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臺灣稅收2.38萬億元新臺幣達新高

2021-01-1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臺北2月20日電 臺灣行政當局財政主管部門20日表示,受景氣回溫、上市櫃公司發放股利增加等因素影響,2018年臺灣稅收達2.38萬億元(新臺幣,下同),為歷年新高。

綜合中央社、《經濟日報》等臺灣媒體報導,2018年全年臺灣稅收實徵2.38萬億元,同比增長6%,超出預算數897億元,達成率103.9%。

該主管部門財政統計通報指出,去年臺灣經濟穩定增長,民間消費增溫,上半年股市交易較2017年同期活絡,且上市櫃公司獲利增加,對營業稅等也有相當程度挹注,由此帶動全年稅收增長。

該主管部門稱,去年臺灣租稅負擔率(賦稅收入佔GDP比例)小幅提升至13.4%,未來仍宜持續整合各項財源,優化租稅結構,確保財政長期穩健。

此外,今年1月臺灣稅收為1543億元,同比增加4.7%。(完)

相關焦點

  • 2019年臺灣經濟增長2.73%,GDP超4萬億元,那在全國排第幾名呢?
    此外,民間消費增長2.15%,政府消費增長0.09%,出口增長1.25%……2019年臺灣GDP在全國排第9名數據顯示,2019年,臺灣的名義GDP為18.90萬億新臺幣,按全年與美元、人民幣從平均交叉匯率折算約為6114.51億美元,42180.68億元——人民幣名義下,同比增長4.8%。按照2360萬人口計算,人均GDP接近2.6萬美元。
  • 2300萬臺灣居民今領消費券 每人3600元新臺幣
    2300萬臺灣居民今領消費券 每人3600元新臺幣 此舉意在刺激消費 馬英九加入排隊「大軍」在京臺灣人可找人代領  本報訊(記者曾佑忠)今天上午8點開始,2300多萬臺灣居民就可以到指定地點領取每人3600元新臺幣(下同)的消費券了
  • 臺灣2月4萬餘人領失業保險 創10年來單月新高
    臺灣2月付失業保險件數創下10年以來單月新高。(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3月30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主計總處」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臺灣2月申請失業保險人數明顯上升。據臺灣勞動主管部門統計,2月單月核付失業保險件數創下10年來新高,達40435人,相較去年2月的25643人、前年2月的19332人高出不少。臺灣勞動主管部門指出,2月共核付40435件失業保險,包括8853人初核、3萬1582人再次核付、核付金額達94萬(新臺幣,下同)餘元,核付總件數、核付金額皆創下2011年以來單月新高。
  • 2019年臺灣GDP超過4萬億,放在全國來看是什麼水平?
    近日,我國臺灣地區公布2019年最新修正的經濟數據,來看看有哪些變化吧。此前公開數據顯示,臺灣地區2019年GDP初步數據為4.2萬億元,經濟增速達到2.73%。修正數據顯示,2019年臺灣地區經濟增速為2.96%,與初步數據相比上調0.23個百分點,GDP總量調整為189325.25億新臺幣,約為4.224萬億元人民幣。
  • 中美經貿摩擦大背景下 2019年臺灣經濟形勢的「驚喜」與「隱憂」
    臺灣地區整體對外貿易出口小幅衰退,但對美出口大幅增長,預計全年在18%左右,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對大陸等地出口下降對整體出口與經濟的不利影響。特別是在中美經貿衝擊與臺當局大鼓勵臺商返臺投資政策鼓勵引導下,民間投資顯著回升。依臺灣經濟主管部門統計,到2019年底,共審核「投資臺灣三大方案」的企業有302家,獲批投資金額達8242億元(新臺幣,下同),其中絕大多數是所謂的「臺商返臺投資」,約佔90%。
  • 「臺灣民政府」瘋狂斂財上億新臺幣 臺檢:詐騙集團
    「臺灣民政府」宣稱獲美國授權,以1千至6千元新臺幣(1元新臺幣約合0.2元人民幣)不等的價格發行所謂的身份證和駕照,以政治話術瘋狂「吸金」,發起人林姓夫妻豪宅衣櫥藏1.3億元新臺幣現金,房地產、帳戶裡資金也超億元新臺幣,臺灣桃檢9日依組織犯罪、加重詐欺取財、洗錢等罪嫌起訴林志升等6人。
  • 中國臺灣今年上半年GDP突破2萬億元,那麼在大陸各省中排名如何?
    然而,近些年來臺灣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對應GDP增長率逐年下調,部分主要產業增長乏力,因此,促使經濟增長放緩,19年地區生產總值(GDP)在全國排名也下調至第九,故經濟表現不如過去幾年。當然,按照今年上半年全省實現數據來看,名義GDP總值突破2萬億元並且約為21537.42億元(僅供參考),同比增長0.4%左右,對應名義GDP增量超過2000億元,經濟運行總體穩定,而且對外貿易進出口以及部分指標呈現正增長,助推經濟穩步回升,促使經濟總體表現好於市場預期。既然中國臺灣今年上半年GDP突破2萬億元,那麼在大陸各省中排名如何呢?
  • 2019年臺灣GDP達到4.21萬億,同比增長2.7%,在全國排第幾?
    臺灣是「亞洲四小龍」成員之一,是亞洲最早一批崛起的發達地區,上世紀90年代初期,臺灣省GDP佔大陸GDP總量的45%左右,幾乎快佔到一半左右。不過最近二十年,臺灣經濟增速有所減緩,與此同時我國大陸省份經濟持續高速發展。這些年大陸不少省份GDP都超過了臺灣,那麼如今臺灣GDP在全國處於什麼位置?
  • 前二季度臺灣GDP2.15萬億元,人均GDP9.1萬元,在國內排名第幾?
    長久以來,臺灣經濟都是大眾關注的焦點。眾所周知,臺灣是亞洲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是亞洲四小龍成員。近些年,臺灣經濟受到國際形勢影響,發展有所減緩,但綜合來看,臺灣依舊是國內最具競爭力的省份之一。今年上半年,臺灣地區完成名義GDP92007.93億新臺幣,折合2.15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3062.81億美元,GDP增速同比增長0.41%。截至2019年,臺灣常住人口為2360萬人。按照此人口計算,上半年臺灣人均GDP約為9.1萬元。
  • 2019年臺灣大專院校學雜費調幅2.17% 創5年新高
    中新網4月23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教育部門22日宣布,2019學年大專院校學雜費收費基本調幅,依公式核算後為2.17%,是5年來最高;但2018年未調者,2019年最多可調升2.5%。資料圖為臺灣大學椰林大道。 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 攝上限2.5% 私校恐漲千元新臺幣現在臺灣公立大學每學期學雜費平均3萬元(新臺幣,下同)、私立學校5.5萬元,如果漲2.17%,學生分別多負擔651元、1193元;若是調升2.5%,則公、私立學校分別漲750元、1375元。
  • 臺海觀瀾|臺灣經濟為什麼這麼好
    從對外出口的數據看,今年8月,臺灣對外出口首次突破單月300億美元的紀錄,達到了311.7億美元,然後是9月307.1億美元、10月322.3億美元,累計前十個月的出口總值達2803.1億美元。去年全年,臺灣對外出口3050.7億美元。根據前10個月的數據和趨勢,今年臺灣對外出口應該會打破去年記錄,創歷史新高。
  • 2018年,中國大陸GDP升到13.89萬億美元,加港澳臺後是多少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與前三次的「慣例」一樣,全國第四次經濟普查結束後,國家統計局將2018年的GDP做了上調了——2018年中國(指的是中國大陸)的名義GDP由之前的900309億元人民幣,上調至919281億元人民幣,提升了18972億元。
  • 「迷之自信」的臺灣經濟
    據臺灣地區經濟主管部門統計,截至2020年12月4日,「投資臺灣三大方案」已吸引740家企業超過11491億元新臺幣投資,預估創造96441個本土就業機會,預計2020年將促成約3749億元新臺幣投資到位,可為GDP貢獻1.7個百分點。需要注意的是,包括臺商回流在內的民間資本形成部分,自2019年貢獻經濟增長的1.96%之後,2020年第二季開始已經呈現降溫,未來將回歸常態。
  • TSIA:預計2020年中國臺灣IC產值增速超20%
    據臺媒報導,TSIA(中國臺灣半導體協會)預期,第四季度中國臺灣IC業將延續增長,環比三季度增長1.3%,全球總產值將達到3.21萬億新臺幣(約合744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0.7%。 此前,TSIA預計2020年增幅為12.6%。按照預計,全球IC產值2020年增幅為3.3%。
  • 臺灣梧棲漁港捕烏魚破52萬尾 創20年新高
    臺灣漁民們殺烏取出烏魚鰾、烏魚卵、烏魚胗等「(陳世宗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灣烏金300年!每年強勁東北季風為漁民帶來引頸企盼的「烏金財」!受到天候所賜烏魚於中部海域洄遊,從梧棲漁港上岸拍賣的烏魚量創下近20多年來新高,截至14日止漁獲量高達52萬3758尾;公、母烏不分昨以每尾250元(新臺幣,下同)拍賣,高達1億3093萬元產值,為漁民帶來可觀的年終獎金!
  • 新臺幣背後的故事
    民國38年(1949年)6月15日,『中央』復以這一筆庫存黃金的其中一部,移充發行準備,宣布臺灣幣制改革,發行新臺幣,以舊臺幣4萬元折合新臺幣1元,新臺幣5元折合美金1元,發行總額定為2億元,一開始便奠定了新臺幣的堅實基礎,以迄於今。」曾任「中央銀行總裁」的俞鴻鈞,在國共內戰白熱化階段,奉蔣介石之命負責搶運黃金到臺灣。
  • 這些臺灣便宜的食物不到新臺幣一百元就可以吃了
    老永康牛肉麵我之所以選擇臺灣作為我的旅遊目的地,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為了享受當地的美食,當地人對食物的熱愛和堅持是非常感人的。不僅在高端餐廳和酒店追求完美,連路邊的攤位都非常認真管理,從南到北,有許多攤位和小商店已經營業了幾十年,與我們旅遊區的「快時尚」品牌不同,他們對美食的品質和傳承有很高的要求,這一點可以長期得到周邊居民和遊客的肯定。
  • 港臺腔:民進黨吹噓經濟政績,臺灣民眾:what?!
    來源:海外網臺灣對大陸出口依存度(圖源:臺媒)臺灣「主計總處」日前發布最新預測,臺灣人均GDP在2021年首度衝破3萬美元,突破「發達社會」門檻。民進黨當局據此宣揚「執政有成」,綠營政客大肆吹噓說「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蔡英文過去4年在拼經濟上的政績」。
  • 中國國家高新區2018年生產總值11.1萬億元佔GDP比重12%
    中新社北京4月30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技術部30日通過官網發布2018年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新區)創新發展統計分析稱,2018年,169家國家高新區生產總值達到11.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達12.0%。
  • 港媒:2011年蝕到空虛 臺灣股民人均虧58萬
    中新網12月31日電 據香港中通社報導,12月30日是臺灣股市2011年最後一個交易日,以7072.08點收市,較去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收市點比較,臺股今年高開低走,全年跌1900點,跌幅達21.18%。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同日統計發現,今年臺股市值只剩19.2萬億元(新臺幣,下同),較去年同期銳減4.59萬億元,以有效開戶800萬戶計算,平均每個股民在2011年虧掉58萬元。臺灣資深股市投資名人「阿土伯」(化名)30日到證券行「力戰」最後一個交易日,收市後大嘆「今年輸了一輛奔馳車!」他不肯向追訪媒體透露今年投資的金額,但坦言「今年沒賠就很好了,我要是有賺,早就換新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