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成為一名成功的修車大叔,我總結出了幾個選點秘籍

2020-11-22 騰訊網

盛強,北京交通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副教授

我始終認為有數據空間分析支撐的人生才是一個非常踏實的人生。

小商業的倔強

我是盛強,來自北京交通大學。

今天我想先從隆福寺來開始,給大家講一講小商業的故事。

我覺得隆福寺應該是北京最近百年以來最悲催的一個商業中心,這幾十年一直在衰落。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2016年以前,早上九點的隆福寺商業街是這樣的景象:商業大廈雖然關停了,但是小商業一直非常繁華。

我們今天所說的隆福寺街曾經真的是有寺的,它始建於明代,在清代的時候這塊地又改作喇嘛廟了。

在1901年的時候它就「火」了,真的著火了。一把大火燒掉了它的天王殿和殿裡主要的建築。之後一直到民國時期,這個地方就成為了北京最繁華的一個廟會。

建國之後,人民政府在這蓋了一個鐵板的大棚,賣自行車。

買自行車在50年代的地位就相當於今天買車,對一個家庭來講是一個很大的決策。你很可能要在那逛一天甚至兩天的時間,去決定到底該買什麼車,往往午飯也得在那裡解決,所以周圍有很多很棒的小吃。

在80年代的時候這個地方又改造升級了,蓋了一個北京當時也沒有幾家的百貨大樓,隆福大廈。

隆福大廈為什麼會衰敗呢?我大概摘錄總結了以下這六點。

1993年的火災

建隆福大廈時,遷了劉伯溫的「石龜」(石螭chī)

建隆福大廈時,狐仙的傳說

隆福廣場的建設,遮擋了視線

改造後商品定位失誤,缺乏特色

王府井商圈改造後形成競爭

其中大家都會提到的就是90年代的那場大火。

1993年的那場火燒得非常旺,也是建國以來北京消防隊員犧牲最多的一次火災。那次火災之後,很多人就發現隆福大廈一蹶不振了。當然這事本身是有問題的,因為風水學上有一句話,叫「火燒旺地」。而且事實上,在1901年,人家已經燒過一次火了,之後的生意一直都很好,所以大火肯定不是隆福寺衰敗的主要原因。

另外兩個原因就比較好玩了,一個是說當初在修隆福寺街門口的牌樓的時候,挪動了當年建成的劉伯溫埋下的兩個石龜。

還有一個說法就更離奇了,說是在建隆福大廈的時候,當地挖出了狐狸的洞,然後看到了狐仙。

我覺得後面這幾個原因值得仔細分析一下。

我和隆福寺,或者說和小商業結緣,其實源於我在荷蘭讀碩士的時候。當時我學的是城市學。

做畢業設計的時候,我的老師鼓勵我們國外的學生都選自己本國比較熟悉的地段。我是在北京出生,小時候也一直都在東城,所以很自然就選了這個地。但實際上我到了那之後,沒覺得這地不行了。

這個照片是我在2003年拍的,還是一個挺不錯的小街。這在當時是北京時尚達人的一個聚集地,都是賣衣服的。

儘管網上說隆福大廈在2001年就關掉了,實際在2003年它還沒關。而且什麼火賣什麼。

當時在北京賣車很火,所以隆福大廈的一層就賣各種各樣的車。

六層是最讓我驚訝的,賣盜版光碟。那個時代在北京買盜版光碟,得去中關村找抱小孩的阿姨,她們會跟你搭訕,然後指另外一輛自行車,自行車會把你拉到一個小民房裡買盤。但是在2003年,隆福大廈居然就在樓上賣盜版光碟。所以我當時在反思,這裡到底是什麼不行了,什麼還行。於是我開始對市場感興趣。

在建築和規劃的傳統學科或者理論當中,往往都會提到這本書,《考工記》。據說這是周代傳下來的,但實際上是西漢的人重新編纂過的。《考工記》記載了所有的「帝都」是應該如何被規劃的,反映了中國文人的這種理想。

這種理想簡單地說就是重要的東西擺在重要的位置。最重要的是政府,宮城擺在最中間。對文化精英來說,市場也是必須的,但是它的等級比較低,不能擺在城市的前臺。「前朝後市」,市場往往都在後面。

但是理想終究是理想,我們看了各個時代的帝都,發現很少有帝都真的把這個當回事。長安的市場分東市和西市,分別是在它的東邊城區和西邊城區,而主要的宮城實際上是在城北的中軸線上。

這個就體現出所有帝都的一個很大的矛盾——就是從理智來要求,我們都希望街道很寬很乾淨(每個領導可能都喜歡這樣的街道),但從日常生活的角度來講,我們都希望市場是很方便的。

長安當時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矛盾。長安城的中軸線很寬,皇帝用這種中軸線把城市分成了兩部分。兩個市場,在相對的城市的中心。

當時城市的另一個特徵,就是裡坊制。每個城市的街區塊都用坊牆圍起來,真正的商業都是在裡坊的裡面,大街上都是很無聊無趣的,都是牆。

到了宋代,在宋朝的東京汴梁,也就是今天開封這個地方,城市的形態就發生了一個非常大的變化。首先是裡坊制被廢除了,從《清明上河圖》上可能可以看出來,所有商店都開始沿街布置,直接在街道上開店了。

這張圖也是我根據前輩學者的研究復原的,是當時的街道分布圖。它不是集中的市場了,相對的,它的收稅方式也變了,不是把小商販都集中在一個地方管理,而是對每家店都收費。

郭湖生,中國古代城市建設小史系列論文,《建築師》

也是因為這個變化,北宋的城市經濟非常發達,甚至連日本的學者都說這是中世紀的一個城市革命。但是也有文獻記載,在當時也有一些令政府不太爽的地方,他們也開始侵街佔道,也開始有一些類似清理和治理的工作。

到了元朝,有一個變化,大家開始真的把《考工記》當回事了。主要是因為元朝是由外族來統治的。我發現規章和制度是本族人編寫的,而真正去把它很重視地執行的往往是外族的。

元朝的忽必烈在金中都的北邊建元大都的時候,僱傭了漢族的劉秉忠,嚴格地按照《考工記》規劃了城市。從這個結果上看,也確實真正地實現了「前朝後市」的理想。

郭湖生,中國古代城市建設小史系列論文,《建築師》

這裡面深灰色的宮殿在這個城市的南邊,市場就是橙色的部分,真正意義上把市場放在了城市的中間了。當你把市場擺在一個很方便的位置的時候,你可能就要在其他地方作出相應的妥協。

今天北京的什剎海和後海,其實是元朝時期,官員們花了很大的精力疏通了河道。它的目的是支撐市場內交通的可達性,因為當時主要是通過水路運輸這些物資的。

同時元朝還在一定程度上,協調了空間上的管理和街道的開放之間的關係。其中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復活了裡坊制。怎麼復活的呢?並不是在周圍真的去建很多的坊牆,而是用柵欄去管控北京的胡同。

這張圖是根據乾隆時候的圖重新繪製的,上面的這些小的黑點就是胡同口曾經放的柵欄,這個地方晚上是不容許出入的,所以就起到了類似唐長安的那樣一個效果。

從一些歷史照片上我們還能看到一些痕跡,當時的街道是開放的,但是用柵欄管理的。

這張圖反映了明清時期北京的主要的商業分布。

隆福寺這塊主要在賣豬肉、羊肉、馬和鳥。分別對應了當時的生活習慣,食品、交通,還有娛樂。

明清北京商業分布

這些自組織市場,不僅僅分布在東面和西面,還分布在一些沿街的位置和城門口的位置。

它分布的規律是我們作為規劃和設計者特別關心的。有個理論叫做「中心地理論」,我們相信一個城市當中,高級別的市場的相對數量是比較少的,而低端的這種小的市場的數量是更多的。它往往是根據距離有一定的分布規律,同時它的演化也往往是受交通系統的演化影響。

明清北京中心地結構,模型來源:高松凡,歷史上北京城市場變遷及其區位研究[J].地理學報,1989,(2):129-139.

這張圖顯示的是1935年,北京的市場分布的變化:東單和西單開始興起了。

因為曾經的北京是故宮在中間,後邊是景山,前面是千步廊,東、西被嚴格地分成兩半,有點像唐長安的城市格局。當這個障礙被打通之後,東單和西單就作為兩個新的中心開始發展了。

實際上這就是長安街的雛形。

建國之後,政府就建了長安街。這條街極大地提升了東單和西單的可達性,這個地方就變得越來越火了。

這個時候東四並沒有因此衰落,因為南北的道路也被打通了。

但是80年代之後,除了橫向的長安街之外,在北面又打通了一條平安大街,把東西向的交通分流了。從那之後東四就開始走向衰落。

打通平安大街雖然造成隆福寺和東四的衰落,但是帶活了幾個新的地方,比如什剎海。曾經在什剎海有一個荷花市場,我在1997年的時候在那附近上學,那真的就是一個市場,賣肉賣菜什麼的。

圖片來自網絡

還有南鑼鼓巷,也是在地安門商圈這一塊。曾經上面就那麼五六家很社區的小店,幾年之內就發展成今天這個樣子了,這都是拜交通所賜。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接下來我就開始一直關注東四這一塊,以及其他的這些市場區,它們到底是按照什麼邏輯去運作的。

幾年前,早市還在的時候,我們跟蹤了來隆福寺市場的這些人是如何分布的。我和學生隨機跟蹤一個人,從隆福寺出發,跟著這些買菜的人一直走到目的地。我們收集了大概五百多組軌跡,看這些人是從哪來的。

我很「不幸」跟蹤了一個大爺,我本來以為他騎著自行車很快就會到達目的點,結果這是最長的一條軌跡。

整個跟蹤過程中他騎車騎了20分鐘,走了三點多公裡,從東城一路走到西城。

他買了一大兜的饅頭,以及其他一些雜的東西。我當時在想他到底是幹什麼的。最後我跟著他進入了一個工地,原來他是這個工地的廚子。他說,他原來是在北邊那個潤得立市場買東西的,但是在2015年的時候,潤得立市場被拆除了,所以他就不得不多騎一公裡去隆福寺市場買東西。

實際上沿途有很多很大的菜市場,一百個攤位、兩百個攤位以上的都有,但他其實在意的是那幾塊錢的成本。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到,如今菜市場不僅具有服務周圍居民的功能,它還是城市生態系統的一部分,這個生態系統中有在座的諸位(可能都不怎麼去買菜的),但是也有很多指著這些菜市場去生活的人。

我想講一下我們分析菜市場空間分布的一個原理。

首先大家把這個想像成一個城市當中的地圖,從A點到B點最簡單的一個路線,我相信可能大家想到的都是這個。

從A到B最短的路線呢?其實是這個路線。

我們對比了所有的最短路徑和最簡單路徑的疊加,

左邊這張圖是所有任意兩點的最簡單路徑疊加到一起,紅色的是被更多的人選擇的。

中間這張圖是沙烏地阿拉伯吉達市的一個貧民窟,貧民窟意味著沒有人規劃和設計這個地方。黃顏色的表示居住區,其他顏色的是一些小商業。可以看出,最簡單路徑的集合和小商業的真實分布是高度吻合的,而那個最短路徑實際上是不符合人的認知的。

這個很簡單的例子說明,我們每個人實際上都沒有上帝視角,我們都是憑著自己的感覺在街道中運動的。這種運動軌跡的疊加是自主選擇的結果,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小商業分布的空間規律。

2005年,我開始做博士研究的時候做了一件事。當時我騎自行車逛了北京三環路以內的所有街巷,去記錄這些小商店的位置。我重點關注了菜市場,記錄了每個菜市場裡面有多少個攤位。

這張圖顯示的就是2005年到2009年菜市場攤位數的一個變化,大的方塊表示的是比較大型的菜市場。當時的治理口號叫做「農改超」。在那五年中,北京的菜市場相對是非常穩定的。

2005-2009年北京三環路以內菜市場規模變化

在2015年之前,五個攤位以上的菜市場確實開始減少了。但是真正疏解出去的是很多大型的批發類的市場。

每次聊菜市場的衰減總是顯得有點悲情,我覺得也沒有必要。對於一些批發類的市場,它們的離開實際上是一種宿命。比如說曾經北京城市中心的紅橋市場,還有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一度是重要的批發中心的大鐘寺市場,它是一步一步逐漸遠離城市中心的。

十幾年前我們也訪談過一些攤販,他們大部分都是去批發市場上貨的,當時他們主要的交通工具是機動三輪車。而現在基本上都換成麵包車和汽車了。他們的活動範圍大幅地增加了。而更遠的市場地價也更低,所以不用政府去組織,批發市場實際上有一個自發的向外移的趨勢。

我曾經覺得商業的一個最大的威脅來自網際網路,所以在2015年的時候,我對比了2005年的數據,想看看在網際網路迅猛發展的十年裡,商業是不是越變越少。

結果我驚訝地發現,在北京的中央城區,商業不僅沒有減少,反而還增多了。

這個增量主要來自胡同中的小商業,有30%以上的是社區級的商業,接近30%是餐飲業。這些小商業是具有自主發展的活力的。

但是近期我們對北京城市中的一些小商業進行了又一輪的調研,髮型拆違工作確實做得非常徹底,很多小商業都消失了。

有一些還是以其他的方式在偷偷地經營著。

這個是在雍和宮大街上的禮佛用品的商店,改造之後變成了這個樣子。店鋪裡面的商品密度超高,它不僅是一個賣佛具的場所,同時還整合了早攤點和超市,是一個很多元化的存在。

當然還有很多小商販和政府打起了遊擊。

今天有領導視察,是這個樣子。

沒領導視察,就變成了這個樣子。

服務於城市的日常生活的小商業是自組織產生的,而這種自組織的分布是有空間規律的,研究這種規律對我們專業人士非常有幫助。在這個背景之下,我們最近想逐步對一個個小商業進行解碼工作,就像生物學上解碼DNA一樣,去看看它為什麼在這產生。

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修車的大爺們。因為我本身是一個70後,自行車在我的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同時2016年北京和上海又開始普及共享單車,我就覺得記憶當中的修車大爺們應該非常擔憂自己的生計。所以從去年開始,我對修車的大爺們展開了很多的訪談和研究。

這張圖匯總了一些我們在街頭上的訪談。大部分修車大爺還都是挺樂觀的。首先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他的這種比較佛系的性格,有些大爺就住在小區底下,沒有什麼居住成本,每月可以掙到幾百塊。

對於更多數的大爺們來說,這畢竟是生計,所以他們除了修車之外還要學其他的技能,比如說修家電、修鞋、給電動車充電,當技能越多,收入甚至可以過萬。

還有一些,像70多歲的大爺,他就說修車只是鄰裡之間互相幫忙,他也知道政府要治理小商業了,所以他每次訪談都說,我下個月就不幹了。可是我上周去,他還在,身體也很硬朗。

我們的研究除了實地調研,還有一部分是應用百度街景的時光機(不是廣告)。我們不僅可以在這上面看到這條街現在的樣子,還可以用翻頁的方式看到這個地方往年的樣子。

我們就是在東城區用看時光機的方式,找到了78個修車點。我們原本以為這些大爺們的數量應該會大幅縮減,結果街景地圖上顯示他們大部分都在。

他們除了修自行車,還貼出了其他標籤。

他們到底運行得怎麼樣?

在2018年的時候,我們實地去看了一天當中五個不同的時間點,是不是真的有人在修車。我們發現78個修車點一下少了很多,這主要是政府對這些小商業的整治造成的。

南鑼鼓巷這一塊形成了一個封閉的旅遊區,所以把他們清走了。

另外就是城管辦公室所在的地方,修車大爺消失得最多。

聽周圍的人說,這些大爺暫時轉行去送快遞了,要修車的話可以給他們打電話。他們確實有著很強的求生意志。

我一直在想,如何才能成為一名成功的修車的大叔。通過實地調研,我發現這個行業的要求比較明確:平均年齡五十多歲,有機械維修基礎,動手能力強。

我已經四十多歲了,具備了其中一個標準。

我們那會兒中學有一門課叫做勞動技術課,男生基本選的都是自行車維修。我最驕傲的就是學了那門課,能夠自己補自行車胎了。我至今印象非常深,我幫我媽補了車胎,當然後來沒告訴她,其實那帶是我扎的。

我還有數據空間分析的能力。我分析出了東四周邊幾個最有可能成為修車點的地方。這張圖上黑色的部分就說明這些地方是有機會的。

我總結出了幾個選點秘籍,其中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和大街保持若即若離的距離,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有重新整治的計劃,規避風險非常重要。而且還要儘可能地臨近菜市場,因為菜市場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節點。

我始終認為有數據空間分析支撐的人生才是一個非常踏實的人生,這是為絕不油膩,但是可能會沾滿油泥的中年作出的一個理想。

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天文學家?
    圖源:Google你想知道需要什麼樣的學校教育才能成為一名天文學家嗎? 許多人想成為一名天文學家,但不知道如何開始。 沒有別的辦法能做到,除了接受大量的教育。 成為一名天文學家並不容易,但對於那些願意投入時間和金錢的人來說,這是一條有回報的道路。 如果你真的對天文學有熱情,你應該從高中開始關注這方面的要求。
  • 一次應聘成功,3天搞定高級難纏HR,只因為我掌握了這些
    我作為已經在職場上廝殺三年的經驗人士,給大家分享一下我成功求職的經歷。因為我學的是經營管理專業,所以大二時,我就開始在校園兼職,積累工作經驗,從而也就確定了自己後來的求職目標。所以,我還未畢業就已經定好了自己的職業規劃,鎖定了自己的就業目標。軲轆不圓,滾早點。
  • 修車界的等級劃分
    那麼修車界的 等級劃分你是否聽說過呢?接下來我就說說修車界的等級是如何劃分 的。修車 界的等級劃分主要分為兩個一個是技術型劃分.一個是制度型劃分。那麼我們先說說技術型是怎麼劃分的。按技術來說修理工主要分為學徒《學徒分為兩種1是專業學校畢業2下學校門直接進修理廠或4S店的》中工、大工、師傅。
  • 施一公: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博士生?
    近日,研究生新生已開始陸續開學,很多同學問: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博士生?對這個問題,施一公院士曾進行深入的思考,他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專門寫了兩篇長篇博文進行總結,樸實精闢,流傳甚廣,得到很多導師及學長學姐們的極力推薦,以下為完整版,分享給大家。
  • 清華小哥在街頭偷拍三年,探尋大爺大叔們的「野生設計」
    自述 | 黃河山  編輯 | 周樹婷我叫黃河山,2017年我與朋友姜凡做了一個「全家家居」網站,從城中村的大叔大爺大嬸那裡徵集了多件作品,並推出了我們的首發王牌系列產品:這個「跑の月餅蓋兒」是出自我們湖南一個普通大叔之手,月餅蓋與輪子的奇妙組合,是一種信手拈來的天才。
  • 如何才能成為一名英文翻譯?
    隨著外交事業的逐步被人民熟悉和一些影視劇的推動,翻譯行業逐漸被人們所了解,同時也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翻譯行業當中,除了語言專業,還有很多外專業的也對翻譯工作產生了好奇,但是怎麼才能走上翻譯這條路呢,南陽精準為您整理了以下資料。
  • 修車27年的老師傅送給顧客的3個忠告,說到大家心坎裡了!
    我是一名60後的修理工,奔五十歲的人了。二十多歲在街頭修鞋修自行車,慢慢地的學習開店修理摩託車,現在主要以賣電動車為主,但每天總還是與各種顧客打交道,要裝電池,要做售後,免不得與扳手螺絲刀為伴。人們就會刻板地認為我們修車的都有一個毛病:「小病大修,亂換零件」。對此,我不能說在我們維修行業沒有害群之馬,但我可以保證,修車行業的絕大多數師傅還是正直的,善良的,負責的,他們不是一門心思的想著怎麼去坑顧客,恰恰是想著如何為顧客提供更好的服務,惟其如此,新顧客變成老顧客,小生意長久做。
  • 故意掐斷保險絲去修車,4S店:修車費4433元,路邊修車店:20塊!
    故意掐斷保險絲去修車,4S店:修車費4433元,路邊修車店:20塊!大部分人在買車的時候都會選擇4S店,他們是比較正規的,雖然價格比較高一些,但國人都有這樣的一個習慣,就是寧願多花一點錢也要給自己買個放心。
  • 如何才能成為更好的人?
    如果你的交友圈多年未變,始終是那幾個朋友,那麼不用懷疑,你也不比他們強。綜上,反向逆推,如果你的朋友圈迭代速度很快,甚至很長一陣時間會出現沒朋友的狀態。那麼恭喜你,你馬上要突破了。兩條一起總結,有兩種浪費,最為遺憾:自己浪費揮霍自己的寶貴天賦和時間;在錯誤環境對象面前、浪費自己不被準確欣賞珍惜的美好品格。3,好好賺錢。曾經我覺得啊,錢乃身外之物,工作之餘多放鬆,自己開心就好。
  • 我的世界手遊竊取秘籍有什麼用?月蝕竊取秘籍介紹
    我的世界竊取秘籍有什麼用?竊取秘籍是我的世界手遊月蝕光與暗中的特殊道具,通過擊殺人族BOSS偷竊者費夫獲得。那麼竊取秘籍該如何使用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我的世界竊取秘籍有什麼用一、獲取方式在擊殺人族BOSS:偷竊者費夫後,我們可以獲得一本「竊取秘籍」。
  • 怎樣才能成為一名遠洋船員
    我是一名遠洋海員,至今已在海上工作了5年多了。我是大學學的輪機工程,在武漢理工大學,2015年開始實習,目前在船上任職二管輪。在老家有很多人問我要怎麼才能成為一名遠洋船員,自己能不能上船工作。現在我就告訴大家需要哪些條件。
  • 大叔教你如何成為伯利恆之星(JK制服聖誕搭配)
    哈嘍呀,大叔我又來了萬聖節結束了,聖誕節很快就要到了。最激動人心的是參加聖誕晚會。一大群朋友穿著漂亮的小裙子聚集在一起。想想就覺得很開心!讓我們來看看如何穿搭聖誕JK制服吧,伯利恆之星起航~~襯衫襯衫建議如果有聖誕限定款就穿限定款的,沒有的話可以普通款襯衫替代,如果有聖誕徽章就更好了,格裙
  • Science最新: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科學家
    2020年8月5日,Science發表了一篇文章,講述了對待科研生活的一些建議—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科學家。小編將文章核心內容總結如下,希望可以幫助到科研路上的各位同學們。真正的科學發現需要時間,會遇到很多坎坷,甚至爭議。例如,有關希格斯玻色子終於在2012年被觀測到的消息,是在彼得·希格斯提出該理論之後的48年。
  • 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博士生?
    「如何寫出一篇優秀的博士論文」和「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博士生」是博士階段的兩個重大課題。讀博不易,且行且珍惜。本文選自公眾號清華研讀間。01. 知網究竟是什麼?此後,主機遊戲界將「硬核」和「遊戲」結合起來,創造出了「硬核遊戲」的說法,指需要玩家很高的操作水準,需要投入極大的時間和精力才能通關的門檻很高的遊戲。
  • 「靈魂出竅秘籍」熱銷網絡 「開天眼」僅需1元
    特異功能「秘籍」熱賣上周末,一張圖片在網上開始瘋傳。圖片中,一名年輕女孩有兩個身影,她既是睡著也是坐著,看過神話劇的都知道,這個女孩的靈魂正在離開她的身體。圖片下方,是一則廣告,號稱想要學習靈魂出竅,只要30天,花1塊錢就夠了。1塊錢學習特異功能?不少喜愛稀奇古怪玩意的年輕人,也來湊熱鬧。因此,這家網店瞬間就被擠爆了。
  • 最實用美容護膚秘籍,十個女人九個錯,你中槍了沒
    大家好,歡迎來到生活小管家妞妞,我是大家的好朋友妞妞,每天為大家分享生活中的美容護膚小妙招,讓你的肌膚變得越來越好,本一期妞妞為大家分享一個可以美白去除面部色斑的小竅門,學會了這個小竅門,讓你的肌膚變得白皙又光滑,而且還能省不少錢呢,如此神奇的妙招,趕快跟著我一起學習一下吧。
  • 00後維修技師李永雷:我是武漢修車志願者
    武漢城內,一名名汽修人組成了一個緊急救援服務隊,提供免費汽車救援服務。他們穿梭在空曠的武漢街道上,在特殊時期,為武漢的基本出行提供著支持,見證了這座城市靜默中蟄伏的冷暖世事。李永雷就是其中的成員之一,回想那段時間李永雷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個字難。不到20歲的信陽小夥李永雷是魯磨路一家汽車維修店的維修技師,因疫情留在了武漢。
  • 北大學霸學地理秘籍:充分利用地圖冊、地球儀,成績遙遙領先
    有位北大學子在總結中學地理學習習慣時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我上初中第一堂地理課時,老師就告訴我們,手邊放一本地圖冊和一個地球儀,是學好地理課的基本條件。一開始,我對老師的這句話還不是太理解,後來我發現班裡地理成績好的幾個學生空閒的時侯手裡總是拿著一個地球儀看來看去,或者在一本地圖冊上圈圈點點,這オ想起在之前的學習中自己將老師的話忽略了,忽視了地球儀和地圖冊的作用。明白了這點之後,我在後來的學習中也養成了翻閱地圖冊的習慣,時間久了,覺得地理知識學起來形象了很多,理解起來也不是那麼難了。
  • 非師範專業的大學生,如何成為一名英語老師?
    「非師範專業的大學生,如何成為一名英語老師?」有人問。非師範專業學生,想要成為老師,難度是非常大的;想要成為正式的英語老師,其難度更是大得嚇人,因為正式的英語老師一般是師範類專業的大學生,而且是師範類中英語專業的大學生。所以,非師範類專業的學生想要成為一名英語老師的方式很多,接下去由我這個一線教師來告訴你答案吧。首先,可以成為英語代課教師。
  • 經典暗黑遊戲《流放之路》被吐槽門檻高,新人如何才能快速入門?
    那麼作為一名新手流放者,到底怎樣才能快速入門?如何才能少走彎路呢?其實很簡單,只需要善用下面大叔講的"字典"與"參考書",那麼新手起飛也不再是夢。想了解什麼,那就動手去查,這遊戲的內容可以說是十分龐大複雜的,誰都不可能全部精通,所以流亡編年史就是這麼一本百科"字典",無論你是做裝備,還是找物品掉落在哪打,又或者預言在哪裡完成等等,全可以通過這個站點查詢出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