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0月,日軍攻佔武漢後,在湖北陽新、通城方面,以通城為據點,與中國守軍第37軍前哨部隊保持接觸。不久後,第37軍第140師調歸第79軍夏楚中軍長指揮。第140師駐平江北之南江橋(幕阜山下),師長為宋思一,副師長為李棠,戰鬥指揮所設於高橋。
第837團團部駐高橋,團長是徐定遠。當時許俊陶26歲,任第837團第一營三連第一排中尉排長。第一營營部駐姜田,營長楊伯超;第三連連部駐通城麥市街街頭廟內,連長是王展魁。
1939年6月,第140師於由湘陰開拔到平江,佔據平江以北通城以南的幕阜山區實行布防,並以一個團進駐高橋、採石窩、姜田、麥市街、何家坪、圖龍坳之線,構築防禦陣地,阻止日軍進犯長沙。守軍不時派出小部隊執行武裝偵察,活動於通城外圍的景山、錫山之線,嚴密監視日軍的行動。
9月24日拂曉,連長命令許俊陶率領本排佔領雞籠山右翼陣地,左與第九連陣地銜接,配合九連作戰,歸第九連連長曾吉林指揮。任務是固守雞籠山,截擊日軍輜重部隊,斷絕日軍的糧彈供應。許俊陶立即向全排傳達了戰鬥任務。全排戰鬥人員馬上進入陣地,構築散兵坑,先易後難,逐步完成交通壕。
雞籠山為錫山一線陣地的一處小山頭,山下的黃土公路是日軍攻擊部隊的必經之路。因此雞籠山成為了敵我雙方必爭之地。許俊陶知道,此戰必是一場血戰,於是命令全排弟兄寫好遺書,準備與雞籠山陣地共存亡。
天漸漸亮後,日軍第6師團一個聯隊在陸空聯合、步炮協同下,對雞籠山沿線陣地進行狂轟濫炸,企圖徹底破壞守軍防禦工事,為進攻長沙掃平通道。從早上到黃昏,雞籠山守軍一直被淹沒在日軍的炮火硝煙之中,全排未離陣地一步,副班長趙琪右眼球被炸裂,班長何樹清耳朵被震聾,士兵被炸死炸傷40餘名,血肉橫飛,其狀之烈,其情之慘,實不忍睹。據班長何樹清統計,日軍在一天之中向雞籠山陣地發射了萬餘發炮彈。
日寇暴行更加堅定了雞籠山守軍的抗敵意志,全排官兵與全軍將士一道,發誓與陣地共存亡。日軍炮擊之後,步兵一個大隊呈三角梯隊向雞籠山發起三路進攻,日軍如蝗蟲般向雞籠山陣地撲來,第一排在排長許俊陶的率領下沉著應戰,居高臨下痛擊日軍。
第一輪攻擊很快被打退,日軍丟下5、6具屍體倉皇逃竄,隨後又衝上山頭拉勾屍體。許俊陶趁日軍拉屍體時又打死了鬼子數人。當天如此反覆三次,日軍無法攻下雞籠山陣地,於是調來山炮對準雞籠山狂轟,炮機停止後日軍卻沒有發動進攻,而是互相窺測,尋找戰機。許俊陶趁機命令各班迅速加固工事,做好夜間戰鬥準備,防止日軍夜襲。
當天晚上上半夜,日軍一直沒有動靜,只是時不時朝山上打來一、二炮進行試探。下半夜三點鐘左右,雞籠山陣地一片沉寂,連山上蟲子的叫聲都沒有,天空中有微弱的月光,時隱時現。就在此時,許俊陶在陣地邊上突然聽到了清脆的「啪啪」兩下輕聲,許俊陶當即下令調轉槍口朝響聲處立刻開火,全排弟兄立刻調轉槍口開槍,機槍噴出的火舌在夜裡非常顯眼。
一通掃射之後,只見響聲處傳來日軍的哀嚎聲,鬼子立刻開槍還擊,一場激烈的戰鬥打響了。由於天黑,雙方只能朝槍口冒火的地方打,機槍、步槍子彈打到鬼子的鋼盔之上,打得鋼盔乒乒響,鬼子的哀嚎聲、慘叫聲和鋼盔的聲音響成一片。
此時,許俊陶冷不防見一道寒光閃來,他迅速蹲下躲避,拔槍朝寒光處打去,當場打死一個日本兵。日軍竟神不知鬼不覺地衝上了山頭陣地,許俊陶立刻站到高處朝左翼第9連陣地看去,他發現日軍已經攻上了第9連主陣地,衝上了雞籠山山頂。
許俊陶一看,心中大驚,日軍這一招聲東擊西果然厲害。他立刻命令全排留下一個班吸引日軍,大部趕去增援第9連陣地。全排弟兄與第9連官兵與日軍展開激戰,當時隔遠了幾乎看不到對方,肉搏戰幾乎是日軍走到眼前2米遠才看得清,凡是戴著鋼盔、身材矮小健壯的就打。就這樣一直打到天亮,日軍終於被趕下山去,雞籠山陣地守住了。最可惜的是,拂曉時分連長曾吉林用望遠鏡觀察敵情時,被日軍狙中頭部,壯烈犧牲。曾連長犧牲時30餘歲,留下一妻一女,令人傷感。
日軍夜襲失敗後,改用飛機大炮輪番轟炸,又以一個大隊兵力從相距千米元的圖龍發起進攻,疏散分段躍進。日軍通過開闊地帶時,利用田裡的稻草作為偽裝,日本兵抱著稻草漸漸向第一排陣地逼近。許俊陶看到了日軍的把戲,他命令全排進入掩體,命令全排士兵沉著應戰,不許亂放槍,須待日軍進入有效射程時,聽到信號一同發射,違者軍法論處。
第一排陣地居高臨下,面敵方向是一人多高的斷巖。當日軍攻至陣前約百米時,許俊陶下令射擊,轉瞬間輕重武器一齊開火,打得日軍前俯後仰。一個高舉太陽旗的日軍小隊長哇啦啦高喊衝鋒,但衝到巖腳下就無法前進了。日軍躲在巖腳死角下,第一排機槍、步槍均無法發揮作用,於是只得用手榴彈轟炸。
許俊陶剛一舉手投彈,就被日軍一槍狙中左頸項,頓時血流如注。在此緊張時刻,許俊陶叫勤務員萬和善給他上藥包紮後,繼續指揮戰鬥。激戰到中午時分,日軍大部被打退,只剩下2個日本兵躲在巖腳下的洞裡頑抗,這兩個鬼子負傷之後,日軍丟下他們逃走,二人躲在洞中頑抗。其中一人受傷較輕,拼死衝出洞口時被一班的弟兄用機槍打成了篩子。
打掃戰場之時,一班的弟兄從洞中拖出了另外一個受傷較重的日本兵。日本兵舉起步槍瞄準,卻始終不開一槍。一班長衝上去時才發現,鬼子舉著的是空槍,一顆子彈也沒有。眾人憤怒不已,舉起刺刀要將他刺殺在洞裡,許俊陶當即阻止了眾人。抓住這個日本兵後,這個日本兵將步槍舉在頭頂跪下大喊道:「人道主義,交槍的不殺,投降的不殺。」
經過詢問,日本兵告訴許俊陶,日軍一般不採取夜襲作戰,因為日軍火力佔優,不輕易在夜裡冒險。但雞籠山陣地事關整個戰局,於是日軍被迫採取夜襲作戰。昨天晚上,日軍分成三隊,主力攻擊第9連、一隊佯攻第一排、一隊繞到第一排後面陣地。日軍以布裹腳,以繩子相互牽引,悄悄爬上了雞籠山,眼看就要攻上山頭,卻在山道最狹窄的地方,一個日本兵不小心將刺刀碰在了前面一個日本兵的鋼盔之上。
就在此時,刺刀與鋼盔相撞發出的聲響驚動了許俊陶,許俊陶立刻下令開槍掃射,日軍正擁擠在山道上,又因為繩子相互牽引羈絆,日軍還手不及,當場死傷慘重。就在第一隊日軍佯攻遭到攻擊時,負責繞後進攻的另外一隊日軍由於迷路走到了斷崖處,日軍只得繞回參加戰鬥,這就是為何戰鬥打響後,日軍明明是佯攻卻越打越多的原因。日軍另外一路,則成功躲過了第9連的偵察,衝上了第9連陣地。
許俊陶聽罷,這才恍然大悟,也為昨晚的驚險捏了一把汗。日軍的夜襲作戰水平其實不差,日軍並非不敢夜襲,而是因為夜襲成本較高。日軍夜襲作戰有三個特點:
一是虛實結合,佯攻與主攻結合;二是包抄奇襲與正面猛攻;三是分兵躍進與單兵突擊。日軍這三點足以證明這些老兵訓練有素,作戰經驗豐富。
在此戰中,許俊陶的第一排和第9連之所以獲勝,在於許俊陶及時發現日軍打了鬼子措手不及,第二是得益於險峻的地形,擋住了日軍的包抄,否則此戰後果不堪設想。
這才是真實的日軍夜襲作戰特點,日軍並非畏懼夜戰,害怕進行夜襲。
參考文獻:《正面戰場·武漢會戰》、《幕阜山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