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徵軍回憶野人山:山洞中滿是中國軍人遺骸,女兵更是僅倖存一位

2020-12-05 娜娜食記

引言

唐朝詩人曹松曾作《己亥歲二首·僖宗廣明元年》,其中有言:「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由此可見戰爭的殘酷。而抗日戰爭的勝利更是靠著無數中國軍民的犧牲換來的,這其中就包括了中國遠徵軍,他們不僅在戰場之上拋頭顱、灑熱血,也在中印緬交界的野人山的山洞裡留下了累累白骨。

01

1937年7月7日,日軍發動了「盧溝橋事變」,開始全面侵華。戰爭開始之後,早有預謀的日軍迅速封鎖住了我國的海上通道,並且切斷了我國內陸僅有的幾條國際交通線路,意圖斷絕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同盟國對中國的戰爭物資援助。因此,我國不得不於1938年8月派遣20萬名中國民工,重新修建了一條國際交通線路——滇緬公路。

▲侵華日軍劇照

1941年底,日本與美國的太平洋戰爭爆發,為了儘快從中國戰場上騰出手來,日軍開始入侵緬甸,準備切斷滇緬公路。察覺到日軍的意圖之後,我國迅速與英國籤訂了《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並在1942年3月從國內抽調了10萬名精兵奔赴緬甸戰場,這就是著名的中國遠徵軍。那麼赴緬的中國遠徵軍有多慘呢?

▲滇緬公路今昔對比照

中國遠徵軍進入緬甸之初,曾與英美盟軍一起對日軍造成了沉重的打擊,可是後來卻因為盟軍配合不力而損失慘重,不得不戰略性撤退,原路返回國內。然而,日軍為了將中國遠徵軍全部留在緬甸境內竟然斷絕了遠徵軍的歸途。於是時任遠徵軍第一路副司令長官杜聿明,只得帶領僅存的3萬將士繞道進入野人山,試圖穿越野人山回到國境。

02

所謂的「野人山」位於中印緬交界,是一片綿延千裡,縱深200多公裡的原始森林,裡面的樹木遮天蔽日,不僅有著野獸出沒,傳說還有野人和原始部落存在,連當地人都其稱為「禁地」不敢踏足一步,更何況當時還正值雨季讓森林的充滿了危機。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無路可走的杜聿明只能帶著部隊朝著野人山鑽了進去。

▲遠徵軍油畫

進入野人山中的遠徵軍部隊,並沒有如預料的一般,遇到原始部落的襲擊或者日軍的埋伏,但是沒過多久他們便發現了其中隱藏著無數的致命危機。首先原始森林裡根本不能夠辨別方向,遠徵軍們經常走了幾天後又回到原點;其次是隨著遠徵軍部隊的深入,突如其來的山洪猛獸帶走了許多戰士的生命,也逐漸消磨著倖存戰士的意志。

▲野人山近照

除此之外,使遠徵軍部隊傷亡最慘重的還有那些隱藏在密林身處,平時並不起眼的毒蚊和螞蟥。儘管遠徵軍的戰士們已經全副武裝,但是毒蚊和螞蟥似乎無孔不入,這些原始森林裡的螞蟥個頭奇大,將很多戰士都吸到貧血。當然最致命的還是毒蚊,它們在吸血的同時還傳播著瘧疾,無數的戰士都因為患上瘧疾沒能走得出野人山。

03

歷時114天,經過了600多公裡的長途跋涉之後,遠徵軍部隊終於走出了野人山,此時杜聿明也已經身患重病,倘若不是部下拼死抬出,或許也已經遇難。即使如此,最初進入野人山的3萬將士,僅僅剩下3000人,而其中的女兵更是只倖存一位名叫劉桂英的護士班戰士。這些倖存的中國遠徵軍對試圖阻截的日軍發動了反擊戰鬥,在取得了勝利後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女兵照片

時隔多年以後,一位緬甸軍官在野人山中進行遊擊戰時,誤入了一個被人為遮掩的山洞,他在裡面發現了累累白骨。從這些白骨身上的衣服可以赫然看出,他們生前就是曾經試圖從野人山撤離的中國遠徵軍,大概是與大部隊走失後再也沒能找到出去的路。

▲遠徵軍雕塑

當年我國政府在接到這個消息之後,立即派人趕往野人山迎接這些烈士回國,但是因為那裡地理環境太過複雜,一直無法確定那位緬甸軍官發現的山洞的位置,此次行動還是以失敗告終。無奈之下,只得為那些犧牲的遠徵軍將士,在野人山下建造起一座座墓碑以作紀念。

結語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出自南北朝時期文學家庾信的《徵調曲》。我們之所以能夠身處太平盛世,擁有如今的幸福生活,那些永遠留在了野人山的遠徵軍戰士們功不可沒,我們永遠都要「飲水思源」,不能忘卻他們!

參考資料:

《己亥歲二首·僖宗廣明元年》 《徵調曲》

相關焦點

  • 中國遠徵軍翻越野人山,戰士們的死法有哪些?她是唯一倖存的女兵
    這是中國遠徵軍戰歌的一句歌詞。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人不僅在國內抗擊日寇,還走出國門,奔赴緬甸抗戰。遠徵軍赴緬官兵共計10萬餘人。但在緬甸戰場,由於盟軍戰爭的失敗,中國遠徵軍的後路被日軍切斷,形成腹背受敵的局面。為了躲避日軍的夾擊,杜聿明司令員選擇進入野人山,繞道回國。
  • 中國遠徵軍:途徑野人山,女兵被擄走幾十人,野人把頭蓋骨當水瓢
    古往今來,從不缺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而抗日、解放戰爭中又有多少英雄為了國家、百姓僅僅留下草草姓名,便英勇犧牲?然而這片土壤下掩埋的遺骸,更多的則是連姓名都未留下的無名英靈。總有人要代替百姓前去戰鬥,中國遠徵軍曾在外徵戰數年,足足前僕後繼的犧牲了6.7萬人。
  • 3萬人進山,僅3000人出山,野人山有多恐怖?唯一倖存女兵如此說
    「現在回想起來,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當年竟然能夠活著走出野人山!翻越野人山時,我的腦子裡就只有一個想法:就是死也要爬到祖國的土地上去死!」——中國遠徵軍唯一一位活著走出野人山的女兵劉桂英 劉桂英於1920年出生在湖南長沙,1937年,在貧女院中學習了
  • 曉曙的緬北奇遇:轉兒追蹤中國遠徵軍
    匆匆的密支那之旅回國後,曉曙陷入浩如煙海的二戰史料和遠徵軍倖存者回憶錄中。1942年5月,中國遠徵軍回國的道路已被日軍切斷,指揮官杜聿明命令銷毀全部機械化輜重,率部闖入了被當地人稱為「絕地」的野人山。2006年4月4日正午時分,曉曙站在騰衝和順鄉滇緬館抗戰館的展牌前,一段黑色粗重的文字電閃雷鳴般擊中了她:七十年前,日軍打響了盧溝橋第一槍。
  • 唯一活著走出野人山的女兵回憶:山裡的恐怖程度,絲毫不亞於日軍
    劉桂英,1920年出生於湖南長沙,抗戰爆發後,劉桂英報名參加了中國軍新22師,成了一名隨軍護士。要說在戰爭時期,隨軍護士比比皆是,劉桂英不過是萬千熱血青年中的一員。但是,劉桂英老人還有一個特殊身份:她是幾萬遠徵軍中當中、唯一活著走出野人山的女兵。
  • 中國女兵被緬甸野人擄走,頭骨被當成水瓢,後人痛哭:我帶你回家
    然而在5月9日,杜聿明將軍卻發現滇緬公路上的密支那已被日軍佔領,無奈之下,他只能下令各部,取道野人山回歸祖國。實際上,杜聿明之所以選擇去野人山,也是奉了蔣介石的命令,他曾在5月7日、15日兩次致電,命令遠徵軍「未奉命不得入印」。
  • 中國女兵被緬甸野人擄走,頭骨被製成水瓢,後人跪哭:來帶你回家
    1942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迅速席捲了緬甸地區,試圖切斷滇緬公路,達到前後夾擊中國的目的,而我國則組建了遠徵軍,十萬將士跨出國門,前往緬甸抗日。56480傷亡,值得了解的是,其中有3萬人是犧牲在野人山。
  • 遠徵軍女兵頭骨被緬甸人當水瓢用,中國大叔跪地:帶你回家
    眾所周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種種原因,中國軍隊遠離家鄉,奔赴外國戰場抗擊外敵,著名的中國遠徵軍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們遠離祖國,只身前往緬甸戰區遏制日本對該地區的控制,從而間接保護祖國的安全,然而,在這個看似簡單的戰場上,卻留下了許多英雄烈士,在敵人的炮火下,他們一直呆在外國,幸運的是,後來的國家沒有忘記他們
  • 抗戰時期詩人穆旦投筆從戎 在野人山經歷九死一生
    抗戰時期詩人穆旦投筆從戎 在野人山經歷九死一生 2015-12-03 14:05:10  1942年2月,24歲的穆旦胸懷「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之志,以助教的身份報名參加中國入緬遠徵軍,在杜聿明擔任軍長的遠徵軍第五軍擔任翻譯官。之後,穆旦在緬甸戰場,尤其是野人山地區,經歷了九死一生、刻骨銘心的艱難歲月。  「不是長城缺不了我,是我與長城相依為命。沒有我,無礙中華的新生,沒有中華,世界就塌了一座長城」,這是穆旦他們那一代人的心聲。
  • 中國軍人俘虜19歲日本女兵,結婚多年後,得知妻子居然身家過億
    文/中國軍人俘虜19歲日本女兵,結婚多年後,得知妻子居然身家過億 無論什麼時候,戰爭都會對雙方造成巨大傷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我國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戰爭時期,在那個時期,我國經歷了最為深刻的屈辱歷史。由於那個歷史時期,我國許多人憎惡日本人。
  • 遠徵軍老兵憶往事:戰爭很殘酷,巨蟒把哨兵都吃了
    在街旁一棟年代久遠的民居中,88歲的中國遠徵軍老兵李承基,安靜地坐在椅子上。這位昔日抗戰的鐵骨英雄,常年生活在此,任憑歲月雕刻人生的痕跡。因戰時負傷,加上後來遭遇車禍致使左腿髕骨骨折,李承基的腳不能彎曲,一直在家靜養。如今年事已高,無法暢通地 與人 交流。「戰爭有時很激烈,有時很艱苦,遇到的危險更是不計其數,但是我們堅持下來了。
  • 他被譽為中國巴頓,抗戰時期,率領遠徵軍打出中國虎的威名
    如在二戰時期的中國軍隊中,就有一位將軍被譽為是中國巴頓,他就是國軍名將廖耀湘。而且廖耀湘還是一位德行兼備的將領,不抽菸、不喝酒、不打牌,不近女色,一切都以國家的利益為重。就連民國大軍事家蔣百裡先生曾謂:廖耀湘為蔡松坡(即蔡鍔)以後湖南軍人之第一人,誠非過譽也。縱觀廖耀湘一生:整個抗日戰爭中,他用兵不愧中外名將;治學不讓古今大賢。為國家報恩,為國家效命,不下忠烈之士:宅心仁厚,廉潔自守,不失君子風範。若僅以為將之道而論,則智、信、勇、嚴之武德,無一德不具,更無一德可責。
  • 88歲遠徵軍老兵口述:巨蟒吃哨兵
    在街旁一棟年代久遠的民居中,88歲的中國遠徵軍老兵李承基,安靜地坐在椅子上。這位昔日抗戰的鐵骨英雄,常年生活在此,任憑歲月雕刻人生的痕跡。因戰時負傷,加上後來遭遇車禍致使左腿髕骨骨折,李承基的腳不能彎曲,一直在家靜養。如今年事已高,無法暢通 地 與 人 交流。「戰爭有時很激烈,有時很艱苦,遇到的危險更是不計其數,但是我們堅持下來了。和日軍交鋒,我們幾乎百戰百勝,配得上『天下第一軍』的稱號。」
  • 5歲跌入山洞靠吃蟲鼠蛇活8年?「第一野人」自曝醜聞
    原標題:慈利「第一野人」自曝醜聞:野人系「野人谷」老闆虛構炒作說到「野人」,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藏匿在大山深處的神秘物種,比如說大家熟知的神農架「野人」之謎,西藏地區的「雪人」之謎,傳說中這些野人通常身軀高大,動作敏捷,還有生吃活禽等特點,但它們也僅僅是存在於傳說中。
  • 「中國野人張四一」一個彌天大謊
    矮矮的個子,胖胖的臉龐,一縷歪向右邊的長捲髮,正往下淌著雨滴,這個一點野味也沒有的人,就是傳說中的「中國野人張四一」?     張四一出生在湖南張家界市永定區尹家溪鎮柏家村,現居住在該市慈利縣江埡鎮某村。在張家界,張四一是個家喻戶曉的名人。百度一下,關於「張四一」的相關信息有將近20萬條。
  • 中國遠徵軍滇西大戰紀實
    據統計僅1月間保山壩區就有約6萬人因霍亂而死去。在怒江以西的淪陷區侵華日軍則收買緬奸、漢奸在公路沿線的水溝、水井中投入霍亂病菌並傳播鼠疫。僅騰衝西北區就有15000餘人死於鼠疫。梁河、盈江等地據各司統計死於鼠疫的不下萬餘人。如今上了年紀的保山人在回憶這段往事時仍記憶猶新銘心刻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