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長成八爪魚?協和醫學院在頂級期刊上發表了一個罕見病例

2020-11-24 騰訊網

心臟還能長章魚,這是什麼操作?

心臟上竟然長出了章魚?

這次的精彩病例是由北京協和醫學院張奉春教授團隊發表在頂級期刊《EHJ》上的Case Report,一個關於心臟上長出章魚的故事。

病例簡介

患者女性,46歲,因體重減輕、疲勞和勞力性胸痛1年餘前來就診,同時伴有左上肢無力和間歇性眩暈。追溯家族史無殊,否認吸菸史及其他慢性病史。

實驗室檢查提示高敏C-反應蛋白(CRP)升高(14.05 mg/L),紅細胞沉降率(ESR)中度升高(43 mm/h);肌鈣蛋白(TnI)和自身免疫抗體陰性。心電圖(ECG)顯示ST段廣泛壓低,T波改變。

ECG顯示ST段廣泛壓低,T波改變

我們先簡單分析患者的主訴和現有檢查結果。

症狀和心電圖表現提示慢性和廣泛的心肌缺血和可能存在的體循環灌注不足,血沉和CRP升高則提示病因可能與炎症相關,心肌損傷標誌物不高暫時排除了心肌損傷或梗死。

長期的疲憊感和體重減輕,提示惡病質或是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可能。

左上肢無力和間歇性眩暈,說明存在體循環灌注不足的情況,不對稱的上肢症狀也是不能忽略的線索。

最後,自身抗體顯示陰性或許對之後的鑑別診斷有幫助。

主診醫師接下來決定給這位女士行CTA檢查,評估冠脈情況。

CTA顯示左主幹(LM)、左前降支(LAD)、旋支(CX)和右冠狀動脈(RCA)多發冠脈瘤合併狹窄【圖B-D】,升主動脈擴張及左右冠狀竇間動脈瘤形成【圖D箭頭】

CTA這一掃,甚至看上去有些驚悚……CTA提示冠脈多發動脈瘤,升主動脈和冠脈三支都出現了不規則的擴張,簡直就像一隻章魚蟄伏在病人的心臟上,它的肌肉還特發達。

建模後的影像裡,章魚腿一趴,一節一節兒的,是冠狀動脈發生了廣泛擴張,這使得血流動力學受到影響,心肌血流灌注不足導致缺血,同時冠狀竇的動脈瘤也可能進一步加重心肌缺血,可以解釋患者的胸痛和ECG表現。

章魚腦袋也很大,是升主動脈出現了擴張,使得升主動脈彈性和順應性下降導致收縮壓下降,體循環灌注也出現不足,這似乎就足以解釋患者的大腦的短暫缺血表現了。

不過左上肢的不對稱症狀還是很不自然,為啥只累及左手,右手卻安然無恙呢?

抓章魚時間:「章魚」到底從何而來?

診斷到這裡,我們再來復個盤。患者,女性,40歲出頭,因體重減輕、疲勞和勞力性胸痛1年餘前來就診,伴有左上肢無力和間歇性眩暈。冠脈和升主動脈形成動脈瘤和廣泛擴張,血沉和CRP升高則提示病因與炎症相關,長期的疲憊感和體重減輕提示有惡病質或是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可能。

總結起來就是:40歲中國女性 +亞急性起病 + ESR/CRP升高 + 體重減輕 + 廣泛的冠脈和升主動脈受累 + 單純收縮壓降低不能解釋的左上肢不對稱症狀,看到這裡,你的診斷是什麼呢?

A. 巨細胞動脈炎,常見於白人老年女性(幾乎全部>50歲),典型的大血管炎,最常累及顳動脈,出現觸痛、搏動減弱或結節,導致頭痛和咬肌、舌肌運動障礙。患者中年女性,病變未累及顳動脈且發病於50歲前,故暫不考慮。

B.白塞病常見於中東和亞洲青壯年,累及血管種類廣泛,主要以侵蝕小動脈、小靜脈及微血管為主,臨床典型表現為眼-口-生殖器三聯症,即反覆發作性口腔潰瘍、眼色素膜炎及生殖器潰瘍,患者主要為大血管症狀,故暫不考慮。

C.川崎病常見於亞洲兒童,男性居多,屬於中等大血管炎,常常累及冠脈,存在5天以上的發熱和4項以上黏膜表現和或冠脈受累證據方可診斷。患者中年女性,雖然冠脈受累,但不存在黏膜表現和發熱,故排除。

D.大動脈炎,被稱為「東方美女病」,常見於亞洲女性,典型的大血管炎,常累及主動脈及其分支形成閉塞,導致四肢血壓差異或無脈症。患者為亞洲中年女性,冠脈和升主動脈受累,廣泛擴張和閉塞形成,伴有左上肢無力和間歇性眩暈,Bingo~

為了明確診斷,主診醫生繼續為病人安排了心臟磁共振和延遲釓劑增強顯像(LGE-MRI)和PET/CT,檢查顯示患者左室射血分數輕度降低(54%),室壁整體運動減弱,並發現動脈瘤中多發血栓(圖E箭頭),LGE-MRI示冠狀動脈壁(圖F,黑色箭頭)及心內膜下(圖F,白色尖頭)出現延遲釓顯像增強信號,提示血管炎症導致的纖維化形成。18-FDG-PET/CT也顯示升、胸主動脈、LM和LAD存在高攝取,進一步支持了大動脈炎(Takayasu)的診斷。

章魚終於抓到了,下一步該炭烤還是鐵板燒,怎麼治療呢?

Takayasu的主要治療方法是糖皮質激素。一般初始用藥為日劑量為45-60 mg的潑尼松,同時監測炎症指標(CRP和ESR)的動態變化,劑量可隨炎症指標的回落逐漸減少,而如果病情加重,則應該增加劑量。目前有ITAS2010評分可以幫助臨床醫生調整用藥[1]。

除了糖皮質激素外,氨甲蝶呤、來氟米特、黴酚酸酯等免疫抑制劑也有用於治療Takayasu的報導。當糖皮質激素不敏感時可以作為替代藥使用。一旦病情進展發生不可逆的動脈狹窄或大動脈瘤,必要時需要進行外科幹預。

Takayasu的預後也相對良好,有研究顯示五年生存期可達到80%-90%[2][3]。

患者最終接受了華法林、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三聯治療,合併免疫抑制劑治療血管炎。隨訪3年無不良事件發生。[4]

筆者小結

冠狀動脈的動脈瘤病因非常多樣,診斷時只從動脈瘤本身出發常常很難查清具體病因。

在臨床工作中,作為專科醫生更需要具備對症狀的細緻觀察,不死盯冠脈受累這個單一症狀。試想如果主診醫師遺漏了這位患者的左上肢無力和炎症指標的升高,可能這隻病人心臟上蟄伏的章魚就不知從何而來,也不知要去向何處了。

參考文獻:

[1]Indian Rheumatology Vasculitis (IRAVAS) group, et al. Development and initial validation of the Indian Takayasu Clinical Activity Score (ITAS2010). Rheumatology (Oxford). 2013 Oct;52(10):1795-801. Epub 2013 Apr 16.

[2]Hall S, et al. Takayasu arteritis. A study of 32 North American patients. Medicine (Baltimore). 1985;64(2):89.

[3]Ishikawa K. Natural history and classification of occlusive thromboaortopathy (Takayasu's disease). Circulation. 1978;57(1):27.

[4]Peng L, et al. The octopus on a heart. Eur Heart J. 2019 Feb 14;40(7):635.

本文首發:醫學界心血管頻道

本文作者:泰中

責任編輯:李興鵬

版權聲明

相關焦點

  • 華中科大發表國際頂級期刊Cell,聚焦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日前,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以下簡稱武漢協和醫院)胡豫、夏家紅、聶秀團隊與合作團隊(西湖大學郭天南課題組)發表了題為"Multi-organ Proteomic Landscape of COVID-19 Autopsies"的最新研究論文,報導了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終末期體內多器官組織樣本中蛋白質分子及病理變化全景圖
  • 北京協和醫學院聯合Rasi成分實驗室發表核心學術論文
    日前,協和醫學院的專業學術論文《大麻二酚在皮膚科中的應用研究》在《醫師在線》雜誌2020年12月第7卷第24期刊正式發布。 《醫師在線》雜誌是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主辦的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家級學術性期刊。
  • ...頂級學術期刊《細胞》(Cell)在線發表了由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新冠病毒或影響男性生育能力】北京時間1月9日,頂級學術期刊《細胞》(Cell)在線發表了由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和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的研究人員共同完成的一項研究,題為「Multi-organ Proteomic Landscape of COVID-19 Autopsies」。
  • 女子患子宮肌瘤罕見逆向長「章魚須」爬進心臟
    為進一步確診,周大姐做了心臟超聲,檢查結果讓醫生們都嚇了一跳,不但在周大姐的盆腔內可見腫瘤,更可怕的是,腫瘤還沿著血管逆向生長,一路縱跨盆腔、腹腔和胸腔,從下腔靜脈悄無聲息地「爬」進了右心腔。整個腫瘤形狀猶如一條八爪魚,隨著心臟收縮不停甩動,若任由其發展,將嚴重阻礙血液循環導致暈厥或猝死,極大威脅患者生命。
  • 楊榮華教授團隊在世界頂級期刊上發表了...
    它是全球化學領域的頂級期刊,不僅如此這本雜誌的拒稿率高達90%以上,邀稿是更難得,每期綜述邀稿全球只有兩篇,楊榮華教授曾被邀稿兩次,其中一次就是這篇《In situ amplification imaging of RNA in living cells》(活細胞中RNA的原位擴增成像)  這篇綜述講了什麼?
  • 華為雲聯合論文登上放射學頂級期刊
    日前,放射學領域國際頂級期刊Radiology(《放射學》)發表了華為雲EI創新孵化lab、華中科技大學電信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放射科聯合團隊最新研究成果:  AI算法檢測腦動脈瘤靈敏度高達97.5%,幫助醫生臨床診斷靈敏度提升約10個百分點,漏診率降低5個百分點,同時有效縮短醫生診斷時間。
  • 【新冠病毒或影響男性生育能力】北京時間1月9日,頂級學術期刊...
    【新冠病毒或影響男性生育能力】北京時間1月9日,頂級學術期刊《細胞》(Cell)在線發表了由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和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的研究人員共同完成的一項研究,題為「Multi-organ Proteomic Landscape of COVID-19 Autopsies」。
  • 快看,心臟上趴了一隻章魚!
    這次的精彩病例是由北京協和醫學院張奉春教授團隊發表在頂級期刊《EHJ》上的Case Report,一個關於心臟上長出章魚的故事。患者女性,46歲,因體重減輕、疲勞和勞力性胸痛1年餘前來就診,同時伴有左上肢無力和間歇性眩暈。追溯家族史無殊,否認吸菸史及其他慢性病史。
  • 八爪魚的做法大合集,這樣做八爪魚超級好吃!
    炒八爪魚材料:八爪魚(400g)八角(1個)、姜(適量)、白酒(適量)、植物油(適量)、白糖(適量)、老抽(適量)、蒜(適量)、蔥(適量)、醬油(適量)、食鹽(適量)操作方法:1、在準備好的八爪魚上灑一些鹽,然後洗戳。本發明能清除八爪魚的粘液,清除汙垢。擦乾淨後,再用水衝洗乾淨即可。
  • 又鮮又嫩的八爪魚做法,爆炒八爪魚
    準備食材:新鮮宰殺的八爪魚、洋蔥,青椒等準備。然後把八爪魚,清洗乾淨眼睛,墨汁,黑膜等,改刀切小塊。鍋中燒水,滴少許料酒,水開後下八爪魚,關火利用餘溫汆燙10秒左右。撈起立刻衝冷水。香蔥切段,小米椒,生薑,大蒜切碎。取一小碗,加入蠔油,生抽,胡椒粉,鹽,調成醬汁。
  • 八爪魚自殺釣法
    我問了許多餌木釣法(Eging)的前輩,他們都不曾用餌木釣到八爪魚。現在就讓我來告訴大家,八爪魚其實也是可以用餌木釣得到的,只需要在餌木上做點手腳就行了!撰文、攝影:Charles Tham,馬來西亞釣魚秘笈授權轉載  其實很多地方都有八爪魚的存在,例如海邊的巖石區,特別是含有泥濘的海床。這種奇特的生物最喜歡躲藏在礁石的縫隙裡。
  • 吃八爪魚嗎?腿很多的那種
    吃瓜群眾對八爪魚有什麼看法,啊哈哈哈這麼多腿要怎麼整?這兩天八爪魚又上了熱搜,像個倒黴孩子,一大波人討論這個話題。純吃瓜群眾不發表意見,還是討論吃吧。八爪魚怎麼說呢,好像小八爪好吃一點,大的除了有視覺效果以外不如小八爪好吃,巨大的那種就更不用說了,很多吃播在直播的時候也說了其實有些八爪魚好看並不好吃。小編記得看過一期大胃王吃挑戰吃巨型八爪魚的視頻,尷尬的是第一口半天沒咬下來,因為太難咬動了,接著又搖頭晃腦的使勁拽,總算給它弄下來了……但是吧,後來的每一口都是這樣的……最後吃的那位大胃王腮幫子都要廢了。
  • 醬爆八爪魚,海邊人分享地道做法,切記這一點,八爪魚清脆鮮嫩
    ,如果把章魚關在一個旋緊的罐頭瓶子裡面,章魚一會兒就能在裡面自己旋開瓶蓋而逃之夭夭。大多數沿海地區,章魚最通俗的叫法就是「八爪魚」,因為章魚長了八條腕足而得名,也有些地方叫做八帶、八梢等。我們在市場上經常見到的八爪魚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長腕足,另一種則是短腕足。八爪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是一種鮮香脆嫩、價格實惠的美味海鮮。
  • 「八爪魚」與「樹懶」的硬核CP
    另一重愜意來自於我家的「八爪魚」先生,裡裡外外折騰,一會兒看不見就燉上了,一分鐘不理他就整理衣櫃去了,再不留神還會找一輛共享單車去自由市場買買買。臥宅的「閃電」最愛神遊太虛,如果條件允許,我樂意寫上一天的絮叨、八卦、異想天開,然後冥想稿酬譁譁進帳。
  • AI輔助檢測腦動脈瘤,靈敏度達97.5%,華為雲聯合成果登上國際頂級期刊
    機器之心發布機器之心編輯部近日,放射學領域國際頂級期刊《Radiology》發表了華為雲 EI 創新孵化 lab、華中科技大學電信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放射科聯合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AI 算法檢測動脈瘤靈敏度高達 97.5%
  • 八爪魚哪個部位不能吃?網紅吃八爪魚為什麼要爆頭?
    八爪魚也叫做章魚,是一種軟體動物,它不僅口感細嫩,富有嚼勁,而且其中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等多種營養成分,非常受歡迎,經常會出現在各個餐桌上,那麼八爪魚有哪些部位不能吃呢?八爪魚的牙齒十分堅硬而且鋒利,為了不影響食用口感,一般牙齒也是不吃的,八爪魚的牙齒在吸盤的最中間。3、外皮。八爪魚表面有一層黑色的外皮,這個一般也是不吃的,因為外皮的味道很腥,不處理乾淨也會影響口感。八爪魚的墨汁可以吃嗎可以吃。
  • 快看 心臟上趴了一隻章魚!
    心臟上竟然長出了章魚?這次的精彩病例是由北京協和醫學院張奉春教授團隊發表在頂級期刊《EHJ》上的Case Report,一個關於心臟上長出章魚的故事。病例簡介患者女性,46歲,因體重減輕、疲勞和勞力性胸痛1年餘前來就診,同時伴有左上肢無力和間歇性眩暈。追溯家族史無殊,否認吸菸史及其他慢性病史。實驗室檢查提示高敏C-反應蛋白(CRP)升高(14.05 mg/L),紅細胞沉降率(ESR) 中度升高(43 mm/h);肌鈣蛋白(TnI)和自身免疫抗體陰性。
  • 罕見!北京協和發現國內首例「陰性愛滋病」患者
    (原標題:協和發現國內首例「陰性愛滋病」患者)HIV抗體檢測為常見的愛滋病篩查手段,陽性一般意味著感染,陰性則代表未感染。這一判斷是絕大多數人對愛滋病檢測的「常識」。然而,北京協和醫院近日刊載在國際專業學術雜誌的一篇論文顛覆了這一「常識」。該論文公布了我國首例HIV抗體檢測為陰性,但經HIV「核酸檢測」為陽性確診愛滋病患者,這也是世界首例成人HIV抗體陰性愛滋病合併肺卡波西肉瘤病例。
  • 今天用張雨綺剪過的八爪魚,做個「麻辣八爪魚」,從40年老廚師那裡...
    今天一則「張雨綺剪八爪魚」的小視頻火了,視屏中,張雨綺面帶微笑「瘋狂的各種剪剪剪」,把一條活生生的八爪魚剪得「面目全非」。張雨綺曾經和羅志祥合作過《美人魚》,而在電影中羅志祥飾演的就是一條八爪魚。
  • 301醫院與華為心臟健康研究新成果獲兩家國際頂級醫學期刊刊載
    圖說:研究團隊使用華為智能穿戴設備進行心臟健康研究這兩項研究成果獲得國際醫學界的認可,已先後於今年4月和5月發表在全球心臟和心血管系統領域的頂級期刊《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JACC)和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歐洲心臟病雜誌》(EHJ)上。