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徵軍首次用烈焰噴射器噴燒日軍,老兵回憶:日軍燒的血肉橫飛

2020-11-30 萌寵笑園

1944年的滇西抗日反攻作戰,主要戰場大致集中在松山、騰衝、龍陵三處。這是當時日軍第56師團在滇西三角防禦體系的三個支撐點。因為第56師團代號為「龍兵團」,對於這三地之間的關係,一名在龍陵戰場倖存下來的日軍主計軍官石川颱一曾在其回憶錄中形象地繪圖比喻其為「雙頭龍」:松山、騰衝是兩個「龍頭」,龍陵以西沿滇緬公路延伸到芒市、遮放、畹盯,為「龍身」。

借這位日軍主計軍官的比喻,遠徵軍滇西反攻最後的戰果,就是斬斷了兩個「龍頭」,砸爛了一段「龍身」,最後,日軍拖著血肉模糊的殘肢退縮到緬甸去了。戰時,一直令日軍諱莫如深的是,「龍陵」的含義為龍的墳墓,「龍兵團」葬身於此,簡直是命中注定。

在松山,遠徵軍第8軍斬斷了日軍第一個龍頭——以第113聯隊為核心的「拉孟守備隊」;在騰衝,第20集團軍斬斷了日軍第二個龍頭——以第148聯隊為核心的「騰越(騰衝舊稱)守備隊」。當時策劃「斷作戰」方案,企圖在龍陵擊破遠徵軍第11集團軍攻勢,前去救援松山、騰衝的日軍第33軍高參遷政信大佐,則稱這兩支被圍的孤軍為「火中二子」。最終戰事慘敗,這兩個在戰火中哭嚎數月的「兒子」,都相繼「玉碎」了。

騰衝城西、北、東三面為開闊地,有大片稻田及大盈江、飲馬水河阻隔,遠徵軍接近城垣不易。惟城南橫亙著一座來鳳山,海拔約1914米,成為拱衛騰城的天然屏障。

7月26日,對來鳳山總攻開始。遠徵軍以輕型轟炸機18架,分批臨空轟炸來鳳山敵據點,該山之營盤坡、文筆塔之一部堡壘,中彈炸毀。作為騰衝地標的文筆塔,也在此次轟炸中轟然倒地。午後2時許,遠徵軍預2師第4團步兵以火焰噴射器猛烈噴火壓制日軍,向最西端的營盤坡外圍堡壘發起攻擊。

火焰噴射器,在整個中國戰場這是首次使用,比攻擊松山的部隊使用還早幾天。該兵器以主副射手兩人為一組,在機槍火力掩護下,以躍進方式接近日軍堡壘,在二三十米外對準敵堡壘機槍射孔噴射。這一堡壘攻堅的利器,完全出乎日軍預料,攝氏1000度的烈焰鑽入堡壘,沾滿油液焚燒著的日軍躥出堡壘嚎叫,其心理上的震撼效果,不亞於實際殺傷力。據遠徵軍第4團特務排長王希孔回憶:「……最具威力的就是用火焰噴射器向敵人噴燒,從十多米外噴向敵掩蔽部內,都會把敵人燒死。那天我眼看著有四個日本兵,身上燃火,滿身黑煙,連滾帶爬地邊跳邊跑。士兵連續投去五六個手榴彈,把敵人炸得血肉亂飛,真解恨。」

此後,預2師第6團對文筆塔發起攻擊。18時30分,即將文筆塔整個堡壘群全部佔領。來鳳山制高點被我攻佔,日軍極不甘心。26日夜,各陣地的殘存日軍屢次向文筆塔發起反撲,第6團官兵在夜暗中疲於應對,但仍有20餘名日軍竄入被攻克的堡壘內。打退敵人幾次反撲後,13時30分,文筆塔亦復為我攻佔。自是,敵恃為要塞之來鳳山已全入遠徵軍之手。

奪佔來鳳山後,54軍的前進指揮所搬到了山上,居高臨下指揮攻城。7月28日清晨,來鳳山頂升起國旗,和順鄉等地的士紳鄉民幼童人等,紛紛爬上山來,簇擁著部隊指揮官、美軍顧問和記者來觀戰,成為一道獨特景觀。

相關焦點

  • 中國遠徵軍老兵鐵血往事——《遠徵之魂》
    根據中英兩國籤定的共同防禦滇緬公路的軍事協定,為援助在緬甸作戰的盟軍英國軍隊,保障滇緬路暢通無阻,外援物資能順利地到達中國的大後方,國民政府決定派遣一支遠徵部隊入緬作戰。作戰失利後,中國遠徵軍一部退入英屬印度。在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的指導下,在蘭伽訓練營受訓並進行整編,並於1943年8月改編為中國駐印軍,利用美援物資配備全副美式裝備,戰鬥力大為提高。
  • 抗戰老兵的回憶——遠徵軍緬甸北部瓦魯班大捷
    今年94歲高齡的抗戰老兵岑中輝, 曾參加中國遠徵軍 ,打過緬北瓦魯班戰役,擊敗有常勝軍之稱的日本第十八師團,這場關鍵戰役使日軍一敗塗地,開啟抗戰勝利曙光。談起抗日那段烽火歲月,尤其是搜獲日本十八師團關防(大印),成為他軍旅生涯最驕傲的事。
  • 我的爺爺:一名抗日遠徵軍老兵的傳奇故事
    在這個特殊的年份裡,我想起了我的爺爺———一位曾參加遠徵軍入緬作戰的國民黨抗日老兵。爺爺雖然離開我們已經15個年頭,但他在世時給我們講述的那段難忘的崢嶸歲月,讓我們後人了解了中華民族這段悲壯的歷史,也了解了他從一名遠徵軍抗日老兵,最終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員,並與胡耀邦同志結下深厚情誼的傳奇故事。
  • 騰衝之役,我軍全殲日軍騰越守備隊2100餘人,俘虜53名。我軍傷亡...
    遠徵軍欲攻取騰衝,必先徵服高黎貢山,其時日軍防禦前沿已經推進到這座平均海拔3300米的險峻山系。高黎貢山如同一座巨大的屏障,遠徵軍第20集團軍渡過怒江後,首先要仰攻這道屏障,而後才能進入龍川江、大盈江谷地,以重兵合圍騰城。高黎貢山,被當時的美軍喻為「二戰海拔最高的戰場」,那裡的慘烈戰鬥,是在「雲層上的戰鬥」。
  • 西方火焰噴射器能噴火18次,中國只有2次,為啥大家說比西方強?
    一說到火焰噴射器,大家就會想到噴出火像噴水一樣的單兵武器,它還是太平洋戰爭時期日軍士兵的噩夢。其實,這不是日軍士兵第一次吃了火焰噴射器的苦頭,早在一戰時期就有了火焰噴射器的存在。德軍最先發明了火焰噴射器,它無需發射子彈,用火作為武器來對付碉堡、工事、戰壕等裡面的士兵十分有效,法國和英國都被德軍燒得大敗,從此,火焰噴射器在全世界流行起來。真正讓火焰噴射器威名大振的是太平洋戰爭,日軍躲藏在茂密的樹林和堅固的碉堡裡,大家知道日軍做的碉堡十分堅固,很難攻打,美軍打了好幾天沒能攻下日軍的碉堡,而且樹林茂密,無法移動榴彈炮,有人想出了好辦法,用火攻!
  • 攝影師為120位抗戰老兵拍攝肖像,老兵不死!
    周述興,91歲,92軍77師師部運輸連,受傷治癒後到67軍21師 61團2營4連2排,在宜昌一代打遊擊,退役後一直在老家務農,過著簡單樸素的生活。江用之,88歲,新一軍38師防毒排。他經常把勳章拿出來戴一戴,回憶那難忘的時光。
  • 聽聽日軍老兵怎麼說
    上世紀90年代,日本一位叫松岡環的女作家,採訪了200多位佔領南京的日本老兵,通過這些老兵們的回憶,南京大屠殺中,一些不為人知的暴行,被許多日軍老兵揭露曝光,其中一位日軍老兵的話令人震驚:大規模屠殺俘虜時,有100多挺機槍掃射,數不清的中國士兵倒了下去。
  • 血戰雞籠山,日軍是如何夜襲作戰的?排長:日軍夜襲有三個特點
    1938年10月,日軍攻佔武漢後,在湖北陽新、通城方面,以通城為據點,與中國守軍第37軍前哨部隊保持接觸。不久後,第37軍第140師調歸第79軍夏楚中軍長指揮。第140師駐平江北之南江橋(幕阜山下),師長為宋思一,副師長為李棠,戰鬥指揮所設於高橋。第837團團部駐高橋,團長是徐定遠。當時許俊陶26歲,任第837團第一營三連第一排中尉排長。
  • 仁安羌大捷:國軍團長劉放吾如何用800老兵擊敗了日軍2000精銳?
    手持三八式步槍的日軍士兵 1941年12月9日,日軍第十五軍司令官飯田祥二郎抵達泰國曼谷。 隨後,在空軍的掩護下,第33師團和第55師團開始向泰緬邊境移動。 此時日軍的兩個師團並未滿員,總兵力僅兩萬餘人。
  • 日軍吃人腦治梅毒 殘害中國老百姓手段惡劣引人神共憤
    日軍吃人腦治梅毒 殘害中國老百姓手段惡劣引人神共憤時間:2015-08-31 17:23   來源:股城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日軍吃人腦治梅毒 殘害中國老百姓手段惡劣引人神共憤 日本人姦殺慰安婦後得梅毒,於是將中國人殺死把頭砍下吃腦漿,據說吃人腦能治梅毒醫癲癇,日本人喪心病狂簡直滅絕人性
  • 90歲老兵憶抗戰:當翻譯指引美機轟炸日軍(圖)
    資料照片【老兵檔案】徐定華90歲,1940年橫跨半個中國來到重慶抗戰大後方,1943年報名加入中國遠徵軍成為一名翻譯,參加了滇西緬北戰役。見到90歲的徐定華,他正端坐在家裡的沙發。徐老眼睛明亮,但卻看不見東西。他的妻子華人珠說,老人左右眼視力在二三十年前開始退化,如今只能看到光點。腿腳也變得不靈便,走路需要人攙扶。
  • 武林高手大刀砍殺日軍,1人14個,1人7個,犧牲後日軍厚葬立碑
    在1938年2月「大刀隊」的攻擊中,近300名隊員在給日軍重創時,這300名隊員也幾乎全部犧牲。29軍使用過的大刀,看得鬼子鬼哭狼嚎一、日軍攻入濟源城燒殺奸擄,河南子弟渡河抗日。1938年2月,日軍第14師團發動了豫北戰役,22日濟源城淪陷。日軍為確保後方無憂,留下號稱「鐵軍」的土肥原兵團可西聯隊,兵力3000多,駐守濟源縣城。
  • 抗日戰爭騰衝反擊戰,日軍兵力嚴重不足,國軍為何卻傷亡慘重?
    1944年5月,由於抗日戰爭局勢發生變化, 國軍部隊開始對日軍據點發起反攻,衛立煌率領的滇西遠徵軍奉命強渡怒江,協同民國駐印軍夾擊緬北日軍。衛立煌下令由霍揆章第二十集團軍負責渡河作戰,周福成第五十三軍一馬當先突破日軍高黎貢山防線,打通了前往騰衝的道路。
  • 唯一活著走出野人山的女兵回憶:山裡的恐怖程度,絲毫不亞於日軍
    劉桂英,1920年出生於湖南長沙,抗戰爆發後,劉桂英報名參加了中國軍新22師,成了一名隨軍護士。要說在戰爭時期,隨軍護士比比皆是,劉桂英不過是萬千熱血青年中的一員。但是,劉桂英老人還有一個特殊身份:她是幾萬遠徵軍中當中、唯一活著走出野人山的女兵。
  • 原子彈下少冤魂,回憶日軍攻佔南京後,日本民眾是如何舉國歡慶!
    自1937年開始,日軍全面進軍侵佔中國,逐一打破中國各個首要城市,南京就是其中之一。在南京,任何中國人都可以隨意被日軍欺負凌辱,他們全然不顧中國人的尊嚴,種種罪行都暴露了日軍的無恥行為,他們在中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據當時南京大毒殺的倖存者回憶:「南京城中到處瀰漫著硝煙與戰爭,充斥著人們無助與眼淚,隨處可見的都是人們的屍體。」
  • 反戰人士宮川英男敬佩毛主席 在日軍圍剿中自盡
    現存檔案盒中的資料,入庫於1986年,是由原長清縣檔案局的工作人員手抄摘錄的相關老兵的口述回憶錄。  根據宮川英男當時所在地區的戰友——— 中國抗戰老兵李洛夫、張榮光的口述回憶,宮川英男在華反日犧牲時,年僅25歲左右。然而,記者通讀現存檔案之後發現,關於宮川英男如何加入日本反戰同盟會、如何來到長清,現存文獻存在矛盾之處。
  • 日寇試驗火焰噴射器,將10餘名中國人鎖在坦克裡活活烤死
    歷史會被塵封,但不會被掩蓋,更不會被扭曲,老兵為你還原那些真實的罪行。在抗日戰爭時,侵華日軍有一支部隊大夥都很熟悉,那就是臭名昭著的731細菌部隊。731部隊當年的大本營駐在哈爾濱市平房區,他們利用活人進行細菌戰和毒氣戰實驗,與奧斯維辛集中營一樣駭人聽聞。
  • 美軍火力很強悍:兩人消滅日軍一個班,火力對比不在一個數量級上
    為什麼二戰時期的日軍很害怕美國大兵?我在這裡可以告訴大家:美軍的火力真的太強了,其強悍到什麼程度呢:2個美國大兵依靠火力優勢就能輕鬆地消滅日軍一個班。美日兩軍的火力對比簡直不在一個數量級上。我們先來看看日本陸軍的單兵裝備。
  • 日軍為什麼有「甲乙丙丁」,4種師團設置,實際上他們也不願
    我們在看各種資料的時候,經常會看到,日軍在軍隊建制上,是與歐美乃至當時中國有很大的不同的,日軍最大的部隊單位是師團,其次一次是旅團、聯隊、大隊、中隊、小隊,不同於我們所熟悉的軍、師、旅、團、營、連,但如果對應的來看的話,日軍一個師團的兵力,實際上是相當於當時我軍一個軍的兵力。
  • ...一幅近兩米高地圖暴露當年日軍侵略野心 侵華地圖上密集標註...
    志願組織「老兵之家」表示將拍攝一個劉金國和墓碑的紀錄片,而春華鎮也正在籌備建立春華阻擊戰的紀念場館。  硝煙往事  當年幾乎所有稻田  都被戰馬士兵踏平  在史志檔案部門的挖掘下,當年春華山阻擊戰戰場的歷史原貌逐漸復原:戰鬥發生在1941年9月,正是第二次長沙會戰最慘烈的時期,當時日軍集結12萬兵力入寇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