發頭痛,於當地醫院進行治療;9月29日,病情加重,轉至重醫大附二院江南院區;10月3日,搶救無效,因腦幹功能衰竭致死亡;隨後,家人決定捐獻其器官。緊接著,進入器官保存階段,主要有兩種方法:常溫機械灌注保存與低溫保存。其中,最常用的便是低溫保存,這類似於冰箱儲存食物,進入冷藏箱前,先對離體器官注入保存液,使器官在進入冷藏箱後,內部可以維持低鈉高鉀平衡,從而延遲器官受損。離體後,器官的失活時間各不相同。
  • 人體還有多少秘密?科學家在人類喉嚨深處發現「未知器官」
    人類的身體到底還有多少秘密存在呢?要知道我們人類連最基本的起源還沒有搞清楚,就在今年的9月份國外的生物家對癌細胞進行研究的時候就無意間發現—在人的鼻子到咽喉深處,有一個之前從未發現的器官,雖然這個器官大小有3.9釐米,但是之前一直沒有被發現,那麼這個器官究竟是什麼呢?
  • 大腦告訴你,大腦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
    如果我們以生死來論斷一個人的存在與否的話,對於一個人而言,除了大腦,身體的任何器官理論上都是「可替換的」,而大腦如果被替換了,這個人恐怕就……所以,客觀來看,說大腦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並沒有什麼不妥,不妥的地方在於,人類對於外部一切的認知都是「大腦」告訴我們的,「大腦」說自己比心肝脾肺腎、四肢軀幹都重要,就顯得有些像是在調侃了。
  • 人體器官的4大秘密,它能漂浮在水上?新發現的它究竟有何作用?
    人體器官的4大秘密,它能漂浮在水上,新發現的它究竟有何作用?人身體的奧秘數不勝數,就比如以下的這4個身體器官的秘密,你知道哪一個呢?身體沒有用的器官先來說一下身體裡面最沒有用的器官。但是把扁桃體去除之後,也不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太大的影響,所以這兩個器官並不是人體所必需的,在未來很有可能會被淘汰。身體最大的器官人身體裡面最大且生長最快的器官就是人的皮膚。對於一般人來說,如果體型不會過胖或者過瘦,皮膚一般是1.5到2平方左右。
  • 器官移植《異種克隆計劃》前瞻[多圖]
    從遊戲整體風格上來看,就像是一部好萊塢的恐怖大片,玩家急欲發現秘密,但危險的異形生物卻會不斷的阻撓你的判斷。,但同時也會帶來科學辯論以及道德和宗教的一些衝突,捐贈器官讓人們知道了拯救生命的意義,我們應該永遠記住教皇保羅二世對器官捐贈看法的話:「這是一個真正的愛的行為。」
  • 你身上蛋白質種類最豐富的器官竟然是……
  • 最奇葩的繁殖策略:一生都用於交配,雄性最終變成雌性的「器官」
    其實存在這種行為的不只是人類,很多動物也天生愛吃軟飯,甚至還吃到了極致,最後活生生的把自己變成了配偶的一個「器官」。下面一起來看看吧!地球上的物種數量高達百萬,它們的生殖策略各不相同,就拿本文的主角鮟鱇魚來說吧,鮟鱇魚是
  • 人類最噁心的器官是什麼器官?農民說的話,很現實
    人身上的每一個器官,都是構成一個人的重要組成部分,少一個都不能成為一個完整的人要說人類最噁心的器官,橋先生覺得沒有,因為橋先生身上的每個零件,對於我的生命來說,都具有使自己愉悅的感覺,假如真要噁心哪個器官,也是在別人身上發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