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回想起來,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當年竟然能夠活著走出野人山!翻越野人山時,我的腦子裡就只有一個想法:就是死也要爬到祖國的土地上去死!」——中國遠徵軍唯一一位活著走出野人山的女兵劉桂英
劉桂英於1920年出生在湖南長沙,1937年,在貧女院中學習了7年的劉桂英以第一名的成績考進了長沙市湘雅醫院護士助理班,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劉桂英就和幾位同學一同報名參加了中國軍隊的新22師,後成為了一名女護士兵。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席捲了東南亞地區,並且將矛頭直指緬甸,進攻緬甸的軍隊也超過了英國在緬甸的防務力量,緬甸首都仰光被日本佔領後,我國抽調了10萬名精兵組成了遠徵軍奔赴緬甸抗日,劉桂英就在其中。
眾所周知,我國軍人為了保衛家園,早日取得和平,是浴血奮戰,在戰場上不畏死亡,付出了血的犧牲,但由於後來英軍配合不力,遠徵軍開始撤退,可日軍卻見機切斷了遠徵軍的歸國通道。
因此部分遠徵軍跟隨美國統帥前往了印度,杜聿明將軍帶著3萬人於1942年6月走進了野人山,計劃穿越這座原始森林繞道回國。
野人山位於緬甸的最北方,是密支那以北的一片未被開發過的原始森林,再北就是喜馬拉雅山,當時我軍對野人山認識不多,走進去後才知道野人山處處是危險,蚊蟲、毒蛇、瘴氣讓人防不勝防。
並且從每年的5月下旬到10月間,是野人山的雨季,有次劉桂英還看到整個班的戰士一起被山洪衝走,連救都沒法救,而原始森林又容易讓人迷失方向,所以戰士們也經常是走了好幾天又回到原點。
而雨季又使得森林中的蚊蚋和螞蟥異常活躍,螞蟥會通過衣服的縫隙鑽進人的皮膚裡,蚊蚋等也咬得人無法忍受,進入野人山之前,劉桂英認為野人山是天然屏障,日軍就拿他們沒辦法了,而且山裡也有野果和野味,進入野人山後,他們才明白這條路途是多麼艱險。
後來還面臨了物資的問題,身上所帶的糧食、馱物資的戰馬都吃完後,戰士們就開始吃皮鞋、皮帶、手槍套、樹皮、草根等,但原始森林又有不少有毒的植物,結果可想而知。
另外還有豺狼虎豹,劉桂英有個名叫笑春的女戰友,60多年後劉桂英回憶道,仍舊感到十分痛苦,說:「我這個女戰友真命苦,先被蛇咬,後來又被狼咬……」
身邊的戰士接連犧牲,那都是曾並肩作戰的戰士,活著的人一邊忍受著悲傷一邊又不停止的往前走,到後來整個人也都麻木了,只知道繼續往前走,只要還活著就要往前走。
7年底,劉桂英等人爬上了一座陡峭的山峰,她看見前方有一些紅色的、綠色的、黃色的帳篷,劉桂英以為自己看見的是海市蜃樓,但身邊還稍微清醒的戰士告訴她,那並不是海市蜃樓,那一刻,倖存的戰士們看到了希望。
九月中旬,劉桂英等人到達了用帳篷設立的供應站,而活著走出野人山,回歸國境的僅有3000對人,劉桂英是唯一走出野人山的倖存女兵,也因此引起了不小的動靜,基地上的戰士們都跑過去看望劉桂英,著名的畫家葉淺予還專程從重慶趕過去為劉桂英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