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還不是一門科學,僅僅靠偽造和刪節才會被弄得像門科學似的。——羅素(英)
文章分類|歷史奇聞
文章字數|1066字,閱讀約3分鐘
槍,扛在肩上。血,在我們的胸膛裡。去緬甸,走上國際戰場!
這是中國遠徵軍戰歌的一句歌詞。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人不僅在國內抗擊日寇,還走出國門,奔赴緬甸抗戰。遠徵軍赴緬官兵共計10萬餘人。
但在緬甸戰場,由於盟軍戰爭的失敗,中國遠徵軍的後路被日軍切斷,形成腹背受敵的局面。為了躲避日軍的夾擊,杜聿明司令員選擇進入野人山,繞道回國。
然而,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這條看似生存的道路,實際上卻導致了3萬多遠徵軍將士的犧牲。其中,活人稱野人山為「綠魔洞」。這是一段極其悲傷和肅穆的往事。
在這次野人山的「死亡」穿越中,一名女兵活著走出了野人山。她是遠徵軍中唯一活著走出野人山的女兵。她叫劉桂英,是一名女警衛戰士。
劉桂英出生在長沙周邊一個貧苦農民家庭。日軍全面侵華時,17歲的劉桂英住進了長沙湘雅醫院。後來,她和幾個熱血青年一起加入了新22師,成為一名女警衛戰士。
1942年6月,數萬遠徵軍開始進入野人山。劉桂英就是其中之一。她和護士班的另外4名女兵一起走。進入野人山沒幾天,他們的腳上就滿是血泡,破了,開始鑽心的疼痛。
腳上的血泡不算什麼。有時部隊不得不在河裡行走。最長的一次水中散步要持續兩天。下半身有些部位腫脹,全身起雞皮疙瘩。後來,到了雨季,他們還會遇到山洪。
某班戰士不幸捲入水中,被衝走。進入野人山一個月後,部隊的糧食逐漸告罄。後來,杜聿明命令他們吃戰馬,還是吃不飽。大家開始吃皮鞋,皮手套等皮革製品。
有的戰士忍受不了飢餓,吃了有毒的植物,疼得團團轉,只能眼睜睜看著戰士們死而得不到醫治。這讓劉桂英等幾位女戰士感到震驚。他們約好了一起死。
5名女兵中,第一個犧牲的是一個叫小春的女兵。她在大小便時被毒蛇咬傷,然後又被狼咬死。護士班長何珊吃了有毒植物,不想拖累人自殺。她死的時候血肉模糊。
身邊的戰友一個個犧牲,劉桂英堅定了活下去的信心。她想把他們的經歷告訴全世界。直到9月中旬,劉桂英才走出野人山,順利抵達印度蘭姆加基地。她是唯一活著的中國女兵。
如今何桂英已經90多歲了,家住安徽合肥。她的事跡也被廣泛報導。她犧牲的戰友們都通過她的文字留下了名字。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真理因為像黃金一樣重,總是沉於河底而很難被人發現,相反地,那些牛糞一樣輕的謬誤倒漂浮在上面到處泛濫。
這裡是《玲秀那的紀實》,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歷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進的,有時穿過塵埃,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徑叢林。——車爾尼雪夫斯基(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