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雞籠山,日軍是如何夜襲作戰的?排長:日軍夜襲有三個特點

2021-01-09 稗史候說

1938年10月,日軍攻佔武漢後,在湖北陽新、通城方面,以通城為據點,與中國守軍第37軍前哨部隊保持接觸。不久後,第37軍第140師調歸第79軍夏楚中軍長指揮。第140師駐平江北之南江橋(幕阜山下),師長為宋思一,副師長為李棠,戰鬥指揮所設於高橋。

第837團團部駐高橋,團長是徐定遠。當時許俊陶26歲,任第837團第一營三連第一排中尉排長。第一營營部駐姜田,營長楊伯超;第三連連部駐通城麥市街街頭廟內,連長是王展魁。

日軍攻入武漢城鎮

1939年6月,第140師於由湘陰開拔到平江,佔據平江以北通城以南的幕阜山區實行布防,並以一個團進駐高橋、採石窩、姜田、麥市街、何家坪、圖龍坳之線,構築防禦陣地,阻止日軍進犯長沙。守軍不時派出小部隊執行武裝偵察,活動於通城外圍的景山、錫山之線,嚴密監視日軍的行動。

9月24日拂曉,連長命令許俊陶率領本排佔領雞籠山右翼陣地,左與第九連陣地銜接,配合九連作戰,歸第九連連長曾吉林指揮。任務是固守雞籠山,截擊日軍輜重部隊,斷絕日軍的糧彈供應。許俊陶立即向全排傳達了戰鬥任務。全排戰鬥人員馬上進入陣地,構築散兵坑,先易後難,逐步完成交通壕。

日軍在山間進兵

雞籠山為錫山一線陣地的一處小山頭,山下的黃土公路是日軍攻擊部隊的必經之路。因此雞籠山成為了敵我雙方必爭之地。許俊陶知道,此戰必是一場血戰,於是命令全排弟兄寫好遺書,準備與雞籠山陣地共存亡。

天漸漸亮後,日軍第6師團一個聯隊在陸空聯合、步炮協同下,對雞籠山沿線陣地進行狂轟濫炸,企圖徹底破壞守軍防禦工事,為進攻長沙掃平通道。從早上到黃昏,雞籠山守軍一直被淹沒在日軍的炮火硝煙之中,全排未離陣地一步,副班長趙琪右眼球被炸裂,班長何樹清耳朵被震聾,士兵被炸死炸傷40餘名,血肉橫飛,其狀之烈,其情之慘,實不忍睹。據班長何樹清統計,日軍在一天之中向雞籠山陣地發射了萬餘發炮彈。

日軍發起猛攻

日寇暴行更加堅定了雞籠山守軍的抗敵意志,全排官兵與全軍將士一道,發誓與陣地共存亡。日軍炮擊之後,步兵一個大隊呈三角梯隊向雞籠山發起三路進攻,日軍如蝗蟲般向雞籠山陣地撲來,第一排在排長許俊陶的率領下沉著應戰,居高臨下痛擊日軍。

第一輪攻擊很快被打退,日軍丟下5、6具屍體倉皇逃竄,隨後又衝上山頭拉勾屍體。許俊陶趁日軍拉屍體時又打死了鬼子數人。當天如此反覆三次,日軍無法攻下雞籠山陣地,於是調來山炮對準雞籠山狂轟,炮機停止後日軍卻沒有發動進攻,而是互相窺測,尋找戰機。許俊陶趁機命令各班迅速加固工事,做好夜間戰鬥準備,防止日軍夜襲。

當天晚上上半夜,日軍一直沒有動靜,只是時不時朝山上打來一、二炮進行試探。下半夜三點鐘左右,雞籠山陣地一片沉寂,連山上蟲子的叫聲都沒有,天空中有微弱的月光,時隱時現。就在此時,許俊陶在陣地邊上突然聽到了清脆的「啪啪」兩下輕聲,許俊陶當即下令調轉槍口朝響聲處立刻開火,全排弟兄立刻調轉槍口開槍,機槍噴出的火舌在夜裡非常顯眼。

一通掃射之後,只見響聲處傳來日軍的哀嚎聲,鬼子立刻開槍還擊,一場激烈的戰鬥打響了。由於天黑,雙方只能朝槍口冒火的地方打,機槍、步槍子彈打到鬼子的鋼盔之上,打得鋼盔乒乒響,鬼子的哀嚎聲、慘叫聲和鋼盔的聲音響成一片。

山上堅守待敵

此時,許俊陶冷不防見一道寒光閃來,他迅速蹲下躲避,拔槍朝寒光處打去,當場打死一個日本兵。日軍竟神不知鬼不覺地衝上了山頭陣地,許俊陶立刻站到高處朝左翼第9連陣地看去,他發現日軍已經攻上了第9連主陣地,衝上了雞籠山山頂。

許俊陶一看,心中大驚,日軍這一招聲東擊西果然厲害。他立刻命令全排留下一個班吸引日軍,大部趕去增援第9連陣地。全排弟兄與第9連官兵與日軍展開激戰,當時隔遠了幾乎看不到對方,肉搏戰幾乎是日軍走到眼前2米遠才看得清,凡是戴著鋼盔、身材矮小健壯的就打。就這樣一直打到天亮,日軍終於被趕下山去,雞籠山陣地守住了。最可惜的是,拂曉時分連長曾吉林用望遠鏡觀察敵情時,被日軍狙中頭部,壯烈犧牲。曾連長犧牲時30餘歲,留下一妻一女,令人傷感。

日軍散兵攻擊隊形

日軍夜襲失敗後,改用飛機大炮輪番轟炸,又以一個大隊兵力從相距千米元的圖龍發起進攻,疏散分段躍進。日軍通過開闊地帶時,利用田裡的稻草作為偽裝,日本兵抱著稻草漸漸向第一排陣地逼近。許俊陶看到了日軍的把戲,他命令全排進入掩體,命令全排士兵沉著應戰,不許亂放槍,須待日軍進入有效射程時,聽到信號一同發射,違者軍法論處。

第一排陣地居高臨下,面敵方向是一人多高的斷巖。當日軍攻至陣前約百米時,許俊陶下令射擊,轉瞬間輕重武器一齊開火,打得日軍前俯後仰。一個高舉太陽旗的日軍小隊長哇啦啦高喊衝鋒,但衝到巖腳下就無法前進了。日軍躲在巖腳死角下,第一排機槍、步槍均無法發揮作用,於是只得用手榴彈轟炸。

日軍單兵突擊

許俊陶剛一舉手投彈,就被日軍一槍狙中左頸項,頓時血流如注。在此緊張時刻,許俊陶叫勤務員萬和善給他上藥包紮後,繼續指揮戰鬥。激戰到中午時分,日軍大部被打退,只剩下2個日本兵躲在巖腳下的洞裡頑抗,這兩個鬼子負傷之後,日軍丟下他們逃走,二人躲在洞中頑抗。其中一人受傷較輕,拼死衝出洞口時被一班的弟兄用機槍打成了篩子。

打掃戰場之時,一班的弟兄從洞中拖出了另外一個受傷較重的日本兵。日本兵舉起步槍瞄準,卻始終不開一槍。一班長衝上去時才發現,鬼子舉著的是空槍,一顆子彈也沒有。眾人憤怒不已,舉起刺刀要將他刺殺在洞裡,許俊陶當即阻止了眾人。抓住這個日本兵後,這個日本兵將步槍舉在頭頂跪下大喊道:「人道主義,交槍的不殺,投降的不殺。」

阻擊日寇

經過詢問,日本兵告訴許俊陶,日軍一般不採取夜襲作戰,因為日軍火力佔優,不輕易在夜裡冒險。但雞籠山陣地事關整個戰局,於是日軍被迫採取夜襲作戰。昨天晚上,日軍分成三隊,主力攻擊第9連、一隊佯攻第一排、一隊繞到第一排後面陣地。日軍以布裹腳,以繩子相互牽引,悄悄爬上了雞籠山,眼看就要攻上山頭,卻在山道最狹窄的地方,一個日本兵不小心將刺刀碰在了前面一個日本兵的鋼盔之上。

就在此時,刺刀與鋼盔相撞發出的聲響驚動了許俊陶,許俊陶立刻下令開槍掃射,日軍正擁擠在山道上,又因為繩子相互牽引羈絆,日軍還手不及,當場死傷慘重。就在第一隊日軍佯攻遭到攻擊時,負責繞後進攻的另外一隊日軍由於迷路走到了斷崖處,日軍只得繞回參加戰鬥,這就是為何戰鬥打響後,日軍明明是佯攻卻越打越多的原因。日軍另外一路,則成功躲過了第9連的偵察,衝上了第9連陣地。

雞籠山險峻地形

許俊陶聽罷,這才恍然大悟,也為昨晚的驚險捏了一把汗。日軍的夜襲作戰水平其實不差,日軍並非不敢夜襲,而是因為夜襲成本較高。日軍夜襲作戰有三個特點:

一是虛實結合,佯攻與主攻結合;二是包抄奇襲與正面猛攻;三是分兵躍進與單兵突擊。日軍這三點足以證明這些老兵訓練有素,作戰經驗豐富。

在此戰中,許俊陶的第一排和第9連之所以獲勝,在於許俊陶及時發現日軍打了鬼子措手不及,第二是得益於險峻的地形,擋住了日軍的包抄,否則此戰後果不堪設想。

雞籠山附近犧牲的士兵

這才是真實的日軍夜襲作戰特點,日軍並非畏懼夜戰,害怕進行夜襲。

參考文獻:《正面戰場·武漢會戰》、《幕阜山戰鬥》

相關焦點

  • 武林高手大刀砍殺日軍,1人14個,1人7個,犧牲後日軍厚葬立碑
    序言1933年3月,109旅旅長的趙登禹親自組織大刀隊夜襲喜峰口日軍。黑夜刀光閃閃,鬼子鬼哭連連,數百名日軍魂斷大刀之下。29軍從此聲名大振,著名的抗戰歌曲《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因此譜寫廣泛傳唱。夜襲喜峰口戰役大刀,誰都沒想到,作為冷兵器時代防身裝備,居然在熱兵器時代產生巨大的作用。
  • 美軍火力很強悍:兩人消滅日軍一個班,火力對比不在一個數量級上
    為什麼二戰時期的日軍很害怕美國大兵?我在這裡可以告訴大家:美軍的火力真的太強了,其強悍到什麼程度呢:2個美國大兵依靠火力優勢就能輕鬆地消滅日軍一個班。美日兩軍的火力對比簡直不在一個數量級上。我們先來看看日本陸軍的單兵裝備。
  • 武漢會戰日軍到底損失多少人?
    其中武漢會戰日軍的傷亡人數,更是爭議頗多。國軍誇大戰果?還是日軍隱瞞傷亡?武漢會戰是抗戰22場會戰中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雙方投入兵力最多的會戰。當時中國軍隊先後投入14個集團軍(50餘個軍)約100萬人。日軍則投入第2軍(4個師團)約17萬人,第11軍(5個師團、1個支隊)約20萬人,總兵力接近40萬人。
  • 遠徵軍首次用烈焰噴射器噴燒日軍,老兵回憶:日軍燒的血肉橫飛
    1944年的滇西抗日反攻作戰,主要戰場大致集中在松山、騰衝、龍陵三處。這是當時日軍第56師團在滇西三角防禦體系的三個支撐點。因為第56師團代號為「龍兵團」,對於這三地之間的關係,一名在龍陵戰場倖存下來的日軍主計軍官石川颱一曾在其回憶錄中形象地繪圖比喻其為「雙頭龍」:松山、騰衝是兩個「龍頭」,龍陵以西沿滇緬公路延伸到芒市、遮放、畹盯,為「龍身」。
  • 狂虐日軍的超級戰艦,進駐日軍東京灣,見證日本的投降
    文|老白219 戰列艦中的佼佼者本期是戰列艦系列的第二期,當年而戰時期,美軍一艘戰列艦戰列艦從1941年至1945年航行在遼闊無垠的西太平洋上,參與了一場又一場曠日持久的殘酷血戰見證日軍投降的超級戰艦密蘇裡號戰列艦的標準排水量為44560噸,滿載排水量55710噸,航速為31節,可以說是當時最出色的幾款戰列艦之一。在裝甲防護上,主裝甲帶中艦體裝甲厚度為312mm,水平方向為三層總共222毫米厚度的裝甲,這些裝甲厚度僅次於大和級戰列艦。
  • 抗日戰爭高黎貢山戰役,國軍迂迴作戰,為何卻令日軍驚為天人?
    1944年4月,蔣介石籤署了《中國遠徵軍怒江作戰命令》,時任民國滇西遠徵軍司令長官的衛立煌奉命對怒江周邊日軍發起進攻。民國滇西遠徵軍的訓練和裝備全部由美國負責,因此在渡江之時國軍佔盡優勢,在美械裝備的強大火力之下,怒江岸邊的日軍被迅速清除。
  • 日軍擅長叢林和海島作戰,為何在紐幾內亞島輸的一敗塗地
    如果不考慮火力和裝備因素,日軍的單兵作戰能力很可能世界第一。日軍的單兵作戰能力在叢林和海島地形發揮的淋漓盡致,二戰中的日軍尤其擅長叢林和海島作戰,連火力強大的美軍都非常頭疼。不過雖然日軍擅長叢林和海島作戰,但在紐幾內亞島卻被美英聯軍打的抱頭鼠竄。那麼擅長叢林和海島作戰的日軍為何在紐幾內亞島輸的一敗塗地?
  • 每一個犧牲都有價值:「顯微鏡」下的松山血戰
    ; 今年是松山戰役65周年,65年前的今天,中國遠徵軍第8軍向松山上的日軍發起了第8次總攻擊,10天後,松山堡壘被攻克。本文特紀念和告慰那些在65年前的血戰中犧牲的將士。 走在大街上,餘戈顯得與眾不同。穿著嶄新的「just do it」黑色短袖T恤,一隻褐色牛皮匣子怪模怪樣地斜挎在身上。 「懂行的人才知道這是好東西。」他寶貝地撫摸著自己的「皮包」說。
  • 謝爾曼坦克:對日軍作戰讓我找到了當虎式的感覺
    此外虎式的主炮威力遠遠強於謝爾曼,因此在實際戰鬥中,擁有重火力和厚甲的虎式坦克在面對謝爾曼坦克時具有壓倒性的優勢,雙方的作戰交換比也比較懸殊。 不過在歐洲戰場上「戰戰兢兢」的謝爾曼一旦來到太平洋戰場,面對日軍作戰時,卻完全是另外一碼事了。由於性能上完爆各型日本戰車,駕駛謝爾曼的車組成員頓時信心爆棚,甚至有了一種作為虎式坦克的優越感。
  • 馬壋守衛戰,二戰史上最慘烈的一戰,活著的人身上全都有子彈孔!
    馬壋守衛戰,二戰史上最慘烈的一戰,活著的人身上全都有子彈孔!   在當時,中國為了阻止日本的進一步侵略,在馬壋山上以馬壋炮臺為核心建立了一阻塞線,同時為了保證交通通暢,就在南岸留下一個只有一條船的小口,並且用在這場戰爭的海上兵力主要有江防第
  • 血戰衝繩島 日軍強迫衝繩居民自殺之謎
    1945年3月,54.5萬美軍攻打堅守衝繩島的日軍,這是二戰中最後一次大型戰役,持續了3個月,共有20萬人喪生,包括約1.2萬名美軍官兵、9.4萬名日軍和9.4萬名衝繩平民。在此次戰役中遇難的日本平民,多數人是被日軍屠殺或強迫自殺,而不是死於美軍的炮火之下。分發手榴彈鼓勵居民自殺1945年3月,美軍開始攻打衝繩島。
  • 日軍師團名稱為何總是變,自認文明、高端的日軍竟還有地域黑
    在山縣有朋的幫助下,天皇大力推行兵制改革,將原本的鎮臺制改成師團制,標誌著日本正式走向軍國主義道路。鎮臺制和清軍軍制類似,部隊長期駐紮一地,主要任務是鎮壓農民起義。改編為師團後,部隊又多了「野戰」的任務,說白了就是為天皇「布國威於四方」。甲午開戰前,日軍已經完成了6個常備師團和1個近衛師團的改編。
  • 近2萬日軍被蘇軍痛打,日軍少將死法太窩囊,不好意思公開
    在抗日時期,有不少日軍高級將領死法窩囊,如有著日本「軍神」之稱的飯冢國五郎,在擺拍照片的時候被中國士兵擊斃,死法讓人想起都好笑,還有另一位死法特別窩囊的日軍少將。更可悲的是他的運氣還很差,1939年7月1日,岡本德三跟隨日軍小林少將一起到了中國蒙古的哈拉哈河東岸,當時日軍為了在這裡防禦蒙古軍隊和蘇軍,小林少將率部近2萬人。當時日軍在東岸駐紮和蒙古軍和蘇軍在西岸,一次在巡視過程中出現矛盾,雙方開火,當時蘇軍在坦克偵查,在交火過程中佔了便宜,殺了不少日軍士兵,日軍小林少將不甘心吃虧。
  • 塞班島戰役,美軍發現日軍天大秘密,最後才導致了日軍的慘敗
    1944年6月15日,在馬裡亞納群島中的塞班島上美軍和日軍就進行了激烈的對抗,在這次的戰役中美軍發動了兩個師的兵力來對付日軍的第43師,最後美軍成功的打敗了小鬼子,這次戰役中美軍就發現了日本鬼子一個天大的秘密,然後法西斯聯盟才開始了全面清理日軍,所以在1945年的時候,日軍才不得不宣布戰敗,那麼美軍發現的秘密到底是什麼呢
  • 抗戰中的日全食:日軍恐慌國旗讓天狗吃了
    由於宜昌是距重慶最近的戰略門戶,因此日軍在1940年6月攻陷宜昌後,便派十一軍第十三師團駐防。此時該師團已抽出30%的兵力支援長沙作戰,宜昌實際只有1萬多人防守。9月6日,蔣介石接到宜昌日軍兵力不足的情報後,立即命令第6戰區司令長官陳誠向宜昌之敵發起進攻,以此策應長沙會戰。
  • 日軍登陸大亞灣後突襲淡水城 中國守軍在新橋固守不退全體犧牲
    1938年10月12日凌晨2時左右,日軍兩個師團和一個先遣隊近五萬人,從不同地點在大亞灣登陸。此處負責防守的中國軍隊僅有第83軍151師,中日雙方兵力懸殊。(日軍今村部隊在大亞灣登陸後直撲中國軍隊)日軍第10師團及先遣隊從平海碧甲和霞浦登陸,佔領平山。
  • 新民晚報數字報-血戰衝繩:美軍的「破門之役」(下)
    架次,其中自殺753架次,發動了「菊水4號」至「菊水10號」作戰。  美國人為了制止日軍的自殺攻擊行為,在衝繩島設置了16個雷達驅逐艦、警戒哨,專門對付低空入侵的日機。他們還研製了一種「將『鼠群』搗死在它們『老巢』裡」的方法: 出動大批艦載機,連續轟炸日機場,爭取斬草除根,在日機起飛前將其徹底摧毀,使許多自殺飛機還沒來得及起飛便被摧毀在自己的窩巢裡。日本方面由於飛機和飛行員的損失得不到補充,能夠出動的飛機越來越少,「菊水作戰」才告結束。
  • 日本帝國覆滅記——決定瓜島命運的海戰開打,美日打得有來有回
    美軍情報部門又一次截獲了日軍這一龐大的作戰計劃,這使尼米茲和哈爾西有足夠的時間來應付日軍進攻。山本計劃對"亨德森"機場進行猛烈的炮擊,使其徹底癱瘓。因此,在日軍一艘航母待命,準備隨時粉碎美軍任何一支參戰部隊的時候,山本命令田中指揮"東京快車"行動,將第38師團運上瓜島。美軍海岸偵察員發現駛來一支有日軍主力艦的部隊,便立刻向哈爾西報告。哈爾西迅速集結部隊準備迎戰來犯之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