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因顆粒物引起的世界著名空氣汙染事件(圖)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因顆粒物引起的世界著名空氣汙染事件

  雖然肉眼看不見空氣中的顆粒物,但是各種顆粒物都能降低空氣的能見度。霧是自然的天氣現象,和人為汙染沒有必然的聯繫;霾則是顆粒物汙染導致的,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空氣溼度,通常在溼度大於90%時稱之為霧,而溼度小於80%時稱之為霾,溼度在80%-90%之間則為霧霾。後來則有人用煙霧這個詞來特指由於工業排放的顆粒物和霧共同形成的混合物。歷史上,很多國家都發生過因顆粒物引起的空氣汙染事件。

  40年代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

  美國西南海岸的洛杉磯,西面臨海,三面環山。早期金礦、石油和運河的開發,加之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它很快成為了一個商業、旅遊業都很發達的港口城市。

  然而好景不長,從上世紀40年代初開始,人們就發現這座城市一改以往的溫柔,變得「瘋狂」起來。每年從夏季至早秋,只要是晴朗的日子,城市上空就會出現一種瀰漫天空的淺藍色煙霧,使整座城市上空變得渾濁不清。這種煙霧使人眼睛發紅,咽喉疼痛,呼吸憋悶、頭昏、頭痛。1943年以後,煙霧更加肆虐,以致遠離城市100千米以外的海拔2000米高山上的大片松林也因此枯死,柑橘減產。這就是著名的洛杉磯光化學煙霧汙染事件。

  光化學煙霧是由於汽車尾氣和工業廢氣排放造成的,一般發生在溼度低、氣溫在24℃-32℃度的夏季晴天的中午或午後。汽車尾氣中的碳氫化合物和二氧化氮被排放到大氣中後,在強烈陽光紫外線照射下,發生光化學反應,其產物為含劇毒的光化學煙霧。

  洛杉礬在1940年代就擁有250萬輛汽車,每天大約消耗1100噸汽油,排出1000多噸碳氫化合物,300多噸氮氧化物和700多噸一氧化碳。另外,還有煉油廠、供油站等其他石油燃燒排放,這些化合物被排放到陽光明媚的洛杉磯上空,不啻製造了一個毒煙霧工廠。

  1948年美國多諾拉煙霧事件

  多諾拉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個小鎮,位於匹茲堡市南邊30公裡處。這個小鎮坐落在一個馬蹄形河灣內側,兩邊高約120米的山丘把小鎮夾在山谷中。多諾拉鎮是硫酸廠、鋼鐵廠、煉鋅廠的集中地,多年來,這些工廠的煙囪不斷地向空中噴煙吐霧,鎮上居民們對空氣中的怪味都習以為常。

  1948年10月26-31日,持續的霧天使多諾拉鎮看上去格外昏暗。氣候潮溼寒冷,天空陰雲密布,一絲風都沒有,空氣失去了上下的垂直移動,出現逆溫現象。在這種死風狀態下,工廠的煙囪卻沒有停止排放,就像要衝破凝住了的大氣層一樣,不停地噴吐著煙霧。

  兩天過去了,天氣沒有變化,只是大氣中的煙霧越來越厚重,工廠排出的大量煙霧被封閉在山谷中。空氣中散發著刺鼻的二氧化硫氣味,令人作嘔。空氣能見度極低,除了煙囪之外,工廠都消失在煙霧中。

  隨之而來的是小鎮中6000人突然發病,症狀為眼病、咽喉痛、流鼻涕、咳嗽、頭痛、胸悶、嘔吐等,其中有20人很快死亡。死者年齡多在65歲以上,大都原來就患有心臟病或呼吸系統疾病。

  這次煙霧事件發生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小鎮上的工廠排放的含有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質的氣體及金屬微粒在氣候反常的情況下聚集在山谷中積存不散,這些毒害物質附著在懸浮顆粒物上,嚴重汙染了大氣。人們在短時間內大量吸入這些有毒害的氣體,引起各種症狀,以致暴病成災。

  多諾拉煙霧事件和1930年12月的比利時馬斯河谷煙霧事件、1959年墨西哥的波薩裡卡事件一樣,都是由於工業排放煙霧造成的大氣汙染公害事件。

  英國倫敦煙霧事件

  1952年12月5-8日,一場災難降臨了英國倫敦。地處泰晤士河河谷地帶的倫敦城市上空處於高壓中心,一連幾日無風,風速表讀數為零。大霧籠罩著倫敦城,又值城市冬季大量燃煤,排放的煤煙粉塵在無風狀態下蓄積不散,煙和溼氣積聚在大氣層中,致使城市上空連續四五天煙霧瀰漫,能見度極低。在這種氣候條件下,飛機被迫取消航班,汽車即便白天行駛也須打開車燈,行人走路都極為困難,只能沿著人行道摸索前行。

  由於大氣中的汙染物不斷積蓄,不能擴散,許多人都感到呼吸困難,眼睛刺痛,流淚不止。倫敦醫院由於呼吸道疾病患者劇增而一時爆滿,倫敦城內到處都可以聽到咳嗽聲。僅僅4天時間,死亡人數就達4000多人。兩個月後,又有8000多人陸續喪生。就連當時舉辦的一場盛大的得獎牛展覽中的350頭牛也慘遭劫難。一頭牛當場死亡,52頭嚴重中毒,其中14頭奄奄待斃。這就是駭人聽聞的「倫敦煙霧事件」。

  釀成倫敦煙霧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冬季取暖燃煤和工業排放的煙霧在逆溫層天氣下的不斷積累發酵。可悲的是,10年後,倫敦又發生了一次類似的煙霧事件,造成1200人的非正常死亡。直到70年代後,倫敦市內改用煤氣和電力,並把火電站遷出城外,使城市大氣汙染程度降低了80%,才摘掉了「霧都」的帽子。 (摘自自然之友編《20世紀環境警示錄》 )

相關焦點

  • 全球因顆粒物引起的重大空氣汙染事件(盤點)
    去年下半年至今,全國中東部地區陷入嚴重霧霾天氣中,汙染已擴散至沿海地區,全球關注中國的霧霾,大氣汙染事件也成為我國去年的重大關注事件之一。歷史上,很多國家都發生過因顆粒物引起的空氣汙染事件。馬斯河谷煙霧事件是20世紀最早記錄下的大氣汙染慘案。  2、1943年洛杉磯煙霧事件  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40年代初期發生在美國洛杉磯市。光化學煙霧是大量碳氫化合物在陽光作用下,與空氣中其他成份起化學作用而產生的。這種煙霧中含有臭氧、氧化氮、乙醛和其他氧化劑,滯留市區久久不散。
  • 世界著名空氣汙染事件盤點:倫敦大霧曾致萬人死
    1943年洛杉磯煙霧事件因顆粒物引起的世界著名空氣汙染事件雖然肉眼看不見空氣中的顆粒物,但是各種顆粒物都能降低空氣的能見度。霧是自然的天氣現象,和人為汙染沒有必然的聯繫;霾則是顆粒物汙染導致的,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空氣溼度,通常在溼度大於90%時稱之為霧,而溼度小於80%時稱之為霾,溼度在80%-90%之間則為霧霾。後來則有人用煙霧這個詞來特指由於工業排放的顆粒物和霧共同形成的混合物。歷史上,很多國家都發生過因顆粒物引起的空氣汙染事件。
  • 盤點國外大氣汙染事件與治汙經驗
    許多國家都曾發生過嚴重的大氣汙染事件,但通過實施有針對性的措施,加之持之以恆的治理,均取得了治汙的勝利。在與大氣汙染鬥爭中形成的寶貴經驗也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在當前,我國各區域、各行業共同應對大氣汙染的形勢下,這些經驗也將為我們提供有益的借鑑。在此,我們特梳理了歷史上著名的大氣汙染事件及其治理措施,便於讀者了解。
  • 殺人於無形 盤點世界著名「毒霧」事件(圖)
    【環球網綜合報導】連日來,中國中東部地區連連陷入嚴重的霧霾天氣之中,大範圍霧霾天氣的來襲,再次引發公眾對空氣品質的「集體焦慮」。事實上,歷史上很多國家都發生過類似空氣汙染事件,對當地居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損害。
  • 【盤點】空氣汙染與人類健康到底有什麼關係?
    說到底,霧霾之所以會引起如此之大的關注,主要原因還在於空氣品質與人類健康之間存在非常重要的關聯。那麼霧霾的出現究竟會給人類健康帶來哪些威脅呢?小編網羅了本站以及其他網站曾經發布的消息,從大眾認知,流行病學以及基礎研究等幾個方面匯總了空氣汙染與人類健康的關係。
  • 空氣汙染 到底是什麼傷人於無形之間?
    北京市預警中心、北京市空氣重汙染應急指揮部辦公室11月26日發布了「空氣重汙染藍色預警」稱,受不利擴散條件影響,北京空氣品質已達「5級重度汙染」水平,建議公眾做好健康防護,減少戶外運動等。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數據顯示,全球2010年因肺癌死亡患者中,有22.3萬人與大氣汙染直接相關。2013年,世界衛生組織把「室外空氣汙染」列為一類致癌物。空氣汙染對我國居民具體影響如何?
  • 空氣汙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2019年1月15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空氣汙染對身體健康的影響的相關研究盤點,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一項新的動物研究顯示,父母在受孕前接觸髒空氣可能會給下一代帶來心臟病。
  • ...已成為我國空氣汙染的重要來源,是造成細顆粒物、光化學煙霧...
    【環保部最新發布:機動車汙染成空氣汙染重要來源】環境保護部近日發布《中國機動車環境管理年報(2017)》中指出,機動車汙染已成為我國空氣汙染的重要來源,是造成細顆粒物、光化學煙霧汙染的重要原因,機動車汙染防治的緊迫性日益凸顯。
  • 空氣汙染顆粒物中發現新冠病毒(SARS-Cov-2 RNA)!
    這也是首次在戶外空氣的顆粒物中檢測到新冠病毒!證據表明:SARS-CoV-2 信息載體能夠存在於戶外空氣中的顆粒物(PM)上,這提示在大氣穩定和PM高濃度的條件下,SARS-CoV-2可以與戶外PM成簇,並且通過降低它們的擴散係數,增強病毒在大氣中的持久性。
  • 專家詳解空氣汙染對健康的影響及防護
    空氣汙染,又稱為大氣汙染,是由於人類活動或自然過程引起某些物質進入大氣中,當排放的物質越來越多,遠遠超過大氣的自淨能力時,就導致大氣的組成發生變化。當大氣中汙染物質的數量、濃度和持續時間,達到有害程度,危害到了人類的舒適、健康和福利或環境時,就形成了大氣汙染。
  • 中國城市細顆粒物汙染嚴重 長期危害甚於核輻射
    資料圖  據環保部稱,目前,我國城市大氣環境質量較差,與世界衛生組織環境空氣品質指導值有一定差距。  還有專家稱,已經有科學數據證明,PM2.5與肺癌、哮喘等疾病發生密切相關。  大氣汙染最嚴重國家之一  我國現行的空氣品質標準編制於1982年,後又分別在1996年和2000年進行了修訂。目前,我國大部分城市PM2.5濃度超過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第一階段的排放標準。  按照我國《環境空氣品質標準》的規定,每天監測和發布的主要有三項空氣汙染物指標: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
  • 《自然》論文:大氣顆粒物汙染的有害成分來源確定
    中新網北京11月19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的一項歐洲空氣品質分析顯示,降低顆粒物濃度的緩解策略不一定能降低這類汙染物的氧化潛勢(oxidative potential),而這種氧化潛勢被認為會對健康造成危害。
  • 世界衛生組織:室內空氣汙染程度高出室外5~10倍
    夏季是一年中的過敏高發時節,對人們的身心健康有著比較深的影響,由於室內空氣品質過於低劣導致的生命健康危害事件頻繁發生。事實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1年9月發布的《室內空氣汙染與健康》指出,目前室內空氣汙染的程度已經高出室外汙染5-10倍,全球4%的疾病與室內空氣品質相關,每年大約有200萬人因室內空氣汙染所致疾病而過早死亡,而死於室外空氣汙染的大約為每年130萬人。
  • 《自然》論文:大氣顆粒物汙染的有害成分來源確定
    中新網北京11月19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的一項歐洲空氣品質分析顯示,降低顆粒物濃度的緩解策略不一定能降低這類汙染物的氧化潛勢(oxidative potential),而這種氧化潛勢被認為會對健康造成危害。這項環境研究的成果論文稱,歐洲的顆粒物質量來源和氧化潛勢的來源並不相同。
  • 全球空氣汙染實時地圖幫你獲取全球空氣汙染狀況
    【PConline 資訊】據外媒報導,全世界每年有700萬人因空氣汙染報導,那麼如何做到實時獲取全球空氣汙染狀況呢?AirVisual Earth或許可以幫到大家實時獲取全球空氣汙染狀況,在AirVisual Earth中,可以全球空氣汙染分布情況,包括全球的氣流(Wind)和細顆粒物濃度及汙染(Air Pollution)。。。中國和印度空氣汙染比較嚴重據了解,在AirVisual Earth網站,白色線條指氣流和天氣模式,彩色部分則是PM2.5細顆粒物的濃度。
  • 李克強治理大氣汙染 大氣汙染對健康的危害有哪些
    李克強治理大氣汙染:中央財政3年將投263億  環保部20日透露,近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重要批示。為此,環保部對近年大氣汙染治理情況進行盤點。可吸入顆粒物因粒小體輕,能在大氣中長期飄浮,飄浮範圍從幾公裡到幾十公裡,可在大氣中造成不斷蓄積,使汙染程度逐漸加重。可吸入顆粒物成份很複雜,並具有較強的吸附能力。例如可吸附各種金屬粉塵和強致癌物苯並(a)芘、吸附病原微生物等。  可吸入顆粒物隨人們呼吸空氣而進入肺部,以碰撞、擴散、沉積等方式滯留在呼吸道不同的部位,粒徑小於5微米的多滯留在上呼吸道。
  • 空氣汙染是人類過早死亡的重要原因
    其實霧霾的影響遠比引起心臟病和肺部慢性病等疾病嚴重,研究認為霧霾等還會導致死亡率增加,或是人類「過早」死亡的重要原因。「過早」死亡可以與一系列不同因素聯繫起來,其中包括臭氧和細顆粒物等戶外空氣汙染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近期《Nature》上一篇研究論文認為,早死與城市和農村環境中七個來源的大氣汙染物之間的關係。
  • 全球變暖、空氣汙染……氣候變化,對癌症有哪些影響?
    氣候變暖也造成了一系列相關的氣候變化,包括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空氣汙染、風暴和洪水強度增加、極端天氣事件發生頻率增加以及乾旱和野火的發生頻率和嚴重程度增加等。與此同時,氣候變化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 霧霾檢出危險含氮顆粒物 曾導致光化學煙霧(圖)
    中國科學院近日公布了該院「大氣灰霾追因與控制」專項組的最新研究結果。研究結果表明,近期持續、大範圍的強霧霾中,含有大量的含氮有機顆粒物。  成因:  汙染物遇水汽發生灰霾事件  研究認為,人類汙染物排放是造成霧霾天氣的內因,可以說是「主謀」。
  • 皖儀離子色譜檢測環境空氣顆粒物中水溶性陰陽離子
    空氣顆粒物是空氣中存在的各種固態和液態顆粒狀物質的總稱,按照粒徑大小可將顆粒物分為總懸浮顆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