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久輝院士談水汙染控制方面科研進展

2021-01-13 中國水網

2019年7月24日,曲久輝院士就中國在水汙染控制方面的發展等問題做出解答,以下為整理的文字版以供大家參考。

Q:請您介紹一下中國在水汙染控制方面的科研進展?

曲院士:中國水汙染問題在全球也是極為複雜的,但是我國在過去四十年裡面控制住了環境汙染,基本遏制住了環境汙染惡化的趨勢。我們用全球有限的水資源實現了全球最大化的城市化進程;我們用幾十年的時間基本建立了流域汙染控制的技術體系。實現了流域水環境和水生態逐步好轉;我們也建立了中國自己的飲用水安全保障體系,實現了城鄉供水水質的不斷安全,保障了十三億人口水質安全;我們也用自己獨到的技術解決了中國——全世界沒有的複雜的工業汙染問題,並且不斷實現資源化和能源化;我們也建立了城市和鄉村汙水處理的保障體系,實現了汙水控源偉大壯舉。總的來說,中國在水汙染控制技術、理論和方法以及監測系統方面都建立了全球獨一無二的,完整的和具有高水平的技術體系。當然我們還需要不斷的完善,因為很多的問題需要不斷的解決。

Q:您提出面向未來的中國汙水處理概念廠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

曲院士:汙水處理概念廠是我和其他幾位專家共同提出來的。主要面向建設一個水質可以持續、資源可以回收,能量可以自給式的環境目標的汙水處理概念廠。這個概念提出以後,實際上得到了全球的高度讚賞和響應,我們的目標是按這樣四個願景來建設具有中國特色、領先世界水平的汙水處理廠。因為我們知道汙水當中有大量的資源,以前我們只是去除汙染物質,汙水當中有很多能量,以前我們要消耗很多能量。一般來說,像發達國家,汙水處理廠所消耗的能耗都在2%以上,中國也會達到1%,所以建設這樣一個汙水處理概念廠不僅具有控制源頭排放的意義,更具有資源回收和能量循環這樣一個重要意義,將來也是一個社會發展的重要方向。

Q:建國70年之際,請您談談對祖國變化的最直觀的感受?

曲院士:更嚴格的講我是70年的受益者,我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因為我是改革開放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批大學生。那麼這幾十年來,就我個人人生來說,我不光是目睹了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也在巨大的成就下不斷發展自己的學術和專業,努力做一些對祖國貢獻,對改革開放有益的事情。給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我剛從非洲回來,中國真的很偉大,我們做到了其他國家我認為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實現了前人所根本無法實現的壯舉,不光是在經濟上還是在科技上,還是在人文以及在教育上。我們在中國看到了很多缺點,但是我們出國的時候還看到了中國和其他國家的完全不一樣,這種不一樣是由我們體制所決定的,這種舉國體制給中國創造了巨大其他國家所無法比擬的發展機遇和條件。

Q:70年中國在水汙染和控制方面有怎麼樣的變化?

曲院士:水汙染控制如果說70年,我們就是從好到差到更差,到不斷的好,到現在我們逐步實現根本好轉這樣一個發展歷程。實際上在過去的四十年裡面,水汙染控制方面我們基本是學習別人,所以我認為現在到了一個轉折點。我們不僅僅是改變了自己這樣一個被動的局面,而且在水汙染治理過程當中,積累了大量技術、管理經驗,有向其他發展中國家輸出的可以借鑑的經驗。所以我認為我們成就是巨大的,當然問題也是嚴峻的,我們還需要繼續努力。

Q:工程院建院25周年之際,您對工程院的未來如何展望?

曲院士:工程院實際上為國家做出了重大貢獻,工程院院士實際上是非常務實的。我們是努力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所以我們為國家戰略提供諮詢,為地方政府發展衝鋒獻策,也為企業的進步和產業壯大提供先進的技術和方法。所以我認為中國工程院為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我們將繼續求真務實,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要中國工程院集體的智慧,要中國工程院個人以及團隊創造的先進的技術、理論和方法來支持中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來支持中國企業的行業式發展。

編輯:王媛媛

相關焦點

  • 中科院曲久輝院士新晉美國工程院院士
    華人學者、美國西北大學機械工程系終身教授陳衛當選為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曲久輝當選為美國工程院外籍院士。以下為兩人簡歷:陳衛博士1988年7月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1995年9月於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獲博士學位。
  • 前沿研究丨曲久輝院士:新冠病毒溯源的可能途徑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特聘教授、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曲久輝團隊在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2020年第10期「新冠病毒肺炎專刊」上撰文,提出了一種新的追溯新冠病毒來源的可能途徑。
  • 曲久輝院士:後疫情時代水環境水生態保護應從四方面著手
    疫情發生後,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特聘教授曲久輝領銜中國工程院相關院士團隊,迅速投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環境風險防控」應急攻關項目,取得全新研究成果。近日,人民網記者圍繞水環境水生態領域相關問題對曲久輝院士進行了專訪。
  • 清華大學特聘教授曲久輝當選外籍院士,網友:我怕他走
    近日,清華大學又傳來一個好消息,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曲久輝教授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在美國國家工程院本次公布的新晉院士名單中,當選者共包括86名院士以及18名外籍院士,其中曲久輝院士是新晉外籍院士中唯一的中國學者。
  • 中國工程院院士曲久輝:水環境治理面臨哪些挑戰
    除此之外,一些新型汙染物也給我國水環境治理帶來挑戰,如抗生素汙染、病原微生物汙染、有機物複合汙染等等。對此,又該如何預防和控制它的潛在風險?水環境治理是一項長期和複雜的系統工程,一方面,老百姓對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另一方面,要清除幾十年形成的汙染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各級地方政府在治汙的同時,還要面對高強度的排汙養殖。
  • 吉林大學校友曲久輝當選美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消息來源:校友聯絡和教育基金管理處】美國國家工程院於2月7日公布了新晉院士名單,此次當選者共包括86名院士以及18名外籍院士。吉林大學校友、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特聘教授、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曲久輝當選為美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 2019美國工程院院士名單出爐!兩位華人學者入選
    美國國家工程院(NAE)公布2019年新當選院士、外籍院士名單,共增選86名新院士和18名外籍院士。有兩位華人學者入選:美國西北大學機械工程系終身教授陳衛當選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特聘教授、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曲久輝當選外籍院士。
  • 曲久輝院士:下一代工業廢水處理廠一定是無害化與資源化的低耗工廠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曲久輝於會上做題為《電化學微場構造及廢水資源化能源化新方法》的報告。報告圍繞化學-物理耦合水處理方法、電化學方法的缺陷與改進策略以及傳統廢水處理與新思路的差異等展開。
  • 十大給排水專業畢業的中國工程院院士
    長期從事水處理技術的科研和教學工作,在地下水除鐵除錳領域,開發出了一種高效的接觸催化除鐵除錳新工藝,使我國地下水除鐵除錳技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在高濁度水處理工藝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是我國高濁度水處理技術的奠基人之一;他研究成功的高濁度水透光脈動單因子絮凝自動控制技術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他還參與水上一體化水廠的研究工作,使水廠建造工廠化取得了很大經濟效益;研究開發成功的高錳酸鹽飲用水除汙染技術
  • 盤點水處理行業十大給排水專業中國工程院院士
    長期從事水處理技術的科研和教學工作,在地下水除鐵除錳領域,開發出了一種高效的接觸催化除鐵除錳新工藝,使我國地下水除鐵除錳技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在高濁度水處理工藝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是我國高濁度水處理技術的奠基人之一;他研究成功的高濁度水透光脈動單因子絮凝自動控制技術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他還參與水上一體化水廠的研究工作,使水廠建造工廠化取得了很大經濟效益;研究開發成功的高錳酸鹽飲用水除汙染技術、流動電流混凝控制技術等
  • 我國科研人員快速降解抗生素汙染獲進展
    記者25日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技術生物所科研人員在快速降解抗生素汙染研究方面獲得進展。相關成果被環境科學類期刊Chemosphere在線發表。目前,抗生素汙染成為威脅環境和人類健康不容忽視的因素,其中醫療廢水是抗生素汙染擴散的重要渠道。含有大量抗生素殘留的醫療廢水被排放到環境中,不僅對生態產生威脅,而且由於抗生素長期殘留,導致細菌耐藥性增強,也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因此,發展簡便、高效的抗生素降解方法,對於淨化醫療廢水,保護環境和人類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 中國十大給排水院士,六位來自哈工大!
    長期從事水處理技術的科研和教學工作,在地下水除鐵除錳領域,開發出了一種高效的接觸催化除鐵除錳新工藝,使我國地下水除鐵除錳技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在高濁度水處理工藝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是我國高濁度水處理技術的奠基人之一;他研究成功的高濁度水透光脈動單因子絮凝自動控制技術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他還參與水上一體化水廠的研究工作,使水廠建造工廠化取得了很大經濟效益;研究開發成功的高錳酸鹽飲用水除汙染技術
  • 我國飲用水除砷科研成果獲IWA全球創新項目獎
    第七屆世界水大會於9月19日至25日在加拿大蒙特婁舉行,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在飲用水除砷及水體砷汙染治理方面的研究與工程應用成果
  • 第四屆中國水業院士論壇在京召開
    2014年4月24~25日,「第四屆中國水業院士論壇暨城市水安全高峰論壇」在北京友誼賓館隆重召開。院士論壇是近年來《給水排水》雜誌社聯合北京威派格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傾力打造的品牌活動,每一屆都是名家聚首,凝聚水業人的集體智慧,匯集水行業的深度思考。
  • 李幹傑:大氣重汙染成因及來源主要是三大方面
    請問,旨在解決大氣重汙染成因與治理攻關的總理基金項目搞清楚汙染來源了嗎?現在基金項目的進展怎麼樣了?謝謝。  李幹傑:謝謝您的提問。剛才在上場之前,我還說這個問題一定會問到,因為大家對藍天保衛戰非常關心,對大氣重汙染的成因非常關心,當然也對大氣重汙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的進展情況非常關心。
  • 三亞市院士聯合會吸引77名院士加入 提供人才支撐
    目前,三亞中心醫院、三亞市人民醫院、三亞市中醫院、三亞市婦幼保健院、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開通了院士就醫綠色通道,解決就醫難題。 三亞市院士聯合會努力打造有利於科研創新的社會生態環境,搭平臺、出政策、強保障,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讓院士的智慧在三亞產生強大的乘數效應、化學反應。
  • 院士牽頭打造「新概念汙水廠」:不僅提供永續水質,還要實現碳中和
    7年前的今天(2014年1月7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曲久輝等6位專家曾提出「建設面向未來的中國汙水處理概念廠」的目標。當年2月19日,《第一財經日報》以《六專家欲建「新概念」汙水處理廠》為題詳細報導了建設「新概念」汙水處理廠的背景、內涵和困局。7年過去了,「新概念」的中國汙水處理廠建設情況如何?
  • 【科研進展】工業製造最佳碳納米管纖維方面取得新進展
    【科研進展】工業製造最佳碳納米管纖維方面取得新進展 2020-09-04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已有三名院士被取消院士資格!科研不易,更應珍惜名譽……
    在我國,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是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具有崇高的榮譽和學術上的權威性,代表著我國科學技術隊伍的水平和聲譽。但是,目前我國存在著把「終身榮譽」和「終身能力」以及「職業生涯終身制」概念混淆的情況。
  • 中國工程院院士曲久輝深度解讀→
    農村飲用水質量還需進一步提高,湖泊富營養化問題依然突出,全國主要流域水體汙染依然存在,各種汙染物對生態安全和人體健康的潛在風險不容忽視。水生態修復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課題。怎樣才能有效地治理水環境,保障水安全?在水汙染治理、水生態修復和水資源保護等不同層面,我們該如何精準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