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什麼構成的?科學家說是數學

2021-01-21 數學中國

紐約布魯克林: 科學家們長期以來都用數學來描述宇宙的物理性質。但是,如果宇宙本身是數學呢?宇宙學家馬克斯Tegmark如此認為。

Tegmark認為,宇宙中的一切(包括人類) 都是數學結構的一部分。他說:萬物都是由粒子所形成,而這些粒子具有諸如電荷和自旋等特性,但這些特性都是純數學的。空間本身就有一些像是尺寸等的特性,但它最終仍是數學的結構。

Tegmark在1月15日在這間Bell大廈的一場演說中表示「如果你接受這個想法,認為不論是太空本身或者所有在太空中的東西,除了數學性質以外,都沒有其它性質可言」,這時一切都是數學這個想法,「開始聽起來有點沒那麼瘋狂」。這演講是根據他的著作「我們數學的宇宙:我對終極真實本質的探索(Our Mathematical Universe: My Quest for the Ultimate Nature of Reality)」。

Tegmark說「如果我的想法是錯誤的,那物理學也完蛋了」。他補充說,但是如果宇宙中真的是數學「原則上我們沒有什麼不能理解的。」

自然界充滿了數學

這個想法是經觀察結果而來,認為自然界充滿了各種模式,如費布那西數列(Fibonacci sequence),一個數字序列其中每個數是前兩個數字的總和。洋薊(artichoke)的開花就是按照這樣的序列,例如每個花瓣和下一個花瓣間的距離符合該序列中的數目之比例。

非生物界同樣以數學的方式來呈現。如果你拋一個棒球到空中去,它大致上遵循拋物線軌跡。行星和其他天體物按照橢圓軌道運行。

Tegmark,他很喜愛數學而將著名方程的圖案照片表框放在他的客廳裡,說「自然界中有個優雅簡約且美麗圖案可由數學模式和圖形來揭露,而我們的智慧已經能夠找到解答」 。

宇宙的數學本質說的其中一個結論是,理論上科學家在物理學上可以預測每一個觀察或測量。Tegmark指出,數學預測了海王星,無線電波和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經由解釋其他粒子如何獲得它們的質量。

有些人認為數學只不過是科學家用來解釋自然世界的工具。但Tegmark主張在自然界中發現的數學結構,顯示數學存在於現實中,而不僅存在人的大腦內。

談到人的大腦,我們可以用數學來解釋大腦嗎?

意識的數學

有些人認為人類的大腦是宇宙最複雜的結構。確實,大腦使得人類在理解我們世界方面能有突飛猛進的發展。

Tegmark說,有一天,科學家們可能可以用數學來解釋意識。

Tegmark說「意識可能是當大腦透過一些非常複雜的方式來處理訊息時,其感受到訊息的方式」。他指出,在許多物理學的重大突破,都涉及綜合以往被認為是獨立的兩件事情:能量和物質,空間和時間,電與磁。他說,他說他懷疑這個有自我意識感覺的大腦,最終會與由活動粒子組合成的身體合而為一。

但如果大腦只是數學,那這是否意味著自由意志是不存在的,因為粒子的運動可以用公式來計算嗎?他說不一定。

其中一的個想法是,如果電腦企圖去模擬一個人將要做什麼,這些計算所耗費的時間至少是與做這些動作相同的。因此,有人提議將自由意志定義為是一種在事件發生前,無法預測一個人會做的事情。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人類是無能為力的。Tegmark以號召行動來結束他的演說:「人類不僅有了解我們世界的能力,且還可以雕塑它並讓它更好。」


相關焦點

  • 宇宙是由什麼構成的?數學家和科學家是這麼說的!
    宇宙是由什麼構成的?數學家和科學家是這麼說的!麻省理工學院宇宙學家馬克斯泰格馬克認為宇宙是一個數學結構。紐約州布魯克林 - 科學家們長期以來一直用數學來描述宇宙的物理特性。但是,如果宇宙本身就是數學呢?這就是宇宙學家Max Tegmark所相信的。在泰格馬克看來,宇宙中的一切- 包括人類 - 都是數學結構的一部分。他說,所有的物質都是由粒子組成的,這些粒子具有電荷和自旋等特性,但這些特性純屬數學特性。空間本身具有尺寸等屬性,但最終仍然是數學結構。
  • 宇宙是由什麼構成的?
    宇宙充滿了數千億個星系和數萬億顆恆星,以及幾乎無數的行星,衛星,小行星,彗星以及塵埃和氣體雲–它們在廣闊的空間旋轉。但是如果我們放大,這些天體的構成要素是什麼,它們是從哪裡來的?氫是宇宙中最常見的元素,其次是氦。它們共同構成了幾乎所有普通物質。但這僅佔宇宙的一小部分-約5%。其餘所有都是由看不見的東西組成的,只能被間接檢測到。
  • 宇宙是由什麼構成的,四元素說和原子論的來歷
    知識就是力量,曾幾何時,我們每個人都思考過這樣的問題,就是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世界,它大能大到多大,小能小到多小呢,從今天開始,我將帶領大家走進一個不一樣的世界,咱們去微觀領域瞧一瞧,探索一下人類對於基本粒子的發現歷程,世界是由什麼構成的呢?
  • 宇宙是什麼構成的?在時間和宇宙之前是什麼?霍金得出結論
    宇宙是什麼構成的?在時間和宇宙之前是什麼?霍金得出結論大爆炸理論是關於宇宙起源的普遍觀點。埃德溫·哈勃證明了1931年宇宙還在膨脹,但會有結局嗎?大裂口假說認為,所有物質,包括時空,都會被宇宙膨脹撕裂,分解成基本粒子和輻射。大爆炸之前一定存在著某種東西,據推測,大爆炸創造了我們的宇宙,對吧?至少現在理論都是這麼說的。但是,根據史蒂芬·霍金的說法,大爆炸之前,什麼都不存在。
  • 趣探索;宇宙由什麼構成、物質及暗物質由什麼構成?
    一,宇宙由什麼構成?宇宙由約5%的普通物質,27%的暗物質及佔68%的暗能量構成普通物質佔5%,暗物質佔27%,暗能量佔68%。二,物質由什麼構成?第三種說法:物質無限可分,最終由「空構成」在每一個夸克的內部都有另外一個宇宙。第四種說法:世界是虛擬的,物質也是虛擬的,物質由像素點構成(數字構成)你住在真實宇宙的概率接近於0。
  • 宇宙可能只是個幻覺?宇宙的最小構成是什麼,無解的奧秘
    中國古人說時間都是大約數,所以這裡的萬世表達的意思是無窮無盡,就算經過無窮多的時間,這個木棍也可以繼續分下去。就算超弦理論是正確的,超弦理論本身,也沒有解釋這些弦是由什麼構成的,只是說弦是宇宙物質的基本構成單位。
  • 構成我們宇宙的基本粒子是什麼?看完你肯定會明白
    引言在人類對世界的不斷探索中,人們對世界的認知從宏觀深入到微觀,慢慢了解到物質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繞核運動的電子構成,而原子核又是一個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具有複雜結構的整體,一步步抽絲剝繭,科學家又發現中子、質子等重子仍然有著內部結構,它們由各種不同的夸克組成。這就構成了如今粒子物理的面貌。基本粒子究竟是什麼?
  • 構成地球核心的神秘元素是什麼?科學家這麼說…
    構成地球核心的神秘元素是什麼?科學家這麼說… 來源:中新網      編輯:卞英豪     2017-01-13 08:24
  • 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麼?科學家:宇宙輪迴,上一個宇宙的終結
    已經有很多證據支持宇宙大爆炸理論,這些證據包括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星系紅移等。其中宇宙微波背景是宇宙早期留下的光,因為空間膨脹而被拉長,到了今天它已經屬於微波波段。 雖然我們對宇宙大爆炸的許多細節都已經非常了解了,但是關於宇宙大爆炸理論有一塊拼圖缺失了,那就是宇宙大爆炸之前發生了什麼?
  • 宇宙外面是什麼?科學家終於找到了答案!
    同學們還不過癮,讓東升時評(微信公眾號:dssp99)多寫一些科普類的文章以饗讀者,愛好時政新聞的大家們對科學的熱情令人始料不及,這也正說明我們的國家處在一個冉冉升起的、鮮活的、積極向上的年代。廢話不多說,這篇文章就講講宇宙外面是什麼。 宇宙外面又是什麼?這個問題恐怕99%的人都回答不了。
  • 宇宙到底由什麼構成
    宇宙的終極之謎就藏在伽利略這一句話裡面。伽利略這句話你一旦明白了,能夠讓你倒抽一口涼氣。幾何世界就是由物體和空間構成,伽利略的意思是宇宙是由物體和空間構成的,其餘的都是我們觀察者對物體運動或者空間本身運動的描述。
  • 探尋宇宙構成的奧秘
    人民網-人民日報宇宙是由什麼構成的?千百年來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答案。行星、恆星、星系等為人們所熟悉,然而,宇宙中還有許多罕見且令人嘆為觀止的結構。近日,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利用宇宙三維地圖,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大的宇宙結構之一——「南極牆」。「南極牆」位於南天的天頂方向,包含了數十萬個星系、長達14億光年。
  • 什麼是平行宇宙?它真的存在麼?四層平行宇宙理論都是什麼?
    其實很簡單我們一般所說的宇宙其實指的是可觀測宇宙,而可觀測宇宙大概是直徑900億光年這麼一個球形範圍,那這個直徑900億光年的球形範圍之外算什麼?又有多大?最近科學家也發現了這個可觀測宇宙之外的這個空間大到了我們難以想像的地步,所以這個視界之外的超巨大空間就被看作為是第一層平行宇宙。你可能會說不對吧,平行宇宙那是什麼?
  • 什麼是平行宇宙?它真的存在麼?四層平行宇宙理論都是什麼?
    最近科學家也發現了這個可觀測宇宙之外的這個空間大到了我們難以想像的地步,所以這個視界之外的超巨大空間就被看作為是第一層平行宇宙。你可能會說不對吧,平行宇宙那是什麼?那應該是一個存在於一個未知空間的另一個世界,那裡可能有另一個我,你這就是把距離拉開了,超過900億光年了就說它是平行宇宙,你這就是蒙我的吧?
  • 什麼?科學家提出新理論 我們的宇宙是鏡像宇宙?
    最近的一項科學研究提出,我們所生活的宇宙可能是反物質宇宙的鏡像,它在大爆炸之前存在,並且在時間上向後延伸。這是加拿大周界理論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所說的,他們提出了一種新的宇宙學模型,它表明存在一種所謂的「反宇宙」,它與我們一起保留了物理學的基本規律。稱為CPT對稱性。
  • 物質起源之旅—宇宙究竟是由什麼構成的?
    究竟是什麼構成了宇宙?科學告訴我們,構建我們世界的一些最小的構件是原子。原子由電子層和核組成,核由質子和中子組成。更深入,你會發現質子和中子是由誇張的極小微粒組成的。事實上,科學家們發現這些繩索甚至不佔據任何空間。但是對於這些不具備體積的基本構件,會帶來令人難以置信的悖論……它不存在!考慮到原子的絕大部分體積都是空的。如果我們可以放大一個原子,使其直徑為650英尺(大約兩個城市街區),那麼中心的核將是一粒沙子的大小,而實際上難以察覺的電子云會圍繞在一個區塊的距離處的核。
  • 科學家使用數學模型預測:高維宇宙與太陽系或存在「投影」關係
    曾經統治科學界的宇宙命運觀點是大爆炸理論,在這個理論框架下,我們的太陽系從根本上說,是來自大爆炸中產生的能量,在5-10億年後形成的星雲塵埃中,慢慢匯聚在一起,形成的恆星和行星。雖然宇宙大爆炸理論得到了哈勃紅移的證實,但它在面對很多根本性的問題時,就會讓人感到「違反邏輯」。
  • 科學家發現π行星,數學與天文學的「宇宙巧合」
    宇宙之中充滿奇蹟,而科學家發現的π行星,讓天文學和數學出現了奇蹟般的宇宙巧合。π行星作為一個外星世界,每隔3.14個地球日繞恆星一周,這個數值和我們計算出來的圓周率非常接近,因此被稱之為「π行星」。,不僅讓人思考,宇宙中或許存在無限可能,無論是多麼微小的奇蹟,在宇宙中都有可能實現。
  • 夸克膠子等離子體構成了早期宇宙,科學家們可以重新創造它!
    早期宇宙由神秘粒子構成,科學家能重新創造它,就能創造宇宙嗎?很久很久以前,在物質存在之前,宇宙是一個超熱的,不可能稠密的物質,在一個被稱為大爆炸的事件中劇烈脹。我們對等離子體行為的了解越多,我們對早期宇宙的了解就越多,這就是為什麼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在巨型粒子加速器中創造它的原因。他們從中了解到的是非常離奇的。構成宇宙早期物質的基本粒子是夸克(質子的積木,而質子又是原子的積木)和膠子(將這些夸克結合在一起的強力粒子)。它們一起組成夸克膠子等離子體,一種比太陽熱數十萬倍的物質,物理學家稱之為「近乎完美」的流體。
  • 數學,一旦掌握它,你就擁有了解讀宇宙的能力
    今天我們要講的內容是一個關於數學方面的話題,說到數學其實在中國古代已經有之,不過那時候數學並不是單獨拿出來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存在的,而是屬於古代理學範疇,比如我們熟知的周易、陰陽五行等。而在兩千五百年前,古希臘的數學家畢達哥拉斯就將數學與哲學聯繫在一起,他以數解釋世界,認為依靠數學可使靈魂得到升華,萬物都包含數,甚至萬物都是數,上帝是通過數來創造宇宙的,這也是他從數學中感悟出來的哲理。在我們世界上,有這麼一組神奇的數字:142857,它看起來好像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裡面也沒有包含宇宙法則中3、6、9這三個數字,但其實這組數字可不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