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0萬臺灣居民今領消費券 每人3600元新臺幣

2020-12-05 搜狐網

  2300萬臺灣居民今領消費券 每人3600元新臺幣 此舉意在刺激消費 馬英九加入排隊「大軍」在京臺灣人可找人代領

2300萬臺灣居民今領消費券 每人3600元新臺幣 此舉意在刺激消費 馬英九加入排隊「大軍」在京臺灣人可找人代領

  本報訊(記者曾佑忠)今天上午8點開始,2300多萬臺灣居民就可以到指定地點領取每人3600元新臺幣(下同)的消費券了。領取時間持續到今天下午5點。預計今日領券率可達7.5成以上。

  為應對經濟不景氣,臺灣「行政院院長」劉兆玄在2008年11月18日中午宣布,將給每位臺灣居民發放3600元的消費券,用來刺激消費。

  臺灣「行政院院長長辦公室」主任丁乃琪介紹,每位民眾可以領到500元面值的消費券6張及200元面值的消費券3張。

如果今天沒有到現場領取,2月7日到4月30日,居民可到戶籍所在地的郵局領取。

  此前,臺灣有關部門表示,2009年3月31日前出生並且有「戶籍」的臺灣居民,就可以領取消費券。對消費券的使用地點,丁乃琪介紹,沒有刻意去指定消費券使用的範圍,「既然是要促進消費,原則上就是限制不要多,而是儘量減少」。

  消費券的使用截止日期為2009年9月30日。

  今日現場

  馬英九加入排隊「大軍」

  據報導,今天一早,郵政局的郵車從臺灣1023個指定郵局出發,在警車護送下,運送消費券至島內14000餘個發放點。

  據在現場的臺灣記者介紹,早上6點鐘,就有居民來到消費券發放點排隊。發放現場,有警察手持警棍幫助維持秩序。

  上午9點,臺北、臺中、臺南等地的多個發放點已經人滿為患。有的發放點甚至有上千民眾排隊等候。

  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也和民眾一起排隊準備領取消費券。

  據在現場的記者描述,馬英九身著咖啡色夾克,顯得非常輕鬆。9點22分,輪到馬英九領取。除了他自己的消費券外,馬英九還代他太太和兩個女兒領取。「只是代領,不代消費。」馬英九笑著說。

  領到消費券後,馬英九仔細清點了數量。

  「感覺很好。」馬英九走出發放點後接受媒體採訪時說,臺灣地區是金融危機後第一個發放消費券的地區,「覺得很光榮。」

  陳水扁看守所內享「福利」

  陳水扁因為還被收押,所以不能到現場領取消費券。不過,今天早上8點55分,有人已經將屬於他的3600元新臺幣消費券送到臺北看守所。

  據臺灣媒體報導,陳水扁如果要使用消費券,要等到19日了。

  商家促銷瞄上消費券

  臺灣的商家也早已打起了消費券的主意,積極操作消費券的賣點,推出各種促銷活動。

  臺北市民許維豪介紹,早在數天前,臺北的大商場就開始借消費券促銷。比如有商場推出,客人用消費券買滿3000,送300;用3600消費券,送7200滿額折價券;還有3600可買換到機票。臺灣的各電視臺也紛紛播出商家的促銷廣告。

  北京落點

  在京臺灣人可找人代領消費券

  在北京的臺灣居民可以填寫委託書,把新版身份證交給委託人代領。領取的時間是今天上午8點到下午5點。

  如果今天沒能領上,2月7日到4月30日,還可以帶新版身份證到戶籍所在地的指定郵局,領取屬於你的消費券。

  此前,有媒體報導,上海臺商也瞄準了臺灣消費券的商機,打出在上海就可以使用消費券的口號。

  在京的臺灣居民領取消費券以後,能否在北京消費?

  今天上午,記者向北京臺企協會秘書長陳國原先生諮詢此事。陳國原明確表示,「不可以。」

  但對不能在北京使用的原因,陳國原沒有解釋。

  對話

  希望民眾早點兒「花光」

  日前,臺灣「行政院院長長辦公室」主任丁乃琪為記者介紹了發放消費券從構想到實現的全過程。丁乃琪介紹,對消費券的使用期限限定到了2009年9月30日。她表示,希望民眾早一點消費,來促進經濟發展。

  消費券·原因

  「主要是為了促進消費」

  《法制晚報》(以下簡稱「FW」):為什麼要發放這筆錢?

  丁乃琪(以下簡稱「丁」):就是跟經濟不景氣有關啊,主要是為了促進消費。

  FW:每個人的消費券額度3600元新臺幣的標準是怎麼算出來的?

  丁:之前也有預估,就是可以給每戶大概發一萬元。但以「戶」為單位發放,肯定不公平,因為有的家人多,有的少一些。所以後來決定按人頭來發放。

  臺灣平均每戶的人口是3.01人,每個人3600元新臺幣,也就是一萬多一點兒,和原來的預估差不多。

  FW:3600元新臺幣相當於臺灣地區人均月收入的多少?

  丁:2007年臺灣民眾人均月收入為41150.75元新臺幣。發放的3600元新臺幣消費券約為人均月收入的8.75%。

  消費券·對象

  有「戶籍」者都有份

  FW:目前臺灣有多少居民?

  丁:現在臺灣的人口數應該是2300多萬。

  FW:所有人都發嗎?

  丁:對。只要是2009年3月31日之前出生,並且有「戶籍」的臺灣民眾,都可以領取。

  FW:按這樣算的話,一共要發多少面額的消費券?能在多大程度上促進臺灣經濟發展?

  丁:整體預算大約需要820多億元新臺幣,全部執行完畢發揮的效應,預估可以增加0.64%GDP。

  FW:預算經費從哪裡出?

  丁:經費來源,會用特別預算,要特別提出申請。

  消費券·設計

  防偽設計未到鈔票水平

  FW:消費券由誰來設計?

  丁:消費券會由臺灣「中央銀行」來設計、製作。

  FW:有沒有考慮防偽的問題?

  丁:肯定要考慮。必須有防偽的設計,紙張也不是一般的紙張。但也不會到鈔票的級別,就是要具有防偽的功能。

  為了防止偽造,消費券上有七大防偽安全設計。已經教給大家「眼睛看一看」、「用手摸一摸」、「券紙轉一轉」三個步驟的辨識方法。 本版文/記者曾佑忠

  消費券今天發放,上午有不少民眾一大早即來排隊領取。 攝/鄭瓊中

(責任編輯:黃慧敏)

相關焦點

  • 這些臺灣便宜的食物不到新臺幣一百元就可以吃了
    老永康牛肉麵我之所以選擇臺灣作為我的旅遊目的地,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為了享受當地的美食,當地人對食物的熱愛和堅持是非常感人的。不僅在高端餐廳和酒店追求完美,連路邊的攤位都非常認真管理,從南到北,有許多攤位和小商店已經營業了幾十年,與我們旅遊區的「快時尚」品牌不同,他們對美食的品質和傳承有很高的要求,這一點可以長期得到周邊居民和遊客的肯定。
  • 新臺幣背後的故事
    原來,在上世紀70年代初期,臺當局發行的新臺幣中,最常用的1元硬幣,正面鐫刻了一朵梅花,背面則是一束盛開的蝴蝶蘭。古人把梅、蘭、竹、菊隱喻為四君子,而梅花又是臺當局明定的「國花」,蝴蝶蘭則是早年臺灣農業專家熱衷培育的植物。臺灣銀行將這兩種植物放在1元硬幣正背面,其象徵意義不言而喻。   上世紀80年代,臺灣工薪階層一個月的薪水大約為1萬到1.5萬元新臺幣。
  • 2018年臺灣稅收2.38萬億元新臺幣達新高
    中新社臺北2月20日電 臺灣行政當局財政主管部門20日表示,受景氣回溫、上市櫃公司發放股利增加等因素影響,2018年臺灣稅收達2.38萬億元(新臺幣,下同),為歷年新高。綜合中央社、《經濟日報》等臺灣媒體報導,2018年全年臺灣稅收實徵2.38萬億元,同比增長6%,超出預算數897億元,達成率103.9%。該主管部門財政統計通報指出,去年臺灣經濟穩定增長,民間消費增溫,上半年股市交易較2017年同期活絡,且上市櫃公司獲利增加,對營業稅等也有相當程度挹注,由此帶動全年稅收增長。
  • 大陸赴臺自由行遊客人數將歸零 臺灣每月或損失45億新臺幣
    臺媒形容,島內每月都要蒸發45億(新臺幣,下同)「觀光財」。 而蔡英文的連任,直接導致臺灣觀光股多檔跌停板。10萬下跌到約2萬人次。圖自聯合報 旅遊業者還表示,依臺當局「移民署」統計,去年1-9月大陸來臺自由行為91萬人次,平均一個月約10萬人次,對臺灣入境旅遊業影響很大。
  • 臺北101觀景臺本月起門票上漲50元新臺幣
    臺北101觀景臺本月起門票上漲50元新臺幣 2013年05月06日 08:51: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5月6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
  • 「臺灣民政府」瘋狂斂財上億新臺幣 臺檢:詐騙集團
    「臺灣民政府」宣稱獲美國授權,以1千至6千元新臺幣(1元新臺幣約合0.2元人民幣)不等的價格發行所謂的身份證和駕照,以政治話術瘋狂「吸金」,發起人林姓夫妻豪宅衣櫥藏1.3億元新臺幣現金,房地產、帳戶裡資金也超億元新臺幣,臺灣桃檢9日依組織犯罪、加重詐欺取財、洗錢等罪嫌起訴林志升等6人。
  • 為何刺激消費發消費券更有效?行為經濟學給你答案
    &nbsp&nbsp&nbsp&nbsp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刺激消費回暖,近日已有30多個城市向市民發放數十億元消費券。與此同時,美國為應對疫情,向中低收入家庭成年人每人發放1200美元現金,向兒童發放500美元現金;加拿大、英國、日本、韓國、中國香港等也紛紛出臺政策向居民發放現金。
  • 臺灣的物價如何?帶1萬元人民幣去臺灣旅遊,能玩哪些呢?
    導語:帶著1萬元人民幣去臺灣旅遊,夠用嗎?能在臺灣玩多久呢?臺灣,可以說很多人都想去的一個地方,雖然和大陸的距離並不是很多,但是臺灣和大陸還是有很多地方有所不同的。最早以前,臺灣是隸屬福建的,所以在風土人情、語言、生活習慣等方面和福建閩南還是有很多共同之處的。在遠古的時候,其實臺灣和大陸是一個整體的,因為板塊運動,形成臺灣海峽,因此,臺灣和大陸被分開來了。臺灣的面積其實不大,說到底也只是一個省的大小,面積只有3600多平方千米,截止到2018年,人口為2300多萬人。
  • 臺灣旅遊注意事項 泉州去臺灣旅遊需要注意些什麼
    導語:泉州成為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城市,那麼泉州去臺灣旅遊需要注意些什麼?今年臺灣遊已經成為了熱門旅遊勝地了。內地的人去臺灣要注意什麼呢?2.行李:  寄艙行李每人限寄一件,以20kg(44磅)為限;手提行李每人限帶一件,體積以不超過14×22×9英吋為準。
  • ...消費|濟南|南京|央視|消費券|電子消費券|何永鵬|田珍祥|杭州|...
    一起了解一下哪些地方發了消費券,發了多少?3月2日,山東濟南發放2000萬元文旅消費券,主要針對的是景區、旅行社、影劇院、演藝場所、書店等文旅類型的消費。3月13日,浙江省寧波市宣布發放1億元文旅消費券。同時,還將推出健身消費券,市民憑券可免費使用健身場館場地。
  • 回顧臺灣房市50年 居民增收追不上房價上漲
    原標題:回顧臺灣房市50年 居民增收追不上房價上漲  據臺灣媒體報導,日前,有機構發布房價研究報告指出,臺灣民眾收入成長遠遠追不上房價上漲,2012年臺北市家庭1年可支配所得能夠買到房屋面積僅為40年前的5分之1。
  • 臺灣民眾黨公開2020選舉經費:收入9524萬 支出6501萬
    臺灣民眾黨公開2020選舉經費:收入9524萬 支出6501萬 2020年04月03日 13:5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民眾黨黨主席、臺北市長柯文哲。
  • 臺灣宜蘭縣評估釣魚島價值:14億新臺幣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臺灣宜蘭縣政府地政處長餘聯興日前表示,「以同屬頭城鎮的二圍、新福成山坡地保育區為參考推算出來,雖然釣魚島登記所有權人是『中華民國』,土地無法交易,但要有地價,主權宣誓意義比較重要」。
  • 新消費日報|騰訊直播首個電商直播嘉年華啟動;多地發放消費券
    珠海派發第一期珠海消費券,發放總金額3600萬元珠海市商務局發布關於派發第一期珠海消費券的公告,第一期珠海電子消費券發放券包60萬個,其中包括52萬個50元的消費券包,6萬個100元的消費券包、2萬個200元的消費券包、發放總金額3600萬元。
  • 500萬元新安文旅消費券免費領!!!
    為營造良好的旅遊消費環境,加快振興疫後旅遊消費,2020年4月1日-4月4日,河南新安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面向全國的遊客發放價值500萬元文旅消費券,所有領取到消費券的遊客都可以到新安縣抵扣景區門票、酒店、餐飲、娛樂、購物等一系列的消費使用,喜歡出遊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這次難得的機會呦~01旅遊景區
  • 南京將發放超300000000元消費券!
    近日,南京打出促進消費「組合拳」,除更大力度放開城市服務業、鼓勵機關幹部帶頭消費外,又統籌資金向市民和困難群體發放消費券,通過政府引導與商家促銷相結合,儘快形成現實購買力,推動服務業全面復甦。消費券發放堅持合法合規、公平合理的原則,總額度3.18億元,主要包括餐飲消費券、體育消費券、圖書消費券、鄉村旅遊消費券、信息消費券、困難群眾消費券、工會會員消費券等7大類。為體現差異化,消費券面值根據不同類型按每份100元或50元設定,其中,困難群眾、工會會員、鄉村旅遊等3類消費券按照系統內有關要求發放,餐飲、體育、圖書、信息等4類消費券採用多批次網上搖號方式面向全體市民公開發放。
  • 舌尖上的揮霍 臺灣人飲食每年浪費新臺幣2400億元
    中國臺灣網4月4日消息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人飲食習慣調查披露,1/3臺灣人每周外食至少3天、3成不愛打包,大多習慣多買食物,造成舌尖上每年浪費新臺幣2400億元(新臺幣,下同)。執行調查的的天下雜誌今天指出,全臺每天可產生4萬桶廚餘,廚餘桶的高度可堆出70棟臺北101大樓;全臺800萬家庭每年至少浪費、損耗2400億在食物上,足以讓全臺小學生,免費吃營養午餐39年。天下雜誌又進一步進行「新良食運動」調查顯示,35%受訪民眾,每周外食超過3天,又以20到39歲的青壯族群為主。
  • 臺媒評臺灣各縣市生育競爭力 宜蘭臺中彰化表現佳
    臺海網8月30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生育率超低,但各縣市提供父母足夠的養育後援嗎?臺灣康健雜誌最近評比臺灣各縣市的「生育競爭力」,其中宜蘭縣、臺中市和彰化縣整體表現最佳,最不利於生養小孩的縣市則是雲林縣、嘉義縣、基隆市和高雄市。至於年底選戰激烈的「五都」,只有臺中市表現較佳。
  • 剛剛,1分鐘,12萬份蕭山消費券搶完了!搶不到?還有第二期!
    昨天,小編推送了關於蕭山消費券的新聞《蕭山發放2500萬元消費券!明天10點起可以領啦》,今天上午10點,第一期蕭山消費券準時來了,你搶到了嗎? 據了解,本次消費券總額為2500萬元,將分兩期發放,今天的第一期消費券共發放12萬份券包,其中,前1.5萬份券包價值300元,後10.5萬份券包價值100元。 9:59,小編就開始蹲點準備搶一波,在支付寶搜索「杭州蕭山」,即可找到領取消費券的界面。
  • 港媒:2011年蝕到空虛 臺灣股民人均虧58萬
    中新網12月31日電 據香港中通社報導,12月30日是臺灣股市2011年最後一個交易日,以7072.08點收市,較去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收市點比較,臺股今年高開低走,全年跌1900點,跌幅達21.18%。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同日統計發現,今年臺股市值只剩19.2萬億元(新臺幣,下同),較去年同期銳減4.59萬億元,以有效開戶800萬戶計算,平均每個股民在2011年虧掉58萬元。臺灣資深股市投資名人「阿土伯」(化名)30日到證券行「力戰」最後一個交易日,收市後大嘆「今年輸了一輛奔馳車!」他不肯向追訪媒體透露今年投資的金額,但坦言「今年沒賠就很好了,我要是有賺,早就換新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