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z|讓心跳聲可視化的音流學裝置

2021-03-01 數藝網

本文轉載於公眾號:裝置工廠,ID:A17media;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謝謝!

Wang Shikun / 王世坤

1Hz

作為一個基本人體聲音語言和認知參數,心跳關乎個人情感、運動、心智,甚至生理。

但心臟的跳動卻無法受到主觀意識的控制。而這種跳動,恰是最真實的自覺語言。

說到真實,這種語言不在乎立場,也不在於審美,而在於感知,在於個人情緒能否真正地嵌入現實。

不幸的是,這種真實卻本能地進行了精準屏蔽,以至於忽視其存在。

「1Hz」利用聽診器原理,將心跳採集、4G網絡數據傳輸、可視化振動合為一體,將其製作成心跳收集裝置。

通過低音功放板將心跳聲數倍放大,最終與黑色球體產生共振,以黑色圓形不鏽鋼板作為載體,將心跳的能量轉化為可視狀態。

心跳作為基本創作元素,將其進行可視化處理,強調存在,有意傳達出心跳聲的力量感、生命感和真實性。

作者還將遠程醫療的時空概念引入其中,通過技術手段實時傳輸心跳數據,試圖強調作品的實時性。

整件作品視覺上,利用Cymatics原理,通過聲音源使媒介產生振動,呈現出克拉尼圖形,創造出心跳的自然藝術形式。

當薄板振動時,圖形隨振動頻率而變幻。

王世坤,畢業於湖北美術學院油畫系

數藝網微信交流群(4群)已開放,誠邀領域內的精英、企業加入!

目前僅對領域內的朋友開放邀請,入群需要提供驗證身份信息,企業名稱、主營業務以及崗位

長按下方圖片填寫登記信息後邀請入群

客服微信:d-arts-cn

往期回顧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閱讀更多精彩案例

數藝網是目前國內外為數不多的一個深度且專注於新媒體藝術/多媒體互動領域的媒體社交平臺。

線下活動品牌《數藝之友咖啡館》已於2018年01月27日在蘇州成功落地亮相。邀請了業內知名的6家企業的創始人&高層出席活動作為嘉賓進行主題分享,吸引了來自全國10+城市、近40家企業、60+人員參與。並獲一致的好評與關注!

數藝網自2017年5月底正式運營以來,實時的是全平臺運營模式。

 網站產品(預計9月前上線)+微信公眾號+ 20+個自媒體平臺同步進行。

截止2018年4月底,初步獲得了全網1億3000萬+的曝光;700萬+閱次;分享的自製配音剪輯視頻總播放時長超100W+min。

目前進入預備天使輪融資,感興趣的投資人及機構歡迎洽談(中介機構勿擾)

網站:www.d-arts.cn  手機/微信:13917494177

公眾號:shuyiwang2016

長按上方二維碼,添加客服微信d-arts-cn

相關焦點

  • 光、聲、水的勢能可視化,感受能量之美
    △自然界中,水在勢能影響下的不同狀態由SUNRAY團隊製作的交互裝置作品《勢》已經正式發布。《勢》靈感來源於「光」「聲」「水」,將三者之間的勢能傳遞和體現用科技手段呈現出來 ,給不可見的能量增添了顏色、形狀等使其顯形,創造出一個能量流動的世界。
  • 【互動裝置】以水見聲,聲音和水組成的互動裝置
    德國CYMATICS實驗室做的互動裝置實驗,研究聲音的可視化與震動。
  • 中國計量院建立次聲源標準裝置
    本報訊 (劉旭紅 記者史玉成)日前,記者從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了解到,該院建立的基於雷射活塞發生器法的次聲源標準裝置,失真度和頻率下限達到國際最高水平,並填補了我國低於20Hz的次聲聲壓量值復現與傳遞能力的空白,為次聲的監測防護和利用提供技術支撐。次聲是頻率低於20Hz的聲波,人耳聽不到,也很少意識到它的存在。
  • 聲懸浮裝置可有效維持未來人類外星基地建造
    使用聲懸浮裝置消除外星球上附著在儀器上的灰塵,將有效解決未來人類在外星球建立生活基地的困難  【搜狐科學消息】據美國《連線》雜誌報導,近日,科學家研究出一種清除外星球探測儀器和太空衣上灰塵的方法,使用高聲擴音器製造出高音調噪聲,通過管道這種聲波形成足夠大的壓力,可消除附著在外星球人類探測儀器裝置和太空衣上的灰塵。
  • 怎麼利用555定時器產生1hz脈衝的方波發生器
    打開APP 怎麼利用555定時器產生1hz脈衝的方波發生器 發表於 2017-11-21 14:01:44
  • 基於MATLAB軟體心跳呼吸模型建立與仿真設計
    呼吸和心跳是維持人體正常新陳代謝和功能活動所必須的生理過程。在生命探測和醫學研究領域,都需要進行心跳呼模型的仿真。MATLAB是MathWorks公司於1982年推出的一款高性能的數值計算和可視化數學軟體。
  • 如果不學物理,你的生活將充滿奇蹟?
    最近總是聽到一句話:「如果不學物理,你的生活將充滿奇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如果我不學物理,生活中好多有趣的現象我都解釋不了。可以用另一句之前很流行的話來說:奈何本人沒文化,一句「臥槽」闖天下。點擊播放 GIF 0.0M聲音與圖案——音流學
  • 工程師使鯨之歌可視化 讓聲音「看起來」很美
    近日,聲學工程師馬克·費舍爾利用一些特殊的技術將鯨類和海豚的歌聲變成一種可視化的美麗圖案,而且該技術可以比傳統的鯨之歌可視化技術捕獲更多的聲音信息。 1.這隻花斑原海豚既會發嘀嗒聲,也會發出口哨聲。其中,嘀嗒聲由向外輻射的直線來表達,粗的黑線代表口哨聲。這些聲音音量較低,可能還有來自其他海豚的聲音。點擊下面連結可收聽花斑原海豚的歌聲。[音頻] 7.
  • 不要再通過數心跳預測壽命,壽命和心跳無關
    不要再通過數心跳預測壽命,壽命和心跳無關 2020-05-15 1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夜空彩虹x成都萬象城2期 "逐光之境"探索先鋒光影裝置
    02「數字映象·成都」「數位化、可視化成都印象」   「無一」新媒體藝術團隊,通過新型的燈光裝置,實驗性地把成都的氣候變化、飲食文化數據動態可視化成功地為觀眾們打造了一個數位化的、具有時代氣息的成都印象。
  • 當音樂遇見科學: 超燃的樂聲視效化音流學【知社視頻】第13期
    本片為通過音流學(Cymatics)原理製作的音樂短片。紐西蘭音樂人Nigel Stanford 根據音流學實驗,進行創作,完成了這部真正意義上將樂聲視效化的音樂短片。每一個片段都是真的實驗,令人驚豔!克拉尼金屬板實驗:「克拉尼圖形」是18世紀德國物理學家克拉尼所提出。
  • CNN 模型的可視化
    大家都了解卷積神經網絡 CNN,但是對於它在每一層提取到的特徵以及訓練的過程可能還是不太明白,所以這篇主要通過模型的可視化來神經網絡在每一層中是如何訓練的。我們知道,神經網絡本身包含了一系列特徵提取器,理想的 feature map 應該是稀疏的以及包含典型的局部信息。
  • 心跳慢的人,能長壽嗎?
    德國科學家將動物的心率與壽命進行了對比,發現動物越小,心跳越快,壽命越短。小白鼠每分鐘心跳900次,壽命只有2年。壽命約為50年的大象,每分鐘心跳頻率為30次。而長壽烏龜,心率不足10次,壽命可達百年以上。研究顯示,心跳越快壽命越短,心跳越慢壽命越長。
  • 信息可視化在新媒體時代的實踐思考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狹義上的數據可視化指的是講數據用統計圖表方式呈現,而信息圖形(信息可視化)則是將非數字的信息進行可視化。前者用於傳遞信息,後者用於表現抽象或複雜的概念、技術和信息。然而,當下信息可視化的手段比較單一,人們使用比較多的是信息圖表或動態圖形短片來表現信息與信息之間的關係。
  • 數據統計分析——可視化看板(駕駛艙)
    和數據打交道十五年了,我和大家一樣,初學階段也是學習excel的各種技巧,也學習了各種的函數公式,但是學到最後,發現excel的技巧對我來說幾乎沒什麼用,函數公式學了幾百個,最後,經常用到的也只是個位數,而且,當excel工作表數據量增大時,函數公式就帶不動了,比較卡,怎麼辦呢?
  • 空間信息的可視化指的是什麼
    空間信息的可視化:  空間信息可視化是指運用地圖學、計算機圖形學和圖像處理技術,將地學信息輸入、處理、查詢、分析以及預測的數據及結果採用圖形符號、圖形、圖像,並結合圖表、文字、表格、視頻等可視化形式顯示並進行交互處理的理論、方法和技術。
  • 揭秘未來生物識別:高科技大腦與心跳密碼
    騰訊科技訊(Everett/編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們正在研製一種高科技的識別裝置,可甄別出每個人的腦電波和心跳特有的頻率,並將其開發成先進的密碼。傳統意義上的計算機指紋掃描儀、面部識別技術或者視網膜掃描設備在腦電波密碼識別技術目前顯得相形見絀。
  • 鎮江百歲老人心跳驟停 醫生搶救15分鐘奇蹟生還
    記者昨天下午獲悉,老人雖然還沒醒來,但自主心跳和呼吸都已經恢復正常,生命體徵趨於平穩。 通訊員 孫卉  現代快報記者 林清智  心跳驟停被救回  程黎明是程老的四子,6月10日上午,他和哥哥像往常一樣陪同父親去江大附院接受血透治療。
  • 鄧紫棋彈唱新的心跳太好聽了 鄧紫棋好聽10首經典歌曲
    還有陳偉霆把貓唱睡著了畫面軟萌治癒,現有鄧紫棋彈唱新的心跳,自彈自唱《新的心跳》,我們的故事都還沒有走到結局,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鄧紫棋彈唱新的心跳畫面詳情GEM鄧紫棋在相信未來義演 直播中彈唱《新的心跳》,「無論世界有多瘋狂,我們是浴火的鳳凰,經過了燃燒有新的心跳」對此大家的反應是這樣的相信未來義演 鄧紫棋曾說,她的音樂就是她想說的話,她用音樂表達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