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吧丨一名女兵眼中的男班長

2020-11-29 人民武警

收聽冰晶主播溫情朗讀

尼加提是我上等兵時男兵分隊的班長,亦是我最尊敬的一位班長,我們都喊他尼加班長。那時,我們單位剛剛歸建,一切百廢待興。 如果說每個單位都有一個靈魂人物,那我們單位當屬尼加班長了。記得我剛從預備特戰隊下連,便常聽老兵將他的名字掛在嘴邊:「尼加班長要從南疆回來了,我們的『好日子』要到頭了。」我不禁好奇,這是個怎樣的魔鬼人物,還沒回來就這麼讓人膽顫心驚。

果不其然,尼加班長練人是極狠的。很快,由他值班負責體能訓練時,我們女兵分隊也開始犯嘀咕。跑步時他讓男兵帶我們一起跑,二十五分鐘之前回來算是及格,回不來的專項訓練伺候。現在回想起來,那個時候真是我跑步成績的巔峰。 組織摔擒科目時,有一個躍起側倒的動作,他在旁邊專門拿個小旗子逐人過動作,踢腿時腳必須夠到旗子,頂腹翻身動作必須乾脆利索,整套動作下來必須一氣呵成。稍稍有些偷懶,便逃不過他的火眼金睛。

我見過一次他發飆,那真是印象深刻。我們單位的男兵和預提士官集訓隊在單槓卷身上這個科目的比賽中打了平手。我們都覺得成績還不錯了,因為集訓隊聚集了各個單位的精英,而且他們人數多可以優中選優。我們男兵少,只能一人不落地參加考核。面對我們的竊竊自喜,尼加班長發飆了:「這算是好成績嗎?你們是特戰隊員,懂不懂什麼叫特戰標準?什麼平手,戰場上有平手嗎?」 後來的幾周,他天天帶男兵們一起訓練,一個早操下來,男兵們拿筷子的手都在發抖,雖然黑了瘦了,但沒有一個人抱怨,沒有一個人厭訓。幾周下來,男兵們的進步讓我們嘆為觀止。

尼加班長對自己特戰隊員的身份看得尤為重要,十六年的特戰生涯,他早已將自己融入特戰。在他眼裡,特戰,是榮耀,是神聖的字眼,是可以付出青春、汗水和鮮血的事業。所以,他對自己要求十分嚴苛。每周一個半馬雷打不動,攀登、索降、飛身下等高危科目向來都是我們的標杆。有次訓練間隙,大家鬧著讓他講執行任務時的故事。他嘿嘿一笑:「有什麼好講的,就是每天巡邏,不過得小心點,因為你不知道搜索到哪個院子裡就會突然蹦出一隻大狼狗,這時候就得看你反應夠不夠快了。我就遇到過一次,不過我兩手一扒就坐到牆頭了,那狗咬不到我…」雖然他在努力用詼諧的語言淡化其中的危險,但我們心裡明白,那裡豈止是有大狼狗。

還記得有一年冬天的野營拉練,全身上下加起來背負的重量超過30公斤,有戰友走著走著眼睛就閉上了,真的是太疲憊了。尼加班長膝蓋有舊傷,剛走了一兩天就瘸了,幾乎每個人都勸他上車休整一下,但是他就這樣一瘸一拐地堅持著,直到最後的三公裡奔襲課目,他還帶頭衝到了終點。我真的不知班長的動力從何而來,後來私下問他,他淡淡地說:「我是班長啊,如果我上車了,你們怎麼辦?」是啊,如果真沒有尼加班長給我們鼓勁,估計好多人都要放棄了 。 都說班長是兵的樣子,兵是班長的影子。時光荏苒,五年時間悄然而逝,我已經從當年的小戰士成長為一名中尉排長,而尼加班長也即將脫下軍裝,告別十六年的軍旅。班長說:「這趟軍旅的長途列車即將到站,回頭看看路過的風景,從不後悔也從未缺席。」

初冬的天氣已經有了蕭瑟的氣息,冷風瑟瑟、駝鈴聲起,又到了離別的時刻…但是,我相信,曲終人未散,有情自相逢! 未來已來,尼加班長,加油!

END

主播:趙冰晶

作者:關芳欣

單位:武警新疆總隊

《朗吧》徵稿啟事

在文字中品悟文化,在品悟中照見自己。「人民武警」微信公眾號《朗吧》欄目現向網友徵稿。體裁以散文、詩歌、小說為主。可以是原創,也可以是推薦(註明作者出處)。內容可關乎人生哲理、家國情懷、軍旅感悟、愛情親情,只要適合朗讀,能打動人、感染人、啟發人、激勵人、塑造人即可。字數控制在2000字以內,附3張以上照片。

投稿郵箱:wjxinmeiti@163.com(註明《朗吧》欄目投稿)

值班電話:010-68794420

可能還喜歡

1、朗吧丨軍人的親子時光,是否和你一樣?

2、朗吧丨嘿,姑娘,今天我有話想要對你說

3、朗吧丨新排長的疑惑

4、朗吧丨睡在我上鋪的兄弟

5、朗吧丨從軍後,總是忘不了它

本信息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監製:劉鳳橋、鄒零

執行監製:張金嶺

主編:關樹聲、王文

值班編輯:支雲鵬

郵箱:wjxinmeiti@163.com

相關焦點

  • 平時是民,戰時是兵,預備役女兵有啥不一樣?
    文字丨蔣昱、張川、馮曙娟 圖片丨劉禹 整齊的隊伍、熟練的操作、火熱的場景,看似相識,但又格外不同。原來,正在訓練的是樂山某預備役團的女兵。
  • 為什麼軍營衛生員大多是女兵擔任?百分之99的人不知道
    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她的強軍風採吧!第一年被評為優秀士兵,第二年光榮入黨,第三年當新兵班長。她叫李英,一個來自「攻堅勁旅」勤務保障營的醫療救護員。入伍前,她是一名在讀大學生,從小就喜歡運動,身體素質不錯。徵兵的時候,一名幹部對她說:「女兵在部隊可是每天都要跑3公裡的,你這身板能行嗎?」當時信心滿滿她回答:沒問題!
  • 朗吧丨埋在記憶裡的特殊味道
    小龔站在旁邊的柳樹下看著,直咽口水,心想:耗子跟他不僅是「鐵哥們」,而且是同學,還抄過自己的作業,這麼一大堆爛果,他肯定會給自己幾個吧。然而事與願違,耗子蹲在池塘邊的洗衣石上,把半筐爛杏子全吃完後站了起來,看了他一眼,用袖子擦了嘴驕傲的說:「嘖嘖!真好吃!」話語中有幾分炫耀,幾分得意。小龔又忌又恨,心中暗暗發誓,哪天發達了,一定要在耗子面前吃半籮筐爛杏子,氣死他。 沒吃過爛杏子也就罷了。
  • 19歲小戰士俘虜了17歲越南女兵,搜出兩樣東西,令他尷尬不已!
    在距離班派村2裡處時,班長命令炮彈上膛,之後炮彈便全部精準落在班派村。一陣炮轟過後,班長命令戰士們上刺刀,進村殺敵。一陣炮轟之後,村子內殘存的越軍大多是受了傷的,沒受傷的一看攻勢如此之猛,都趁亂逃跑了,班長命令戰士追擊敵人。
  • 一名「大齡」女排長的專屬「時區」
    她曾是班長眼中特立獨行的90後士兵,如今她帶的兵是比她小10歲的00後。她的朋友很少,能聊心事的一隻手能數得過來…… 站在起跑線上,「大齡」女排長的身份讓賈春玲一度陷入焦慮和迷茫。不過,在努力奮鬥的奔跑中,她漸漸明白,在命運為每一個人安排的專屬「時區」裡,既沒有領先,也沒有落後,一切都是準時的。「就像新疆的日出比老家遼寧的日出要晚,但你依然能夠享受同等時長的陽光。」她說。
  • 世界上有兩種女兵,一種是女兵,一種是以色列女兵
    眾所周知,即使在21世紀,戰爭的豬腳還依然是男人,雖然大多數國家的軍隊裡面都有著女兵的存在。但其無論是在工作崗位還是人數比例上,那都是無法和男兵相比的。大部分女兵還是偏向於文職,至於那些端槍上前線,甚至於開坦克飛機或者大軍艦的女戰士,不是說沒有,只是在絕對是少數。總而言之,女兵在各國軍隊裡面,始終還是稀有物種。
  • 女兵阿曼:一名新疆女孩的「破繭成蝶」之路
    阿曼古麗•米吉提是一名出生於新疆阿瓦提縣的普通女孩,從小她便對電視螢屏上英姿颯爽的軍人充滿嚮往,總幻想著有朝一日能夠穿上戎裝、扛起鋼槍,保家衛國。入伍前的阿曼。練好四功,專業技能「穩」「熟」「精」作為一名通信中隊的話務員,阿曼在專業學習上沒有太多天賦。「口功、腦功、手功、耳功」是阿曼學習話務專業的「阻車釘」。雖然能歌善舞,但她天生對數字不敏感,一看到號碼本上密密麻麻的數字就頭昏腦脹,理不出個頭緒。看著班長巫國豔熟練地接轉電話,嫻熟地處理各項業務,阿曼羨慕不已。
  • 沒看過春風十裡,還沒愛過痞子男和女班長嗎?
    我們懷念的不是當年的痞子男和品學兼優的女神,而是屬於自己的校園時代。 他們代表了校園時代最受歡迎的兩種人設:痞子男和品學兼優女神。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我們總是情不自禁地懷念校園時代的痞子和女神?為什麼他們最近總是闖進我的夢裡?
  • 她是唯一倖存的女兵
    在這次野人山的「死亡」穿越中,一名女兵活著走出了野人山。她是遠徵軍中唯一活著走出野人山的女兵。她叫劉桂英,是一名女警衛戰士。劉桂英出生在長沙周邊一個貧苦農民家庭。日軍全面侵華時,17歲的劉桂英住進了長沙湘雅醫院。後來,她和幾個熱血青年一起加入了新22師,成為一名女警衛戰士。
  • 90後女兵連偉寧:最美的舞臺是軍營 最好的成長在部隊
    記者 鄭佳洵 攝  精瘦的臉上塗滿迷彩色的油彩,軍裝被浸得溼透,汗水和泥水交織在一起從額頭滴下……作為一名入伍6年的老兵,這已經是連偉寧第三年參加軍區組織的比武演練活動了。提及當初參軍的緣由,連偉寧笑著說是「機緣巧合」。  「上大學的時候每次從學校出來都坐32路公交車,就會經過省軍區,我就想,有一天如果我能來這裡當兵就太好了。」
  • 單推丨現言種田文《老房子的春天》網紅女主X忠犬男主,溫馨無虐
    吳嬸一走,宗朗就拿手摸後腰,委屈地道:「下手真狠。程諾把洗好的碗收起來「你剛才胡說什麼呢?」宗朗道你要是不願意我就去跟吳嬸說我是瞎說的。程諾低著頭,聲如蚊蚋,願意什麼?宗朗湊到她眼前,"做我女朋友,願意嗎?」程諾沉默,是願意的吧,可是卻不敢說出口。等了片刻,宗朗知道他的猶豫,索性岔開話題讓她去挑菜。
  • 「霸王花」點燃從軍夢 成就高原跳傘女兵第一人
    但是「兩點一線」的平淡生活讓她總覺得少了點什麼,一個偶然的機會,當她看到徵集女兵的消息後,心中的夢想再次點燃。為此,楊麗瞞著家人、領導,參加了體檢、政審和面試考核,最後終於圓了軍旅夢想,成為她們縣10多年來的第一個女兵。
  • 上甘嶺坑道中唯一的女兵,並不是女衛生員而是一名英語翻譯
    電話班副班長牛保才,冒著鋪天蓋地的炮火前去查線。他一路上邊躲避炮火,邊接上斷線,在用完了隨身攜帶的整整一大卷電話線之後,還差了一截。此時已經多處負傷的牛保才一手抓起一頭斷線,用自己的身體接通了電話線,用生命換來了三分鐘的通話時間。
  • 女兵唐爍,去得最多的地方是人民大會堂
    入伍後她成為了曾經羨慕的儀仗隊隊員,女兵唐爍在軍營經歷了怎樣的故事?人生就像一本書,由你執筆,而你又是主人公,你是否想過怎樣為它謀篇布局?參軍報國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三年前,還是一名大一新生的我,心中的那顆種子想做一次劃破寧靜的嘗試——去參軍,去當兵!
  • 美方航母上的600位女兵,角色定位如何?艦長:替男兵而著想
    由於女性在軍隊需求量並不是很大,為此在女兵進入到部隊的時候,要求他們的條件也是相當多。當前在軍隊當中,對於女兵質量要求非常高,不但從軍事戰鬥素養上,完全不輸於男兵,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女性的軍事地位,更是男性無法替代的。
  • 去揍政委的女兵:說不要就不要?過雪山草地要女的,現在不要了?
    進城先去洗個澡吧!"有女兵從來沒到過城裡,就奇怪地問:"在大街上怎麼洗?"科長笑著回答:"你這同志好 '土' ?誰要你到大街。上洗澡哩?有專門的澡堂呢!"劉學芝說:"先背糧食吧! 洗啥子澡?一背米不又出汗了!"
  • 揭秘三軍儀仗女兵:穿5釐米高跟馬靴 梳傳統髮髻【2】
    ,來自三軍儀仗隊的13名女隊員手持禮賓槍和男隊員組成151人最大陣容的儀仗隊,接受了兩國領導人的檢閱。這13名女隊員是三軍儀仗隊建隊62年來招收的第一批女兵,也是我國歷史上的首批儀仗女兵。 選拔 從北京軍區22個單位選出 昨日上場的13名女兵,1人被編在空軍護旗手位置,其他12人分三組被編在陸海空軍種方隊的最後一列。
  • 你是我的班長,我是你的兵!尋找那些打動你我的「新兵班」
    說起武警青島支隊新訓某中隊四班,大家都忍不住豎大拇指,而在他們自己眼中,四班代表著團結、代表著上進、代表著榮譽。四班班長楊彪更是整個新訓大隊公認的帶兵經驗最為豐富的一位班長。在訓練場上楊班長能夠因人施訓、方法靈活多樣,耐心為班內新兵講解動作要領,做動作示範,是新兵眼裡的「全能班長」。
  • 每次出航都要帶600女兵,還容易出現意外,這到底是為何?
    我們都知道許多軍隊中都有女兵的存在,但是在美軍出發前特別是海軍會。增派500名女兵與海軍一起同行,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我們都知道在部隊的過程中,基本的主要核心任務和內容都由男兵來完成他們的身體素質和各樣應變能力是女兵所不具備的,但是已經在整個過程中也擔當著不可或缺的任務,比如海軍出徵的過程中就可以看得出來。首先我們知道女兵在處理各種細節,乃至於在後勤預備醫療方面的細節方面是男兵沒有的。
  • 老師總讓班長傳遞的四句話,「下節課考試,叫拉桌子」最讓人難受
    考試吧,提前告知,學生心裡多少有個準備,也不至於慌慌張張。 可有時候科任老師們總是喜歡打個「突然襲擊」,誰也不告訴,就在一個連課堂前的課間。 班長被秘密叫到了辦公室,等班長回來時,面帶苦澀,走上講臺,有氣無力的發出幾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