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英,1920年出生於湖南長沙,抗戰爆發後,劉桂英報名參加了中國軍新22師,成了一名隨軍護士。
要說在戰爭時期,隨軍護士比比皆是,劉桂英不過是萬千熱血青年中的一員。但是,劉桂英老人還有一個特殊身份:她是幾萬遠徵軍中當中、唯一活著走出野人山的女兵。
野人山又叫克欽山區、胡康河谷山,位於緬甸的最北方,是中國與緬甸的交界山區。至今為止,野人山都是一片尚未開發的原始森林。山中的猛獸頻出,毒蛇、蚊蟲、瘴氣更是隨時隨刻威脅著闖入者的性命。因此,野人山在緬甸語被譯為「魔鬼居住的地方」,屬於人類的禁地。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我國僅有的幾條國際交通線相繼被日軍切斷,而滇緬公路成了最後一條接受國際物資援助的「生命通道」。為了保護這條「生命通道」,1942年3月,國民政府抽調了10萬精兵進入緬甸作戰,這就是人們所熟悉的中國遠徵軍。
但是後來由於和英美盟軍配合不利,遠徵軍不得不撤退,可這時日軍已經倚杖強勢兵力,切斷了遠徵軍的歸國之路。遠徵軍想要回國,只得被迫穿越「生命禁地」野人山。
最終3萬多官兵在杜聿明將軍的帶領下進入了野人山,但最終活著從野人山走出來的只有幾千人。真正的十不存一,而劉桂英老人則是唯一一個活著走出來的女兵。回憶起野人山撤退的經歷,老人說那恐怖程度絲毫不亞於殘暴的日軍。
「森林裡能吃的東西幾乎沒有,吃人的東西可不少。」最可怕的是螞蝗,樹葉上、水窪地裡埋伏著成千上萬的螞蟥,黑瘦、細長像火柴根的螞蟥,吸飽血後身子圓滾像蠶寶寶。螞蝗粘在身上很難脫身,捏住一頭往外拉,另一個頭還留在人的身體裡繼續吸血。官兵們後來學會對付螞蝗——用火烤。有次,劉桂英把雙腿放在火邊烤,從腿上滾落出數十隻螞蝗。
叢林裡的蚊子個頭很大,有寸餘長,咬在人身上立即腫一個紅包,火辣辣地疼,還有毒蛇、蜈蚣、蠍子等。到了晚上,豺狼虎豹等猛獸也全跑出來了,野獸悽厲的吼叫聲迴蕩在山谷裡,聽得人毛骨悚然。叢林裡瘴氣特別厲害,各類蚊蟲叮咬散播病菌,水腫、回歸熱、瘧疾、破傷風以及說不上名的怪病接踵而來,吞噬著疲憊、飢餓的撤退隊伍。經常走著走著,劉桂英身邊的人一頭栽倒在地上,再也沒起來。
劉桂英老人在見識了野人山的兇險後,也沒想自己能活著走出來,只是想著死也要爬回中國的土地上去死。最終劉桂英正是靠著這個信念,竟然奇蹟般地走出了野人山。
2005年,在抗戰勝利60周年之際,劉桂英老人獲得了政府頒發的紀念勳章,成了民族英雄,這算是對她當年遠徵緬甸、無上光榮的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